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温州> 走遍苍南:玉苍山拉磨一谷穿越

走遍苍南:玉苍山拉磨一谷穿越

回复 收藏 正序 只看楼主

走遍苍南:玉苍山拉磨一谷穿越

2019-01-30 13:20:56 16440

走遍苍南

走遍苍南是我们的2019年新年愿望,去年我们@李老师在徒步赤溪古道时提出这想法,就是让我把苍南境内的古道,峡谷,古村镇多走几遍,认真做好轨迹写好游记,然后编著成册,即给自己以后有个很美的回忆,也方便其他人更好的了解我们山海苍南的风土人情,所以今年开始我就准备围绕这个主题来写游记,第一站写玉苍山,是因为在苍南人眼中,玉苍山正是苍南的仙山,玉苍山之南,苍南的名字也由此而来。而拉磨一谷,是因拉磨人得名的,同时也代表着我们苍南人不怕艰苦,坚韧不拔,不断进取,敢为人先,勇于闯荡世界的温州人精神。

拉磨一谷

′拉磨一谷"在地图上是没有这个名称的,这里是苍南县玉苍山下面一条没有名字的峡谷,线路因2006年9月16日拉磨户外团队探路并穿越峡谷成功而得名,所以温州户外都称该峡谷为拉磨第一峡谷。

而我给它的新定义,一是靠“拉",我们在峡谷中一共用了三次绳索,从海拔30多米的峡谷入口“拉"升到700多米峡谷出口。二是靠“磨",我们在早上九点多一直磨到晚上七点才完成从峡谷到古道的环线,行程共14多公里,是要磨你的耐性,也是磨你的耐力。

“拉磨第一谷”是我们当地的一个美丽峡谷,从玉苍山东边山脚的直渎村(自驾可以直接导航苍南县直渎村)开始一直溯溪走到国家级5A景区玉苍山森林公园摩天岭栈道下,一路上“与石共舞”,途中的景色让人惊叹不已。是一条难度中等,强度高等,风景优美的经典峡谷线路,峡谷里挂满着多支温州地区的户外团队红丝带,及同一方向各种难易不同点的攀爬小路径。峡谷最艰难的地方在海拔500-700米处的巨石阵,那些黑色的大石头,小的两三米高,大的10多米高,一块一块不规则地堆垒着,各具神态,绵延数百米,俨然一片石海。

我们的团队“游山玩水户外徒步"就在浙江省苍南县本地,是一群45岁左右的老同学老校友,平时都走古道休闲路线为主,这峡谷也只有蔡队长在十年前走过一次,大家也没溯溪的经历,两个月前队长提出去“拉磨一谷"拉练一次,我们每个人都很期待,特此我还去别的团队参加了一次穿越瑞安十字坑峡谷,做个适应性训练,当时感觉很难,但也为我克服了些许恐高心理。只是天公不作美,连续的下雨天气,让我们的出驴地址一直在调换,眼看着年前的最后一个周末了,又遇到持续晴好的冬季枯水期,最终我们14人成行,并超额完成任务,预定是穿越完峡谷,到景区售票处包车下山,大约8公里历时7小时左右完成,因为今天带了两个孩子,最后是多搁了点时间,到出口时巳是下午5点多了,一时也包不到车,于是决定再走6公里古道下山绕回停车点,到山下时已经接近晚上七点钟,最后两公里由于天黑了,大家都是打开手机照明的,实在考验人的毅力。

峡谷穿越:小波浪,流暢的略带跳跃的路段,从起点直渎村至小石桥。

早上八点多,一行14人从龙港镇自驾出发,于九点多在苍南县直渎村琉璃瓦厂前停好车位,大家整理好背包,戴上头盔和护膝,防滑手套,准备出发。

琉璃瓦——施以各种颜色釉并在较高温度下烧成的上釉瓦,是中国传统的建筑物件,通常施以金黄、翠绿、碧蓝等彩色铅釉,因材料坚固、色彩鲜艳、釉色光润。

九点三十分准时出发,沿着山脚的机耕路行进了五分钟后。

突然从树林丛中漫出一条溪谷,溪里却没有水,满是石头,大小不一,小如卵,中如盆,大如鼓,颜色一律灰白,远远望去,在绿树林之中,白花花的耀眼。但地势很平稳,大家不由的松了口气,高兴地从这块石头上跳上那块石头,又从那块石头蹦向另一块石头,放开脚步不停地在石头上欢呼跳跃前行,同时不自觉的说道,这难度不大呀,而我在心里也和上次走的瑞安十字坑峡谷作了比较,感觉太没难度了。

因为带着几位新驴小朋友,开始就放慢了节奏,由@悦达天下和@台湾日月潭前头带路,我们几个分别照顾三位新驴和三位美驴,这一段走的比较轻松,正好也让大家有个适应的过程。

行至二十分钟处,得遇一小瀑布,瀑布下有个碧绿澄澈的水潭。直行路被拦,得绕左侧山坡上行,这是我们遇到的第一处小难点,瀑边岩石有点湿滑,好在坡度不大,大家互相拉拽一把全线通过。

这是@CFJ-建同学,今天他挺厉害的,一路上都在帮着别人,还不停的拍照做轨迹。好样的,哥们!

