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上海> #摄影# #登山、徒步#【我的2017】自驾新西兰、攀登雀儿山、当领队徒步穿越清凉峰

#摄影# #登山、徒步#【我的2017】自驾新西兰、攀登雀儿山、当领队徒步穿越清凉峰

回复 收藏 正序 只看楼主

#摄影# #登山、徒步#【我的2017】自驾新西兰、攀登雀儿山、当领队徒步穿越清凉峰 2018-01-16 15:40:36

2017年过去了,我很怀念它。

2017年是一个转折的一年,时间过的太快,我还来不及回忆很多事,一眨眼就过完了,记忆都快丢失了,趁着还能记起一些,写一篇游记保存下来。也不算是很传统的游记,就是一篇记流水账的随笔。

目录

第一部分:自驾新西兰南北岛

第二部分:攀登6168米雪山-雀儿山

第三部分:第一次当领队徒步穿越冬季清凉峰看日出雾凇

第四部分:其他

第一部分:自驾新西兰

去年元旦,我在新西兰。

下面这个视频是我花了一个月时间制作出来的视频作业,如果现在来做,相信可以做的更完美。

筹备了半年,为期两周的新西兰之旅很圆满。时间过的太久,忘得差不多了,只能从图片的角度去欣赏了。

新西兰是我去过的里最美的地方之一,如果有机会我还会再去。在这里随意一拍,都是大片。

天空之境。地点:mangawhai heads beach.

傍晚时分,潮水退去之后,在沙滩上形成一面巨大的镜子,投影出天空之境的效果。


最佳模特

Lake pukaki.普卡基湖Pukaki, Lake

这是新西兰南岛中部的冰川堰塞湖。湖水在不同的光线下显出一层层的颜色。

蓝色牛奶湖湖面

面积169平方公里。位于山谷,海拔500公尺。有塔斯曼、胡克(Hooker)两河注入。湖水南流入普卡基河。湖口有水闸控制水位,湖水供怀塔基(Waitaki)河各水电站发电。

蓝色牛奶湖

位于新西兰南岛,本名叫普卡基湖,面积有169平方公里。说起它的来头,也和冰川运动有关。当年库克山冰河消退之后,在南阿尔卑斯山区冰河的侵蚀以及冰矶侧堆石的作用下产生一个盆地,使大量冰雪融化后的水聚集其中而形成了这个堰塞湖。

在崇山峻岭中,湖水就像天蓝的海水里倒进了香浓的牛奶,在太阳照耀下散发出奶蓝色的光芒。新西兰一位地质学家告诉记者,这是因为湖中存在大量的岩石微粒和矿物质,它们悬浮在湖水中,反射出奶蓝色的光芒。

星空下的牧羊人教堂

蒂卡波湖区是世界上第一个星空自然保护区,来这里拍星空也成了必须做的事情。然而去南岛的时候天气一直不好,一直都是满天的乌云。在车里一直等到后半夜,老天居然开眼让我见识到了璀璨的星空。牧羊人教堂白天可以进入,但是不能拍照。坐在教堂里,听着颂歌,看着窗外的湖光山色,仿佛可以触及人最深处的灵魂。


由手机全景拍摄

皇后镇的山顶上俯瞰皇后镇和瓦卡蒂普湖

瓦卡蒂普湖是新西兰的第三大湖泊,长84公里,深335米湖面每6分钟涨落一次,落差平均7.5厘米。科学家认为这是周围山脉所形成的风压造成的。“瓦卡蒂普”:毛利语“沉睡巨人之床”,据毛利传说,湖里住着一个巨人,潮涨潮落是它的心跳。这李有世界第二纯净的湖水,科学家定级为99.9%。比瓶装矿泉水还要纯。

除了景色优美,这里也是新西兰户外活动的集中地。上山滑雪,下水冲浪,拖行降伞,喷气飞船,激流划艇在这里应有尽有,风靡世界的"蹦极跳"就是从这里最先兴起的。

黑金鲍鱼

黑金鲍是新西兰独有的特产,堪称国宝级珍品,同时也是新西兰国家形象代表物之一,为纯野生、零污染的原生态高端海珍品。

新西兰的鲍鱼常年吸附在海底火山质的岩石上,以新西兰独有的深绿色野生藻类为食,因此形成了它独特的全黑色足面(其实是浓浓的深绿色),世界上独一无二,非常奇特。新西兰的鲍鱼要长到达标的12.5公分长度,需要至少8-10年的时间。为什么要这么久?因为新西兰的靠近南极,海水温度低,使得鲍鱼生长速度缓慢。此外,捕捞鲍鱼只能靠人工潜水,一只一只地在海底寻找捞起,非常不容易。黑金鲍的炫彩鲍壳也是非常独特的,打磨后被作为珠宝及装饰品**,价格昂贵。所以黑金鲍即稀有由具有很高的价值,在新西兰本地被称为“黑色的金子”,中文名字就叫做了黑金鲍。

新西兰法律规定,每人每天可以捕捞10只鲍鱼,免费,但不能以任何形式买卖,只能自己吃掉。每个鲍鱼必须在水中用量尺测量,不可直接用肉眼估算。捕捉到的Black Paua(黑边鲍)尺寸不能小于125毫米,否则会被追究法律责任。海滩边到处都有这样的告示牌。这里一个警察也没碰到,但你一定要守法,看见违法的捕捉行为,都会有人打电话去叫警察。

瓦纳卡的滑翔伞

蓝色蒂卡波湖上的鸟

sandfly bay上孤独的人

隧道海滩

隧道沙滩在但尼丁南部两公里处的海边,1870年的时候这里修建了一条人工开凿的通道,隧道穿过岩石山岬直接通往幽静的沙滩,隧道沙滩也是得名于此。 往返隧道沙滩步行道只需1个小时,风景很美,最好在退潮时前往,关于隧道海滩的故事也非常感人。

故事发生在1870年代,约翰•嘉吉(WilliamCargill)是一位船长的儿子,他和家人都非常享受与大海亲密接触的时光。但在某一个再平常不过的下海嬉戏玩耍的日子里,这位父亲完全意想不到巨大的不幸正向他们一家袭来,一个海浪卷走了他们最年幼的女儿!

