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北京> 厚雪踯躅 长城行 ——黄台子长城•圆楼和高楼探访记(20240103)[怀来•昌平]

厚雪踯躅 长城行 ——黄台子长城•圆楼和高楼探访记(20240103)[怀来•昌平]

回复 收藏 正序 只看楼主

厚雪踯躅 长城行 ——黄台子长城•圆楼和高楼探访记(20240103)[怀来•昌平] 2024-01-07 16:07:33



【楔子】

    自长峪城归来后,小静从网上看到有说:黄楼洼敌楼是圆型的;黄楼院长城有北京最高的敌楼。我略纠正了下,但心里没底。虽经详细查询觉得自己理解无误,但终归事实大于雄辩,索性,就来一场黄台子长城(即黄楼院长城)之行,我们到现场实地验证一下。


   经过反复考究和比照,我们选择线路为:黄台子-圆楼-高楼-黄楼院垭口-黄台子,环线,即黄台子长城西半程,再加上圆楼。预计行程8公里,累升670米左右。



【长城介绍】

    野长城各段的名称,极具多样化。同一段长城,有不同的名子。比如:高楼所在的长城,叫黄台子长城,也叫长峪城长城,还叫黄楼院长城。


    黄台子长城,位于北京昌平和河北怀来的交界处。始建于战国未期,燕昭王二十九年(公元前 283年)。明朝修筑长城时,在燕长城基础上做了重修,所以,延留至今的,应该算是明长城的遗址。


    有资科称,黄台子长城是北京境内海拔最高的一段长城,最高处在高楼,海拔1439米,也是北京海拔最高的敌楼。(另有一说法:黄草梁的实心楼附近敌楼比高楼高,北京海拔最高敌楼应该是黄花粱南端的敌楼。众说纷纭,事实如何,另待考证。)

    黄台子长城,呈西南至东北走向。西南连横岭、大营盘长城,东北接石峡关、八达岭长城。东起双关子,东到高楼(按敌楼编号看,应该不止在高楼处)。长城段近乎中间的位置,有一个垭口,叫黄楼院垭口,也叫黄台子垭口。此处,南侧下山,到黄楼院村,北侧下山,到黄台子村。


    这段长城上,从东至西,有敌楼编号为黄台子13号-27号。前几年都进行了修缮。遗憾是,现代元素过多的涉入,淹没了原长城的历史沧桑感;优点是,长城变得稳固、结实,岁月风化的速度变慢了。如果对长城的修缮,即能尊重文物、还原历史,还能令长城稳固、安全,那将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愿这样的事情早早实现!


    长城在27号(高楼)后向北偏西拐弯,黄台子28号、29号(即圆楼)在拐弯后的长城段上。此行,我们第一站便是圆楼,然后再折返回来,经高楼,从西南向东北方向走,由黄楼院垭口下城墙,然后下山回到起点。线路很成熟,一个人月左右前还有多人走过。

  

    上黄台子长城(黄楼院长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皆可。东从陈家堡或石峡关到双关子:路途超长且不易环穿;南起黄楼院:若走全程,需要折返至少一次半程。且即便一次只想单走半程,也得11到15公里,我有点胆怯;西经长峪城步道到高楼,前段时间已走过;北由黄台子上山,先到这段长城段的最西南端,即圆楼和高楼,然后,往东北走长城,能走全程就走全程,从最东南端双关子下,有成熟的路线回到黄台子,若体力不佳,中途黄楼院垭口下撤直接回到黄台子。这样,应对变化自如,不走冤枉路。最喜人的是,黄台子上下,全程下来13公里,半程下来7-8公里,这两个路长,很得我心。


    所以,此次,我们选择北上。



【行记】



    加载了多条轨迹,查阅了大量驴友上传的图片,对路况初步了解后,我们于元月3日,开启了2024年的长城首旅,也是新年山行第一登。

    

    本期参与人员,一色娘子军。两位年长者,第一次全天野路登山,依然顺利走完预计线路全程,精神、体力皆俱佳!


