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鞍垴风光绮丽 刘家梯陡崖盘旋
林州马鞍垴是个山名,也是个村名,位于林州市西部的太行林滤山之颠。因马鞍垴地势较高,站在垴上东可览整个林州市区,向西可将整个太行大峡谷尽览,惹得许多游客和驴友到此来游玩,马鞍垴也就成了林州市必打卡景点。


上马鞍垴的道路有多条,可驾车亦可徒步登山,强度可易可难。我们行程起点选择在林石线的白岩寺路口,登山前先到白岩寺拜拜众神仙,护佑我们大家平平安安。白岩寺路口有停车场,大巴车停在这里最安全,小车则可直接开到寺前面。


白岩寺由几个一进院组成,香火旺盛有人维护有人管。寺门口挂着“白梵寺”匾牌,地图上也标记为白梵寺,说明了此寺可能和洛阳白马寺有渊源,不知又改名为白岩寺是为那般。此寺地处深山名声很大,我们刚到寺中参拜完,山东聊城的一队人马也慕名来到寺外面。


登马鞍垴的山路就在寺南边的围墙外,在树林中盘盘绕绕、蜿蜿蜒蜒就来到半山。在林石线隧道口也有一条较宽的旧路古道通向山之巅,两条路交汇时就钻出树林来到悬崖边。抬头望悬崖千仞、高不可攀,向远眺林州市若隐若现,低头寻白岩寺深藏于绿树丛林之间。


赏着美景沿着旧路古道继续向上攀,大汗还没出尽就来到东顶上面。这里应是隧道的顶部,站在悬崖边可见林石公路蜿蜒盘旋。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此处东望整个林州市区都能入眼帘,放眼四望奇峰林立、群山连绵、林木葱葱、层层梯田、风光绮丽、甚是养眼。按捺不住激动,赶紧在崖边得瑟一番。


山下通上来的公路将马鞍垴的几个山头连,公路上的汽车是不间断,我们的双腿跑不过四个轮,遇到汽车赶快躲路边。林中山庄建在岔路口,可住宿可吃饭,一家人正在厨房为游客准备午餐。山庄左转可到滑翔基地,沿公路走据说还有10公里远,下周我们再安排去基地游玩。我们在岔路口向右下,沿公路先到马鞍垴村边的天空之境去看看。


马鞍垴村位于林州大峡谷一则的半山腰,村后有双峰相望,中间自然凹陷,活似一天然的马鞍,村名便由此而来不知从何年。马鞍垴村曾经有人开发过,在村外悬崖之上的空地上建了几个观景平台,站在观景平台可将石板岩川山水美景尽收眼帘。修了些旅游设施在平台上,可供游客在此打卡逗留得瑟发呆聚餐。开发者还为此地起了个响亮的名字“林州天空之境”,就这几个字真能将了事的游客招揽。


马鞍垴村的开发应该是半途而废,村中一排排整齐的二层小楼创意不错、规划不错、设计不错,只可惜目前看工程已停止不前。有村民说旧家拆了,新家没有盖起,不知什么时候才能迁回。只有城市才有的现象竟然也发生在偏远的山区农村,唉,只有叹息。


出马鞍垴村沿乡间小路开始转山,依次路过的马家垴、榆树底、后美口、砚和架、东凹等都是马鞍垴的自然村,散落在山林间。有的村已完全废弃,有的还有一两户人家,有的在山上经营起农家院。行走间无意向峡谷一看,镶嵌在大峡谷底的太行平湖,如蓝色的宝石一般,靓的耀眼。过砚和架就又返回山脊的另一面,百合山庄就建在悬崖边,这里能通公路,有观景平台,可以不爬山直接将车开到这一带。


在百合山庄吃过午饭,吹吹风到崖边的观景平台,后穿过古村,开始走刘家梯下山。路过的两个垭口左右都有路,见垭口记得向右向林州方向下,下到大峡谷方向车可找不见。


刘家梯曲折盘旋在陡崖上,是过去农耕时代的一条交通要道。随着林石公路的开通,其交通作用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现在的刘家梯和河南的其他梯路一样,成为一条驴友们的户外徒步之路。刘家梯不太陡峭、不太险峻,修得很好,保存得也很好。其石块做成的台阶是我走过所有梯中用料最宽的,台阶平整间距合理,走上去很舒服又不感觉到累。


据梯旁石碑记载,刘家梯修建于1957年,修梯所花费用是4200元。真不敢想象当年的4200元能做成这么一件大事,60多年过去了,梯路依然固守在陡崖边,其工程质量值得后人学习和借鉴。


从刘家梯下来,便来到著名的红旗渠上。林州人的骄傲红旗渠我到过多次,但每次被这世界奇迹所感动和震撼,发自肺腑为林州人点赞。
二O二四年五月十二日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给四十不惑鼓励哦!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其他金额

微信扫码支付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赞赏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