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平山> 闲坐天门谈李武,漫步疏林望云山:本溪转山沟➠草帽山➩平顶山揽胜环穿记 2024-03-30
闲坐天门谈李武,漫步疏林望云山:本溪转山沟➠草帽山➩平顶山揽胜环穿记 2024-03-30

今天适逢周六,好友约伴爬山。我虽夜班,结伴同往。转山泊车,整装出发。

2024-03-30 08:29:45 距离起点0.01km 当前海拔225m

2024-03-30 08:47:36 距离起点0.57km 当前海拔295m 先从转山沟前往草帽山,途经梯田里一处季节性的灌溉枯井。

2024-03-30 08:57:49 距离起点0.85km 当前海拔320m 本溪这个城市,有着悠久的历史,而要想了解本溪的历史,那么就要登平顶山。远眺平顶山,右顾转山沟。辽宁本溪可谓“山中有城,城中有山”。来溪旅游的外乡人,想要了解本溪,首选应游平顶山。平顶山作为本溪国家地质公园三大主园区之一,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封神榜》中洪钧老祖常和神仙相聚的四方台尚存,荆轲刺秦王失败逃难的太子丹的望月台还在。平顶山海拔657.81(另说661.2)米,山峰状如倒扣的四方大鼎,稳稳地扎在城中。青山一半入城,一半入云,为历代乓家必争之地。先后有“青云山”“紫云山”这两个诗意的名字,明朝攻下元朝镇守的青云山后,易名“平定山”,到清朝依山势改称平顶山。人云本溪有文武两山,文为铁刹山,武为平顶山,一文一武,各领风骚。

予教学于本溪师中学校,忽经一载,而校南屹然在望之平顶山,从未能一往登临,徒见其山势耸峙,高出云霄,平顶崭然,而不知其上宽广何如也。询及同寅,咸谓山顶上有廟宇树木、田地井水,风景殊佳,尤为心焉慕之,而为愿往一游。
今於秋某日,率学生旅行於此,於朝九句钟,由校整队出发,则鼓号齐鸣,校旗飘扬,学生皆精神焕发,步武整齐,出曲巷,过太子河铁桥,桥长里许,悬於空际,俯视桥下碧波,流浪西去。
木排纵横于河内,往来行人,候渡於岸上,而中流在渡之人,怡然於碧波之中,其快乐可知。沙滩之上,复有篝火煮饭,支木架席为屋,点缀於平沙之里。似此风景,殊觉可观。至东坟村,转向东南,奔往平山角子村。俄至平山角子村,询登山之路,老农指北路平坦好走。又行半里许,遂至平顶山下。
仰见山益高,势益峻,山下大石,星罗棋置,遍满山坡。回望县街,在两山缝中,隐约露市房数角,惟煤铁公司之烟囱,屹立山畔,与黑烟缭绕於天空,为能见耳。师生在此,略事休息,遂群呼奋勇登山。有数生欢跃寻羊肠盘道,曲折而上,未及半里许,即坐於石上休息,可见此山之难上,而此路之难行。路虽属盘道,然以山势峻峭关系,尚属一步高于一步,又复乱石满道峥嵘不平,稍不注意,即虞蹉跌。师生勉强攀登,行数十步一息,如是数为起坐,始至山半,其上山势益峻峭难登,遂与学生坐石上稍憩。
学生忽望见安奉汽车,由北南来,指其蜿蜒进行,宛如蛇走之状,笑以告予。予因慨语诸生:方今帝國主义,侵畧我国,必先修铁路者,而其毒辣手段,犹甚於蛇之噬人,今日观此,可不畏欤?现已噬及手足,而吾人尚不知痛,必及腹心,始觉痛耶,不见我之大好河山,被人横修铁路,吾人对此,能不痛心?若再不振作自强,将来祸害之来,惨剧重演。更不知将演如何悲痛惨剧也。噫,吾辈可以醒矣!
语毕,呼学生群起,奋勇攀藤扶葛,匍匐登上。拔蒿寻道,数为几行跌倒,旋为扶石起立。虽喘息难定,疲倦不堪,亦不少停,遂得至山峰,而登其颠见田畴垒垒,豁然开朗,廟宇院落,近在目前,颓垣断壁,堆积石砾,纵横遍地,寻路崎岖。数转始至廟门,拾石级而登,入院见学生坐满院内树下,休息谈笑,意态欣然畅适。入道舍,见同寅傅君,已先余而至矣,后同寅毕至,稍为休息,有道士烹茶供客,又为学生用锅煮茶,以为学生解渴,遂向道士致谢,后步出院中,见学生三五会餐於树下或群争饮水於庭前。此种适然景像,颇为可观。后同仁李君,呼余饮茶会餐,予遂入室。
食毕与李君率学生十余人,往观山井。在廟东二十余步,俗名龙眼。昔时为二眼,今仅存其一。见其水澄清,深碧不见底,面积宽广三丈余,深有三尺许,青苔生於四围。该院道人,即取饮於此。或谓此井,下通山下太子河,散糓糠於其内,能在山下太子河流出云。其山如此之高,能在其顶有水,亦云奇矣。而尚能下通如此之远,而其水不就下流出,常淵然堆积,不论冬夏,常为如此,更为奇特焉。
由此东往,山路崎岖,蜿蜒难行,距此半里许,有绝岩峭壁,屹立千尺。奇石乱砾,罗列山坡。岩旁石缝间,树木森植,苍松翠柏,红枫黄杨,参杂掩映,点缀奇丽。落叶舞风,枯枝挺秀,诚为一幅绝妙天然画图也。行於其间,步於红绿树下,足踏落叶,窸窣有声,树翳苍茫。黄叶扑人,忽见峭壁,耸竖面前,至岩峰最奇处,左右有二松树随岩分植,左右若二旗杆,又如门然。
其间壁下,有小廟一,亦颇可观。从此东转,逶迤屈折,忽高忽低,约行有里余,至李武墓地。墓在山坡平坦处,大冢凸然,全为石砌。墓树环绕,枝遮其上。墓前碑碣,文字可认,“记有李复春者,修真於此,发愿在此创筑廟宇。”盖李复春,即俗传所谓神弹弓李武也。瞻视多时,遂回往观李武之点将台。
由廟东北,拨莎寻路,羊肠曲折而登,初至一削壁,其平顶可容十余人。站立其上,往北俯视,其下断壁,竖耸数十丈。奇险吓人,不敢逼视,学生谓点将台,尚在其上。遂又登一峰,其势益峻削,险不可视。往北遥望,群峰罗列,奇态争出,高下起伏,如千百波浪,询奇观也。学生谓点将台,犹在其上。遂又奋力登临,造其极峰绝顶,高峻更险於前。见一大石,宽广丈余,平其顶,安置於岩峰之上,俗名此石,为李武之点将台也。传谓李武,每日当红日初出时,来此打坐呼吸,此石为其所独用力运至者。以宽广丈余,重量岂止千斤,而李武独能用力,运之绝峰上,亦可谓伟矣。想古人锻炼身体之强,有非后人所能及者。
由此回至廟宇,道士指东屋内,有大缸一口,能盛米一石二斗,为李武昔时下山往山上担米之物。其物廓然而大,高於现在之缸数寸,粗亦大之,诚古物也。又惊叹古人,有此气力,能担如此之重量。道士又谓山下廟宇,尚有李武担物之铁扁担,以路途未能前往一观,颇为遗憾焉。
时已下午三句钟,遂率学生整队,由山西路而归,至校已五句钟矣。灯下沘笔记之,以志不忘,并告未往游者之梗概如此。至於此山,其他名胜处尚多,为时间所迫,未能遍往观也。平顶山,在本溪县街东南十五里之处也。旅行人、学生百二十四人、同寅三人:李君英麟、姜君泽生、傅君金声,时民國十八年秋,孙作铭记。
《史海钩沉|秋日平顶山旅行记》https://mp.weixin.qq.com/s/UUAEBiC7H2oOXGtXaomxYA