巾帼↗不让须眉↘

继续前行时,溪间的石头也慢慢变大,出现一米多甚至几米多高大石块,为了照顾几位新驴友,大家尽量找最平稳的岩石路经前行,走前面的强驴不时的拉后面队友一把。

太阳渐渐升高,我们已行走一小时,此时遇到了第二处难点,也是全程最大的难点,我们第一次用上了绳索。这里遇到个大水潭,右侧是绝壁,只能走左侧,左侧有个凹陷处可站稳脚,然后大肚子的蔡队长手脚敏捷,抓住右边岩逢隙间草根顺着我箭头方向蹬了上去,据我目测,岩壁坡度在75度以上,下面是个深潭,有点危险,我查看下轨迹,有倒退几十米转山上的小道绕行的路可走,本想让大家退回的,看队长上去了,而我今天备带了绳索,想想就让大家体验下试试。

队长站稳后,我们把绳索扔了上去,在树根处固定好,先由两位强驴从左边山壁上去,山壁坡度大概有80多度,崖面湿滑,没下脚点,有下面队员的硬推,才上去两个,估计其他人上不去了。

然后又把绳索转移到刚才队长上去的位置,在这个位置@CFJ-建很轻松拽着绳索上去,接着又让@蘭書同学去试,可能是心理作用,她出去后直接趴在崖壁上手脚慌乱,都用不上力,心里一直在害怕,不敢上去,然后被拽回原处。

最后商议决定,在中间那个落脚处直线拉拽上去,难点是坡度大,90多度垂直,没踩点,右边上长满着三厘米长的龙骨刺的树。好处就是垂直距离短,在上面的几位强驴可以帮忙拉上去。最后大家都安全上去了,但不少队员被刺伤刮伤了手脚,好在并无大碍。在此处我们耽搁了二十五分钟左右,同时也让大家体会到了团队的协作精神。

经过坚难的拉绳阶段出来后,是个小瀑布,上面有个小平台,大家也松了口气。这一家五口还让我帮她们拍起了合影照,嘿嘿,算两家三加二吧,不过两个大人是亲兄妹,到底是一家人两家人你们自己分吧。

透过岩下垂丝关注行进中的你们。

又见那双折小瀑边玩耍嬉戏的他们。

怎么能少得了刻画在岩石上面的白花一朵朵——木姜子。

还有我们的“哥俩好"呢,这姿势怎样,逗你们乐下。

大家休息片刻后,继续上路,

经过一个由两巨石搭成的天然小山洞,大家或回头或挥手或转身秀一下自己的存在。

再荡个秋千耍下,我是漫画超人,上面的@徐杰,别看了,不是说你呢,你最多是个猴子折滕,还亮啥像,跟小朋友争露脸机会,你好意思吗。

鲶鱼下水,像还是不像呢,我觉得这岩石挺像个鲶鱼头,正渴望溜下眼前那一汪清澈见底的静碧中畅游。

在中午12点前,我们来到七罗坑小桥,此时已徒步了3.5公里,海拔上升到300米左右,大家决定在此午餐休息。

吃完午餐,然后就是每次出驴必做的功课,合影留念,照片上还是没我,最近几次我们群专职摄影师@大威老是旷课,我只能替补上来,就这样失去一次亮相的机会了,过几天小群开个精英聚会,得狠狠的批评一下,这样没组织没纪律的怎行呢。

峡谷穿越:山水情,充满感性的路段,感受于拉磨第一谷的绿与蓝。

过了石桥小休以后海拔就在300米以上了,沿途风景也渐次展开。水是峡谷的主人,水是这段线路的主旋律,在这寒冬之时的你可以悠闲地领略峡谷柔水之美,在水天间品味那鱼儿的逍遥,呼吸那绝尘的空气,沉醉在交融幻化间,即使有多人次不小心湿身了,而我们还是深深的迷恋其中。

水帘洞↗玉浪滩↓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我乐山水之间矣!

枯枝,荒石,烈阳,

拉磨人在驴途!

这是远古巨兽吗,还是超级大蟒虫👌

熊掌,@徐杰同学发现的。

下午两点,我们走到了七罗坑水库大坝处,胖子哥不知怎么了,一脚踩进松软的沙石上,整个人趴倒在上面和泥沙来个亲密接触,太热情了。

胖子哥,雄起哦!