  沉重的丧女之痛压得他喘不过气,他的脑海时时浮现年幼的女儿天真灿烂的笑容,想到此生再也没有机会送她礼物庆祝她的生日,看着她一点一点长大,心如刀绞。这位悲痛的父亲作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他要送给小女儿一份“最后的礼物”,他要用双手凿出一条通往海滩的隧道!接下来漫长的年年岁岁里,这位父亲真的就这样日复一日一锤一锤凿向坚固冰冷的岩石,每一次的叮当作响,他都彷佛看到岩石对面的女儿的笑容近了一点点,他的悲伤也这样一点一点消化在了汗水里……如今一百多年过去了,岩石隧道依然屹立在那里,见证着世间伟大的父爱。(此故事摘自网络)

旅途大部分的时光都是满天的乌云。

瓦卡蒂普湖的黄昏。一个吉他手在树下安静的弹着曲子。

蒂卡波湖上的一座步行步道桥。远处的白云就像牛奶一样撒在蓝天上。

从nugget point light house灯塔处拍摄远处的岩石。

掘金点是奥塔哥沿海最独特的地貌之一。 这是一个陡峭的岬角,有一座灯塔和一堆岩石小岛(The Nuggets)。 步行五分钟就可以到达灯塔,在这里你可以沿着两岸的海岸线欣赏美景。 如果你直视灯塔正下方的岩石,你会看到海狗懒散的在岩池里玩耍。 掘金点也是海狮,黄眼企鹅,琵鹭和鹅群繁殖群体的所在地。 偶尔,大象和海豹访问该地区。 甚至你可能会看到赫克托的海豚。从掘金角一个简单的步行到咆哮湾,在那里你可以隐藏,等待黄眼企鹅。 清晨或日落是观赏的最佳时期。

qweenstown到cromwell之间某个私人庄园

sandfly bay

新西兰的南岛奥塔哥地区,有一个漂亮的海湾,名叫白蛉湾或者称为飞沙湾( Sandfly Bay )是免费看海豹最棒的地方,坡上有成群绵羊在广阔牧场觅食,近 45 度的白沙从山坡连绵到海湾。

蒂卡波湖旁边的鲁冰花。美的让人陶醉。

如果我不去南极,这里大概是我能到的最南的地方了。

Poor knights island.

“这里被列入世界十佳潜水胜地。高达40至60米的水下悬崖垂直矗立在沙质海底上,形成一座由拱门洞穴和沟壑构成的迷宫,吸引了种类繁多的海绵累动物和五彩缤纷的水下植物。鱼群、鳗鱼、鳐在这里很常见,有的季节还会有蝠鲼。”以上乃lonely planet 的介绍。新西兰的夏天海水依旧很冷,穿上厚厚的两件潜水衣下水依然可以感觉到海水的冰冷刺骨。由于是在rikoriko洞穴里潜水,除了视频中的鳗鱼,以及一些毛利人的遗迹,几乎没有看到其他值得发出来的东西。和介绍成鲜明对比。希望有人可以给我解释解释这样的地方如何成为十大潜水胜地的。

第二部分:攀登雀儿山

用手机APP制作的视频。电池在高寒地区坚持时间比较短,为了保存电量,拍摄的视频不够多,只能用app剪辑出来一个。

2017年国庆假期,为了爬雀儿山,我来到甘孜。这是一次拼尽所有力气去爬的一座山峰。在山顶经历失温,光是登山就耗尽所有力气,但是看到这样绝美的风景,再辛苦也是值得的。只是以后需要更加锻炼身体。

一位喇嘛从两座转经筒前路过

在队伍集合之前的一天时间,我还有一天时间可以自由打发,于是我和在甘孜青旅认识的伙伴们一起拼车,去往和色达齐名,但是旅行者罕至的亚青寺。

天气在下午变差。
这里生活着几万名修行的觉姆。和色达一样,在十几年的时光里,他们通过辛苦的手工劳动,用木材和铁皮以及其他建筑材料,亲手打造起一座座简陋的房子。尽管条件十分恶劣,他们却内心平静的在这里修行和生活。
河对面是觉姆的生活区,当我想过去参观时,被桥边的觉姆给挡在了桥上,男性不让通过。

天很低


等待天葬仪式的藏民。天葬开始后,去世的人的亲属给我们发糖,可惜我们不会念经。


在你的朋友圈里,会不会有些朋友永远也不会更新朋友圈,发消息也不会有任何回复?