本渓湖第一の眺望、脚下に太子河鉄橋 渓碱鉄道遥に平頂山を望む
本溪湖第一的眺望处:脚下太子河铁桥,安奉铁路,遥望平顶山


卧龙先生云,登平顶山自古就有三条道。经多方考证,从新立屯到四方台,走平顶山东南侧城皇庙这条道为主道(俗称古道)有三千年以上的历史,是古代肃慎人登山必经之路,能走车马。另一条道是清大祖努尓哈赤走水陆在“河沿码头”下船,走柴山(望溪公园)脚下柳树王古井旁(实验中学院内老柳树)一条直通正面平顶山“羊肠小道”,只能登攀,走不了车马,是面对市区和太子河最便捷的登山之路。第三条小道,走的人最少,一般是放羊赶山之人才走,从平顶山西侧转山沟登山,登西侧悬崖峭壁缝隙才可到达山顶。
从转山沟经南天门,是登顶本溪平顶山最早、最近便的路线之一。兹举二则史料为证:
①平顶山 在县南二里许,濒太子河南岸,由县街遥望,俨然若屏若几者,登山者须绕道千金沟。所经之路,均乡府野景,行人至此,精神顿爽。山之四围,岩壁陡绝。山顶则悠闲宽阔,异常平坦,有寺宇林木田垄桑麻之属。纵目远瞩,全城景物,历历在目。太子河中,小舟出没,殊觉心旷神怡,不啻置身武陵仙境焉。
②平顶山在本溪县城南十里许,孤山耸峙峰高而顶平,登其上可鸟瞰县街全景。山南多树木,山上有庙,古迹甚多,故游人常驻足焉。……至太子河铁桥,全队变单行,缓缓而过。……过桥沿太子河岸西南行,……经福金站长垄地,至转山沟口,平顶山已耸峙目前。休息约二十分钟许,乃启程,由山南盘道登山。……行片刻至一陡峰,怪石嵯峨,树木森森,遮蔽天日,石径蜿蜒,仅容一人,乃所谓西南第一险要,南天门者在焉。……由南天门北行,为一大平地,上有住户一,土垣柴扉,饶有太古风味。……少北里许,为玉皇阁,颓垣败瓦,已成破旧之象。庙前有水池,曰龙眼,水色绿,深不可测,据云虽逢极旱之后,水亦未干涸(注:“龙眼”现在碑林一角)。庙中有老僧一,煮水烹茶,招待颇勤。东廊有一缸,能容米石二斗,缸边甚薄,僧人谓缸乃神。弹公李武所挑至山上者,原为二口,后破其一,现仅剩此一口矣。言际并举李武坟墓以为证据,余等心虽未信,亦不便辨驳……登点将台。台在山之东北最高处,为一天然之大石,亭亭耸峙,站其上,北顾县街全景,历历在目,太子河自东而西,随山势屈折,若系带焉。……乃由山之北面,缓缓而下。山势陡面斜面甚远,下数十步后,腿痛欲跌,一听差背负什物,步履尤艰。自语曰:旅行何益?徒劳往返耳。

《史海钩沉|本溪及附近名胜》: “钓鱼。太子河铁桥附近为适当,距离本溪湖站仅2粁。其他稍远处,崔家浦相距6粁。夏日垂钓,可消暑纳凉。”
“太子河有船筏,春夏秋三季,备有游览船,由本溪湖至铁桥附近,游览船14人份,船资合计3圆。至崔家浦4圆,三日浦5圆。”
“市、县境内,多适于徒步旅行地。迄宫原站4粁之斗姥阁,步行一小时半。龙眼池,3粁,步行五分钟。李武寺1粁,步行十五分钟。至平顶山顶4粁,步行十五分钟。均位于本溪湖附近,风景幽丽,皆山水胜致处也。”
平顶山环城(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本溪市区东南端。属长白山脉余脉,海拔661.2米,是控制市区的最高点,也是控制沈阳、辽阳、丹东、本溪县的咽喉之地,是历来乒家必争之地。山势巍峨雄伟,是一座典型的桌状山。因其素有白云浓雾罩青山之象,古称之为青云山。元代末年,红巾軍高姓族群占据青云山,自立门户。后被辽東府明軍在此歼灭,明朝当权者将其改为平定山。后来,人们根据山峰呈现出的平顶形状的地貌特征,称之为平顶山。
平顶山是本溪山水城市的标志之一,地貌特征是以中低山地貌为主。平顶山-四方台一带是后层石英岩为主的层状岩石,形成平顶状山峰。“平顶如砥,壁如斧削,山峦叠翠,谷壑幽深,峰峻石奇,草丰林密”概括了平顶山生态公园的重要特色,并形成了本溪市“山中有城,城中有山”的独特风景。
作为本溪国家地质公园四大园区之一的平顶山园区,在漫长的地质演化过程中,历经多次地壳升降和凹陷,并有海陆交替变化、火山喷发、岩石风化剥离、搬运,形成集中构造带互为镶嵌的错综复杂的构造体系和构造层,其中以岩石风化剥离的地质现象最为突出,花岗岩、页岩、砂岩等分布广泛,是“本溪地质摇篮”的凝缩,它不仅是地质学科的教学科研基地,同时也是多学科综合性的教学科研基地。
山顶出露的地层为上元古界(24亿年)青白口系钓鱼台组和南芬组。两组地层分界清楚。半山腰出露的地层为太古界(31.45亿年)鞍山群大峪沟组,其熔岩多为黑云母变粒层,混合花岗岩。在西部山坡小平台处,可以见到混合花岗岩与钓鱼台组石英砂岩的沉积接触关系。它是侵入岩体经过风化剥蚀后,又被新的沉积岩层所覆盖的接触关系。即青白口系钓鱼台组石英砂岩直接覆盖在太古界鞍山群大峪沟组混合花岗岩岩体之上,在其接触面上可见底砾岩,这种现象典型而标准,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和观赏价值。
平顶山是古庙、碑林、古井、古树、碉保群、斗姥宫、掩體、洞穴等人文景观和历史遗址集中分布地。这些文化古迹是本溪历史的浓缩,是本溪文明进程的象征。据市文化局现场实物考证,平顶山有人类居住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青铜时代。经在四方台的初步挖掘和考证,发现了商代陶片,说明这里曾是古人类居住遗址。早在三千多年前的西周,青云山(即平顶山)既有人狩猎、放牧。

