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深圳> 一座山上九个湖,被发现至今13年只有一千人左右去过 || 洛通社

一座山上九个湖,被发现至今13年只有一千人左右去过 || 洛通社


洛 通 社
第一次是去年在网上看到一篇游记攻略,才知道在云南的偏远滇西有这么一个地方。当时由于图片太少并没多留意。只是大概知道位置,几十户人家,环境保存原始,在被发现的10多年里去过的人也很少。做为一个户外爱好者,我本身对这样地方很是向往,所以就留了心,打算找个机会去看看。或许是缘分,或许是巧合,就这个国庆假期的前两个月,我在网上无意间再次看到一段介绍络通社的视频。机会和时间都对的上,这次真的心动了。想看一看这个被视频拍成了秘境天堂的地方到底有多美。决定了行程后,我就开始组队,订车票,联系接头人,一切还算顺利。

洛通社,云南迪庆州巴迪乡洛义村,全村大概40几户220多人,依傈僳族和藏族为主。共有5座海拔4000米左右的山,群山环抱中散落着9个大小不一的高山湖泊,其中一座名为“农布格切”的山被当地人视为洛通社的神山。因此洛通社享有“九湖一山”的美称。

沿途风景

沿途风景
10月1日,我跟同行的2个队友从深圳出发前往大理跟另外两名外省的队友汇合。在大理集合中转住了一晚,高铁+面包车我们一行5人乘车21个小时才到洛通社,平均每天10小时在车上度过,这让我真正的体验到了洛通社的偏远,不亏是滇西秘境。虽然是十一长假期间,但一路上车辆很少,而且几乎都是本地车,甚至中途几个停车休息的观景区也见不到几辆车,外地车就更没有了。完全看不到国庆出游车流,人潮的景象。
听我们的开车师傅(达瓦)大哥说,如果是平时车会更少点,现在去玩的也都是周边的本地人。

牛群

窝棚

药地
路上颠簸了两天,终于在2号晚上我们到达了络通社村。进村前听开车师傅说,这两天村里有一对新人办结婚庆典,今晚我们被邀请过去吃顿饭。很幸运碰到这种好事。师傅直接开车到那对结婚的新人家,一下车就带我们到院子里坐下,面对一村的陌生人我们5个显得有些拘谨。但随着接二连三的有人过来问候,也正好赶上开饭,没坐下多久就开始上菜了。

席间,村支书、马锅头(接头人)、新郎等好几个人多次来敬酒,让我们实实在在感受到了村里人的热情好客。饭后,由于马锅头在忙别的,所以就安排村支书和司机达瓦大哥带着我们去了住的地方。

药 材 基 地
洛通村里的规矩是,安排晚上住谁家,第二天就由接待住宿人家的主人负责做向导带队上山和山上两天的吃住。晚饭时马锅头给我们介绍了向导是汉名姓和的一位大叔,藏名没记住。从外表看和大叔大概在50岁左右,给人感觉和气、亲切。
和大叔家只有他跟他妻子老两口在家,我们几人刚进屋坐下,和大婶就忙着往桌上端水 果、瓜子和当地特产的月饼。随后从橱柜里拿出茶杯,从新洗了一遍才给我们每人倒上 一杯刚泡好的茶。还时不时的用藏语问候我们,类似一些寒虚问暖的话。虽然我们听不 懂,但她的热情好客我们能感受到,只要看到我们的茶水喝过半,她就忙着往茶杯里续茶。这种热情的待客让我们几个有点不好意识。

药 材 基 地
在和大叔家坐了会,安排好房间放好行李后。达瓦大哥提议邀请我们去他家里坐坐,来的路上跟达瓦大哥聊的很合拍,也就没多做推辞。跟着他和支书一起就走了过去。他家是两栋左右排列看似新建没几年的两层楼房,一栋是传统的水泥砖建的,另一栋是木制建的。