有些人,说了再见,就再也不见。

这是我从秀秀的朋友圈里截图下来的一条。没想到一语成谶,再也不见。

川滇藏的青旅和别的地方的青旅不同的是,在高原特有的氛围下,人与人相识的特别容易,也特别真诚。我与秀秀还有轰轰互相相识于甘孜旅行杂货铺青年旅舍,后一起拼车前往亚青寺,虽然只有短暂的一天时间,但是他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秀秀是贵阳人,是一个有理想和浪漫情怀的姑娘,对旅行对藏区有无限向往的执念,一个人去西藏很多次了,依然孜孜不倦的再次前往西藏。而轰轰就是典型的骚和浪,没有节操的代表,在高原的特有氛围下,这些都是褒义词,不用借助酒精,就可以迅速拉近人与人间的距离,成为可以嬉笑打骂的好友。我没有问过轰轰的性取向,在亚青寺的时候,有一个桥只有女性才让通过,我在桥头被拦住不让过桥,而轰轰凭借他的粉红外衣外加风骚的披肩,平着胸就那样过去了,让我惊讶不已。在青旅的嬉闹的时候,甚至都能把我掰弯。

当我从雀儿山拖着疲倦不堪的身体爬到青旅三层,我还希望看到她们一眼,没想到缘分太淡,当天早上她们已经结伴出发了。作为旅人,总是会上路,旅途中会有太多的相聚和分离,从一开始与友人的恋恋不舍到最后麻木的分别,我早已看淡。即使以后不再相见,至少可以在朋友圈里互相关心。

可是谁能想到不再相见就变成永远的不再相见。

就在我满怀期待的想看看她的旅途经历的时候,没想到还不到一个月,忽闻噩耗,秀秀在从那曲去往拉萨的途中因为车祸去世,轰轰重伤,到目前才刚脱离危险期。当我第一时间听到这个消息时,我大脑都是懵的,我从来没有想到才刚刚认识的朋友,昨日还在嬉戏打闹的朋友,今天就这样离开了这个她所热爱的世界。

这是秀秀发的最后一条朋友圈,时间永远停留在了10月16日,以后也不会再有更新了。我不知道当时发生了什么事情,只知道结局无法逆转,我们依旧会前行。

和我传递秀秀去世的消息的共同朋友去了甘孜寺,让僧人为秀秀念经超度,希望她有个好的来生。

秀秀很坦荡,朋友圈没有设置成仅三日可见,我花了几个小时的时间,将秀秀的朋友圈仔细的看了个遍,我想更加了解离开这个世界之前的秀秀的样子。她不应该这样孤独的离开,我想分享更多的信息,分享她曾经的喜怒哀乐,好让她在这个世界留的更久一点。

我怀着平静下来的心情写下这些话,我与秀秀相识很短暂,老实说并没有很多的交集,悲伤并不会太久,毕竟如果有太多悲伤并不适合传递给更多的人,正因如此我才能写下这篇文章以作纪念。

此外,写这么多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这是秀秀的故事,所有的过往,也成了我自己的故事。

秀秀再见!

雀儿山

在陆地上,只有山才能造就如此丰富的不重样的景观,这也是我喜欢山的原因。如果你有机会路过G317,经过德格甘孜、玛尼干戈一带,一定不要错过如此精彩的风景。哪怕无法登顶,也一定要徒步去亲眼见证巨大完美的雀儿山冰川。


前言

行程安排:
DAY1 到达甘孜 2017.09.30 
DAY2 亚青寺 2017.10.01 
DAY3 甘孜县城—雀儿山大本营BC 2017.10.02 
DAY4 BC—C1 2017.10.03 
DAY5 C1营地—高C2 2017.10.04 
DAY6 高C2—冲顶—高C2—C1 2017.10.5 
DAY7 C1—甘孜 2017.10.06 
注:每年的七月到十月是登山最佳季节。
山上气候多变,行程安排上一定要留出一天的时间作为机动时间。

费用:某些商业队的报价是普通团9800,豪华团13000人民币(甘孜出发)。

装备:从上往下依次要准备厚帽子,魔术头巾,雪镜,头灯,安全帽,冲锋衣,抓绒衣,羽绒服,保暖排汗内衣,手套,冲锋裤,保暖内裤,登山鞋,徒步鞋,厚袜子,安全带,主锁,登山杖,冰镐及其它装备等。其中一些装备可以租用。

雀儿山是四川甘孜州著名高山,北衔莫拉山,位于沙鲁里山北段的甘孜德格之间。西方是达玛拉山。雀儿山藏名“措拉”,意为大鸟羽翼。北西绵延百余公里。原系古夷平面上的残余山,后随青藏高原上升而成为高耸于高原面上的巨大山体,山峰高度逾5500米,其中超过6000米的山峰有3座,故当地有“爬上雀儿山,鞭子打着天”之说。山麓海拔3500~3800米,相对高差约1000~2000米。山体由花岗岩侵入体构成。经流水、冰川等作用后,石峰嶙峋,山脊呈锯齿状。有大小冰川30余条,分布面积达80平方公里,仅次于贡嘎山。现代雪线分布于海拔5100~5200米,是中国雪害严重地区之一。雀儿山多古冰川地貌,山麓则多重力堆积物。东麓的新路海系冰川湖,海拔4148米。南北长约3公里,东西宽1公里,为四川省境高海拔湖泊之一,风景绝佳,有“西天瑶池”之称。雀儿山川藏公路垭口海拔4889米,是四川最高的公路垭口,川藏公路上著名险关。(百度百科)



2014年夏季,我沿着G318和G317交叉进藏,途径玛尼干戈,路过了当时川藏公路第一高的雀儿山垭口(目前雀儿山已经修有隧道),糟糕的路况把我屁股都颠烂了,再加上加上多变的天气,让我对雀儿山形成了不好的印象,心想这辈子应该不会再来第二次了吧。没想到过了三年后,我因为登山,再次来到了这里。

在此之前,我对登山仅有的经验来自于攀登四姑娘山三峰,并撰写了游记,详见http://www.mafengwo.cn/i/3454824.html,此篇游记被转载在四姑娘山官网。百度搜索四姑娘山三峰显示在最前。