    早7点西黄村集合,8点50分到达停车点,也是登山口。

黄台子

   车停在这块台标前的空地上。

      装备整理完毕,9点整,出发!

    回头望,曦阳正浓,雪映金山顶。

    路上还有雪。雪地上脚印重重。看来雪后有很多人走过,心里较踏实。这是被上周走大榛峪长城,开荆棘路吓到了!哈哈。

    雾枝,白雪,红影,伴着沙沙踏雪声,仿佛我们走进童话世界……

   15分钟后,进山谷。

    有名,望溪谷。

    路边有石屋。

  溪水成冰。

    溪名珍珠泉。

    雪越来越厚,我们来了兴致,玩起了走进深雪里的拍摄环节,错过了左切上山点都没发现。殊不知,之后的2公里,我们一直是这样的走姿。

   返回来,从此处上山。9点45分,第2公里起!厚雪踯躅路,也正式开始。

    让我们看看雪的厚度。三分之一的登山杖深,得有一尺深!

    

    之所以没有被这样的厚雪吓退,是因为上周进山徒步时,山中雪大都已化尽。想着越往山上走,越有阳光晒,温度升高,雪也就逐渐消失了。而且,2公里就能到山顶长城上,一个月前还有驴友走过,路,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但,认知和经验真的很重要。

    看看姐姐们行路的艰难。

    路边雪的厚度!近三分之二的杖深!


    为何别处雪化得差不多了,而这座山坡,雪反而变厚了?猜想应该是:这个地带属风口,风大,又是山北坡,阳光照耀的时间不长,初雪未化,又与被风吹来的山顶积雪重合叠在了一起,故而雪深加倍!(以后定要引以为戒:雪后再不爬张家口的北坡山!

    走进白桦林,雪路更难行……

    路,被风吹来的雪覆盖,看不出走向。只能根据循迹的路线方向,凭着感觉,向前蹚行。

   谁说风过无痕?

   好在阳光越来越近。雪面上有小动物走过的斑斑印迹。

    留下这个足印的动物可不小!

    猛抬头,曙光在眼前!圆楼,就在右前方不远处,加油!

    风过留痕,暖阳指路。

     用一段原声视频,动态看一看,雪有多深,走路有多难!

    吹雪径无。山坡倾斜,以树根当支撑,一步一停,缓缓走过。

   山有路,可雪深。树林里,没有路,雪反而浅。那就像上周一样,从树林中开路吧!相比一步一陷到膝盖以上的雪路,在树枝中开路穿林,简直不要太轻松!果然是,只有经历更艰难的,才懂得经历过的,原来都是不难的!😀

    这是对我选择变道树林里开路的奖赏么?雪越来越少了!

    转身看看左侧的山路,雪依然很丰盛!

    感谢红布条把我引回正轨。

    终见长城!到长城登入口,12点17分!3.1公里,共耗时3时17分!堪称户外史上最难走的一段路。

    登上长城。右,百米左右,便是圆楼。

    左,黄台子28号敌楼。

    先去看圆楼。人不敢出镜,影子来凑。

    上一段影频。

    回望,高楼现身。与28号同框。

   此行重磅:圆楼。长城编号为黄台子29号敌台(怀来46号敌台)。

    来张近照。

    圆楼,顾名思义,就是一座圆形的敌楼。长城上的敌楼一般都是方形的,圆形的敌楼很特别,整个万里长城中都少见。有资料说,全国目前只有6个圆楼。比较有名的,是山西和内蒙古交界的老牛湾长城和北京密云古北口卧虎岭长城的两座圆楼。


    其实,距此不远的怀来县G234国道板达峪口东、坊口村北的距虎关长城,有一座圆形敌楼;平谷区一个宣传视频,提到平谷有一处圆形敌楼;怀柔摩崖石刻景区至鹰飞倒仰段的北齐-明早期长城段,有一座不甚规则的圆形敌楼;在黄花城-九公山长城的外侧,山崖边有一座疑似圆形敌楼,避开了现有的明长城线路,未能近前予以证实;神堂峪“重边”长城的内线长城上,有一座疑似圆形敌楼,有待近前进一步观察证实。至此,圆形敌楼数据一再更新,一次次打破了人们原有的认知。看来,有关长城的历史记忆,还需要有人作出更为详尽的整理汇总。