进院后达瓦大哥直接领着我们进了左边的客厅,他的父亲看我们来了,也从对面屋里走了过来跟我们打招呼。我们就进屋这一小会,达瓦大嫂就给我们摆满了一桌子吃的,有刚摘的苹果和梨子,核桃,瓜子,自家做月饼。达瓦大哥一边泡茶倒茶,还一边不停的说服我们在喝点他家自酿青稞酒和五味子酒。

其实我们晚饭在新郎家就喝了不少,担心第二天上山,没看后面的表演就提前离场。这下又要喝点了,犹豫中,达瓦大哥就已经摆好杯子倒上了青稞酒,还没等我们喝完,这边他又已经将五味子酒提了过来。没办法,边聊边喝吧!聊天期间达瓦大哥的父亲和支书给我们表演一段二胡,边拉边唱,让我们现场体验一场原汁原味的当地文化表演。

我个人觉得这样的旅行才有意义,在看风景的同时,可以走进当地人的家里,聊聊家常,看看他们特有艺术表演,亲身体验一下他们的生活和文化,在听他们讲一进关于这村落的故事。从达瓦大哥家走出来已经十点多了,两天赶车都没休息好,所以我们也就没坐。回到和大叔家,住宿房间已经给我们收拾好了。各自洗刷后就睡了。第二天我们起来时,和大叔已经在收拾这两天到山上吃的食物了。和大婶把早餐也准备好了。虽然做为人,可这样的热情待客,让我还是有点不好意识。早餐是。藏族特有酥油茶+油煎粑粑(油煎饼),怕我们有些人吃不惯葱,和大婶特意给我们做了原味油煎粑粑,另外准备一瓶老干妈让我们配着吃。

早餐后,达瓦大哥开车送我们到了药材基地入口处,徒步旅行就此开始。我们五人当中杨杨姐和Cookie、李正这三位走过高原徒步线,我跟阿展完全是第一次高原徒步,我一直担心我们会高反影响行程。药材基地的海拔大概是3000左右,当我们一下车,远处的风景瞬间让我们激动的炸锅了,或许真的是因为太漂亮了!反正我是特别的激动。

一切都抛向脑后,耐着兴奋而又激动的心,背上背包跟着向导和大叔就进了林子。下车地方离药材基地也就几百米,出了林子就到了一片开阔地,可能是种植的药材不同有的地块蒙上一条的保温膜,有的地块刚翻新过,还有的一大片都是荒草野花。真正吸引我们的是站在药材基地看周边风景,由于没有树木遮挡,周边风景一览无余。蓝天,白云,雪山,一下子突然感觉自己走不动了,惦着手机一阵狂拍。


为了按计划时间赶到第一牧场,我们在药材基地停留10多分钟就跟着和大叔再次上行进了林子。大概走了20分钟左右走到了另一处空地,看到成群的牛和几间牛棚。站在空地能够很清晰地看到远处的玉龙雪山。视野开阔到可以用震撼来形容。大伙放下背包就不停的各种拍,完全没有了登山的疲惫感。当时感觉是到了第一牧场,谁知道和大叔说第一牧场还有一段距离,要按时赶到第一牧场吃午饭,不然晚上可能要抹黑上第二牧场。我们行程是两天时间,如果不按计划时间走,第二天走不完下山的路。斗牛,拍照,休息片刻后,继续背包往上爬。


确实,越往上走,森林环境的原始度保存越好。药材基地到第一牧场路程应该是3—4公里我们走了大概2个半小时,主要是刚入森林拍照时间停留了太久,队友们状态和体力都还不错,第一牧场海拔在3000米左右,我们5人都没出现高反症状。离牧场还有小段距离时,和大叔就提前加快脚步先到为我们做午饭。等我们到时他已经烧好了一壶开水准备打酥油茶,午饭很简单,每人一碗酥油茶,一个饼。吃着喝着还忘不了拍照,这已经是至进山以来的常态了。都怪风景太美吧!

