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铜仁> 西行乱记—芷江梵净山芙蓉镇红石林穿梭行

西行乱记—芷江梵净山芙蓉镇红石林穿梭行

回复 收藏 正序 只看楼主

西行乱记—芷江梵净山芙蓉镇红石林穿梭行

2017-10-12 14:03:13 5651

为了避开长假车流人流,选定在10月5日动身自驾,向着贵州铜仁梵净山进发,梵净山为武陵山脉主峰,最高峰2572米。早上5:50出发,一路经长韶娄S50、左转上二广G55、右转上沪昆G60、S15再转杭瑞G56。中途到达心念已久的芷江,沅水支流潕(舞、巫)水穿城而过,抗战时芷江战役中10万日军硬碰硬和国军两个月拼死较量中,最终以日军彻彻底底的完败而结束。芷江因抗战期间建有远东第二大(the air force airport),也是保卫陪都重庆的**重镇,更是抗战取得转折性胜利的芷江会战的战略总部,日本投降后,这里作为洽降地点,史称“芷江受降”。

观抗战洽降纪念场馆,

忆战火纷飞艰难时世,

仰抛颅洒血民族先辈,

享国泰民安太平盛世。

上图:抗战时送子参军

芷江受降纪念馆参观完毕,吃罢中餐,继续驱车西进,约下午3:00到达梵净山,看汽车里程表,约620公里。由于自驾行程的灵活与自主,没有在网上预定酒店与门票,考虑到已经错峰出行,想来酒店也不会紧张,看中了一家进去打听就定了下来,价格比网上要便宜。最近些年,我大多是单独出行,习惯尽量把一些细节弄清楚,以便行程紧凑和顺利。稍事安顿,便去游客中心打探门票与上山游览注意事项。当天行程结束,有诗为证:

久念武陵巅,

终得几日闲,

长驱千余里,

一路向西边。

曾经潕水畔,

国土起烽烟,

先驱洒鲜血,

今朝更好看。

第二天计划徒步上山,缆车下山。(门票110,缆车上下160,单程90,景区接驳车往返20)我的行程是110+20+90,下山的缆车只能在山上买,只花了130元搞定进山。“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我一般是早行人,凡事早一点,一切皆顺当。早上起早排队买票,6:15购票在手,从容进山门坐接驳车,开行约8.5公里,6:45来到缆车上山处,也是登山徒步起点处。为了介绍登山时间,我特意留意了我的起步时间点为6:48分。梵净山徒步具有吸引力,主要是万步云梯的挑战,驴友的介绍、网上的文字更加渲染了它的难度,你不去亲自尝试一下不知道爬上山有多难,所以,缆车上山从来不是我的选项,万步云梯一直在挑战你,应战是你唯一的选择。

上山途中,游人寥寥,树木遮天蔽日,空气水汽欲滴,不时从树上落下水滴,不平整的台阶上因为潮湿总让人担心滑倒,也增加了上山途中的心理负担,随着不断提升的海拔,天空渐渐明亮,空气也不再湿润,时不时还有阳光从树叶的间隙里投射到地面,远处的山峰偶尔也露出它的真容(峥嵘),上山的缆车忽左忽右在头顶伴着你,也不时从上方缆车上传来游人惊呼的声音。到达上缆车站时显示踏步约6600步,海拔2200米,时间用了约2小时40分钟。

汇入缆车上山人流,摩肩接踵、亦步亦趋地沿着上山木栈道过天街、蘑菇石,往2494米的老金顶攀登。

蘑菇石并不大,已成为了梵净山的山徽标志,梵净山顶类似蘑菇石的造型的石头比比皆是。

上老金顶的台阶路,一如黄山天都峰,也只能用一个“陡”字形容,大凡这种山体,90度、从石头上抠几个踏脚的地方,固定好铁链攀爬,大多如此。虽然攀爬不易,但也见怪不怪。

从老金顶下来,顺着游人行进往红云金顶方向。上山的路比老金顶更艰难,也更拥堵,照片难以表达其惊险。

指望在此顶一睹老金顶的真容,任凭云卷云舒,也不能有一瞬的时间露出清晰地全貌。

有诗为证:

早有预料雾笼统,

偶尔一瞬露峥嵘,

不求尽览山全貌,

只愿登顶练腿功。

至此,梵净山的两个金顶被我轻轻踏过,不觉来到下山的缆车站,此刻时间为12:20,打算缆车下山的计划此刻产生了犹豫,之前似乎闻之色变的万步云梯和两个金顶都成为曾经过往时,我似乎还意犹未尽,于是向抬滑竿的老乡询问徒步下山需要的时间,他打量了一下我说要2个半小时,我马上告诉他我上山只用了2个半小时后,告诉我1个小时应该可以,这个答案出乎我的意外的少,也给我提出了挑战,毫不犹豫地奔下山去。此刻下山途中上山的人明显增多,时有搭讪和让路,最终1小时25分钟来到山下。

上图:我徒步万步云梯往返实时线路,GPS记录。

太太与我一同出行,因以前到过梵净山,上午只在山下太平河、寨沙侗寨游玩后早已在山门口等我下山,此时山门外长龙般的队伍还在排队进门等待上山,窃喜自己凡事赶早的的理念,无暇休整,直接到酒店开车前往湘西吉首下榻。

上图:寨沙侗寨

第三日,吉首出发沿省道S229,经古丈,游永顺王村(芙蓉镇),再游古丈红石林国家地质公园。(有关红石林和芙蓉镇的介绍,大家自行百度了解,此处不再科普了。)

上图:途径古丈县城随手拍,杨占鳌为清朝甘肃提督,古丈人。

上图:芙蓉镇两张(不想花过多笔墨在芙蓉镇,你懂的)

下午4:00离开,晚上10:10分到家,行程400公里,三天行程紧凑顺利,未见堵车,不觉疲倦、安全准点。

有诗为证:

西行公里一千三,

一路人文与景观,

登山驾驶不觉倦,

强健体魄乃本钱。

太太全程司职副驾位置,竭尽服务,是自驾安全有力保障。

后记:曾经存在于想象中的山山水水,当一个一个被你走过踏遍后,原来的想象变成了具体,你不免有些许失落和惆帐,你需要寻找新的目标让你去想象、去神往,然后你想办法去走过踏遍。最终,都成为你人生的足迹点,你的见闻观感存入你大脑的云空间。 对我来说,旅行并不在意目的地,沿途不熟悉的山水我都觉得是风景不愿错过,从不熟悉到熟悉的过程,就是你注入情感的过程,为什么我们每个人都有家乡情结,因为家乡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我们太熟悉了,一点一滴就能勾起我们无限的回忆。

有联为证:

陌生山水皆是景,

熟悉风物总关情。

2017年10月

118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1楼   回复 举报 收藏

×

给达悟鼓励哦!

  • 1
  • 2
  • 5
  • 10
  • 20
  • 50
×

其他金额

×

微信扫码支付

赞赏金额:20
达悟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 6.66
×

赞赏清单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两步路使用帮助

(服务时间:工作日09:00~18:00)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微信扫一扫,咨询使用帮助客服

微信扫一扫,咨询商业活动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