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本溪满族自治县> 探溪田线铁路旧址(现观音阁水库淹没区)

探溪田线铁路旧址(现观音阁水库淹没区)

回复 收藏 正序 只看楼主

探溪田线铁路旧址(现观音阁水库淹没区)

2019-03-07 14:58:36 2182

偶然机会,于县志中发现现有小市至田师傅之铁路道轨并非原始道轨,并发现于哈叭岭段似乎有一座较长之隧道,而卫星地图也显示此处似乎有一路,遂,决定前去寻之
因无时间以及怕落空,探查计划被无限推迟之,直至本县一同为此目的前往此地之户外队归回称有六遂后,才最终决定前往此地

溪田线简介

溪田线作为沈丹线(原安奉铁路)的支线,已有百年历史,原名溪碱铁路,是日本侵略者为掠夺本溪地区的矿产资源而建。
溪田线沿线经过太子河、大堡河、汤河等河流。全线共架设桥梁59座2908延长米,修建隧道13座2627延长米(第六隧青石岭隧道为改线点前最后一隧,而在北甸仅发现六隧),其中的哈叭岭隧道全长1110米,是该线最长的隧道,第六太子河桥,全长389.5米,是该线最长的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溪田线因修建观音阁水库改线
——摘自本溪日报洞天周刊五版,部分删改
老线路十三隧
隧-1 大峪隧道?(约208)
隧-2 一白石砬隧道 (约50)
隧-3 二白石砬隧道 (约29)
隧-4 松树台隧道 (约65)
隧-5 温泉寺隧道 (71)
隧-6 青石岭隧道(459)
隧-7 观音阁隧道 (约38,猜测)
隧-8 刘家哨隧道 (约43)
隧-9 哈叭岭隧道 (1110)
隧-10六七隧道(一)(约93)
隧-11六七隧道(二)(约89)
隧-12六七隧道(三)(约55)
隧-13马城子隧道 (约318)
改线后八隧
隧-7 西岭隧道 (910)
隧-8 八盘岭隧道 (6340)

第一次探查

2018年5月27日开车至北甸,而后继续步行寻找,因今夏少雨,水库水位大降,原先被水淹没之土地因此露出,也因此发现残存之边墙

继续前行,发现驴友所述之第一座隧道——马城子隧道(约318)
(图中的水痕证明水位下降的严重,也说明水库常规水位时是看不见这隧道的)

出隧道,即为美称“月牙湾”之地方,前方连通第二座隧道

第二座隧道为六七隧道(三)(约55)(不表)
图中因水位线衬托可见此路基一直在抬升

图中为六七隧道(二)(约89)及前方断桥(约20)以及远处连遂(六七隧道(一)(约93))

过二遂后,草木突然茂盛,推测是常年于水位线以上之缘故,钻过一长段灌木丛后,最终见欲寻找之长遂,临近遂口,发现自遂内传来之巨大寒气,且洞口内雾气浓重,终因一人前往而不敢入内,只得原路返回

第二次探查

因不甘心之,加之正巧有一户外队发布此地之线路,便跟随前往
计划是先翻越哈叭岭,而后反穿六遂
图中为进入水中的铁路路基

第六座隧道——刘家哨隧道(约43)

穿过隧道后不久,铁路路基转弯并通向山沟之中,走约500m后,发现隧道北出口,而后随队员进入隧道

提示:隧道虽然主体完好,但存在一处长距离漏点(N出口一侧K-350一带)且洞顶已被严重侵蚀,在雨天尤其需要引起重视,另外存在一处严重塌方处(隧道K-600左右)可能成为将后的阻断处

图中为哈叭岭隧道(1110)

二探3D轨迹演示

冬季再去

2019冬,再度前往,发现水位大幅上升
图为被淹没的马城子隧道,因大量水借路穿过的原因,冰面未冻实

半没的六七一二

利用闪光灯拍摄哈叭岭遂隧道内景象(朝N出口)(远处白光为手电所致)

隧道N出口一侧山沟堆弃的“水泥块”

当年未完工的铁路——“北桓铁路”

据称,在修完溪田线(溪碱铁路)后(1913),日本又开始修建一条通往桓仁的铁路,但最终未完工,为此,我做了几次调查,确认了大体路线,以下面视频示意(第二段做的不是太好,就不发了)




2019年3月7日撰文
BETALASKA

180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1楼   回复 举报 收藏

×

给北台-阿拉斯加鼓励哦!

  • 1
  • 2
  • 5
  • 10
  • 20
  • 50
×

其他金额

×

微信扫码支付

赞赏金额:20
北台-阿拉斯加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 6.66
×

赞赏清单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两步路使用帮助

(服务时间:工作日09:00~18:00)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微信扫一扫,咨询使用帮助客服

微信扫一扫,咨询商业活动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