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中山> 300M+户外游记 二十八【登顶乌石,穿越加林】

300M+户外游记 二十八【登顶乌石,穿越加林】

回复 收藏 正序 只看楼主

300M+户外游记 二十八【登顶乌石,穿越加林】

2020-06-10 00:16:38 10142
An Unfinished Life

        【航拍视频】

        【相册视频】

        户外航拍,正点聚着户外活动的色彩,同时推动着户外活动蓬勃发展!逐步将山水美景从2D视角转变升级为3D立体视角,能充分发挥着航拍领域所带来的优势,并将从所未有的空中视角带给大家!我们能够象飞鸟一样目睹山峰原野、河川峡谷和海洋湖泊等众多地理实体,摆脱受地域局限的影响,尽览祖国大好河山。

        航拍能让你更方便地观察到一些户外未知领域,正如我们户外所追求的探索秘境都能通过航拍来实现。自从2016年8月28日首次航拍登山活动以来,我们三百加一共3次出动无人机拍摄记录我们的户外登山活动。

        其中,以国庆节期间拍摄制作的【丫髻日落,西江夕阳】户外宣传片为代表作,奠定了我们今后每一期户外登山活动的视频制作。为了提升我们300M+户外活动的精彩,除了私下实地探路踩点和对行程线路上做足规划准备以外,我和“飞手”嘉俊在出发前一天亲自来到乌石顶附近的妈坑水库堤坝进行试飞学习。

        因为明天嘉俊有要事不能参加我们这一期活动,只好带上无人机在实地学习飞行技巧和航拍录像。明天将由我亲自挂帅担任“航拍飞手”这个重要角色。第一次接触操控无人机让我既兴奋又紧张,我从小对热衷的事物精益求精,会想方设法把事情做到最好,我对学习操控无人机充满信心。在妈坑水库堤坝之上,我们首先按照组装航拍的第一步安装无人机的桨翼,然后开始第二步对频连接手机App,第三步是手动旋转调配好指南针。当一切准备就绪后,我从嘉俊手中接过摇控器,第一次触碰摇杆操控着桨翼的转动。

        在嘉俊的指导下,我在原地练习了上升下降和前后左右的试飞。操控无人机就好比驾机动车一样,只是多了一项升降的步骤,当你撑握了前后左右的操控基本上就懂得怎样去飞。我操控着无人机在妈坑水库上方从东往西“翱翔”了一个来回,拍摄录制了夕阳倒影在水面上的美景!透过图像传输到手机上,让我感觉像飞鸟一样从天空俯览着山川水秀。

        “首飞”成功后,我总结了操控无人机的“心得体会”摇控器“左方摇杆”上下拨动是控制垂直升空和下降;左右拨动是控制飞机定点悬空左右旋转。摇控器“右方摇杆”上下拨动分别是飞向前方和后退;左右拨动是向左向右平衡飞行。

【乌石顶登山视频】:

        当左右摇杆分别向右下和左下形成倒“八”字操控超过3秒以上时,无人机将会启动桨翼或停止桨翼转动。在无人机下降至地面以后,一直向下左摇杆超过3秒以上时,桨翼将会停止转动。此外,还有云台镜头上下摆动的功能键,摇控的左上方设有轮状拨键,用于调整镜头向上仰望和垂直低头的效应。

        2016年11月6日,按原来制定的计划,我们由中山市城区驾车来到五桂山区,从4号绿道进入南坑尾村,深入至五桂山区与三乡镇交界,在一座废置的绿道驿站附近停车,准备从“红环”(红旗河流域山脊环线)南线的“乌石顶”和“将军山”垭口上山。同行人员分别有:无欲则刚、豫南、刘僖、俊樑、海力、君豪、杰伟、嘉漩、王婷、嘉霓、群英、王慧、金金和三位新人:杨芯、文好、振新,共16人。

        包括“试飞”在内的两次踩点探路,让我对此处非常熟悉,上乌石顶的高压电塔检修路很容易被找到,我们今天就从该处起程上山。出发前我们在电塔路台阶上排队站立,准备拍摄一张从未有过的造型作为纪念照片。经过丫髻山航拍日落活动后,大家早以形成默契,积极配合我的指挥调配,感觉越来越有团队精神了。

        上山的路与往常登山无异,都是比较陡峭的山坡,从海拔116米的乌石坑到海拔437米的乌石顶,1.5公里的距离需要攀升321米,对很多刚加入的队员是项巨大考验,平常缺少运动的人在体能上会吃不消。但是大家快慢有序相互体量,在我合理的安排下得到充分的休息,配速调节得相对较好,没有出现头晕目眩和呼吸不畅的不适情况。户外登山最讲究安全,不可盲目追求速度,合理运动才是正确之选。

        今天在登山过程中发现两把特别的工具,细看原来是汽油电动铲草器,怪不得平常行走在山脊防火界和扑火通道上没有多少杂草。原来杂草都被这玩儿清理掉!为了森林防火每年都会花费不少人力物力和财力在这些大小山峰之上。森林防火人人有责,每一名户外登山活动参与者应该自觉遵守国家森林防火法,避免减少“FB”环节。

