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乐山> 峨眉山徒步之旅

峨眉山徒步之旅

回复 收藏 正序 只看楼主

峨眉山徒步之旅

2025-05-15 10:44:16 2670

    峨眉山徒步之旅:挑战心灵、意志与体力的极限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乐山人,我曾多次游览峨眉山,但每一次的路线都不尽相同。此次,我计划在55岁之际,用两天时间,全程99公里,挑战徒步走完峨眉山的每一个景点和寺庙,这无疑是对我心灵、意志和体力的严峻考验。 

2023年8月3日,6:50,我从乐山出发,8:00抵达五显岗车站,正式开启我的徒步登山之旅。购票进入景区后,沿着清音平湖步行1.5公里,8:25抵达清音阁。接着,我选择了一条仅能容纳一人通过的山石土路,历经艰辛,爬行约2公里后,终于抵达了牛心寺。这座寺庙始建于南北朝时期,是峨眉山六大古寺之一,据说药王孙思邈曾在此隐居。遗憾的是,牛心寺并未对外开放,只有一人在此留守。他警告我前往大坪的道路险峻,可能导致迷路,建议我放弃。然而,我仍决定前行。 

离开牛心寺,我走了三四十步,却发现前方是一片茂密的杂草,根本无法辨识道路。无奈之下,只好返回牛心寺,此时正好是9:30。重新出发后,经过一线天,穿过生态猴区、万渡桥,于11:00抵达洪椿坪。 

进入山门后,粉壁上题写着“洪椿晓雨”四个大字。据说在雨后初晴的清晨,这里便会飘起一场如梦如幻的细雨,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虚无缥缈的仙境之中。在洪椿坪短暂停留十分钟后,我继续前往仙峰寺。山路变得越来越陡峭,长时间不见一人。独自走了半个小时后,才遇到几个年轻人坐在路边休息。他们告诉我其中一个同伴脚抽筋,需要休息一下。我继续向上攀登,经过天池峰·锡杖泉,12:08抵达长寿桥,然后开始攀登九十九道拐陡峭的山路。12:35,登上凌霄亭(俗称茶棚子),转而下行陡石阶,于13:15抵达仙峰寺。 

仙峰寺原本是一座道观,后在改观建庙时将财神移出,但当地民众坚决反对,于是将赵公明收录为财神菩萨供奉在大殿中。原本应在大殿坐镇的弥勒佛只好屈尊移至旁边。因此,仙峰寺成为全山唯一供奉财神菩萨的寺院。寺内左侧有九莲池,为清光绪二十七年凿岩而成,水质清澈,倒影清晰,为山中名泉之一。从九莲池沿鲜花小径经过仙皇台,行一里路抵达九老洞。 

九老洞目前对外开放的距离约200米,越往下走,温度越低,空气也变得凉爽。进入洞穴后,手机信号消失。灯火通明的洞内供奉着**财神赵公明塑像,塑像前设有鲜花和贡品,我虔诚地跪拜。随后,沿旁边一条有照明灯的小路再往里走约50米,发现洞内空间狭窄,只能屈身爬行。因此,我决定返程。从湿滑的石阶上,我自九老洞走出,感受到沐浴阳光的解脱。九老洞下方,即是传说中青儿修炼的黑龙潭,也是黑龙江的源头。当前,山上下着大雨,我寻得一处避雨之地,同时补充能量。直至14:30,雨势减弱,我才启程前往仙峰寺。途中,雨后的林木生机勃勃,石阶上遍布斑斓的落叶。抵达长寿桥(亦称遇仙桥)后,攀登长寿坡,于15:10分抵达遇仙寺。 

遇仙寺坐落于群峰环抱的深谷之中,低云缭绕,山色时隐时现,犹如神话世界中的仙人洞府。在寺中稍作休整,我继续前往九岭岗。 

九岭岗位于山巅,是两条登山线路的交汇点。从这里向上,需穿越险峻的钻天坡,方能抵达洗象池。钻天坡垂直高度300米,直线距离2.5千米,约有1500级石阶,石阶崎岖,如同登天之梯,俗称“鹁鸪钻天”。在无尽的石板台阶上,刚爬完一个令人绝望的“七八十度角”的坡度,刚觉得松了一口气,却又迎来一个新的挑战……如此反复,我边爬边暗自给自己加油。途中经过“半岩花雨亭”,也未作停留,全凭意志力支撑。从坡底到坡顶,用近40分钟,于16:30分抵达洗象池。 