2017年的国庆来临前,我已经有很久没有出去旅行了,离上一次去新西兰旅行已经过去了九个月。马上国庆节就要来临,我想逃离压抑的城市,但是似乎不知道长假该如何安排,整天宅着会让人得焦虑症。回家是不可能了,不想被爸妈烦。出去玩的话又到处是人山人海,所以要出去旅行的话一定要选择人少的地方。
旅行的本质也是一种放纵。如何减轻放纵的负罪感,那就是让自己更痛苦。在痛苦中挑战自己的极限,磨炼自己的意志,也是人活着的最大意义。任何形式的旅行的目的是为了得到体验和让自己思想上得到升华,我始终觉得,最好的风景总是在人迹罕至的地方,要看到绝美的风景,就要付出更多的代价。在旅行中感悟人生并丰富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旅行的最大收获。
所以登山成了心仪之选。也不知道是谁偶然和我提起的登山,让我开启了攀登雪山的大门。而对于五千米级的山峰的经验,让我不满足于初级技术型山峰的攀登,这次我要挑战六千米级的山峰。

于是攀登雀儿山成了一次体验,一次挑战,以及一场修行。

DAY1 到达甘孜 2017.09.30


康定机场下飞机后,我并不想回康定走回头路,我要节约时间,于是给了一个藏族司机260元,大大超过应有的车费,我让他载我一路不要停留,直达甘孜。可是我沿途每到一个城镇,就被倒卖给下一个地点的司机,就这样卖了四五次。到最后一程,上一个司机甚至把我卖给了大货车,这让我十分郁闷。
不论怎么样,大晚上十点多总算到了甘孜
我已经过了搭车进藏的年纪,只想一口气到达目的地。想起13年坐车从乌鲁木齐喀纳斯的时候,连续两天的行程,我都是目不转睛的盯着车外,那时对风景的阈值低,看见什么样的风景,都觉得十分震撼。如今对窗外的风景早已看腻,只是刚下飞机的时候,还是被震撼了一下。毕竟在上海待久了,看不到山,所以看到一座小山包都会觉得很欣慰,更何况是川藏高原的大山。


晚上十点多到达甘孜县,恰好我的两个朋友刚刚从雀儿山下撤回来。他们一天从雀儿山C2营地冲顶,然后直接下撤十点多回到甘孜县城,所以他们显得十分疲惫,甚至没有整理着装就与我相聚。
回到我和这对夫妻特别有缘,这已经是我们第三次在旅途中相见了。第一次见面是在爬四姑娘山三峰作为队友,第二次是在曼谷,第三次又是不约而同的来爬雀儿山。
在这里我要感谢他们,从他们的经验中得知,我将雀儿山的恶劣环境低估了太多。上次爬三峰的时候,报的是豪华团,所有装备食物都有协作提供,协作也是一对一服务。这次我要爬六千米级山峰,再加上是自主攀登,难度会比山峰加大好几个等级。于是临别的时候我从他们那扒了好几件装备过来备用,事后想想,如果没有他们的装备,可能攀登雀儿山难度会更大。

DAY3 甘孜县城—雀儿山大本营BC 2017.10.02


第一天,我们从景区门口出发,沿着新路海湖边小径去往雀儿山大本营。徒步时间为两个小时,整体海拔无实质提升,大约在4030米左右,几乎为平地徒步。在登山前的两个月,我每天的运动量就已经增加到两个小时,所以第一天的行程强度十分低,仅仅只是适应海拔。

兴奋的马夫

雀儿山大本营最有名的赤脚大仙,他是守护在这里30年的雀儿山的修行者。攀登过雀儿山的人无人不知奇人赤脚大仙的故事。以下的故事完善于网络。他原本是文革期间逃到山上避乱的本地藏民,在新路海东北方向一个几十米高的悬崖上,一个人以洞当屋,结草为庐生活了十几年。文革结束,曾经长叩到拉萨,回来后发现那种世俗的生活,他已经不适应了。他更有感情还是那些山水、草木、鸟儿,于是又重新回到了山上修行,义务担负起了保护那块山水的义务,并为每一个前来登山的人祈福。
赤脚大仙的名字是大家叫出来的,因为他从来不穿鞋子赤脚走路,脚上都是厚厚的老茧。着赤脚大仙的名声越来越大,捐助他的人也越多了起来。他将那些钱要么找人在崖壁上雕刻佛经佛像,要么就是资助过来看他的一些穷人。

DAY4 BC—C1 2017.10.03

雀儿山大本营到C1营地的景色
我们这次选择的是自主攀登,具体属于上面哪一种登山我自己也搞不清楚,大概处于半商业登山吧。登山的队伍由两名协作以及八名队员组成,从景区门口到BC营地及BC到C1营地的行李均由背夫背运,这是雀儿山的强制规定。从C1起装备我们都是由自己背负。我们和纯商业登山相比需要自己多背负两天的行李、以及营地需要自己搭建和收纳,以及食物均由自己提供。
重庆飞来的时候,由于对高山携带食物的不熟悉,我在重庆的超市里买了一整袋的家乐福的增强袋的食物。重量比我的背包还要重。结果临行前又过段放弃大部分食物,因为无法携带,实在是太沉了。

关于背夫的运费。
景区到BC的行李运费为100元,BC到C1的运费为250元。再往上背运的话,从C1到C2价格为90元每公斤,C2-C3营地为150元每公斤,再往上就要按克计算价格了。从五千米入门级山峰一千多元就可以全部搞定到登八千米的珠峰,花费三十万到一百万不等,登山费用成指数上涨。所以登山是一项十分烧钱的运动。