在4.5公里处路过第二个碇步,全程有两个小碇步,大家放开身手嗨了一会,因为马上就进入最后急剧爬升的坚难阶段了。

峡谷穿越:巨石阵

下午三点,走过5.5公里路程,海拔上升到500米左右,最后这是个跌宕起伏的路段,驴友们称它为巨石阵,这是峡谷中最具挑战性的一段,海拔跨度500-700米,这段由几米和十几巨石堆叠的坡道,又加上我们后半段体力不支,让我们行走的非常艰难,胖子哥因为摔过一跤,在这段路程大腿肌肉又抽筋了,一直在后面咬牙追随,@cfj-健和@徐杰,@尘土仨人也守护在他左右。

来到巨石阵置身于其间,只见那本是一片死寂的雍黑的顽石,却充满了运动和生命,在召唤着我们上前去探索。我目不转睛,怡然而视,除了惊叹,不由得升起了一股征服它的信心,虽然我的体力都差不多用尽了,还是甩开手脚快速的往上爬,同时带领着我们的队伍努力前行。

最后一次在几个大跨度的石头阵中用上了绳索,此时大家都有些许经验,轻松一次过关。

在巨石阵上摸爬滚打,一点都不泄气的初次户外的三小队员,实在值得点赞。

太阳即将下山了,最后的余辉透过树林中照在我们攀爬的岩石上,给了我们动力,也鼓励着我们向上的脚步。

虽然腿在抽筋了,胖子哥依然坚持着,有一股不服输的韧劲。

玉苍山景区

下午4点30,我们终于走出巨石阵,这时走了6.6公里,海拔也是660米,哈哈,66大顺哦,已经在预祝我们这次峡谷穿越会顺利完成了。因为接下来是一段轻柔和缓的路段,穿过峡谷边小竹林间的羊肠小道,即将进入玉苍山风景区。

在最后小道的分岔口,@蘭書同学挂上我们团队的红丝带,还特意让我给她拍照留念,说今天是她人生中成功挑战自己最有意义的时刻。

出了蜿蜒曲折的小道,爬上这条正在修筑的景区道路,往左走可直达海拔921米玉苍山最高处的摩天岭玻璃栈道,我们还是决定右行往景区售票点方向出去,然后再走古道绕回停车点。因为天色将晚,已经赶不上景区公交车下山了。

路上我们再回首俯视刚上来的峡谷巨石阵,依然令人感到震憾,套用@蘭書同学话的意思“我拉磨上来了,你们相信吗?”

我们要尽量趁天黑前走下山,以免天黑路难行,途中遇到意外发生,已无心留恋玉苍山景区的无限风光,一路催促大家加快脚步。

下午5点5分,这时已行走了8.1公里,海拔770米,我们来到了玉苍山国家森林公园至浦亭社区的游步道登山点,这条步道大约有6公里,路面平整,宽有1.5米左右,坡度不大,一路上还有几处风景点可欣赏。

佛指戏珠,这名字取的好吗,佛祖应该以大慈悲为怀,神态应以尊严稳重为本,何以戏耍石珠为乐呢,必须要改,😃😃我乱侃的,大家别见怪,让我也来戏一下佛指吧。

东天门,蔡队长说门口的长长圆圆的巨石,像男人的那啥,我感觉更像即将出轨的**,炮弹。

蘑菇岩,惟妙惟肖,叹为观止。蘑菇岩又是怎么形成的呢?我为大家科普了一下,以供参考,地球表面裸露的岩石在各种因素 的作用下会发生分化,时间久了,不坚硬的部分由于分化较快都分化完了,坚硬的部分则留了下来,突出地表,当风吹到此地受突出部分岩石的阻挡就会围着岩石打转,风在旋转的同时会携带附近的沙砾跟着旋转,这样,就会对突出地表的岩石产生打磨作用,越靠近底部的部分沙砾越大、越多,打磨就越厉害,越往上沙砾越细、越少,打磨的就越轻,天长日久就形成了上大下小的蘑菇石。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我们都在闷头赶路,前队八人在@悦达天下带路下走的飞快,后队我和蔡队长领着几位体力透支的队员紧随其后。

下午6点过,夜暮已经降临,还剩下最后两公里,道路上漆黑一片,大家打开手机照明小心毅毅的行走,在一个平路段,@尘土妹妹边走边往背包里拿水杯,结果被脚下一条宽十厘米的道路流水缝给拌倒,回家第二天右手都疼的干不了家务,好在已无大碍。

19年01月27日 18:46点

晚上七点前,我们终于返回了停车点,大家互相问好各自开车回家。

纵使高楼鳞次栉比,还是最爱山间风景;纵使街道车水马龙,还是最爱山间的清新空气,徒步户外就是我的最爱。

183

1楼   回复 举报 收藏

×

给孤帆远影7321鼓励哦!

  • 1
  • 2
  • 5
  • 10
  • 20
  • 50
×

其他金额

×

微信扫码支付

赞赏金额:20
孤帆远影7321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 6.66
×

赞赏清单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两步路使用帮助

(服务时间:工作日09:00~18:00)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微信扫一扫,咨询使用帮助客服

微信扫一扫,咨询商业活动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