    距虎山长城圆楼。

    卧虎山长城圆楼(密云长城356号敌台)。

    老牛湾长城圆楼。哈,记忆重启:2018年,我去过!😀(上图右下画中画)


    修建长城,大都是依据当地的环境而决定修成什么样子。那为什么会出现修成圆形敌楼呢?有资料说,是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长城两侧都有深山沟,圆形敌楼比起方形敌楼,优势在于没有防御死角。也有传,大明年间,戚继光从福建调往北方,奉皇命重修长城,把福建的土楼特色融入了长城的重修中。甚至也有人笑谈,或许是工匠们修到这儿,就想调皮一下炫个技。到底缘何,还待考证。

    走上圆楼。圆楼上层已坍塌,下层是实心还是空心,不详,时间关系,未下去探究。据说,圆楼的残损也和南口战役(后文有会叙)有关。看到了来之前作攻略时,喜欢的一个照片取景处:两个残余的箭孔,从这个角度看过去,很有喜感,好像一个闪着狡黠双眼的顽皮小怪物。

    站在圆楼上,环望四周。南,云雾茫茫。

    西,雪覆群山。远方的信号塔。上次走长峪城时,被朝族小友戏称海市蜃楼。

    来一张,那日的“海市蜃楼”图。

    西北,龙盘虎踞。绵延不断的长城,曲折回环,像一条纽带,连接着每一座山峰。按长城分布图看,应该是大营盘、样边长城一带。

    偏北,山脊上的横岭长城。

      北,从圆楼穿过的长城墙,向远处延伸。山洼处有一座残楼台基,对面山峰顶上也有一敌楼,分别是黄台子30号和31号台(即怀来47号和48号)。


    如此推算,那停车处石碑上的35号台,还在远处喽?那为什么那么远的敌楼,却在黄台子入山口立一个石碑指示标呢?35号敌台有什么特殊的意义么?个中缘由,就交给将来揭晓吧。

    东北,远山最高处,海坨山滑雪场。

    东南。高楼和黄台子26号敌楼同框。

    雪虐风饕,花自坚。小静,终于面朝圆楼。即读万卷书,又行千里路。

    探圆楼完毕,向28号残楼前进。

    回望圆楼。

    28号台,残楼裂痕深深,风摇欲毁。

   上28号残楼。

    南墙,四孔。也有金光穿洞。

    西墙,岁月倥偬,一孔蹁跹。

    孔中圆楼。

    再见了,圆楼!

    转身前行,左前方,黄台子26号台,貌似海拔与28台平。

    正前方,高楼在即!与28号台相隔不到200米。

   临近高楼下,有30米左右的一小段石块陡升坡。旁边有一山路绕行,路长相差无几。看看陡升路上雪不浓,石块也较稳固,路也尚宽,还算安全,遂决定直上高楼。

    回望28台。两面残墙。仿佛在诉说着一段愿有岁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共白头的故事……

    登高再望圆楼和28台。弯弯城墙路,连着的,仿佛不再是两个敌楼,而是,从古到今,从天到地。

    本期第二重:高楼。长城编号:黄台子27号,怀来44号,长峪城高楼敌台15号。为什么这么多编号?每次长城调查划分区域不同,自然就有了不同编号。新生不弃旧,长城也是新鸳鸯蝴蝶梦。看来,伟大的历史长城,亟需规范管理和维护。

    高楼,又名黄楼洼。海拔1439米。是一座单孔实心敌楼,也有说是烽火台。它位于长峪城东北、黄楼院村西、黄台子西南,是昌平区境内海拔最高的长城遗址,同时,高楼所在山峰,也是北京市昌平区最高峰。明代称“茶芽坨”,位于黄楼院西4里,属长峪城下七隘口之一。

