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赣州> 冰雪不归王陂嶂

冰雪不归王陂嶂

回复 收藏 正序 只看楼主

冰雪不归王陂嶂

2018-12-22 12:13:02 1125

        2018年12月15日    阴,冰雪
        早晨从建宁出发,一路西行200多公里,到达宁都县肖田乡朗际村,村口矗立着高大的"赣江源头第一村"牌坊还笼罩在一片浓雾之中。
        朗际村位于宁都、宜黄、乐安三县交界处,是赣南的"北极点",被称为"千年古村"、"赣江源头第一村"。

        穿过村口的十几株苍劲挺拔的古松和高枫树,一排一字排开的老宅呈现在眼前。这是朗际村的"三祠一庙"古建筑群。古树老宅相互辉映,十分惊艳。

        朗际村背靠海拔1266.8米的王陂嶂(轨迹记录的最高的海拔1269米)。一条小溪从村后的山谷下来,自北向南环绕村庄,溪水晶莹清澈,这是发端于王陂嶂南麓的赣江源头。
         一座石板古桥横跨河岸两端,古桥两墩三跨,桥墩呈船形,上端是鹰嘴石造型,桥板三段相接,每段三条石板并列,厚实坚固。小河东岸是一列古建筑,自上而下依次是淳仁公祠、淳粹公祠、云山公祠、平山古庙。

        淳仁公祠。大门门额有"赐进士奉政大夫历任泸州严州二郡"和"淳仁公祠"字样。两侧各有小门,门匾上书"乡贤"、"名宦"。

        淳粹公祠,是萧淳仁之兄萧淳粹所建。据村民介绍,肖淳粹在家种地,一心扶助淳仁读书求学,成就功名。

        云山公祠,门匾上的字迹模糊。祠堂前面建有围墙,两端有石块砌筑的牌坊拱门,拱门顶端有鳌鱼装饰的脊角和太极图案,院子里有一对夹石。

    平山古庙

        村前广场的照墙是幅山水画和南宋著名爱国诗人肖立之的画像,上面题写他的一首诗《请兵道中作》:八表同昏草露深,西风愁绝不成吟。申包胥有伤时泪,南霁云无食肉心。日月重光天与子,山河正统古犹今。微生千里间关意,净洗妖氛待相霖。
        萧立之(公元1203年~?),自号冰崖,朗际村人,理宗淳佑十年(公元1250年)进士,官至南昌推官、通判辰州。南宋亡后,对元代的统治极端憎恶,遂而归隐。著有《冰崖诗集》二十六卷,现存作品有《冰崖公诗拾遗》3卷,收其诗400余首。在宋末诗坛上,他的诗歌被誉为"南渡以后之高品"。

        村庄里传统民居大多被拆除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崭新的徽派建筑,钢筋水泥取代了青砖黛瓦和榫卯结构的传统民居,曾经纵横交错穿行在市井之中的石板小路、小桥流水也被水泥路面无情掩盖,对于这样具有悠久历史积淀和丰富文化底蕴的古老村庄,这种历史资源的损毁和文化记忆的消亡,确实让人遗憾。

        在村落的中心位置,矗立着一座高大的节孝牌坊。花岗岩麻石垒砌,四柱三门梁柱结构,造型精美,气势恢弘。

        节孝牌坊后面是一座进士牌坊,牌坊上部已经塌毁。据介绍,此牌坊建于明嘉靖四十三年(公元1564年),原分两层,下层为四柱石质,上层为木质结构,牌坊主人是萧淳仁。

        在村庄北端,有一座肖氏老宅比较完整保存下来。

        在村民的指点下,找到上山古道入口。这条古道是朗际村与宜黄县大铭村之间的交通要道。隘口有石亭,是宁都、宜黄两县的交界亭。

上山古道

界亭

        几天前寒潮南袭,雾凇、结冰,地面还堆积着一层树上掉落的冰凌。不少毛竹和树杆枝桠折断,如08年冰灾重现。

        在海拔700米到900米背阴一侧,地面堆积一层树上掉落的的冰块,900米以上风大消融得更快,地上冰反而越来越少。

海拔 901m处,北坡冰雪堆积,南坡已经消融

海拔 987.2m

       海拔1000米之上是灌木和箬竹林,大雾弥漫,在枝叶上凝结成晶莹的水珠,有如穿行在雨林中。临近山顶,风大雾散,视野才渐渐开阔。

海拔 1139.0m,密布低矮的灌木和带刺的荆棘

        越接近山顶,箬竹越来越密集,一人多高的箬竹,每走一步都十分困难,原有一条山脊线,因为冰雪重压,把箬竹压倒了,只能低头弯腰贴近地面匍匐穿过。在1200多米的高山地带,大面积生长着如此高而茂密的箬竹,很罕见。

海拔 1217.0m,茂密的箬竹林

兽道
        山顶有人砍开一块数平方米空地,中央是一簇生长了几百年的高山灌木,在连绵不断、密密麻麻的箬竹林中,它一枝独秀,玉树临风,英姿灼灼,它才是这座山之王者。

王陂嶂顶峰,海拔 1269.4m
       山上风大,气温很低,箬竹从中还有一些冰未融化。好在我穿了冲锋衣,可防雨防湿保温,并不觉得冷。可是下身套着薄薄的骑行雨裤,早已经被荆棘划的千疮百孔,雨水渗进裤子,裤子袜子都已湿透。
        环顾四周,白茫茫云海,风起云涌,时而南方露出一线蓝天,时而西边涌起一座山岭,还能看到大龙山起伏的山峦和主峰上的亭子。

偶尔云开雾散,看到大龙山主峰的亭子

          落在地上的野荔枝果实。

        第一次出省登山,第一次独自穿越积雪的山峰,战胜内心的恐惧,面对困难也不轻易退缩,勇气和毅力源自于对户外的热爱。下山途中,偶遇宁都来的一队重装驴友,他们负重攀登,准备晚上在山上露营,为了看明天早上的日出。

147

1楼   回复 举报 收藏

×

给雨心鼓励哦!

  • 1
  • 2
  • 5
  • 10
  • 20
  • 50
×

其他金额

×

微信扫码支付

赞赏金额:20
雨心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 6.66
×

赞赏清单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两步路使用帮助

(服务时间:工作日09:00~18:00)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微信扫一扫,咨询使用帮助客服

微信扫一扫,咨询商业活动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