冰川瀑布

从BC到C1的海拔提升在800米左右,攀登时间大约在四个小时。由于在雪线之下,植被依旧十分茂密。我们沿着岩石层横切而上。
雀儿山藏语称措拉,意为大鸟羽翼。我一直没有弄明白雀儿山名字的来由。按道理来说,藏区的山都应该是以藏语命名的。鉴于雀儿山这个名字不是根据藏语来的,那肯定就是根据四川话来的了。那么雀儿的四川话是什么意思呢?大家还是自己百度去吧。

由于是十一期间,路上到处都是商业登山的队伍。登山的队伍像下饺子一样一波波的往山上赶。近年来消费升级,旅游方面大家也不满足于在人挤人的人造景区数人头,向往欣赏真正的大自然。于是一些冷门的户外景点开始火爆起来,甚至14年清明节在牛背山这样的户外景点,人都挤爆了。这方面其实是有着巨大的商机。

目前登山协会颁发的雀儿山登顶的证书序号已经到了将近五千名,意味着已经有五千人次已经登顶成功,还不包括没有在登山协会注册的登顶成功的人员。登山既可以锻炼身心,也可以磨练意志,可以欣赏到少数人才能看见的风景,所以我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和我一样喜欢上户外旅行甚至登山。
在这样的地方,不能用都市的眼光去衡量远近大小。在这里,望山跑死马。

目前登山协会颁发的雀儿山登顶的证书序号已经到了将近五千名,意味着已经有五千人次已经登顶成功,还不包括没有在登山协会注册的登顶成功的人员。登山既可以锻炼身心,也可以磨练意志,可以欣赏到少数人才能看见的风景,所以我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和我一样喜欢上户外旅行甚至登山。
在这样的地方,不能用都市的眼光去衡量远近大小。在这里,望山跑死马。

到达山腰处的C1营地。已经有队伍在上面安营扎寨了。由于商业队伍每隔几天就会上来一次,所以一些大型的商业公司会在山上搭建更加稳固的大型帐篷,更加的坚固耐用。

第二天的行程照样强度不大,由于时间充足,我一边欣赏风景一边拍照,慢慢到达C1,这样海拔的提升也不会造成严重的高原反应。第一天只有一点轻微的头疼,睡一觉起来就好了。山顶风特别大,我们在旁边的白色大帐篷里躲避了很久等我们的行李被背上来。这里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先来的商业登山队伍在岩石间开辟了平整的营地,后来的队伍必须征得先人的同意才能扎营。似乎有一种占山为王的心里。

中间的黑色部分是巨大的冰川,有人在冰川上练习攀冰和结组的技巧。这么巨大的冰川我是第一次见,雀儿山的冰川是四川境内第二大的冰川了。即使没有想登顶的决心,从新路海到C1,沿途壮观的景色加上巨大丰富的冰川,也值得一次单独的徒步旅程了,而且不需要向导和协作。

山顶上一直刮着狂风,刮的人瑟瑟发抖。狂风狂到什么程度呢,我们一个队友流云自带的,并不是很坚固的高山帐篷,他才去打水的功夫,帐篷就被吹飞了,铝合金的帐篷杆也被折断了。流云是国家队队员,身材魁梧,手臂比我大腿还粗。这么壮的人只能和其他三个壮汉挤一个帐篷,没睡好结果第二天早上发起了高烧。
山上条件很恶劣,我也是头一次遇到这样的情况。前半段先是刮大风,狂风吹着帐篷一阵阵的呼啸,几个人压在帐篷里都不能心安理得。紧接着下起了暴雨,雨点打在帐篷上又是一阵阵柔软密集的打鼓声,帐篷上各种声音你方唱罢我登场,声音和耳朵如此接近以至于完全无法入睡。同时风声雨声中,又响起一阵阵坚硬的打鼓声,开始下雪了。

天还没黑就已经开始下雪,山上一会就一片白。扎营睡觉休息在此时已经开始是一项非常耗体力的活。除了躺着,做其他任何事情都非常非常累,需要大口喘气。高原反应在此时开始显神威。从蹲着站起来都有可能引起高原反应。
头痛、失眠、咳嗽,甚至呕吐、眩晕,这些我们习惯性称之为高原反应,高山医学根据症状严重程度分为急性高山病(Acute Mountain Sickness,简称AMS)或者急性高山病症状。急性指的是在2500米海拔以上,这种反应会迅速发生。不同的人种对于高原反应也不同,大部分藏族人和夏尔巴人由于基因力有适合在高海拔生存的基因,他们也会患高原病,但是不会像我们这样的严重。
高原反应需要缓慢爬升适应,大部分人能都缓慢适应高原的条件,所以即使有轻度症状也无需担心。以前参加的云南的黑心旅行团,导游爱和大家推销氧气罐,其实以云南的海拔,完全用不着氧气罐,身体缓慢适应一段时间就好了,吸氧对适应高原反而有害。
海拔适应需要在暴露于高海拔环境以及休整恢复之间找到平衡点,但是每个人的适应能力和体能状况都不尽相同,因此尽可能不要以大队人马的方式攀登,否则适应能力或者体力较弱的队员为了追赶能力较强的队友,会消耗太多体力,加剧急性高山病症状。队伍小型化,或者将大型队伍根据个人状况拆分成若干小队,按照适合自己的节奏,可以让海拔适应过程更为有效,从而减轻高山病症状,提高登顶几率。
如果登山中出现严重高反,即急性高山病,不必立即为自己下结论“我的身体不够强壮”,要知道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 很多严重高反的发生都源于没有合理的海拔适应过程。
经过剧烈的运动后,队员顺哥高反很严重,一直干呕还吃不下东西,一进帐篷就开始休息。