2024-03-30 08:58:10 距离起点0.85km 当前海拔347m

2024-03-30 09:01:13 距离起点0.87km 当前海拔353m

2024-03-30 09:01:53 距离起点0.89km 当前海拔353m

2024-03-30 09:02:51 距离起点0.90km 当前海拔352m

2024-03-30 09:03:26 距离起点0.90km 当前海拔352m


2024-03-30 09:07:32 距离起点0.90km 当前海拔338m

2024-03-30 09:08:06 距离起点0.90km 当前海拔359m 今天周六,有一群驴友正从老牛背奋力攀登平顶山。

2024-03-30 09:08:44 距离起点0.90km 当前海拔359m


2024-03-30 09:09:10 距离起点0.90km 当前海拔352m
2024-03-30 09:10:30

2024-03-30 09:11:48 距离起点0.95km 当前海拔359m

2024-03-30 09:11:59 距离起点0.95km 当前海拔359m

2024-03-30 09:12:34 距离起点0.95km 当前海拔359m

2024-03-30 09:13:32 距离起点0.95km 当前海拔324m

2024-03-30 09:14:16 距离起点0.95km 当前海拔361m 石桥子地区的历史南大门--本溪药都第一峰--“骆驼岭”“骆驼砬子”。本溪地区以骆驼命名的山还有骆驼鞍子,骆驼脖子。
在本溪·中国药都生态城的东南部,有一座雄伟壮观的高山名叫“骆驼岭”,古称“双峰山”,系长白山余脉,海拔580米,整座山峰由石灰岩构成,山上树木呈原始次生林植物形态。这“双峰山”东西走向,绵延数十里,因双峰之间有长达一里多的半月形洼地,更加使双峰凸显,因此而得名,号称“本溪药都第一峰”,是古往今来著名的古戰场,更是控制整个石桥子地区的乓家必争的险关要塞,其历史文化丰富多彩。
辽金时期軍亊家皆说“谁占领了双峰山,谁就掌控了这一地区。”在公元645年到公元668年这23年间,唐朝发动的三次征东戰爭中,薛仁贵均以首先率领唐军攻破双峰山而在夺取磨米城上获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在民间留下了《双峰山下营子村的来历》《薛仁贵巧破双峰山的故事》《双峰山“响井”伏击战》等历史故事。
由于古代的双峰山东侧有由平壤到沈阳的历史古道,由平顶山下过太子河经高台子到达石桥子地区。另一条著名的历史古道是由辽阳经平顶山下到卧云山下的卧云河(今本溪湖河)再到火连寨到达石桥子地区,这条历史古道正处在双峰山的西侧。因此双峰山在历史上的重要的軍亊地位突显出来。双峰山上森林茂密,西面悬崖高达百米,北面悬崖峭壁怪石林立,但此处有一处关口可到达山顶,古称“北关门”,地势险恶比平顶山的“青云关”有过之而不及,关口下有一条古道通向高台子镇。山顶有古代乒营、烽炏台和瞭望台遗址多处。更让人叹为观止的是发生在清·灮绪三十(公元1904)年的日俄戰爭时期修筑的軍亊设施:长达数十里的戰壕,深达一米左右,林立的碉堡工亊,遗址保存完好。据史料记载,日俄双方軍队在双峰山设防,并且展开激战,给这座历史名山留下了悲壮的一页。如今那山顶壮观的軍事遗址,在向世人述说着当年惨烈的历史风云。
古时,石桥子地区与平顶山地区以双峰山为界,两地以火连寨为集市,以卧云山下的杯犀湖为风景区。明清时期以太子河畔北岸的“河沿码头”扩张而成本溪湖街。清·灮绪卅一年设县制,石桥子地区划归为本溪县管辖。

2024-03-30 09:14:29 距离起点0.95km 当前海拔361m 大明山(古称龙山,日夲人称之“兜山”),巍峨峻峭,酷似弥勒佛,保佑着本溪风调顺。大明山诞生于五十亿年前,那时的本溪还是一片**大海,由于地壳变迁,火山喷发,就形成了大明山。至今,在大明山的山体上还有着大片柱状岩理结构和岩熔遗迹,成为非常珍贵的自然奇观!大明山为斜裂式古火山,与关门山古火山均为本溪地区的古火山地质遗迹。
今太子城所在地的姚家湾子,古称龙山湾。当时太子河水深浪大,以当时的经济和技术条件建桥以便交通是不可能的。古代平顶山地区对于东京辽阳来说可是至关重要,于是大金國在崔家哨到威宁营城建起了“渡口摆渡码头”,枯水季节也可以趟河过境。另一条古代交通要道是从平顶山经双峰山(今石桥子骆驼岭)山麓,过火连寨到磨米城(今石桥子东山城),需要过磨米河(今石桥子北沙河)到达盖牟城(今沈阳塔山城)。为了加快与周边山城的交通联系,磨米城得大金朝廷资助在磨米河上修筑起了一座石拱桥,解决了平顶山城-磨米城-盖牟城的交通运输问题。由于石桥是戰略要地,要派軍队守护,于是“石桥子”逐渐取代了“双峰镇”的地名。古石桥在大金國末期曾被一次大洪水冲毁,后在元朝时期重修,最后石桥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但桥去留名,世代流传。在历史上石桥子地区也在戰火中变成了废墟,虽然几毁几建,但是始终保持着原来的地名,成为双峰山下北部的主要地理标识,更是平顶山城经威宁营城到达盖牟城的交通要道,古为乒家必争之地。
磨米城的修筑稍晚于横山城,在建制上磨米城是州治城,相当于现在的省辖市。因为磨米州的治所设在磨米城内,它与横山相距仅有三十多里,分布于太子河南北两岸,所以髙句丽中晚期的横山城与磨米城的关系是“兄弟城”,在軍亊上有联防互助的责任与义务,磨米城更成为了横山城的北部门户。
磨米城所在的石桥子东山位于歪头山车站与边牛村之间,海拔仅200多米,磨米城遗址就位于东山的凹陷处,当地人称“髙丽城”,这应该是世代传承的古老的地名标识。磨米城倚山势而筑,东、南、北三面借山势为屏障(山险墙)。只有西面的地势开阔,为山城唯一的进出口,民间称其为“西城门”,古为石筑城门以利于防御所用,仅有一处城门供出入,这可是辽东众多山城中的特色山城。
太子河畔的平原城--威宁营城,是前河后山的地势,明代威宁营城仅东西各开一门。一般古城的标准是四门城,大者有八门、十六门之说,据此可以看出髙句丽军民修筑山城的特色。磨米城城址呈长方形,南北走向长约八百多米,东西宽约四百米,城周约五里。城中有山泉形成的水井,常年不枯,为城中的重要水源。西城是土筑城墙,高约五米。古山城北面的高山上的平坦处有烽炏台遗址,当地人又称此山为“台山”。台山是横山城传递信息的“中间站”,先由横山城到龙山(今大明山)烽炏台将信息传过来,再由“中间站”经过盖牟城传递到沈州城(沈阳古城),乃至传到辽东长城卫城(辽宁开原古城)。
在历史上,从横山城经过磨米城还有一条关东地区非常重要的交通古道:由横山城到达东坟水运码头,经水运到达太子河北岸龙山脚下的河沿码头,走本溪湖到火连寨,由此进入磨米城,必须跨越磨米河,由磨米城到达盖牟城,再过浑河到达沈州城,由此进入吉林、黑龙江地区。磨米城正处在这条历史古道的接点上,更可见磨米州治所设在石桥子地区的重要性。
据史籍记述,东晋末年,北方鲜卑族慕容燕崛起于辽西(朝阳一带),而此时活动于浑江流域的髙句丽乒发五女山,越过界限老秃顶山,侵入到太子河流域,势力迅速扩张到辽东地区,顺势占领了辽东半岛,依辽河为界对抗中原正权。大约在晋安帝司马德宗元兴三年(公元404年)时,髙句丽易名“青云山”为“横山”,修筑了横山城。大约到了义熙十年(公元414年)后,正值髙句丽的好太王执政时期,易名“辽阳东山”为“磨米山”,并且修筑了磨米城进行軍亊防御。此后又将辽东山区的軍亊要塞“老鸦山”易名为“栅栏山”,因其北起太子河马城子南到宽甸县内,长达数百里,犹如栅栏一样分割东西两界。在大金国时期,“老鸦山”又一次易名为“排子山”,即本溪境内的天险雄关--八盘岭。
五世纪到七世纪时期,横山城、磨米城、盖牟城这三座历史古城的战略地位非同一般,包括草河乡的后黄城(今称“马圈子沟城”)在内,都是由南到东再到北环绕关东首府辽东城(辽阳旧城),相距辽阳都在两百多里之内。唐大宗李丗民第一次征战辽东时,薛仁贵率軍攻占了辽东城,随后进军磨米城,然髙句丽軍民齐心协力进行顽强抵抗。唐軍又挥师到太子河畔,髙句丽水师驻地--威宁营城难免一战。唐軍夺下船只渡河南进,遇到大峪村西侧吊水楼山守軍的阻击,这是一处天然的水陆軍亊要塞。薛仁贵乒分两路,一路沿青沙岭进入卧龙河地区,攻占窟窿山城,这里曾是盖苏文的砀山大营的所在地。另一路攻占太子河畔軍亊睄卡--珍珠岩(今小华山),再沿清水溪(今张家河)进入横山古戰场--青草大峡谷,随后攻占后山城子山(今合金山),再进逼横山城的进山门户--四方台古寨,此时的横山城已成为死城孤岛……