    

   

    【小知识】长城上的敌楼和烽火台


    敌楼和烽火台,都是古代jun事防御设施,是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敌楼是战时用于守城防御,供各段城守部队进行指挥瞭望传令,放置器械物资等,平时则供守城军士巡逻者遮风避雨休息之用。属于一种增强城墙防御的设施。敌楼按结构分为实心敌楼和空心敌楼。一般敌楼是不燃烧烟火的。


    烽火台又叫做峰燧,烟墩,在长城附近,靠近长城。是用于点燃烟火传递重要消息,防止敌人入侵而建的高台。遇有敌情发生,白天施烟,夜间点火,传递消息。


    敌楼和烽火台有三点不同:

    

    ①出现的年代不同。敌楼是在明朝大量出现;

烽火台传说公元前7世纪的西周未年就有了,不是有一个故事,叫“烽火戏诸侯”?


    ②所在的地理位置不一样。敌楼是骑墙修建,和主墙体是一体;烽火台一般修建在长城外侧或者内侧高处的山头之上,或修建在一些道路的边侧,亦或在一些重要的信息传递点上,它不在长城的主墙体上。


    ③作用不一样。敌楼的作用是存放粮草兵械以及士兵休息的地方,以及御敌作战。完整的敌楼,一般都有屋顶,是无法燃放烟火的。明朝后期出现了一些顶上一半屋顶一半空场的敌楼,特殊情况时也能紧急燃放烟火传递信息;而烽火台的作用就是传递信号。燃放烟和火传递信息,到了明朝升级为燃灯、举旗、放炮等方法。


    相对而言,长城上敌楼数量较多一些,而烽火台很少。且随着清朝满人入关称di,长城失去了它原有的防御功效,独立而处的烽火台更是荒废不己。即便现在的文物保护,也是重点在长城城墙和敌楼上。所以,现在很难见到像敌楼一样比较醒目的烽火台。据悉,开放的慕田峪长城段,有且仅有一个烽火台,它的位置在14号敌楼外,是明代遗留下来的遗址,实际就是一个大石堆子,去慕田峪长城时,大家可以留意找一下。


    我们现在常见到的横穿长城的城楼遗址,基本上都是敌楼。包括长城拐角处,墙体90°或小于90°穿过,以及某段长城的尽头(比如耷拉边长城)。

    敌楼。

  烽火台。

    如此,高楼,应该是敌楼,而不是烽火台。而高楼的另一个名子:黄楼洼,据资深墙友分析,从名字上看,洼,是低洼地带,而不应该是山峰顶。所以,为何高楼又名黄楼洼,也待日后有心之人来揭密了。


    今天所见高楼,是前几年修缮后的样子。我们看看修缮前的高楼。

    修缮前的高楼。(拍摄时间2018年)

    修缮前的高楼。(拍摄时间早于2018年,具体时间不详)

    

    由上图可以看出,屹立在山顶又是在大风口的特殊地理位置上,高楼风化毁坏的速度,几乎肉眼可见。修缮维护确是迫在眉睫!只是,最后修复后的效果,坦白讲,真真是有些令人惋惜。


    高楼,在史学界和墙友心目中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这里,曾是中日战争南口战役的西翼战场。有关战争的细节信息,没有找到官方的详细说明,下面文案,摘自墙友票哥的游记《在那史诗般不能遗忘的山坡——长峪城,黄楼院长城穿越纪实》:“南口战役于1937年8月8日打响,历时20余天,这是一场惨烈胜于台儿庄战役和沪松保卫战的中日两军较量。史料记载:1937年8月17日日军攻占了黄楼洼,骡子圈阵地,高楼失守,这相当于在我方第二固守区中心长城沿线高点打开一个缺口,直接威胁我方战区的后方安全。为了夺回被日军占领的两座敌楼,日军为了巩固和扩大战果,两军在高楼附近狭长山脊上展开了争夺拉锯战。经过一日血战,十数次的反复争夺,我方终于夺回了两座敌楼,但日军恼羞成怒,动用飞机,大炮并施放毒气,使担任攻击任务的第二十一师一二二团遭受重大伤亡,我方tuan长刘芳贵阵亡……”(因网络安全影响,引文中关键词统一用“我方”代替)。相信,读到这里,每一位中国人都会动容!正是有这样无数不畏生死的将士们,用他们的血肉之躯捍卫着国家的疆土,我们才有今日的安宁和美好!这血染的山坡,这布满当年被日军炮火留下密密麻麻弹坑、伤痕累累风摇欲坠的高楼,就是一座不朽的丰碑!


