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北京> 探路腾挪避崖险,采摘赏秋登两尖

探路腾挪避崖险,采摘赏秋登两尖

回复 收藏 正序 只看楼主

探路腾挪避崖险,采摘赏秋登两尖

2018-10-24 08:02:13 651

春华秋实,又到霜降时节,房山出产北京最好吃的柿子,这个时节满山沟的柿子树早已是枝叶全无,但因为满挂火红的柿子,一样秀色可餐。同时房山属于燕山沉降带西山拗褶区一部分,沟壑断崖密布,山路崎岖不平,户外活动时更考验体力和经验。

此次黑白领队规划房山赏秋ABC三条路线,强度依次递减,C线强度低至1.0,还可以连登两座千米峰,先是大灰帽子山(实测1057米),再是大洼尖(实测1208米),AB两路却光绕山不登顶,令人匪夷所思——黑白的意思是他要站在高高的山岗,看我们走AB线的伙伴在下面一路吭哧吭哧往上爬,只是他想到了开始,没想到结局,两车共50多人,实际完全走A线的只有6人,有7人中途改C线,完全走B线好象也只有3人。A线中途改C线的7人,一样登上了两尖,还提前于16:20左右到达终点,最前面的三人还赶上首车提前回城了;另外坚持走A线的6人直到19:30才到达终点,导致其余伙伴回城因此最长达三小时,更可怜我们傲骄的英明的神武领队,一个人坚守在九口鞍垭口超过三小时,眼见日落夜黑,天寒袭人,时而加衣,时而抄联伙伴,还得时刻保持警醒,持杖以对周边异响……真心苦啊!

人多线路多,大家各有见闻,恕不能全晓全表,此处单就所走的A改C线,与诸君分享。

9:10,拍照结束,集体出发,大队伍起步自然塞车,路上岔路较多,走错几次,前后队反转几次,约一公里后,队伍方有序展开。

9:40到达山上第一处垭口位置,数人头首批到达的也就10来人,此处便可窥得山险崖峭,后面再走山腰路百米远便是ABC分路点了。

应领队要求,手台报备经同意后方可走A线,事后得知好象有伙伴忘记报备了。A线需要从山腰路右下佛岭沟,山路杂草掩没,多石不平,路旁树枝略多,需小心慢行,防扎防崴。遇见一株火红的黄栌傲立路旁,煞为好看,便驻足欣赏拍下。

下到沟底,临近荒废村子,好些无主柿树,拳头大小红彤彤的柿子如灯笼般挂满枝头,并非高不可及,户外采摘一般都是最后下山路上才干的,但看着着实可人,三人合力拉下一根树枝,摘了10多个,本想一人五六个的,但有伙伴坚持不要,结果我背了11个,另一个伙伴背了6个。还好是11个,回家称了下五斤有余,再多背真爬不了山了。

完全出沟,走一段公路,到五亩地开始左侧上山,小路到村房前面没了,绕到房后面趟一段杂草,直接切到隐约的上山路上,小路本就窄,再杂草丛生,更不显眼了,勉强探行到半山腰,山路渐行渐明。

半山腰向下看,山底下几位伙伴正在找路呢,赶紧给予指引,后面循路继续向上,路况时好时坏,见到不错的腰路,还探行一段,直到发现难与计划路线汇合折回。上山路上星落散布着高矮不一的黄栌,红红火火,分外惊艳。

一边走一边欣赏,黄栌尽处是平缓的山脊,突起的小山包顶有一块巨大的平石,看时间已近12:00,七人正好就此补给。

(感谢颜铭大哥提供本照片)

补给结束,再次沿脊路前行,后面路上海拔渐行渐高,鲜见黄栌,峭崖渐多,不必直接上下断崖,都可以从侧旁绕过。

走一段腰路,发现又走过了,折回去,从两崖间的豁口上行到山脊。

山脊路上再次出现岔路,伙伴们走脊侧腰路,探行山脊发现前有峭崖,勉强探得可行的下崖路线下到轨迹路上与伙伴们汇合。但前行不远便又是上到山脊上,山脊左侧是断崖,有铁丝网相隔,沿铁丝网右侧向下前行,再顺前面的豁口向上,13:28七人顺利到达大灰帽子山顶。山顶除了几株青松,没发现其它标志。

(感谢伙伴雪莲提供本照片)

行程才11公里,感觉却有些疲惫,如果继续走A线,后面可还有11公里多,大伙抓紧休息补水,有伙伴率先提议调整后面线路走C线,很快得到集体附议认可。手台了解到大灰帽子山下山路线,七人即再次整装出发,按C线大灰帽子登顶路线反走下山五百米左右,右下到山腰路,而后一路沿山腰转山,秋色不绝。

后面下个缓坡到大洼尖西侧的沟里,再沿沟路上行到西南山脊。远眺南侧庄户一带远山,挺拔峻峭,再远便消失于浓雾深霾之中了。

(感谢伙伴雪莲提供本照片)

西南山脊上有伙伴差点按轨迹继续右下走上A线,赶紧劝回,一同向左山脊而上,直去大洼尖。路程不多,起伏不大,15:13左右,全体7人到达大洼尖。尖顶一处石头上书大洼尖三字,侧旁还有一棵显眼的歪脖树。

大洼尖以前曾登顶过的,当时上下大洼尖的路线很野的,如今已被人整饬成步道了,大伙快步下山,到三流水垭口,经黑牛峰北侧山路,万亩松林水泥路拐弯处遇到好几位正休息赏景的其他线路伙伴,这是一路上遇到的首批伙伴,欣喜不已,大家一起拍照。

(感谢伙伴徐工提供本照片)

之后,大家一路结伴,经大岭头一路疾行,16:00到达九口鞍,黑白领队正孤独地等候在此,一起拍照后叫我们赶紧下山或许还能坐上首车回城,他还将继续坚守此地,等待后面的伙伴。

(感谢伙伴雪莲提供本照片)

自九口鞍下山到杏黄村,不到两公里,快步小跑,最快的三人于16:20到站终点,不好意思,路上超过好几位伙伴,离终点百米时再超一位伙伴,感谢他们的谦让,由于他们的谦让,我们三人成功最后坐上首车提前回城,而他们却需要与后面的伙伴们一起,坐等到黑白领队带领最后的伙伴下山后才能一起乘坐第二车回城,而后得知却是三小时之后了,在此深表歉意,并致以特别的感谢。

黑白已好几次组织两车同行户外了,这是我首次体验,发觉领队统筹组织协调更加辛苦,而由于回城是车满即发,因此与一车出行不完全一样,更多了下山序次的算计,如排得精巧能坐首车先发回城应该也是伙伴们最期待的事了,很庆幸自己运气好,伙伴们承让,首次便如此精准地赶上首车回城。

感谢一路同行的伙伴们,感谢黑白领队组织,操碎了心。

109

1楼   回复 举报 收藏

×

给川东糯米鼓励哦!

  • 1
  • 2
  • 5
  • 10
  • 20
  • 50
×

其他金额

×

微信扫码支付

赞赏金额:20
川东糯米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 6.66
×

赞赏清单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两步路使用帮助

(服务时间:工作日09:00~18:00)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微信扫一扫,咨询使用帮助客服

微信扫一扫,咨询商业活动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