洗象池最早只是一座亭子,名为初喜亭,后改建为庵。清康熙37年(1699)建寺,乾隆初年(1736)扩建,因寺前有一小池,传为普贤菩萨每逢此过,必先浴象,故改名洗象池。洗象池距离雷洞坪仅3.5公里,经过八九小时的不间断徒步,面临接下来的罗汉坡、梅子坡、连望坡(阎王坡),是对体力和毅力的大考验,许多攀登者到此会选择止步,在洗象池借宿一晚。因我计划次日清晨在金顶观日出,稍作调整后,17:20离开,继续向上攀登。这段路,上山的人数明显增多,一路上不断有人问:“(雷洞坪)还有多远?”、“快到了吗?”、“想不到峨眉山有这么高!”许多人都在行走中双腿颤抖、乏力……在攀登坡度时,我深感行走之艰辛,相较之下,道路修建者们的艰辛更是难以想象。

越过白云亭后,山路愈发险峻,巨大落差令人望而生畏。  19:00,我终于抵达雷洞坪灵觉寺,眼前呈现出繁华景象,汽车、索道、寺庙、人流、猴群共同构成一幅生动画卷。然而,此地并无登山者的疲惫,唯有游客们的忙碌。我曾持续拨打太子坪客堂电话预订床位,但始终未有人接听,无奈之下,只能继续前行。我深信“车到山前必有路”,住宿问题抵达后再作打算。 

在雷洞坪至接引殿的山路上,人群熙熙攘攘,流动如织。在此情境下,大部分人为下山游客,而我却成为了一名“逆行者”,独自向上攀登。19:30分,我抵达接引殿,尽管它是峨眉山最早建成的寺庙之一,但访客罕至。这是因为附近设有金顶索道,因此大多数人仅在门口匆匆一瞥便离去。 

从接引殿至太子坪尚有3.5公里路程,我预计一小时可达,于是未作停留,力求尽快抵达太子坪。然而,行程刚起步,我便感到疲惫,不得不路边歇息。如此反复五六次,夜幕已然降临。我猜想这或许是海拔较高,身体出现高原反应,加之全天徒步,体力消耗巨大的原因,否则不会如此疲惫。在七里坡路段,每行走五六十米便须停下休息。此时四周漆黑,前后无人。幸而我携带一根驱猴棍,否则此刻或许会感到害怕,毕竟山中有众多野生动物。直至21:20,才终于抵达太子坪,比原计划晚了近一个小时!在登记入住时得知此处所有床位已满。面临天黑且寒冷的天气,身心疲惫,没有床位入住实为棘手之事。于是,我在客堂值班室一边饮用开水,一边与负责登记的大姐交谈。经过一番周旋,她终于妥协,允许我支付一百元人民币后,安排我入住物资保管室。 

首日出征自五显岗至太子坪,往返牛心寺共计50公里,耗时13小时。此刻,得以舒缓地躺下休息。为确保次日清晨六点前抵达金顶观赏日出,我将闹钟设定为5:00。然而,刚躺上保管室的小床,便听到雨滴敲击屋顶的声音,导致我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在半梦半醒之间,我察觉到外面有断断续续的脚步声。原来,已有游客起床准备登山。眼看临近五点,我立刻起身简单洗漱,匆匆赶上队伍。途中,我与八九支游客队伍擦肩而过,年龄跨度从四五十岁至五六岁。众人手电筒照亮前路,一同朝着金顶进发。得益于我较快的行进速度,不久便跻身队伍前列,半小时后成功登上金顶。 

抵达金顶后,四周漆黑一片,大雾弥漫。十方普贤像隐约可见,华藏寺的僧人正在诵经做法会。华藏寺是我国海拔最高的汉传寺院,而金殿为华藏寺之一部分,地理位置最高。金殿与华藏寺合二为一,俗称金顶。 

在下山途中,我注意到众多登山队伍,他们携带的物资沉重,由骡子从对面山顶运送而下。峨眉山共有30座大小寺院,大部分位于交通不便的深山之中。由于山间可耕地有限,生活物资短缺,过去这些物资主要依靠人力搬运上山。如今,骡子队的出现使得运输压力得以缓解,也为山谷带来了生机。这些骡子队伍成为大山中的一道风景线,为山谷增添了韵律感。 

在九岭岗前往华严顶的途中,我深切体会到了逐渐攀升的坡度,独自穿越浓雾笼罩的山径,于11:20顺利抵达华严顶。 

华严顶,被誉为“小金顶”,峨眉山的绝大部分云海都位于海拔2000米以上。立足于华严顶,人们仿佛陷身于云雾之中,宛如步入仙境,因此“华严观云”也成为了峨嵋山的一大特色景观。回顾我所走过的路程,曲折的山路向远方延伸,让人忘却了旅途的艰辛。抵达华严顶后,我首先向寺内师傅咨询了用餐时间。由于出发时携带的干粮已经耗尽,我已感到饥饿难耐。在向观音菩萨敬香的同时,五观堂的师傅已为我准备好饭菜。短短五分钟内,我便迅速地吃完两碗饭,盘子里的菜肴所剩无几。考虑到山上的物资来之不易,我并未浪费,将盘子里的菜肴一扫而光。11:40分离开华严顶时,恰好有一只白狗似不愿让我离去,一直将我送到大门口。在下山途中,我行进迅速,不到二十分钟便抵达初殿。 

