一、引发原因
1、脱水按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不同可分为三种类型:
2、以失水为主者,称为高渗(原发)性脱水
3、以失钠为主者,称为低渗(继发)性脱水
4、水、钠各按其在血浆中的含量成比例丢失者,称为等渗性脱水
二、主要症状
1、高渗性脱水
高渗性脱水时细胞内、外液都有所减少,但因细胞外液可能从几方面得到补充,故细胞外液和血容量的减少不如低渗性脱水时明显,发生休克者也较少。
2、低渗性脱水
恶心、呕吐,注意力不集中,头晕,头部血管波动,患者易发生休克。
3、等渗性脱水
可通过不感蒸发继续丧失水分而转变为高渗性脱水,只补充水分而不补钠盐,又可转变为低渗性脱水。
三、预防手段
喝足够的水有助于保持肌肉健康,提供肌肉天然的收缩能力,因此坚决不要让自己脱水,可以使你健康、强壮。如果你感到渴,那你已经脱水了。试着一整天不断地喝一点水,这样你便不会有渴的感觉。
你可以用生鲜水果或蔬菜补充你的液体摄人,例如番茄、花椰菜、莴苣、胡萝卜、西瓜、袖子和苹果。所有这些水果和蔬菜都富含水分。
一、引发原因
衣物寒湿、体表风冷、饥饿、疲劳、年老体弱。
二、主要症状
感觉寒冷,四肢冰冷,持续发抖,脸色苍白,记忆减退,语言不清,肌肉不受意志控制,反应迟钝,性情改变或者失去理智,脉搏减缓,失去意识。
参考温度:
体温 |
判断 |
40度 |
推荐的重温体温 |
37度 |
正常 |
35度 |
有失温症兆,发抖 |
33度 |
严重,意识模糊 |
30度 |
无针刺感觉意识 |
28度 |
死亡 |
三、预防手段
推荐记住两个字即可避免失温——勤快,热了——脱!冷了——加!湿了——换!下面是更加具体的内容。
①首先,应注意的是户外运动时不可以穿全棉内衣。有专门设计的面料帮助把汗单方向排到内衣的外层。通常穿化纤的内衣即可。全棉内衣平时是好的,长时间户外活动时是最糟糕的。寒冷的天气下一定要带帽子。在空气里,多数热通过头部丢失。
②其次,了解你的伙伴易于患低温症,并不仅在于所处环境,而且与身体有关。孩子比成人易于患低温症。老人比年轻人易患。瘦人比胖人易患。男人比女人易患(因为皮下脂肪较少),饮酒和吸毒会使削弱颤抖或者血管扩张,所以导致低温症状不明显,或者血液流动不放慢。特定的疾病使人易患低温症,如:甲状腺功能减弱,其过低的甲状腺激素(管理细胞新陈代谢频率),糖尿病(低血糖),精神失调(癫痫病)。
③最后,低温症可以通过常识来加以预防,潜在的低温症情况必须在变得严重之前就得到控制。
a.在寒冷湿润的环境下,穿适当的衣服。所有时间内戴帽子。穿排汗快干内衣,迅速带走皮肤上的水分,上面穿绒料或毛料,最外面是防风防水衣服。
b.保持身体健康,经常锻炼,高热量食物和热茶或热巧克力将帮助预防轻低温症。
c.知道自己的极限,避免透支。如果迷路,避免惊慌和其它消耗能量的活动。
d.在野外,带火种和一些宿营设备。
e.携带特高频对讲机,而且知道如何使用紧急频道来寻求求援。
f.在急救包里带化学加热袋和温度计。
g.了解你的同伴。
h.学习判断低温症的早期症状。
※登山运动员CameronC·Bangs,M·D·于1986说过一句话“凡是先前身体健康的人,都不应该在营救和治疗开始后死于低体温症!”,希望以后不再有人因患低温症抢救不利而死亡。
四、危机处理
1.保持体力,停止活动或者紧急扎营,不断进食高热量食物。
2.脱离低温恶劣环境,及时脱下寒湿衣物,更换保暖温暖衣物。
3.防止继续失温,协助重获体温,进食热糖水。
4.保持清醒,给予消化热食,平卧往睡袋里丢热水瓶或者施救者体温传导。
5.意识迷糊,状态严重者,采用40度温水浸泡。
6.失去意识,人工呼吸,40度以下温水从肛门大肠灌洗方式直接中心重温。
7.切勿喝酒,切勿按摩四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