【乌石顶航拍视频】:

        经过1个多小时的努力,我们终于到达山顶,我很好奇乌石顶是否象想像中一样,有一块巨大的石块在山顶之上。【乌石顶】(座标113°23’29.44”E,22°23’10.22”N)海拔437米,中山第6高峰。乌石顶又名马坑山和妈坑山,是三乡镇、板芙镇和五桂山区的交界山峰,东面是北边山,东北面是鸡公石,西北面是长坑山,西面偏北是婆髻山,西南面是加林山,南面是妈坑水库和小浪环公园。

        山巅之上我们找到了一块能容纳十多个人端坐的石块,估计这就是传说中的“乌石顶”。乌石顶名字我个人认为应该和三乡镇乌石村有关,是否存在特定关联也说不准,也许是名字相同,暂时也没找到相关文献典故支撑这一说法。倒是马坑山和妈坑山一说还能追索到根源,因为山腰上有座前人修建的“天后宫”。这里可是三乡镇主干河流的源头,与周边山峰的溪流汇聚,途经神湾镇和坦洲镇,最终流入西江通向南海。

        我们在第一站乌石顶山顶上组装无人机,准备我个人的“首次登山航拍”。航拍助理豫南同学非常娴熟地协助我安装桨翼,我负责对频联机。不清楚是学艺不精还是仪器故障,我试验了好几次也没有对接上手机和摇控器,升空成为了当前必须解决的问题,航拍只能搁置。我致电求助于嘉俊,但是在山中电话信号很差,而且也不能三两句话说清问题所在,最终我只能按照操作步骤重新尝试。

        重启安装过后,终于能够顺利连接,对于不熟悉的技术活只能靠多实践操控才可以学懂弄通。也许刚才有点紧张,一些步骤没有完成导致连接失败,好在坚持到底永不放弃才能实现无人机的升空。当无人机螺旋桨转动起来从豫南同学手中升起一刻,心中的成就感应运而生,我总算成功了!请大家准备好开始航拍。大家看见无人机升空也很兴奋,很自觉地面向镜头配合拍摄,都希望能在活动视频上多露露脸。为了拍摄我把飞机悬停在空中,让美女嘉漩站在石块上展开队旗录制视频,她也很配合我这位刚出道的临时导演对她进行的专辑拍摄,相信将来我的航拍技术提高以后,也能够制作出像“丫髻日落,西江夕阳”一样的户外大片。

【加林山攀登视频】:

        当第一块电池发出“低电量警报”时,首座山峰的航拍宣告结束,我把无人机收纳安入背包,准备前往下一站【加林山】(座标113°22’32.16”E,22°22’34.21”N)海拔422米,中山第8高峰。中山境内有两座加林山,其中一座是本次行程三乡镇和板芙交界的山峰,另一座在五桂山政府对面。此外,珠海市也有一座加林山,看来加林山是个好名字,中国福缘广阔重名山峰不计其数。
【加林山登顶视频】:

        从手机地图显示在乌石顶和加林山之间会有个水塘湖泊,一些网帖攻略上称之为“神秘湖”不容易发现。对地理科目强项的我,在两步部户外助手的数据支撑下找到该水塘应该不是件难事。当接近水塘方位后发现进入水塘的路早已杂草丛生、荆棘满布,我独自闯了一小段发觉太难了,最终因硬闯风险系数太高而放弃了。与大家商议后决定放弃对“神秘湖”的探索继续出发。乌石顶和加林山距离相近不需要上下山坡,两座山基本上是在同一山脉之上,所以我们用了很短时间就完成两座山的穿越。

【加林山顶视频】

        加林山顶拥有比乌石顶更多的石块,大大小小共有几十块,几乎遍布整个山顶。我们继续拿出无人机在山顶进行航拍,此次升降交由“万人迷”嘉霓负责,大家也积极配合拍摄了一些镜头,为活动视频提供了充足的素材。

        无人机能从高空视角观察到地面无法看到的“妈坑水库”和“蛉蜞塘水库”。可见航拍在记录登山活动的作用很大,能拍摄记录很多前所未有的视角镜头。飞机在山顶上空盘旋往返了十多分钟,电池耗尽将要下降,万人迷嘉霓主动担起手接降落。从镜头下观察她举起双手迎接无人机的脸容好比小孩一样天真烂漫!感觉就像小朋友伸出双手要大人抱抱的样子。收纳好无人机后,考虑到附近已经不可能再有水源,只好在这里补给用餐。待大家休整结束后,我告诉他们继续起程,前往第三站“妈坑旧坝”。

        【妈坑旧堤坝】(座标113°23’24.23”E,22°22’48.96”N)在加林山和乌石顶的山谷下方,妈坑水库的上方,也就是那座“神秘湖泊”的下游所在。它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水利建筑工程的产物,目前已经荒废很久显得格外苍凉,当年的蓄水和发电功能早已不复存在。