DAY5 C1营地—高C2 2017.10.04

海拔从4800米提升到5500米。

第二天早上起来一看,帐篷都被积雪给埋住了。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一场雪,将我放在外面的登山杖冰镐全给埋住了,用冰镐敲了半天冰雪才找出来。我这算好的,有队友的冰爪怎么找也找不见了。还有其他的一些装备也不见了,户外的装备都是很贵,掉什么东西都很心疼。我们找了半天也没找到,只能找其他队伍借装备继续出发。出发已经是十点半,比计划时间晚了一个小时。

远处是其他的登山队伍,白色的雪覆盖掉了昨日黑色的冰原,眼前白茫茫一片,戴上雪镜开始行走。雪镜是一个很重要的装备,没有雪镜在这种冰原上会眼睛一会就会致盲。

在巨大的冰原上结组行走。
结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脱落或滑坠的风险,脱落或滑坠后可以借助保护点和同伴的力量停下来。如果保护点和同伴无法止住滑坠,那么结组就起不到作用,甚至引发比单独行动更严重的风险,将绳队上的人一起拉下山。说实话,我觉得这个绳组只是虚假的安全感,如果有人掉进冰裂缝或者滑坠,我们这些新手经验不足,不一定会用冰镐进行制动,也不知道应该如何依照地形制动,万一制动失败,说不定所有人都有可能被拉进冰裂缝。好在主路上行走,风险很低。

在我身后的何姐,队伍里唯一的女性。我遇到过几次女性登山队员,女性在登山这个项目上,虽然步伐慢,但是只要掌握了节奏,也可以轻松登顶。

不时有登山队员无法坚持,只能下撤。这应该是一个下撤的女队员,和她的一对一协作在冰原上堆雪人。即使无法登顶,享受登山过程和体验也不枉此行了。

在冰川脊上行走的商业队伍。

在冰川脊上行走的商业队伍。

身后又起了一阵风雪。流云、杨刚和吉俊哥在山脊旁边休息,结果流云的大保温杯不小心滚落了下去,脱离主路说不定哪里就会有冰裂缝,所以只能眼睁睁看着水杯也不能去拣。吉俊哥是一个攀岩高手,在这里无法坚持,也只能独自沿着主路下撤了。于是十人队伍走了两个。

这一带是今天最危险的路段之一,到处是冰裂缝,有时候需要在两边都是冰裂缝的冰脊上行走,看着两侧的裂缝胆战心惊,生怕冰脊会突然坍塌,每次路过都是十分小心翼翼。其实明裂缝还算好的,至少能看得见,如果一不小心踩到暗裂缝那就倒霉了,离主路一步之外我就看见了好多个被踩显现出来的深深的裂缝。获得亚洲金冰镐奖的严冬冬不怕难度更大的冰壁,却不小心掉进冰裂缝而死亡。

路边的一排帐篷就是我们今晚要扎营的高C2营地,比C2营地高了一个一个山坡。最远处的山包就是雀儿山峰顶。

可以清晰看到雀儿山峰顶

上高C2营地,下面是C2营地。主要是二猫以及过客大哥的节奏太快跟不上,我上来的时候,比另外一队队友快了半个小时,过快的节奏消耗了过量的体力。这让我为明天的冲顶感到担心。

心率过高,久久无法完全平复,也无法做过多的运动,加上这里的氧气浓度只有海平面的不到一半,所以连喝水拿水壶都觉得十分困难。5500米以上为极高海拔,在这个高度,人体机能会严重下降,有些损害是不可逆的。没有人能在这个高度呆上一年。即使藏民和夏尔巴人,一般也都生活在5500米以下的区域。我只能花时间静静休息,看眼前的白云流动,阴影在雪面快速飘移。

往后看是一个六十度的大斜坡,这是我们明天的第一关。那个长度看的我新生畏惧。我这辈子有限的攀岩攀冰经历就只有四姑娘山三峰最后的大岩壁。但是那个长度不算长,两个绳组就结束了。这里的攀冰距离那么长,而且不止一处,多达五处。自高中手腕摔过一次,骨头有点突出,之后就一直没有训练手臂,所以来之前就有针对性的训练手臂力量,可是似乎完全不够。

队友在用炊具装雪块烧热水喝。热水是雪山中的万能神药。既可以缓解高反,也可以缓解疲劳,并能带来热量温暖身体。睡觉前喝了一整杯1L的热水才躺下休息。

天空慢慢变黑。今天是中秋节,外面的月亮照耀着雪山,亮如白昼。月明星稀,即使如此,在高海拔看星空,星星依旧清晰可见,对面天空上的北斗七星一抬头就能看到。只是外面寒风冰冷刺骨,一秒都无法多待,立马钻进帐篷。以往的旅行,拍照作为目的至少要占到40%至50%以上的重要程度,只是这趟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登顶,而且登山这种极限运动,需要极大的体力,借来的广角镜头又是坏的,所以这次完全放弃拍摄星空,拍照的重要性下降至10%。保持体力全力冲顶。
帐篷外风声一直呼啸,在这个海拔,风持续刮了一晚上威力没有丝毫减弱。周围的雪里不断发出各种声音,仿佛四周有人在雪地里不停走动,或者是被野兽的脚步包围。在这片雪坡上扎营,这个雪坡的角度再加上之前下过雪,更我让我担心的是发生雪崩被雪活埋。
就这样在黑夜里一直没有睡着,熬到了十二点,起床开始冲顶。