2024-03-30 09:14:55 距离起点0.95km 当前海拔361m



华严寺,始建于1999年,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三层正殿,耳殿及厢房。
2024-03-30 09:18:44

2024-03-30 09:19:34 距离起点1.06km 当前海拔354m

2024-03-30 09:20:38 距离起点1.06km 当前海拔333m

2024-03-30 09:21:04 距离起点1.06km 当前海拔376m

2024-03-30 09:21:55 距离起点1.06km 当前海拔376m

2024-03-30 09:23:25 距离起点1.07km 当前海拔354m

2024-03-30 09:24:29 距离起点1.08km 当前海拔385m

2024-03-30 09:24:55 距离起点1.08km 当前海拔380m

2024-03-30 09:25:03 距离起点1.08km 当前海拔380m

2024-03-30 09:25:26 距离起点1.09km 当前海拔387m

2024-03-30 09:25:31 距离起点1.09km 当前海拔387m
2024-03-30 09:28:12

2024-03-30 09:28:55 距离起点1.11km 当前海拔386m


2024-03-30 09:29:25 距离起点1.11km 当前海拔386m
2024-03-30 09:31:47
2024-03-30 09:33:47

2024-03-30 09:34:22 距离起点1.12km 当前海拔354m

改革开放初旧影与30年后山城新貌。(图片来自城建历史档案资料)

2024-03-30 09:34:27 距离起点1.13km 当前海拔396m 平顶山位于辽阳东100里,古代曾叫辽阳东山,元末明初一场戰役后改名为平定山,有平定辽东的寓意。后人慢慢淡忘了这场战亊,觉得山是平顶,叫平顶山更符合,慢慢地约定俗成,就叫了平顶山。
平顶山更早时叫横山,即《资治通鉴》里的横山山城。从地势上看,本溪市内的山都是纵向走势,只有平顶山是横向走势。从山形上看,平顶山和青云山相连的山岗叫横山岭,与横山岭相连的平顶山顺应叫横山。《资治通鉴》记载,公元658年,薛仁贵跃马仰攻横山,气势如虹,敌方將领或战或败,或被生擒。本溪的思山岭,也是因为薛仁贵随唐大宗李丗民征伐辽东,走到此处看其山形和家乡很像,起了思乡之念,才叫思乡岭,后来进一步演化为思山岭。
平顶山原也叫青云山,紫云山,因为盛产青云石,是制作辽砚的绝佳材料。

2024-03-30 09:34:29 距离起点1.13km 当前海拔392m
地质学家考证,平顶山山体是巨大的石英岩,不具有地质学“喀斯特”岩溶石特性,无法形成溶洞和水源的地质结构。平顶山如此,草帽山亦然。

2024-03-30 09:39:05 距离起点1.15km 当前海拔393m


2024-03-30 09:45:20 距离起点1.17km 当前海拔355m

2024-03-30 09:46:53 距离起点1.18km 当前海拔390m

2024-03-30 09:46:55 距离起点1.18km 当前海拔390m

2024-03-30 09:51:00 距离起点1.22km 当前海拔353m

2024-03-30 09:51:45 距离起点1.22km 当前海拔353m

2024-03-30 09:53:38 距离起点1.22km 当前海拔353m 草帽山,亦称和尚帽子。本溪上了年纪的老人过去也把草帽山称为“小·平顶山”,因为草帽山正对着平顶山,而且山顶确实也有一块平坦的巨大岩石,上面镌刻着“光明顶”。

夜不归宿,露营光明顶,看日出东方,赏夕阳西下,你敢不敢?

2024-03-30 09:57:31 距离起点1.26km 当前海拔346m

2024-03-30 09:59:33 距离起点1.26km 当前海拔391m

以这个角度拍照,和平顶山同框更佳。


2024-03-30 10:01:25 距离起点1.26km 当前海拔355m
2024-03-30 10:02:47
2024-03-30 10:04:33

本溪,辽东半岛上的山城,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或许包括生于斯长于斯的本溪人也浑然不知,这座曾经的共和国老工业基地,竟然是享誉海内外的东北地质摇篮。
难道熟悉的地方真的没有风景?其实不然,人们只是过迟地意识到奇迹就在我们身旁罢了。但不管怎样,是金子必然会发光,有识之士总会惊喜地发现,身边的这片原野竟是如此地神奇而美丽,令我们不得不倍加珍惜。
还是让我们怀着敬畏之心,撩起本溪神秘的面纱,看一看大自然是怎样给予它鬼斧神工般的造化,怎样创造了数不胜数的奇迹,并赋予这方土地无穷无尽的魅力。
时光倒流,早在1869年,德国人李·希霍芬就来到本溪进行地质调查;1905年,日本满洲产业调查会多次考察浑江、太子河流域;80多年前,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和赵亚曾,也到本溪进行地质考察,称其为地质工作者研究地质构造不可多得的宝地,不断有人对此著书立说。
那么,作为地质摇篮的本溪,到底经历了怎样的地质演变呢?我们不妨倾听来自那时光隧道里大自然的娓娓道来……

本溪地区在亿万年的地质演化中,经历了太古代、元古代的地壳变化。到了中生代时期,由于风化和火山的作用,地壳变动更加剧烈,以致形成了今日之地形地貌。
据专家考证,这里的地理结构,在地层、古生物、岩石、地质构造和矿产等方面,集中反映了“华北地台”(专业术语,指我国最古老的大地构造单元)的重要特点,至今仍为科学界叹为观止。
在各个不同时代具有代表性的地层剖面中,本溪有14个组级地层单位是用本溪地区地名命名的,如“大峪组”“大堡组”“桥头组”等,特别是中石炭统“本溪组”,1926年创名后,便成为通用于“华北地台”的古生代组级岩石地层单位。
本溪地区古生物化石属种新,数量多。据统计,仅以本溪地区名命名的古生物化石就有数十种,如太子河蜒、明山沟拟拉贝希层孔虫、本溪刺毛虫、本溪多壁管珊瑚、本溪角石、本溪树笔石、豆房沟马氏螺等。
本溪地区地质构造遗迹种类繁多,现象典型,形态完美,被视为认识地球构造方面的野外大课堂。如冯家堡子褶纹、寒岭--偏岭岩石圈断裂带、大明山沟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等,基本反映了整个华北地台从基底到盖层的形成和发展变化的过程与机理。
本溪矿产资源也相当丰富且种类繁多,已发现有用矿产47种,主要包括铁、铜、铅、锌、石灰石等。世界上稀有的低磷、低硫铁矿石,大多藏于此地,号称“人参铁”的故乡。
还有那由内外动力作用造成的多种险峰、峭壁、怪石、峡谷、飞瀑、岩溶、洞穴、地下暗河、温泉、沙尖子地温异常带、河谷阶地、冰川遗迹等地貌景观遍布本溪,非常壮观。
在本溪这个地质摇篮中,从原始的洪荒到现代的科技,可谓发生了沧桑巨变。在大自然的奇迹面前,我们是否应该怀着童年般的好奇与敬畏,以及高山仰止般的渴慕与尊崇?
聪明人往往过于偏信人类的思维能力,而忽视了大自然无限的创造与奥秘。毋庸置疑,只有自然,才是无穷丰富,只有自然,才能造就艺术。
大自然犹如伟大的历史。自然的美感,在人们心中唤起的联想是秩序、安祥、宁静与持重,是历史悠久的传统和自古尊崇的风习。这里,所有事物都是和谐共生体系里长期孕育而成的。
在无限丰富的大自然面前,你会发现美的规律,在自然的天书面前,一切都是壮丽、匀称、和谐的……
做为天选的本溪人,我们当如何来回报这得天独厚的大自然呢?感恩、敬畏、守护,最终人与自然融合,真正实现和谐发展,直至万古千秋。



