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中山> 《溪上路,算只有,红尘不到今犹古——古兜山脉青石坑徒步》

《溪上路,算只有,红尘不到今犹古——古兜山脉青石坑徒步》

回复 收藏 正序 只看楼主

《溪上路,算只有,红尘不到今犹古——古兜山脉青石坑徒步》

2018-05-29 12:42:45 15489

《七律.徒步青石坑》

丰葽四月清凉地,由意寻风探古兜。

起望鱼峰空寂寂,溯源青石水悠悠。

孤崖一立飞鸿贯,厚嶂两分翠玺囚。

笑我红尘贪恋久,不知行乐在溪头。

古兜山位于江门市境西南部,交新会与台山之界山。临南海,扼崖门,亘数百里,逶迤起伏,峰峦叠翠,奇石嶙峋,生态环境复杂,森林资源丰富。昔日,盗贼凭借古兜山险峻,长期藏匿,故有"贼窦"之说。70年代数万民工移山筑坝,兴建了诸多水库,实现了"座座水库映蓝天,古兜山上可乘船"。

今天,我们要徒步的地方就是崖口镇青石坑水库,目的地就是闻名于广东户外天下的青石坑。

这次徒步,印象最深刻的两件事,一是青石坑蜚声在外是名符其实的。再就是在户外危机四伏,由不得半点麻痹大意,为什么这样说,请听分解。

迎着朝阳,从三乡/坦洲分兵两路出发,在崖南下高速会合转乡道往新会方向数里从甜水井村牌坊入林场。经检查点,登记车牌,说明来意,意思意思。沿两边站立着青丝袅袅的水杉直上发电站。眼前的坑河河质清明,流速迅猛。一路压抑不住心底对目的地少许担忧,终于放下。水流丰沛,水质好,源头景象定然可期。

过去一周持续高温,户外也热情高涨。只是女生们兴致贬贬,参加活动十人中,只有一名女生,造成尴尬的九王一后。明哥,月亮都是老战友,川哥说他自认是幽默/灰诣,我们的评价一致认为是“骚”。龙少人称玉面飞龙,神仰久矣,初次见面,不损。风子身材修长,走在他后面只有吃尘的份。辉哥,强哥此前也共行过,两头老驴。顺哥听说的是跳水高手,没想到他还是诗人。齐哥,是顺哥带来的朋友。

简单相互介绍完毕,拔寨起行。

轨迹显示路程不到五公里,所以活动贴子的主题是休闲。而一路进发中,去年被天鸽催倒的树木藤蔓成了一只只拦路虎。擒高蹲低,拨草推枝,难度系数增加一颗星。幸而有绿波相迎,蓝天结伴,树荫消暑,偶见线瀑,还有一路好心情。

行至半道,遇分流自西南方而来,淙淙流入水库。三十多度的高温下,溪水也只有十来度左右。众人纷纷解下装备,捧几把达到饮用级别的溪水洗脸,顿时满脸清爽。对青石坑的期待心情更甚。后来有一支驴友在此溯溪而上,也寻到一汪清潭,说不亚于青石坑。与明哥约定,改日来探。

歇息后,快马加鞭。转过山坳,突然听到前头传来信息,有队员被蜂蛰,走近才知道中招的是顺哥。下山时据他说正常走路,头上感觉被刺,以为是荆棘,抬手拨开,越来越痛,始知不妙。情况不明,唯有冒着风险向下跳开,幸好落叶较深,未造成其他伤害。从后面赶上后,我问顺哥是什么颜色的蜂,答是黄色,稍为宽心。在我认知里蜂如果是黑色,毒性就大。我把随身带的治蚊叮蜂蛰的药膏为他抹上,略微减轻疼痛。细看,他的后脑,耳侧,后腰,后背,手臂十多个口子,触目惊心。在情况未明下,月亮以为是流浪蜂,于是冒然前进,未走几步,轰鸣四起,她飞步折回,但已然身中数蛰。集中在手臂,鼻子。此时细看才发现,在路边有一掌大小的蜂窝,数百只蜂群。计划时,看到上周有驴友来过,内心笃定,放松警惕。此为记,不可再犯,否则悔之莫及。