DAY6 高C2—冲顶—高C2—C1 2017.10.5

凌晨在寒风中,顶着高反的头痛开始冲顶,快到山顶的风速惊人的快,狂风夹杂着冰渣打在脸上,这才是真的刀割一样的感觉。我最里面穿了一件保暖排汗的压缩衣,中间穿了一层抓绒衣和一件很保暖的羽绒服,最外层再套了一件冲锋衣,手上是薄手套外面再套上防水的厚手套,头上最里面戴了一个毛绒冒,然后套一层羽绒服的帽子,帽子外是头盔,头盔外再一层冲锋衣帽子,脚上穿了三层袜子。尽管如此,我的裤子只穿了一层抓绒的内裤加上软壳的冲锋裤,我的魔术头巾怎么找也找不见了,我的脸就直接暴露在空气中。每一阵风都要刮走我的热量,于是我的热量不一会就在风中消耗待尽,还要消耗大量的体力去维持体温。

晨光。
漆黑和极端气候中,电池放在衣服里层,怕低温使电池快速掉电。厚厚的手套拿个电池也不方便,所以一直到太阳升起都没有拍照。

远处的山峦。
爬上巨大的第一段冰壁,体力就已经完全透支。第二段冰壁是一个五六米高的垂直冰壁。这段冰壁以前是没有的,某一天冰川大块坍塌形成的垂直冰壁。难度对我来说太高,上去之后气完全喘不过来。

第三段第四段冰壁差不多,坡度会小很多,但是在体力透支之后,每一步的艰辛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知道。心里无数次打起退堂鼓,鬼知道我为什么要来这种地方。无数次咬咬牙,无数次突破自己的极限,继续前行。

最后一个冰壁,高度六七十米高,坡度大概在75度左右,爬上去之后再往上一点就是山顶。最后一段路已经挤满了人,上去肯定要堵塞。这张照片是队友所拍,这个角度不能体现我刚刚看见这个冰壁时候的所显现出来的绝望。作为一个普通人,没有领队那样的身体素质,爬完四个冰壁之后,突然又看见一个这么高的冰壁,内心太绝望了。流云爬了一般,咳出了血也放弃了登顶。我靠着四个士力架的能量,上了四个冰壁,现在口袋里空空如也,身体的能量跟不上,肌肉显得十分无力。心里再次打起退堂鼓,最后何姐给了我一根能量棒,我没有吃过这么难吃这么甜的食物,这时候也是最好吃的食物。心里一横,最后一博,拼了命也要上去。

最后的狭窄的通往山顶的必经之路。开始堵塞,不过状况还好,没有达到珠峰的希拉里台阶的拥挤程度。

爬上垭口另外一边的风景

山顶上的雪都是坚硬的有凹槽的冰渣,被风刮起来打在脸上生疼。

终于爬上山顶。干燥的冰雪在狂风下在地表上变成了一层冷酷的薄雾。

终于爬上山顶。干燥的冰雪在狂风下在地表上变成了一层冷酷的薄雾。

风太大,在山顶无法直立。上去早的人,只能躺在雪地上躲避风雪的打击。

登顶合照。八个人只有五个人登顶。在上面站立需要挂上安全锁,否则狂风完全有可能把人吹下去。我还把两公斤的单反背上去了,简直把我半条命留在了雀儿山上。

我的登顶照

我们队伍的旗帜

身下就是几千米深的悬崖。

山顶没办法多待。我们待了几分钟就得下撤。我此时做保护的力气都没有了。

开始下撤,这两张照片都是盲拍的,透支的已经举不起相机了。

山上用尽了所有的力气,下撤完全没有力气了。每下降一步都需要休息,因为每一步都不能掉以轻心。我爬的不是皇后镇的鲍勃峰,到了山顶之后可以享受一顿自助餐,还来得及赶上下一班的下山skyline。所以,登顶意味着战斗刚刚完成了一半。剩下的另一半并不是最困难,当通常都是最危险的。下山让我觉得疲劳,警惕性也放松了,所有的痛苦从身体各个角落开始涌现出来。阳光使身体温热,冰川和雪原的表面也变得松软。

我一次又一次的用屁股当做滑雪板向下滑。下山的过程,我也不管下山徒步的注意事项,不管膝盖所受的冲击力,左摇右晃的往下走去。在下滑的过程中,我眼睁睁看着我保温杯掉出背包,就在二十米开外的山坡上,我也无力回头去捡拾,心里肉痛。丢装备不可怕,可怕的是看着丢的装备却无力捡回。
水早已喝完,一路用冰镐敲着雪块往嘴里送。

一整天在雪地里,即使戴着雪镜,眼睛也十分难受,这时候眼泪止不住的流。这也属于雪盲的症状。

当我一瘸一拐的走回营地之后,时间已经是晚上八点之后。青山在我后面还没有回来,冰原上也看不到他的身影。两个协作加上体力好的杨刚担心青山有可能在冰裂缝出事,于是顶着巨大疲惫重新上山开始寻找,到了后半夜总算在冰川上找到了青山。青山由于不带雪镜,眼睛雪盲了,眼前一片白,完全看不见东西,他只能找到一捆绳子垫在下面当防潮垫,打开睡袋露天睡了起来。到了后半夜,在那种环境下,如果协作没有找到他,后果不堪设想。
我一到营地,风吹的我瑟瑟发抖,我钻进营地就开始睡觉。脑袋昏昏沉沉,有点发烧,迷糊中听到他们说要去找人,我没有力气再去帮助人,在疲惫中沉睡了下去。半夜醒来嗓子像灼烧一样的疼痛,心里就一个字:渴。
可是这时候大家都没有水,而且大半夜也不想影响别人,只得继续躺下等天亮。