第一牧场应该是牛群的主要活动点,空气中充满很野性的牛屎味,还好不是很浓,午饭吃的下去。牧场里面除了我们做饭这间木制窝棚外,周边还有几间同样式的牛棚,时不时的里面走出一头牛。大概是听到有人说话,吸引的它们。甚至有两头牛从我们进窝棚到走,它们一直守在门口,如果不是有栏杆,估计它们自己就进屋了。午餐停留30分左右,我们再次出发往上走。




洛通社从2005开始对外接客到现在13年了。总接待人数在千人左右,我在达瓦大哥那里问过,今年年初到10.1国庆为止进山的队伍总人数只有60人左右。这个国庆跟我们前后错一天进山的队伍只有3个队,总人数在20以内,加上我们5人,这个国庆假期进山的人数也只有30人不到。基本10月过就开始下雪封山,直到来年的5月份满山的花开才会有人再来。

和大叔、阿展
第一牧场往上不远就进了林子,同样林子里的环境原始度再次令我惊讶,小路两边随处可见倒在地上腐朽的大树,满地的青苔,甚至有很多被雷击中燃烧的只剩一半的树桩。几百年、上千年的大树比比皆是。和大叔说因最近天气变冷牛群从第二牧场下撤再加上前几天的几支队伍的上下走动,现在上山的路变的好走多了。除了林子里上坡的路外,其他山坳里的草坡上根本没有很明显的路道,我们只能跟着前面和大叔的方向走。无论是森林里的景色还是草皮坡上看到雪山和白云景色,那怕是你拍照技术再不好,随便一处拍成照片不需要后期修改,都能显现大片的感觉。


杨杨姐、李正、Cookie、阿展、我
合影点海拔大概在3200米,李正和Cookie出现轻微高反,杨杨姐和李正的体力也开始出现掉队的节奏了。我跟阿展一切正常,和大叔虽然年龄大,毕竟是本地人,看着背了一大箩筐物资,体力丝毫没有受到影响,一直都是快步在前。时间已接近接近16点,按我们整体速度,天黑前到达第二牧场有点难度。时间拖延最大原因是因为不停的拍照停留,我们几乎是遇到一处停下拍一处,总感觉走的太快,很多风景还没看够。

李正由于在坐车来的路上晕车呕吐一天,最近两餐没怎么吃下饭,体力和速度已经严重脱节了,庆幸的是他只有体力跟不上,高反状况很轻微,不走上坡路就能坚持走。了解了我们每个人的状况后,和大叔决定改走小道,虽然路程比剩下路长一点,但坡度小很多路好走。尽可能的带李正走到第二牧场,不然撤回第一牧场,整个行程计划就失败了。海拔高度升高,气温有点下降,休息久了就感觉有点冷。

拍完集体照,和大叔在他们微信群汇报下我们的情况后,带着我们走了一段上坡路,就在林子里叉到另一条小路上。从村里到4000米的第二牧场一号营地这段路,手机断断续续有4G信号,可以发微信。

怕李正和杨杨姐的状况会越来越差,我就一路跟在他们后面,杨杨姐还好,稍作休息,还能继续往前走。阿展一直跟着和大叔速度走,Cookie虽然有点高反速度慢了点,但基本都是走在前三的位置。一路小坡上行,整个队伍虽然是走走停停速度不快,但没再出任何状况。叉过小路后走了差不多两小时就出了林子。

听前面和大叔说他往前走,在上个坡就到第一牧场1号营地了,他先上去捡些木材好供晚上做饭烧火用。我坐在林子出口不远的地方等后面的李正和杨杨姐,出林子前的最后一段是个稍陡点的上坡路,他们两个边走边歇。我超到了前面,阿展和Cookie在林口休息会就先后朝着最后一个坡上去了。这会温度体感大概在10度左右,风吹有点冷,还好我们都提前换上了冲锋衣。刚出林子那会太阳刚好要落下,现在看到的风景完全是一片高山草场的样子。微微泛黄的草丛中夹杂一些蓝色的花朵,在配上周边一丛丛红色叶子的矮灌木。无需构图,拍一张就是大片。