    历史渊源已久,如此重要又是国人战胜的战役,没有被大力宣传,也能理解。这里已是一处爱国主义红色教育基地。大家可以在赏我山河美景时,敬拜先烈。


    为缅怀英雄伟绩,当地农民在高楼北侧不远处的山坡上,自发立了两座烈士墓碑,还有石刻。此次因时间关系,没能去参观。暂把照片存好,留给下次去敬仰。

    村民立的无名英雄碑。

    石刻。

    参观完高楼,在等后面姐姐上来的时间里,来到高楼前平台西南的崖顶处,望云雾中的远山。远山如画,人如痴,果真是“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生命虚影,人身渺无,我们当知足,珍惜每一个当下才是!


    红衣姐姐体力欠佳。从安全角度考虑,经协商,我们最终还是选了里程最短、路况相对更好一些的长城城墙上的路线,即按原计划路线下撤。

    

    (有三种选择:一原路返回。雪的厚度以及雪路行走的艰难,让姐姐们毅然放弃折返;二黄花坡下到长峪城步道登山口,路长6至7公里,新修台阶路,雪后巨滑,上次已领教,不安全,且从长峪城到黄台子停车处也是难题;三按原计划下撤。)

    13点30分,我们从高楼东南侧修过的长城下撤。

   换个角度,再看圆楼。依然是满目沧桑,引人驻足。

    从高楼到黄楼院垭口的长城路,都是这样修过的石块及台阶路。很多地方,在山的背影里,雪,依然没有被大风吹散。

    目向远方,黄台子长城皆在眼前。远处的陈家堡、石峡关长城,也清晰可见。

    回望。沧桑渐失、却依旧有众星捧月般殊荣的高楼。

    前方,黄台子26号敌台。

    上一张前不久长峪城行那日雾中的26号台。相较而言,我还是喜欢雪雾笼罩下它的样子。既然再看不到它原有的模样,就在雪与雾的迷茫里,还它一份孤傲,一份纯碎,一份沧桑,一份沉重……

    14点整,我们走进26号敌台,并在这里午餐。见敌楼里挡风又有阳光,温度尚可,我们没有打开车衣。由于时间有点迟,姐姐们体力消耗不小,午餐很快结束。尽管是我第一次户外独立自主生灶煮面,尽管姐姐们带了好多食材,也未曾拍照留念。😀

   那就拍个午餐后收拾妥当,准备出发前的照片吧。自已悄悄给自己点个赞。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之前没有注意过,这次发现黄台子长城上敌楼里,箭窗下面都有一个小方洞。有说是向下扔石块用的,但这么小的洞,扔出去的石块会不会太小了?有些悬念。待之后再探明吧。

    午饭后在长城墙上的路,大概2公里左右,都维修过。路况统一,稳固。虽有几处陡坡,依然会有厚雪覆盖,也十足惊险,但路面和边墙都修得非常完好,只要心理素质良好,小心缓慢通过,还是很安全的。这里,着实给两位初次与我们走纯户外线的姐姐送红花,每个陡坡都是很流畅地顺利通过!