DAY7 C1—甘孜 2017.10.06

第二天一早醒来,发现眼睛无法清晰聚焦,这应该是昨天长时间在雪地行走导致雪盲的后遗症,雪镜也无法完全消除。眼睛过了许久才恢复过来。

上山不易,下山更难。体力依然透支,而且水也不够,只能靠队友接济加上偶尔喝点冰川融水一路向下,依然喘着粗气,花了和上来同样的时间才能下山。这几天经历了地狱般的磨难,如果人生的苦难都能和爬山一样在几天内就能经历完,剩下的都是好日子,那不妨再给我来几个月甚至一年这样的日子也乐意了。不怕明面上的艰难险阻,最怕的是温水煮青蛙。

没有水,一路喝着冰川融水下山。

中国境内的雪山资源在全世界都是数一数二,从探索到未被探索,从开发到未被开发,分布广泛,难易程度不同,海拔高度各异。对于热爱雪山的户外爱好者来说,雪山攀登并非遥不可及。
雀儿山有丰富的冰川、壮观的冰裂缝,高难度的技术攀登,变化无常的天气,两千米的海拔落差,川西迷人的人文风光。雀儿山每一种特点都满足我对一座雪山的所有想象。所以这趟旅行虽然累,但是十分超值!
但愿有更多的人看到此文,爱上攀登雪山。




第三部分:徒步穿越清凉峰

清凉峰自然保护区位于安徽东南部绩溪县和歙县交界处,东与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接壤,属我国皖南—浙西丘陵、山地生物多样性优先保护区域。这里山高坡陡,怪石嶙峋,苍松挺拔,自然景色壮观秀丽。由于交通闭塞,人为活动少,山体中上部的森林植被基本保持了自然原貌。经过科学工作者的多次反复考察后发现:这里自然环境优越,保存有典型完整的森林植被类型、丰富罕见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是开展科考研究、科普宣传及生态旅游不可多得的宝地。1982年和1986年分别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歙县绩溪县二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后,开展了卓有成效的保护工作,已成为华东地区的“天然植物园”和野生动物的乐园。
国务院办公厅2011年下发通知,发布安徽清凉峰等16处新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单。

这是一次周末的两天三夜的活动,由本人作为领队,组织的AA队伍前往清凉峰。活动纯AA,每个人总花费大概三百多点。如有上海杭州方向的朋友想一起周末或者节假日出行,可以加我。这是队伍在出发前在乡间客栈前的合影。队伍十一人,不多不少刚刚好,少了气氛不够,多了记不住太多人,也不容易熟悉,这个人数恰好够一桌狼人杀。

上山的照片比较乏味一点,最主要原因是一直下雪,没有太阳,到处雾蒙蒙,视线受阻。所以当第二天太阳出来的时候,惊艳了所有人。

上山的路对我来说已经是十分轻松,没有高反,负重三十斤左右完全没问题,不喘气不出汗。

这次出行带上了我在杭州的一个同学。我的同学也是个户外新手,一下子带上难度两颗星的清凉峰我还是评估了很久。这里的难度可以参考徽杭古道为一颗星。沿着一段有台阶的步道向上而行,在雪中觉得神清气爽。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天气周期,山脚天气预报是阴雨天,所以山顶一定会下着雪。这样就有很大的机会看到雾凇。但是云海就很难看见,山上下雨第二天天晴,水汽升腾才有大概率出现云海,下雪是很难形成浓密的云海的。但是看见雾凇也是十分值得的了,要知道在南方很难有机会看到雾凇,必须跑到东北才看得到。

我始终认为,风景总在人迹罕见处。要想看到更极致的风景,就要付出更多的辛苦。户外徒步就是这样为了欣赏美景而生的一项带有运动性质的活动。要想更从容的欣赏美景,就需要多锻炼身体,同时户外是一门需要储备很多知识,需要不断的学习。

第一天的徒步到了山顶,在一颗松树下扎营,然后开始煮面条解决晚餐。
松树在雪中变成了一朵朵美丽的冰花。
零下十几度的湿冷环境,让人无法长时间在帐篷外活动,只得早早躲进帐篷,在硬邦邦的冻土上铺防潮垫,穿着所有衣服裹进睡袋,不舒适的漫漫长夜中进入睡眠。

第二天开始在山顶看日出

等待日出的过程很辛苦。手脚做了防护,但是感觉还是不够,依然感觉身体在迅速的冻僵,先是脚趾,然后是小腿,紧接着是大腿。

看过太多的日出,但是每一次还是会被惊艳到。能和这里比较的大概是黄山泰山了,比起黄山泰山的人山人海,在这里欣赏日出简直是奢侈。

背后的冰冻世界。还是有很多驴友赶来看日出的,相信这里以后也会慢慢变成更加热门的目的地。

下山开始收拾营地。山顶太冷,完全没法多待,只得尽快下山。

收拾好装备后出发前来了张合影。

这是一次十分超值的旅程,一个周末就能欣赏到如此极致的美景,在华东地区是很难想象的。
等春暖花开的季节再去一次看杜鹃花,应该是另外一种不同的美了。

清凉峰的路线很容易,在户外助手上搜一搜就可以去了。所以这篇就只发照片,不写游记了。


第四部分:其他

今年买了个大疆精灵4pro,打算航拍玩。这是常州环球港的航拍片段

这是武汉东湖绿道的航拍片段。

此外。

今年养了猫。

最后,表演一段小魔术作为结尾吧。

296

1楼   回复 举报 收藏

×

给浪浪浪世界鼓励哦!

  • 1
  • 2
  • 5
  • 10
  • 20
  • 50
×

其他金额

×

微信扫码支付

赞赏金额:20
浪浪浪世界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 6.66
×

赞赏清单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商业活动

(服务时间:工作日09:00~21:00)


两步路使用帮助

(服务时间:工作日09:00~18:00)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微信扫一扫,咨询使用帮助客服

微信扫一扫,咨询商业活动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