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蒙古道、龟蒙顶,拜寿台,蛾子崮穿越

东蒙古道、龟蒙顶,拜寿台,蛾子崮穿越!
图文:听,下雨了!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则小天下。孔子登的东山就是我们的龟蒙山!本次活动我们将踏寻圣贤的足记,感受沂蒙文化的深厚底蕴!东蒙古道,我们来了!

寻找迎仙桥石碑,在茂密的灌木丛中!

东蒙古道的起点石碑!下面的字已经糊不清了!

迎仙桥,为迎接诗仙李白而修,整座桥为石头结构系明朝鲁庄王所建。全桥有三个孔洞,被日军的炸弹炸塌一个,还有两个桥洞静静立在哪里,见证着岁月的变迁!

此刻,我是站在石桥上!
1?e.apply(t,arguments):e.call(t,n):e.call(t)}"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x-sizing: border-box; overflow: hidden; width: 650px; height: 433.34375px; border-bottom-width: 0px; border-bottom-style: solid; border-bottom-color: rgb(229, 233, 239); position: relative; font-family: 'Microsoft YaHei',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朝天宫,是有五千多年历史的颛臾国的夏祭坛,现在已经面目全非了,只有一棵大杏树还挺立在这里,枝繁叶茂,年年杏花笑春风!

回马岭,民间也称此处为破桥口,破桥已不见踪迹!古时候登山的人至此需要放马回归而要步行了,现在车可以直接开到这里!

在这里举目北望,一只神龟跃然出现!这就是那只著名的神龟,龟蒙名字的来历源于此龟!

和神龟正对的地方有个祭坛,远古时期人们对这只神龟祭祀崇拜,下面的村庄就是颛臾!还记得我们学过的那篇课文吗?《季氏将伐颛臾》就是指的这里!魏巍沂蒙山历史悠久,作为沂蒙人由衷的自豪!

行走东蒙古道,还有点考古的感觉,路遇一处结构总要停下来研究研究。这是一处石制建筑,从遗留的痕迹看应该是王照波老师说的古戏台!咿咿呀呀的声音已经远去,只留几块整齐的青苔石诉说着当年的热闹!

古戏台的上游已经变成了一个河道,真真的沧海桑田,古戏台估计就是被河道冲刷破坏的!

九龙宫观音殿。这就是大家一路要来买粮食的五粮店,来到才知道这是一处纯石头结构的房子,无梁店。据记载,此殿为朱元璋的第五代孙明鲁庄王朱阳铸所建。看外面平淡无奇,一进门,忍不住发出惊叹!

石梁,石柱,石板铺成的殿顶,是这所看似极其普通的房子在这里经受了六百多年的风雨仍然屹立不倒的原因!在那样一个原始的年代,建造这个工程绝非易事,里面有供奉的观音菩萨的坐像,可见修建的人的虔诚!

大风门,在一个山的鞍部,相对平坦!一处遗存的石板路古道,此处视野开阔,凉风习习!应该也是古人休息歇脚的地点。我坐在这里,环顾四周,有万丈悬崖,有松翠藤蔓,让人流连忘返,好不惬意!

古道的环境优美,这个季节一路开满黄色的野菊花热情明艳!就像我们这群户外人一样热爱生活积极向上!忍不住和这一丛丛野菊花来了几张合影!


这应该是一种芦苇科植物,我特别喜欢的拍照道具

东蒙古道和龟蒙新道的交接处,现代的气息和曾经的古道鲜明对比!

栈道似山的腰带,和周围的景色融为一体,和谐美丽!

俯瞰拜寿台!烟雨蒙蒙,仙气弥漫!

拜寿台上的大合影,我们身后就是那个和蔼可亲笑眯眯的你无论在那个位置总是看着你的老寿星!

蒙山上的红果,红的可爱!

如果你那么爱红果怎么忍心摘下它!如果你摘下它怎么忍心抛弃它!我捡到的一捧别人丢下的红果,爱不释手!

这就是著名的蒙山十险之一,大名鼎鼎的蛾子崮!

鹰嘴岩!

龟鳄大战,生动不生动,自己看!

劝架😝😝😝


我们这次的一个小驴友,体力超好!活泼可爱,给我们这次的活动增添了无限的活力和乐趣,!



流月大师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和他一起爬山真是又涨知识又快乐!每个地方的历史、地理、典故如数家珍!我发的这些照片大部分也出自他的手!非常感谢,辛苦啦,帅哥!

本次活动全程13公里多,早上七点半准时集合,中午在拜寿台吃饭休息了大约二十分钟,其余时间都在路上,下山正好天黑!高度从海拔200米到海拔1100米,无论强度还是难度都是我爬山以来最大的一次!但是全程一直都在一种开心的状态下行进,回头望,征服这座高山的同时也是征服了自己的懒惰!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加油💪💪💪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给刘英666189鼓励哦!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其他金额

微信扫码支付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赞赏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