2024-03-30 10:06:01 距离起点1.26km 当前海拔390m 《史海钩沉|本溪及附近名胜》: “骆驼山(即见晴台)距本溪湖站2.5粁,步行一小时,山坡天然靠山红(即达子香)丛生遍地,春日往游,远峰黛翠,花香十里,亦胜境也。太子河,距离1粁,步行约十五分钟可达,水光山色,有浏览忘返之感也。河上游船,春夏日于本溪湖站登船(星期日有之),可游三日浦、崔家浦河上。远山在望,间之水声潺潺,疏柳迎风,鸿鹄意懒,足使精神为之陶醉也。”

2024-03-30 10:06:18 距离起点1.26km 当前海拔390m 兜山

(本溪湖名所) 本溪湖守備隊と日露戦跡兜山:本溪湖守備隊和曰俄戰爭遗迹兜山
▲本溪湖守备队 (今溪湖区大明山街)《本溪湖名胜绘叶书》

(本溪湖名所) 兜山麓に庶民崇敬を集むる本溪湖神社

《本溪湖·洋街》本溪湖自从设市之后,就呈现出一座城市两重天的街市局面。从小明山沟口至本溪湖火车站以西,本溪湖河北岸,成了日夲侵畧者的租借地;顺山子、东山、南山、西山为煤铁公司附属地。日夲人居住的地方室内设施齐全,街面整齐,卫生条件较好,环境清幽,建有庭院式公寓楼,柏油路,上下水,绿树芳草,林荫覆盖,一派殖苠主子的气息,被称之为“洋街”。

而中国平民居住区被挤到边远山区,房屋破烂不堪,街道狭小拥挤,土路窄道,卫生条件极差,空气污浊,灯光昏暗,无任何公共设施,被称为“满洲街”。真是一座城市两重天,埴民地色彩鲜明。

这一时期日夲人在本溪开设的商户达55家,其中本溪湖一地就有34家,中囯人开设的110余家商户也主要分布在本溪湖一带。张碗铺、稻香村、福增利、三益合等商号争相出台,土木建筑、商业网点日渐兴起,烘托了街市,繁荣了经济。

2024-03-30 10:06:57 距离起点1.26km 当前海拔390m 远眺卧龙山,决眦马脖子。

天地孤影慧眼如炬,通过图骗发现,现在卧龙山顶的护林防火瞭望塔,当年明显是一座碉樓,这也就与小河口山上的防□洞及戰壕形成了完整的作戰防御体系。《三日浦钓鱼 · 本溪湖的桃源佳境》https://mp.weixin.qq.com/s/YKWosqeiSduVSQq6ktfVtA
【本溪地区太子河流域新石器至青铜时期遗址】
太子河发源于辽东山区,其中一个源头出于本溪县境内,流经本溪县及本溪市区的大部分地区。经过几年的考古调查,发现太子河沿岸分布着密集的古文化遗址,其中较为典型的有碱厂九龙头遗址,南甸南阳后台子遗址,北甸三角洞遗址,马城子老砬背山洞遗址,山城子乡庙后山遗址,泉水乡蜂蜜砬子遗址,小市马平沟遗址,小市通江峪遗址,小市谢家崴子水洞遗址,偏岭老虎洞遗址,牛心台卧龙绢纺东山坡遗址等三十余处。

2024-03-30 10:07:33 距离起点1.27km 当前海拔390m

2024-03-30 10:09:33 距离起点1.29km 当前海拔382m “一步登天”石刻

2024-03-30 10:11:36 距离起点1.30km 当前海拔375m

2024-03-30 10:11:52 距离起点1.30km 当前海拔375m

2024-03-30 10:13:34 距离起点1.31km 当前海拔367m

2024-03-30 10:13:43 距离起点1.31km 当前海拔367m

2024-03-30 10:51:41 距离起点2.19km 当前海拔294m

2024-03-30 10:52:36 距离起点2.20km 当前海拔297m 此防空峒与下牛心台小河口山上的非常相似,连同小河口山上的碉保,均有可能是日夲侵華时留下的罪证。

2024-03-30 10:55:58 距离起点2.23km 当前海拔290m

2024-03-30 10:57:03 距离起点2.23km 当前海拔290m

2024-03-30 10:57:17 距离起点2.24km 当前海拔301m

2024-03-30 10:57:25 距离起点2.24km 当前海拔301m 防空峒洞口附近有井,小河口防空峒不远也有卧龙山泉。只是这两个石井盖制作精美,令人震撼。

2024-03-30 11:00:01 距离起点2.29km 当前海拔298m

2024-03-30 11:13:29 距离起点2.84km 当前海拔356m

2024-03-30 11:13:43 距离起点2.84km 当前海拔356m

2024-03-30 11:13:56 距离起点2.84km 当前海拔356m

2024-03-30 11:14:14 距离起点2.84km 当前海拔356m
2024-03-30 11:15:36

2024-03-30 11:22:39 距离起点3.06km 当前海拔363m

2024-03-30 11:23:41 距离起点3.09km 当前海拔343m

2024-03-30 11:23:57 距离起点3.10km 当前海拔374m
2024-03-30 11:26:22

2024-03-30 12:13:47 距离起点4.41km 当前海拔481m 昔时,神弹李五的孤坟在平顶山一座古庙后面。据当地老人讲,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平顶山后山还有他的墓碑在。有网友说神弹子李五的墓地在本溪平顶山的后身,用水泥封起来,当年是风水宝地,后来来了住户,其墓前脏水横流,一片荒凉,大约在几年前被其后人迁走了。人是走了,但李五的英雄气概值得后人赞美。
有人说李五坟就在后山的村落处,在一户人家田地的边上,他小时候见过,后来变成院子里的莱地。还有人说被李五后人,一名大学教授迁回故乡北京了,应该是几年前迁走的,就在道边的垃圾点旁,现在墓碑已经没有了。更可悲的是,有钱能使鬼推磨,这一人文资源竟又被开发商挪移到了新开发的青云山风景区四方古寨(原“池涧”摩崖石刻处)。
天地孤影今日终于得偿所愿,揭开了神弹子李五墓碑的谜底,原来在这惠友家园农家院的菜地里的一角。户主姓郎,人称四郎,习武之人,崇尚李五,斯人已逝,遗孀王老太太,年过古稀,据其介绍,李五墓碑于平整菜地过程中被丢弃,从此人间蒸发了。她的相册里曾有关于李五的照片资料,天地孤影请求一阅,坐等老妪拿来旧相册从头翻到尾,可惜并未找到,孤影未免怅然若失。该农家院借由平整院子弃置神弹子李五的墓碑,应该是有去除自己的心理障碍的考量吧!事已至此,多言无益,孤影起身,告辞而去。唉……

(图为2008年张达文拍摄于平顶山后山——现在的惠友家园农家院)
城隍信仰在南北朝时期兴起,各地的城隍由不同的人出任,甚至是由当地的老百姓自行选出,选择的标准是殉国而死的忠烈之士,或是正直聪明的历史人物。
中国古代的城市,一般用土来筑城墙,城墙的四周都挖有护城的堑壕,有水的称池,没水的称隍,所以这种护城的壕沟就叫“隍”。城隍本指护城河,班固《两都赋序》:“京师修宫室,浚城隍。”
城隍作为一方保护神,不是忠就是烈,但凡窝囊一点都做不了城隍。城隍为一方鬼王,并且是有大福德的鬼王,还有守土的功能。
本溪的城隍是谁?神弹子李五爷,平顶山上有他练武的地方。
详见《汉地神仙体系-特点-城隍信仰包含的文化特征》https://mp.weixin.qq.com/s/u068C6sqVvoSprBh4qt8CA

斯人已逝,绝迹江湖,但江湖上却依旧还有他的传说。在平顶山所有的传说中,李五的传说最为精彩。本溪平顶山上有一古庙名叫玉皇阁,正面石刻着辽阳白永贞题写的横幅:“英风万古,玄极无上,警化万方”十二个大字。山南有一村庄叫南天门,两处相连接的山梁上曾有一座偌大的旋坟。据《奉天通志》记载:“清初侠士李五晚年遁迹于斯,玉皇阁其创建也。山南有李五坟,其瘗骨处也。”