        到达“妈坑旧坝”已经是将近日落的时分,斜阳日照把该堤坝照射得金黄古铜色调,这堵用了数不清多少石块作为主体堆砌起来的防洪储水坝拦截了妈坑的溪水,在山沟峡谷中甚是显得雄伟壮观。我对于妈坑旧坝的初步认识来自出发前的网上搜索,在其中一篇相关乌石顶和加林山的帖子中发现一些驴友在“晒图”,他们正在攀爬角度陡峭的“天梯”。石台阶用石块逐级搭建而成,虽然陡峭但十分牢固,我建议队友们不要轻易进行上下攀爬,发生意外非死则伤。

        妈坑旧坝堤约有四层楼高,我第一次从卫星地图上放大观察还以为是一座石拱桥横跨在峡谷之上,堤坝两侧没有设立护栏,在一米多宽的坝顶上游走风险很大。在享受户外乐趣的同时,安全永远要放在首位!作为组织者压力山大,我不得不向同行者作出警告提示。趁大家兴致勃勃赶紧掏出无人机完成今天最后一站的航拍,将剩余的最后一块电池派上用场,大家坐在坝边上做出各种搞怪动作,纷纷被我用无人机记录下这微妙的一幕。

【加林山上下山视频】:

        在妈坑旧坝上逗留占用了整个活动很的长时间,初冬日阳西下比较早,天色渐渐开始昏暗,登山经验上告诉我该是下山的时候了。从地图路网上显视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条是沿着引水渠横向通过返回乌石顶防火线,另一条沿着妈坑溪流下坡至天后宫方向。为了缩短行程大家选择了第一方案作为下撤线路,该线需要下降一段近百米海拔的陡坡。

        我登山以来的第一次滑倒也在此处产生,当时脚刚好踩在松散的泥土上,失去重心向下滑了两米多,手上的登山杖在曲折抗压中折断。半小时左右我们到达了环山路,这里往下似乎已没有明显的道路,带着十几人还是走成熟的环山路比较稳妥。由于长年没有护林人员对环山路的树木杂草进行清除修剪,环山路也不太好走,行走在前方的压力依然繁重,以后要购买配置一把砍刀才行。

        山野之上蛇虫遍布,行走在杂草丛中要小心谨慎步步为营,我告诫尾随身后的队友要与我保持两至三米以上距离,保障我在前方如果发现险情能有足够空间进行撤退,其余的队友也要预留足够的空间,避免堵住前方队友的退路。户外山野之上除了蛇虫危害还有路况危机,行走在山崖峭壁和溪流石面上依然要注意安全,潮湿的石块上异常湿滑,一不小心便会滑倒受伤。走好每一步对户外人尤为重要,这样才能走得更远!

        在团队之间的相互合作下,我们顺利渡过一处又一处的困难险阻,平安到达起点附近的高压电塔平台,此刻走到最前方的我转过身来,和后面跟上的队友们逐一击掌鼓励Give me five!今天总算完成对第22座437米的乌石顶和第23座422米的加林山的攀登任务。并吸纳了由君豪介绍加入的“丘振新”和“杨文好”还有万金金介绍加入的“杨芯”共3位新队员。结束后我询问美女嘉漩,今天的体能消耗对比南台山的怎样?

        嘉漩无奈回应道“今天太累走不动,累得想要哭了”。还记得她当时她在南台山活动所说的“很轻松,运动量不算大还可以继续(未够喉)”。我认为持续8小时的登山运动,足够累趴很多人。完成登山后接下来就是制作活动视频,按照惯例我会在活动临时群中要求大家将当天的相片发原图收集起来,通过手机“拼立得”软件分类分组拼成相册,然后用电脑上的“数码大师”制作属于我们的活动视频,最后上传优酷平台供大家保存分享。

        该做法从2016年5月14日的“初探五星营地”活动一直坚持至今,现在已经累计28期活动视频了,其中又以“丫髻日落,西江夕阳”作为全新的一个起点,在嘉俊的制作指导下完成更多高大上的登山活动视频。

        从今期活动起,我们300M+将启始以航拍为主导的新模式作为今后的活动视频,逐渐过渡淘汰以照片拼贴为主导的册相视频。所以亲自学习操控无人机航拍录像,也许初次航拍效果并不理想,飞行技术有待提升,但是我相信只要用心就能把事情办好!最后,我与大家商量将合资采购的无人机交给我个人保管,这样我可以利用空余时间去练习操控。我想信,总有一天我会成为一名合格的“飞手”!

78

1楼   回复 举报 收藏

×

给無欲則剛鼓励哦!

  • 1
  • 2
  • 5
  • 10
  • 20
  • 50
×

其他金额

×

微信扫码支付

赞赏金额:20
無欲則剛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 6.66
×

赞赏清单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两步路使用帮助

(服务时间:工作日09:00~18:00)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微信扫一扫,咨询使用帮助客服

微信扫一扫,咨询商业活动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