落日的余晖洒落在本已微微泛黄的草地上,使的眼前的草地看上去就像加了滤镜,色泽更鲜艳。除了不停的拍照,我更想用油画的形式把眼前的这片草地画下来,我觉得只有用更深层次的艺术作品才能呈现它的美,可惜的是我拍照技术太烂,油画更不会(捂脸)。也就这么一会,太阳就落下了,光线暗了许多,周边的山坳开始起雾了。这会杨杨姐已经快走到我跟前了,李正也出现在林子出口的地方了,看样子喘的很厉害,坚持上来已经很不错了,我们背负的重量算的上高原重装徒步。

等了一会,看到李正离我越来越近我才起身上坡。走到坡上营地的窝棚门口,看到和大叔在里面烧火做饭,Cookie在帮忙,阿展在附近草坡拍照,杨杨姐坐在刚到坡顶位置休息,拍照。这么漂亮的风景谁舍得错过。我放下背包,去接李正上回来。天色已经暗了下来。雾起的很大了,能见度也就50米左右。和大叔在窝棚里忙着做饭,我们几个集合在门口平台上,铺木板扎帐篷。地面石头高地不平,不加层木板根本没法睡。草地上扎营湿气太重,只能在门口将就一晚。窝棚只能睡两个人,李正状态最差就让他跟和大叔睡里面,我们4人门口睡帐篷。没办法都怪环境太原始。

天黑后很冷,我们都坐在窝棚里的火堆旁,边看着锅里的土豆炖鸡,边聊着没有主题的闲话。晚八点,我们开吃了,土豆炖鸡配上老干妈,味道不错。还是边吃着边聊着,完全没有主题,时不时的因为一句话就引起一阵笑声。走了一天,很累,有些人又累又高反,但这一刻边吃边聊绝对是开心的。开心和满足有的时候就是这么简单。6个人来自66省份,聚在一起聊着天南海北的趣事,这就是一件不小的开心事。晚饭结束,大概10点不到大伙都睡了。由于地上铺的木板还是不平,我跟阿展差不多一夜没睡着,趁着出来上厕所的时瞄了一眼天空,好像是晴空万里的样子。有月亮,有星星,而且星星很大颗。这样星空我第一次见,太漂亮了。我鼓动阿展拿相机拍星空,又冷又是后半夜,他让我去,我让他去,就这样迷迷糊糊天就亮了。

早上起来,时间已经8点多了。又是大雾,似乎比昨晚还要浓,半夜看到星空本以为天亮是晴天,可以看日出什么的,没想到还是雾。计划是今天登顶看九湖一山的壮观景色,外加梅里雪山。看来要留遗憾了。吃过早饭大概9整,大雾丝毫没有散去的意识。我们向导和大叔说,可能会在中午11点左右散去,问我们还要不要登顶,他们4个集体放弃,怕高反,怕体力没恢复影响整体速度。这顾虑能理解,我们现住营地位置大概是4000米海拔高度,他们4个虽都是轻微头痛,但在爬到看湖的位置,海拔会在4300左右,路程往返耗时,以我们昨天的整体的速度大概需要3个小时,能理解他们担忧。现场决定我跟和大叔登顶碰碰运气,其他人留营地等候。

我跟和大叔带了点吃的和水,就出发了。虽然有雾,但是跟着和大叔这样的老牧民走,我一点都不担心。他不放牧虽说有好些年了,但算起他50多岁年龄,以前最少也在山上呆的有10几年。这山上的条条道道估计他早就轻车熟路。更何况沿途还有石碓路标。也可能是这次运气不好,往上走不到40分钟,不光雾没散居然还下起雪粒了。这一刻我的心真的不报希望能看到山顶的湖泊。和大叔说不怕,山顶的天气不好说,只要太阳一出来雾散的很快,他一直鼓励我上去看看,不然白来一次了。他说情况在再不好也可以看到心湖和白湖。我也不甘心,包里拿出雨衣穿上,跟着他继续向上走。雪越来越大,雪粒变成大片的雪花,地上都能踩出鞋印了。走了差不多一个半小时,就看他走到一处陡峭悬崖边停下,指着悬崖下说:下面就是心湖(上图照片心湖上方拍摄)。白茫茫一片,看了半天也只能在风大时看到下面隐隐约约一个心形的水面,风过去又是一片白雾。