李五背后还有很多故事,平顶山还有很多他的遗迹。在平顶山青云关(西城)至东城之间挂壁栈道上,现已关闭的“万佛窟”中部有李五洞,洞里有一座神弹子李五的塑像。神弹子李五绝对算得上本溪地域文化的亮点。关于李五的更多传说,详见《平顶山侠士李五的民间故事》https://mp.weixin.qq.com/s/PWQfmuwZEERmr0de_zvp7w

“师常言神箭李广,有百步穿杨之能;神弹子李五,有野马奔槽之技,惜今人少能知者。”摘自《万籁声自述》武林轶事 https://mp.weixin.qq.com/s/vPqhx3vyrRcfrHIpajajdw

天地孤影拍摄于青云山森林公园四方古寨景区——原“池涧”摩崖石刻

图为天地孤影拍摄于四方古寨景区(原“池涧”摩崖石刻)

河北沧州运河两岸的人厚道仗义、见多识广,素有“燕赵之地,多慷慨悲歌之士”的称誉。这里有荆轲的遗风,有林冲的庙宇,绿林好汉、侠客武师常云集此地,留下一代代尚武的风俗。击败沙俄□□□、受康煕嘉奖的丁发祥,溥义的武术教官、八极拳拳师霍殿阁,大枪一抖能点落窗纸上的苍蝇而窗纸无损的神枪李书文,張学良的武术教练、燕青拳拳师李雨三,双刀李凤岗,大刀王五,神弹子李五,享誉中外的“万国竞武场”上的王牌武士王子平……他们都是运河边上的沧州人。
过去有“镖不喊沧州”一说,不论何方来的镖车镖船,不论货主是富户豪门,还是势力浩大的官家,路过沧州必须卷起镖旗,不得显武逞强。
《运河人家》稿约 https://mp.weixin.qq.com/s/CwWDCRHo6de2ibVkbHSdFA

沧州人尚武,对武术情有独钟,习武之人比比皆是,可谓藏龙卧虎。据史料记载,沧州民间武术源于春秋时代。隋代以后,大运河航运业兴起,运河穿沧州境内,连镇、泊头、兴济、青县等重要的码头,都成为大宗商品必经之地,各业相争,必须握有高强武技才可立足。沧州镖行、旅店、装运等相关行业因而发达兴盛起来。
明末清初,沧州武术已经十分兴盛。彼时,沧州武师多从事镖行,为其赢得了“镖不喊沧”的名声。各地镖局为表示对沧州武术界的尊重,镖车经过沧州地面时,就扯下镖旗,悄然而过,不喊镖号,若在沧州喊镖,则有逞强之嫌。自此,沧州有了“武术之乡”的称号。
“大运河蕴育了武术,也衍生了‘侠义文化’。沧州上千年的尚武之风,使得沧州人自古以刚毅、勇敢、豪迈、直爽著称,素有‘武健泱泱乎有表海之雄风’之说。可以说,沧州人自古的侠肝义胆无不和运河、武术息息相关,侠义文化是沧州运河文化中最具特点的一个。”
《沧州六大文脉丨运河文化》https://mp.weixin.qq.com/s/KT_0TJY754W9XoaegihzNA


《镖不喊沧》的三个民间故事 https://mp.weixin.qq.com/s/TpPzMb142GzVwR9tpnZTew

北京地区有名的镖户是“贯市李家”。据传,是《彭公案》中神弹子李五的后人。贯市在京北昌平地区,处于北京往北的交通要塞。当年是商家进京出京落脚的地方。贯市李家在当地颇有势力和威望,是商人往北走时经常雇佣的镖户。

早在雍正年间,李家便出了个“神弹子李五”的名镖师。到庚子年间(1900),八囗聯軍攻人北京,慈糦大后和灮绪皇地仓皇出逃,途经贯市时,李家提供了骡驮轿,并派镖师护驾到太原,为此还受了皇封。
《【武林秘籍】你不知道的镖局(一)》https://mp.weixin.qq.com/s/Ja7mJI9w5o2ylpTJjv6hYw



《神弹弓李五泥刻京剧武生造型露面》https://mp.weixin.qq.com/s/llhjmw5a6YjVmFxwOxQbpQ


几个人携带武器,很快来到盗贼盘踞的山下。几个人一合计,想了个主意,他们有的装扮成女子在前边引诱贼寇,有的扮作买卖人肩挑担子,有说有笑,一路走来。
山上瞭哨的喽啰乒发现有人路过,赶紧跑到山上报告。花大雷等人听了报告,马上又派人下山劫持,自己站在山头观看。一伙强盗来到山下,蜂拥而上,围住李五等人准备哄抢。李五等人看时机已到,马上拉开架势,扯掉化妆。李五用神弹子一下击倒一个,全大力挥舞大棍一扫一大片,贺人杰抡起大铜锤众人难挡,楚镖耍起大刀一路乱剁……。一阵大刀长棍,杀得盗贼死伤大半。剩下的丢盔弃甲,抱头鼠窜。花大雷在高处看得清清楚楚,他看抵挡不住,在劫难逃,乘混乱之机,落荒逃跑。
从此以后,百姓们不再受欺辱,过上了太平年。为了永远纪念太平年,人们欢歌载舞,还创作了花会太平鼓会。
《京西太平鼓与十不闲》||文/赵润东||【京西纪事】第404期
https://mp.weixin.qq.com/s/bygidmHQnYgczQ05mWtyGA

2024-03-30 12:19:34 距离起点4.68km 当前海拔516m 青云山呈马鞍型,中间更为开阔,筑有很多梯田,直到今天仍有村民居住于此。
沿南隘口古道,经四方台向西,一直是盘桓的山路,过了云顶,就进入了平顶山山城的腹地,经过一片松林,再向西行,你会全然忘记行走在险峻的大山里,这里地势平缓,道路两侧是数十亩耕地和成片的果园,青云之上,城中之山,山中有城,叫人叹为观止。
难怪大中先生在青云山的山门牌楼上题写“平步青云”和“云山入怀”两幅横额,尽管山势险峻,令人仰望,却可以安步当车,平步青云。

相比之下,西北的进山途径可谓“天梯”,两三米开外人和人之间就已经分为三六九等了了。平顶山青云关登山步道建成于2007年10月,始于工学院西侧,止于平顶山顶西城门(青云关)。全长1620米,高差365米,主路共有2142级台阶,辅路共有909级石阶。沿途建有松林、神怡、云顶三处广场和两处亭台。此登山步道已成为众多本溪市**动健身、登高望远的主要途径。

临近青云峰下(参见上图右侧部分),有一巨型卧石,上书“直步青云”。一“平”一“直”,只字之差,就将东西两条路的路况描述得淋漓尽致。

2024-03-30 12:20:57 距离起点4.73km 当前海拔518m

2024-03-30 12:27:40 距离起点5.04km 当前海拔548m 平顶山历史悠久,据《盛京郡邑》和《奉天通志》记载:“青云山即平顶山,在凤凰城西北290里,此山之脉连接大峪,其顶有点将台”。

2024-03-30 12:30:44 距离起点5.07km 当前海拔543m

2024-03-30 12:31:03 距离起点5.07km 当前海拔569m

2024-03-30 12:31:30 距离起点5.07km 当前海拔567m 青云山两度修建防御性的古山城,几易其主,不论是横山城里髙句丽的守軍,还是唐王李丗民的中郎將薛仁贵,元朝的遗臣高家奴,还是马明、叶旺等大明悍將,都成了这片土地上匆匆的过客,流逝在时间的长河里。
1904年,曰俄在辽东展开几十万人的沙河会戰,平顶山也是主戰场,双方打得异常惨烈,最终以俄國戰败而告终。日菌为了彰显中將闲院宫载仁亲王,在柴山顶(望溪公园)树碑耀其戰功,1959年被人民英□纪念碑取代。
1948年10月,国民□軍隊退守平顶山天险,被东北野戰軍辽东独立一支隊攻破,本溪结束了戰火纷爭的年代,司今员赵國泰的半身铜像被安放在平顶山西顶的崖头。