据东汉时代的历史记载,药农蒲公在此地采药时,发现了一只鹿的踪迹。他追寻至山顶,意外地遇见了普贤菩萨。随后,蒲公于山下创建了峨眉山的第一座寺庙,后世称之为初殿。我踏入殿内,敬奉香火,然后继续我的旅程。12:30,经过长老坪,13:00抵达息心所。 

息心所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起初为一个小庵,是息心居士修行之地。后来扩建为寺庙,因此得名息心所。门前的对联“万籁无声心自息,一身非我物同春”揭示了息心所的内涵,传达了无我境界的真谛。寺庙前视野开阔,极宜静心和禅修,在此处停留半晌,直至半小时后离去。接下来的路程主要为下坡,于是快步行进,14:00抵达万年寺。 

作为峨眉山八大寺庙之一,万年寺也是规模最大的一座。以供奉普贤菩萨为主,寺内包含多个佛堂。除此之外,还有花园、亭台、楼阁、池塘等景致。万年寺的亮点为砖殿,全由砖石砌成,无梁无柱。这座砖殿在过去的四百年间历经多次地震,却仍然完好,堪称我国建筑奇迹。据传,寺内毗卢殿旁的白水池是诗人李白聆听蜀僧广浚弹琴之处。14:50,我从万年寺正门离去,沿左侧慈云庵敬香,然后继续行程,前往清音阁。路过大峨楼遗址,15:10,抵达了白龙洞(白龙寺)。 

据传说,白素贞曾在该地修炼长达一千年,因此这座寺庙被命名为白龙寺。据传,原先的青蛇是雄性,它因倾慕白蛇而希望使其留下陪伴,但白蛇为与许仙一起,在清音阁同青蛇斗法,以千年道行降伏青蛇,使其无奈地跟随。这一历史故事记载在峨眉山博物馆,有兴趣的游客可以前往参观。15:40抵达清音阁。 

清音阁因晋代诗人左思的诗句“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而得名。清音阁地势险要,居高临下,气势磅礴,四周山水环绕,景色秀丽。游客们纷纷赞誉清音阁为“峨眉山十景”之首。尽管美景令人流连,但考虑到后续还有六七座寺庙需参观,我并未多做停留。经过广福寺,攀登过龙升岗,16:30分,抵达了中峰寺。 

中峰寺坐落在呼应峰之后,位于宝掌峰与白云峰之间,因此得名。在晋朝时期,峨眉山道教盛行,此处原本是乾明观。后来,佛教兴起,观内的道士邀请佛教明果大师入住,将观改为中峰寺。据研究,中峰寺也是峨眉武术的起源地。 

随后,我踏上了一条宽阔的水泥路,仅用一刻钟,便抵达了神水阁(神水禅院)。看到僧尼们忙碌的身影,我推测他们可能在为次日观音菩萨成道日的供灯法会做准备。完成拜佛后,我立即离开,前往纯阳殿。经过“五十三步”的攀登,下午5点30分,我终于抵达了纯阳殿。 

纯阳殿最初是道观,后来改为佛教寺庙。寺庙周围古树环绕,环境宁静。完成烧香拜佛后,18:05分,我赶到雷音寺。遗憾的是,到达的时间较晚,未能赶上寺庙的开放时间,只能继续行程。穿越解脱坡,跨越解脱桥,我继续前往伏虎寺、善觉寺、报国寺等寺庙。然而,时间不允许我深入这些寺庙参拜,这成为此次行程的一大遗憾。最终,18:30分,我抵达了报国寺门口,随后乘坐公交车返回乐山,结束了这次富有挑战的徒步之旅。 

这次徒步峨眉山的行程,不仅锻炼了我的体能和意志,也让我更加珍视家乡的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峨眉山作为中国著名山岳及佛教圣地,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每一次的攀登都让我领略到峨眉山的壮美与神秘,同时也加深了我对家乡的眷恋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这次徒步峨眉山的两天行程为我留下了宝贵的记忆,这份经历我将永远珍藏于心。感激峨眉山赋予我的壮丽山水和宁静灵动,同时也感谢沿途的每一个人和事,使我更加坚定了对家乡和自然的热爱,并满怀期待未来的旅途。                               
         四川乐山陈波                   2023年8月6日于乐山

4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1楼   回复 举报 收藏

×

给陈事分明属绮罗 香尘吹尽井无波鼓励哦!

  • 1
  • 2
  • 5
  • 10
  • 20
  • 50
×

其他金额

×

微信扫码支付

赞赏金额:20
陈事分明属绮罗 香尘吹尽井无波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 6.66
×

赞赏清单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两步路使用帮助

(服务时间:工作日09:00~18:00)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微信扫一扫,咨询使用帮助客服

微信扫一扫,咨询商业活动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