有点遗憾有点扎心,这么高海拔还下着雪吹着风,走动着不觉得冷,这停下久了不活动突然感觉有点刺骨的冷。和大叔看状况没啥改变,这时也开口说下撤了。太冷不敢久留,一路急速向下返回。感觉越往下能见度越远,雪慢慢的也挺了。回头看看山顶,的确是雾散了很多,一片片的能看到蓝天。心里这是有苦说不出啊!再回头上去不太可能,现在时间中12点半了,下去的路最少还要30分钟。边走边回头看,蓝天越来越大片,而且一会会太阳都露出来了。为了少点遗憾,和大叔带我回头向上走了一点,远远的看了下白湖,由于风的原因雾气笼罩的湖面时隐时现。漂亮,如果是真正的晴天,湖水绝对是翠绿翠绿的,像一块镶嵌在山坳里的绿宝石,晶莹剔透。(上图远观白湖)

和大叔想带我走到湖边去看个清楚,我放弃了。我想 留个遗憾下次来看。这次络通社九湖一山,我只看到了一座山,九个湖要看也必须是最漂的时刻看。以后这地一但大力开发起来,可能也会是满山是人。所以要看就不留遗憾看个够。在中国这样的地放是非常少了。无论是风景还是生态环境的原始保存状况,都是极少见到的。衷心的希望洛通社的人民,能够好好保护这片净土,别为了眼前的暂时利益毁了这么漂亮的地方。

我边走边回头往上看,不甘心啊!就相错这么1个小时左右,一个晴天,一个是雾+雪,唉!等我们快回到营地时,天气已经完全放晴,时间是下午一点过几分了。他们听说上面下雪了,有点不相信,直到看过我拍的照片后才信。下来的时机也刚好,他们刚把午餐面条煮熟。边聊着我们在上面的遭遇,边吃着已经煮好面条。为了下午走完全程下山的路,没敢多耽搁,吃完饭收拾一下就开始收帐篷,装包。夜里露水大,帐篷内外全是水珠,嗮是没时间嗮了,只能甩下水,搭在旁边的木板晾一下水汽就装包了。

整队收拾完,下撤出发时,时间已是下午的两点十几分。回头再看看山顶,蓝天、白云,微微泛黄的草皮。有点不想走,想在住一天,多点时间看看这眼前风景,山顶九个湖泊在阳光下是什么样子?站在山顶看远处的梅里雪山是什么样子?我不知到他们几个怎么想的,反正我是心有不舍。或许他们也是一样,只是在风景和体力之间,他们无奈地选择了后者。一路向下,所有人状态良好,耗时4小时多一点,我们就下了登山口,达瓦大哥已经早早在等我们了。毕竟坐车下去差不多还要1小时,要是这段路上下都是徒步的话估计都累趴,据说是13公里。两天洛通社行程就此结束,虽有遗憾,但还是值得一来。九湖一山,下次见。
络通社行程线路参考:
丽江-塔城-洛通社-南极洛
集合地点:丽江
行程耗时:8-10天最佳
行程交通:找本地司机包车(此线路不适合外地司机自驾,前往洛通全程多为二级乡村公路,雨季塌防多,进山路全是崖壁土路单车道,一般车不好上)
线路计划:
1天 全国各地丽江,住一晚(旅馆)
2 天 塔城滇金丝猴国家公园 ,住一晚(旅馆)
3天 络通村 住一晚(旅馆)
4 天 九湖一山 住一晚(自带帐篷)
5天 预留时间,如果看九个湖必须在住山顶 住一晚(自带帐篷)
6天 下山到巴迪乡 住一晚 (旅馆)
7天 南极洛 住一晚(帐篷)
8天 返回塔城中转 住一晚(旅馆)
9天 丽江解散
如果需要组队去洛通社的朋友,可以留言索要当地接头人和包车司机电话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给小白鼓励哦!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其他金额

微信扫码支付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赞赏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