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通惠河国贸至四惠交通枢纽
今天绿水家园乐水行20人,走通惠河国贸到四惠桥一段。
通惠河是元代(1292年)郭守敬主持开挖的一条河道,全长23公里。河道开通后元世祖将此命名为通惠河。通惠河主要用于漕运,穿过什刹海可以到达积水潭。在后海的“郭守敬纪念馆”里有很多图片显示,当年这里千帆竞过,热闹非凡,为元朝大都解决了粮运问题。之后明、清两朝也一直沿用此河道。


从国贸桥向南600米有一小桥,桥下就是通惠河。桥西有一绿色橡胶坝,横跨两岸。河水自西向东,无声流下。站在树荫下,杨老师说:“橡胶坝不但起到蓄水作用,还可以慢慢渗透两岸一公里左右的土地。水经过腐质层、砂土层、胶土层越来越干净。从打井的过程,就可以体会到,水进入腐质层,是苦的,过了沙土层,水就是甜的。”


此处的通惠河,树林茂密,小径成曲。桥下有一个排水口,周围圈有黄白色浮漂,浮漂连着杂物箱酷似排水口的围嘴儿,杨老师说:“这是雨虹口。雨水大时,水通过雨虹口会带入一些杂物,这些浮漂围起的圈子就能把杂物收集起来,不会污染河流。”听到这一点汪老师笑得很开心。


庆丰闸遗址位于东三环一公里的位置,东侧就是单孔庆丰桥,现代建筑。今天水多,已经看不见遗址的面目。河水北岸,一面墙上有石刻和浮雕。文字记录了有关庆丰闸的风风雨雨。



庆风闸是通惠河的第二道闸,在明清时,商业十分繁华,游人如织,清代官吏完颜麟庆在《鸿雪因缘图记.二闸修契》中写道“其二闸一带,清流萦碧,杂树连清,间以公主山林濒染逸致,故以春秋佳日都人士每往游焉,或泛小舟,或循曲岸,或流觞而列坐水次,或踏青而径入山林,日永风和,川晴野媚,觉高爽气,各任其天,是都人游幸之一。”震钧也在《天咫偶间》中说:“青帘画舫,酒肆歌台,令人疑在秦淮河上。”可见此处曾是十分繁华。今天的通惠河两岸,经过10年治理,尽管座在喧闹都市中,却不失为清幽浩渺,桃柳映岸。



在我们走河岸的间隙,汪老师拿出来德国朋友捐给“绿家园黄河十年行”准备送给孩子们的一部分书籍。这些书籍制作精美,内容简单易懂,虽说是给小孩子看的她还是希望乐水行的成员轮流读一读。她说:“书里的故事简单有趣,充满哲理。对我们这些成年人也十分有益。”她一本一本展示书籍,一个一个说着书中的故事和道理,简直过目不忘。

杨老师为了大家更好地了解通惠河,还拿出绘制好的两幅图,一幅是通惠河的落差图,一幅是通惠河的闸图,引起大家纷纷拍照。


今天的乐水行还吸引了很多新朋友的加入。

19年07月13日 10:56:09

19年07月13日 10:56:57
给月石鼓励哦!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其他金额

微信扫码支付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赞赏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