向下绕路,做好标记。我留在原地等另外一支中山来的队伍,以免他们被蛰。岂料,等待多时不见,断定他们转线,便跟上大队。数百步后,苔路向下斜入水库。水色清冽,小鱼结队而游。人皆喜水,亲近到水,紧张的心情略有缓解。溯溪数百米,石为底,为屿,为嵁,为岩。顺杉树坡而上,水声如鸣佩环。

下往数步,长阔各二十丈的潭水嵌在山林间,后面陡起一幅高近十来丈的峭壁,寸草不生,像一堵雄伟的金门。金门中开一个口子,有一条丈余阔的青石安卧于此(青石坑由此得名),溪水蓦然跌落数米下的深潭,惊起串串雪珠,但又被潭水瞬间摁平。深潭翡翠般的水面静如处子,山风不至,绿波中涵蕴着深沉,宁静,淡泊。深藏的潭水在潭口却如疾风快箭,结起一道飞鸿在斜立的石壁喷薄而下,泻在巨石,不断翻滚,升腾,哗哗叫痛。

雨来,豆大的骤雨。雨水像天神撒网,一道道银线从虚无疾奔而来,急急地落在潭中,像烧开了锅一样地冒着泡儿,鼓起又消失,消失又鼓起。有人说这雨,生于天,亡于地,中间的过程便是人生。明哥一路扛上来的天幕终有用武之地。大家把背囊聚拢,打开天幕,在密雨中系绳铺开,寻找高处打结。狂雨急时,立得定,方见根脚。更何况湿身本就我们的目标。

雨中,有些人便迫不及待地换好泳衣,落水畅游。有些人洗菜,切肉,烧水,煲汤。今天的海螺片石斛老鸡汤是专业腐败份子明哥的主意。风子的煎牛扒鲜嫩可口,能量加满百分百。有些人打开啤酒,解除旅途的困乏。雨廉外放肆激情,雨廉内和谐温馨。

雨霁,喝酒改为斗酒,场地从天幕下移到水中央,川哥和龙少斗个不亦乐乎。把旁观者也逗得前仰后合。队员们纷纷抛开身上层层繁琐,袒胸相见。一个个如饺子般下水,只是这个锅有点大,十来人掀不起什么大浪头。初看水浅,走两步就没颈,最深处估计有五六米,但依旧是澄明醉人。踞岩处,顺哥一展身手,姿势是直上斜入,绷如直线,水花四溅。这等技术在民间已是高手,向前后翻腾/抱膝/屈体/转体都是专业人员才会的。我们这类业余再业余的,不是跳水,是砸水。未算返璞归真,也算乐在其中。

古时,建筑多用青石,白居易诗云:青石出自蓝田山,兼车运载来长安。幸好,古兜山远离长安,留下一片清净之地。我在清水中与明哥摸来一堆形态各异的青石,敲击时砰砰作响。在潭口处把青石垒叠成玛尼石堆,祈求祛灾,祈盼幸福。

天色虽早,归时已近,收拾停当,原路返回。不留垃圾,留不尽之兴。

这次青石坑徒步让我对辛弃疾的《山鬼谣》一词中的句子“溪上路,算只有,红尘不到今犹古”更深有体会。空山无人,溪水清澈,缘溪而行,人间虽然经历种种沧桑变化,但这儿依然未受半丝红尘浸染,只有这里才与太古相似。而我们在尘缘劳攘中脱身出来,寻找心底的一份纯净,一份安宁。以流水听弦歌,以山林咏真意,以清波濯浮躁,以徒步驱挂碍。

最后,附上顺哥的诗一首:

《青石游》

高朋云集名踏青石,招蜂引蝶遍体鳞伤。

风雨过后水乐无穷,豁然开朗云归故里。

龙少也写了一篇游记,今摘录开篇藏头诗如下:

青石解隔尘中事,石池青水似吾心。

坑埑禽鱼遂翔游,游山弄水携诗卷。



69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1楼   回复 举报 收藏

×

给山果鼓励哦!

  • 1
  • 2
  • 5
  • 10
  • 20
  • 50
×

其他金额

×

微信扫码支付

赞赏金额:20
山果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 6.66
×

赞赏清单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两步路使用帮助

(服务时间:工作日09:00~18:00)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微信扫一扫,咨询使用帮助客服

微信扫一扫,咨询商业活动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