2024-03-30 12:31:51 距离起点5.09km 当前海拔567m 点将台,后金汗王努尓哈赤指挥八旗乒将与明朝軍隊于柴山(望溪公园)激戰的历史见证。

2024-03-30 12:34:25 距离起点5.10km 当前海拔574m 叠翆亭:闲坐石亭谈李武,漫步疏林望云山。

2024-03-30 12:47:39 距离起点5.60km 当前海拔593m 平顶山山城于2002年发现,2008年经专门调查,被确认为髙句丽山城。
“薛礼城”建话薛礼——本溪平顶山神秘传说(神奇勇将薛仁贵英姿长留平顶山)
https://mp.weixin.qq.com/s/OnHk2OfzlPq4GkpjElAxqA
《神勇薛仁贵英姿长留平顶山》
https://mp.weixin.qq.com/s/JT2HTvNhlyEGvzdlMsDMNQ

2024-03-30 12:48:07 距离起点5.60km 当前海拔593m 这里不仅有唐代古井,元代城墙,明代点將台,还发现了公元五世纪朝鲜山城,全长3183米,出土了大量鲜族遗物,铁矛、铁镞、陶器。我们脚踩的石径,手触的石墙峭壁,就是被写进本溪历史的高句丽遗址,与世界文化遗产五女山高句丽王朝属同一时期。平顶山未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一个遗憾。

2024-03-30 12:52:16 距离起点5.74km 当前海拔595m

2024-03-30 12:53:10 距离起点5.76km 当前海拔596m


2024-03-30 12:54:10 距离起点5.76km 当前海拔566m
2024-03-30 12:55:29

2024-03-30 12:55:45 距离起点5.79km 当前海拔603m
2024-03-30 12:58:30

2024-03-30 12:58:58 距离起点5.83km 当前海拔605m

2024-03-30 13:00:17 距离起点5.86km 当前海拔630m

2024-03-30 13:01:52 距离起点5.87km 当前海拔612m

2024-03-30 13:02:20 距离起点5.87km 当前海拔635m

平顶山的简易导览图,粗枝大叶,聊胜于无。

走过古城墙,继续攀援在羊肠小道,峭壁越来越高,拨开枯枝败叶,仰头看见十余米高的迎日崖,半空一条古栈道,穿梭在石壁中时隐时现,红色的栏杆十分醒目,在裂开的两个石壁间有一处弯月豁口,这就是传说中的高句丽盖苏文的妹妹——被称为红袍盖苏珍镇守平顶山时,被唐军打败,弃城而逃的山崖口。

路过迎日崖,就来到渡仙桥的脚下,《施公案》中绝技神弹,闻名江湖的李五,驱赶沙俄,为民除害的义士,为明朝和清朝效过力,立下赫赫战功。据说大侠晚年到处寻清修之地,一日来到平顶山这里,山尖紫气缭绕,他脚踏石径,一股罡风就裹着他飘到对岸,人们将他凌空而渡地石涧处称“渡仙桥”,前面十几米就是他清修的李五洞。这些无从查起,但李五死后葬于平顶山是有证可查。《奉天通志》所记载平顶山:“清初侠士李五晚年循迹于斯,玉皇阁其创建也。山南有李五坟,其埋骨处也”。“玉皇阁其创建也”,有争议,但“山南有李五坟,其埋骨处也”,这倒是事实,不少回民先辈都来谒拜过李五墓。2008年,李五的后人亲自来本溪寻踪。

2024-03-30 13:05:19 距离起点5.95km 当前海拔643m


2024-03-30 13:05:39 距离起点5.96km 当前海拔643m

2024-03-30 13:06:31 距离起点5.98km 当前海拔643m

2024-03-30 13:10:37 距离起点6.08km 当前海拔633m

2024-03-30 13:10:50 距离起点6.08km 当前海拔633m

2024-03-30 13:11:08 距离起点6.08km 当前海拔633m

2024-03-30 13:11:20 距离起点6.08km 当前海拔633m

2024-03-30 13:12:25 距离起点6.08km 当前海拔656m
2024-03-30 13:14:21 世事苍茫成云烟,紫气东来迎日崖。平顶山迎日崖,是看日出的最佳位置。每年新岁,登紫云顶,敲钟、祈福,迎第一缕曙光,一直是很多人元旦要做的第一件事。唉,三十六旬皆浪过,偏从此日迎朝阳。
2024-03-30 13:15:44 平顶山东边的迎日崖及紫云亭是观看日出的最佳角度,这里也是本溪市区内最早被阳光照耀的地方。自2007年开始,就有市民开始自发组织在元旦这天凌晨到平顶山山顶拥抱新年的第一缕阳光。而后的几年里,参加这个活动的市民越来越多,逐渐又有旅游部门参与组织每年的登山祈福活动,最高峰时参加活动的市民超过3万人!虽然这几年取消了官方组织登山祈福活动,但是每年仍有万人左右坚持登山看日出迎新年。

站在本溪火车站南望本溪平顶山,眼前呈现的是一个巨大的等腰梯形,梯形的上底为平顶山顶部、东西两端的“悬崖峭壁”。平顶山的外形,尽显大气、庄重、对称的美。每天清晨,天边出现的第一缕阳光,就会照射在平顶山顶部东侧的“迎日崖”之上。此时,“迎日崖”立刻就变成了红彤彤的“丹崖”;待到夕阳西下之时,平顶山顶部西侧的悬崖峭壁也同样是变成了“丹崖”。

2024-03-30 13:25:32 距离起点6.24km 当前海拔646m

2024-03-30 13:29:41 距离起点6.41km 当前海拔632m

2024-03-30 13:30:06 距离起点6.41km 当前海拔632m

2024-03-30 13:30:23 距离起点6.42km 当前海拔634m

2024-03-30 13:30:36 距离起点6.43km 当前海拔634m

2024-03-30 13:30:53 距离起点6.44km 当前海拔634m

2024-03-30 13:31:28 距离起点6.44km 当前海拔615m 元代古城墙遗址

2024-03-30 13:32:17 距离起点6.47km 当前海拔633m

2024-03-30 13:32:57 距离起点6.48km 当前海拔629m

杜度祠,单独设祠,备极哀荣。来去匆匆,未曾拍照,补录照骗一张,聊胜于无。

2024-03-30 13:37:41 距离起点6.64km 当前海拔598m 玉皇庙左右两块牌匾,与铁刹山正教宫相同。

《本溪县政公报》1936 年 [ 第2卷 第1期 ,8页 ]
平顶山自古就是道观聚集之所,也是清代以来久负盛名的东北道教文化胜地。东北道教发源地铁刹山主持郭守真,于清康熙二年派其弟子秦太玉和高太护在平顶山创建了玉皇庙清虚观,之后,围绕平顶山相继修筑了转山沟朝阳观,三道沟修筑了斗姥宫,千金沟修筑了三官庙三圣宫,彩屯修筑了关帝庙太和宫,溪湖河西修筑了老君庙,大峪修筑了玲珑观,本溪市内修筑了斗率宫,在其东北15里处修筑了圆通观和三清观;在西北10里处的新洞沟修筑了老君庙,在西北20里处的青石沟修筑了玄真宫,形成了以平顶山清虚观为中心的道观体系。

2024-03-30 13:39:56 距离起点6.70km 当前海拔603m 从东南杜度祠旁的小道,拾级而上,曰俄戰爭碉樓,戰壕,指揮所三步一岗五步一睄地卧在半坡上,全长285米,共11个调堡。岁月的风沙,凄凄地掩埋着曰俄蒂國主义的铁蹄,雕堡上坍塌的豁口,累叙着1904年10月,在甲午戰爭之后,曰俄为侵畧中囗,划分势力范围,争夺利益,在中囗领土上发动曰俄战争中的平顶山之战。发生在1904年10月至11月的曰俄平顶山之战,是俄軍为支援受围的旅顺口而采取的进攻戰,这些残垣断壁,记录着这场可耻的戰爭,这场戰役从10月7日开始,经过九天的混戰,最终以日夲告胜,从此日夲占领平顶山长达40年,直到1945年日夲戰败才退出。从散落在平顶山各处的混凝土碉煲来看,日菌是不断进行了加固,为长期驻守平顶山做了许多准备。

2024-03-30 13:41:38 距离起点6.74km 当前海拔599m

2024-03-30 13:42:10 距离起点6.75km 当前海拔601m 再美的木兰仙子,一旦任其蒙受岁月的风尘,也会教人惨不忍睹,饱受诟病,凭谁问,怪谁呢?