    因为我对维修过的长城不是很感兴趣,就不逐一介绍了。2公里的长城路上,有敌楼(包括只修成的敌楼台基)共有10余座。每一座敌楼的样子也各不相同。如果对修没修过长城不在意的伙伴们,倒也值得一去,但恐高者慎行,几处陡坡,还是很惊心动魄的。


   沧桑虽无,山景依在。挑几张美片,上线。

   高楼和26号台同框。

    26号,独领风骚。

    一敌楼。

    又一敌楼。

    穿越岁月走来的小静。

  双一敌楼。

   风中奋力前行的姐姐。

    叒一敌楼。

    敌楼内部。

    方箭窗也很少见。

   知道的是长城,不知道的,还以为小时候,回到奶奶家的石房里。

    就喜欢金长城和小静的一抹红同框。

    叕一敌楼。还是金色的!

    又叕两敌楼。

    双叕一敌楼!

   又……敌楼。小静笑言:这次让你敌楼看过瘾。

    墙友说,箭窗风化成了酒瓶。我倒感觉,像一个蹦蹦跳跳向前走路的娃娃的背影,透着一种愉悦感。

   长城最后一个陡坡。

   下陡坡后回看。

    还有一节缓坡。

    此处平台(不知算不算敌楼平台),便是黄楼院垭口。我们从北侧下山,回黄台子。16点37分。是计划回到起点停车位的时间,比计划晚了两个小时!我们开始加快下撤步伐。

    下山路和上山路差不多。但我们已有了厚雪地行走的“经验”,且下山不耗力,尽管几次被突然陷进深雪里摔倒,也极其利落地爬起身来,大步“神速”向前,想必也有害怕天黑出不了山而产力的“神力”助阵。

    哈哈,16点52分,用时15分钟就出树林厚雪地了!下山树林雪路才不过500米!与上山的2公里还多一点的树林雪路相比,我们岂不是佛菩萨保佑?

    接下来便是这样雪很浅、路也很宽的盘山土路。在两山之间,山谷的左侧。

    山谷的右侧也有一条路,目侧,不如左侧路宽。

    山谷左侧路。

    山谷右侧路。20分钟后,山谷左右侧路在此处汇合,成一条路。

    然后,钻过一个铁栅栏门,贴着这个小水库左侧路走。这一段路有冰,冰爪作用很强大,我们安稳走过。

    17点27分,我们终于回到了起点!


    上车准备起驾回京时,发生了一个小小惊险瞬间:停车地有雪,路有一点缓坡,发动车向前走时,车轮打滑。我一看车后路很宽,又有右向直角拐角路,想着可以把车倒到拐角路上,然后右拐便可掉转车头。当我倒了一节路后,想到晚上视线不清晰,dao 车不是很安全,还是想办法让车前行吧。于是停好车,想学大巴车韩师傅给车轮后放石头的办法,助车前行。等我们四人下车一看,车右后轮和路旁的雪沟,距离只有10公分!也就是说,我停车哪怕再晚半秒钟,车右后轮就掉进松软的雪沟里了!简直简直就是佛祖救佑,让我及时收念停止dao 车!当时离村庄还有三五公里路;车所停的山脚下没有信号;因三位姐姐没手台,我也没带手台,求救的话只能再步行走到村庄里后想办法!这大冬天的雪夜里……想想都后怕!于是乎,再下决心,进山,尤其在冬季,还是带上位男士随行,至少可以壮胆,哈哈……


    我们搬来来大大小小的石块,放在车轮后,姐姐们全体下车,我猛踩油门,车如愿前行,左后拐掉好车头,全体上车,17点45分,启车回程。


    19点40分,我把姐姐们安全送至西黄村地铁站。20点15分(含加油站加油时间),我也安全到家。


    至此,厚雪踯躅长城行圆满结束。


              

                                   2024年1月7日午后

   


[注:本文中,非本人拍照的图片,皆源自网络。]

19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1人已赞赏

1楼   回复 举报 收藏

×

给蓝一.鼓励哦!

  • 1
  • 2
  • 5
  • 10
  • 20
  • 50
×

其他金额

×

微信扫码支付

赞赏金额:20
蓝一.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 6.66
×

赞赏清单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两步路使用帮助

(服务时间:工作日09:00~18:00)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微信扫一扫,咨询使用帮助客服

微信扫一扫,咨询商业活动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