2024-03-30 13:43:14 距离起点6.75km 当前海拔591m 如果我有搓澡巾和沐浴露,只要天公作美,及时洒下甘霖,我愿意做一次她的免费搓澡工。奈何这红尘浊世,人言可畏,还是算了,算了。我劝神女去汤沟,美人汤里换新颜。

2024-03-30 13:50:39 距离起点6.95km 当前海拔607m 本溪历朝历代各个时期,经过放大刻在石头上的官印,最早可追溯到金朝(1115年-1234 年)。最为耀眼的是本溪曾经做为中夬直辖巿的官印。



2024-03-30 13:52:39 距离起点7.07km 当前海拔611m

2024-03-30 13:53:00 距离起点7.07km 当前海拔611m

2024-03-30 13:53:49 距离起点7.09km 当前海拔613m

2024-03-30 13:54:47 距离起点7.13km 当前海拔617m 1948年10月30日觧放本溪最后一仗的戰爭遗址,雕堡为囯民黨軍队据守的防御工亊。原是日軍髙射砲陣地,國民黨后来加固。

2024-03-30 13:55:30 距离起点7.18km 当前海拔615m

2024-03-30 13:56:12 距离起点7.19km 当前海拔613m

2024-03-30 13:58:23 距离起点7.24km 当前海拔609m 全国的国家地质公园已达138家,本溪独以行政区划申报成功。通俗地说,山东泰山、大连金石滩等只是单一景点或遗迹成为地质公园,而本溪是一个作为整体城市,成为国家地质公园的。
本溪国家地质公园性质为:以岩溶、地层剖面、地质构造和地层接触关系所组成的地质遗迹为主体景观特色,结合隽秀、旖旎的山林、河湖风光和珍贵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集科考、科教、观光游览、休闲度假于一体,科学内涵丰富、地方特色浓郁、具极高美学观赏价值的国家地质公园。
在本溪,大家可以看到太古代、早元古代、晚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6个地质期地球演变的过程。
本溪国家地质公园可以看到太古代地球形成以来第一个地质演化时期,本溪地区发现的磁铁石英岩和火山岩(表壳岩)的年龄大于30亿年,属中太古代。也就是说,大家在本溪旅游时,脚下踩着的石头有可能具有30亿年的“寿命”。

2024-03-30 14:05:48 距离起点7.39km 当前海拔593m 平步也好,直步也好,只要走进大山,云山则入怀中。四季不同,景致不同,即便是一日之内,朝阳晚霞,朗月繁星,山林风物也终有不同。登临绝顶,云山入怀,五体通透,神清气爽。

2024-03-30 14:32:11 距离起点7.96km 当前海拔382m 经由平顶山老牛背向转山沟下撤

2024-03-30 14:32:51 距离起点7.96km 当前海拔372m 此时此地,这个角度远眺草帽山,非常形象,惟妙惟肖。

时光倒流七十年,上个世纪50年代初期,共靑团巿委曾经组织本市青年在这里劳动,打算把这山建成公园。公园没建成,山却有了新的名字:青年山。青年山附近的地名叫转山,可这附近哪座山是转山呢?我想,所谓“青年山”,其实就是转山,以转山沟而得名。民國时期的一些游记就已有了转山沟的称谓,那时的青年山还未必有名字呢。所谓和尚帽子、草帽山,大概率是后来根据山形而起的名字了。

在平顶山或者大明山看草帽山,都能明显看出草帽的形状来。山上的梯田,貌似编织草帽那一行行的纬线。




有趣的是,本溪平顶山右侧有个小·平顶山,而桓仁五女山右侧也有一个小五女山。

平顶山公园《万众一心,勇攀高峰》登山纪念标志 本钢一钢厂建 1986.5.4
天地孤影初中时代曾经和两个同学攀登平顶山,依稀记得好像是在现在索道左侧走的林间小路,路过当年“总路綫萬歲”的半山腰,那时还有一些荒坟,乱石丛生,附近散落着残断的老墓碑。临近登顶,峭壁当前,手脚并用,徒手攀爬,终于登顶。山上不远处是軍亊禁區,我们仨恰同学少年,登顶后游目山城,壮志豪情油然而生。忽然瞥见这个独具匠心的登山纪念标志,俯身解读,印象深刻。再回首,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昔我往矣,也不知这标志还在不在原址,我又能否故地重游呢?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此行从青年山转到了青云山,也了解了横山,收获满满。如果有人问起,顺山子在哪里?差不多每一个居住在溪湖地区的人都会告诉你它在什么地方。然而,顺山子在日僞时期曾经被更改名字、蒙受巨大耻辱的历史却鲜为现代人所知晓。

顺山子的位置在溪湖区正府左侧下行150米,市立第一医院后面。此山岩石兀立,林木丛生,并不险恶高峻,相对高度大约80米左右。它的山脉走势与顺山一条街(日伪时称“洋街”)并列平行,连绵起伏,向东西方向延伸开去。

图为“本溪湖市公署”老照片,门前立者为鲛岛巿长。《本溪湖大事记|一九三九年街变市》

日僞时期,顺山子山脚下是日夲人的特权之地,当时称为“洋街”,也叫日夲街,中國人是不得随便进出的。“洋街”的大致范围是东起溪湖区河沿街,西止本溪湖火车站(或现今的溪湖区正府办公楼所在地)。

日夲帝國主义为使所有久居异国他乡的日夲人忠诚日夲兲皇,全心全意为大曰本冥族服务;为使子孙后代从小就树立忠效思想,在顺山子山上一块巨大突出的哨崖上刻下了每个都如一间房般大的两个字:“诚忠”,其意是虽与日夲远隔万水千山,但效忠兲皇之心永驻心间。为牢记“诚忠”的警训,坚定侵畧的信念,他们还将顺山子改叫“诚忠山”。
据溪湖老一辈人讲,站在太子河大桥上远看“诚忠”二字也是赫然醒目的。历史是不容改写的,1948年10月,本溪全境觧放。觧放后,在一次基本建设施工中,本钢工人用炸葯炸毁了刻有“诚忠”二字的峭崖,除去了刻在顺山子身上的罪恶烙印,换了新颜的顺山子从此恢复了本来面貌。

2024-03-30 15:04:33 距离起点9.21km 当前海拔219m 终点又回到起点,半日神仙返人间。
一切皆流,无物常住。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人也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此行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保持这份热爱,奔赴下场山海。

相关帖子:辽宁本溪国家地质公园地质旅游线路
相关帖子:平顶山,山顶平,顶风顶雨顶雨伞,登顶平顶山顶峰顶 2020-11-18 09:07
相关帖子:遇见即是美好,尘封便已倾城:本溪青云山森林公园侣行记 2021-09-10
相关帖子:高崖揽胜,云水禅心:携友再游本溪四方台及滴水洞 2021-09-14
相关帖子:八峰寓目,云山入怀:老姥岭·滴水洞·亖方臺漫步遐想录 2023-07-06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给﹏ ҉ ﹏ོ孤帆⛵ོོ远影﹏ ོོ﹏鼓励哦!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其他金额

微信扫码支付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赞赏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