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畲,穿越黎川县海拔最高的三座山峰
2019年4月20日 阴
今天要探访闽赣边界建宁和黎川交界海拔最高的村庄百家畲,和它附近三座海拔1400米以上的高山——杨家岭、莲荷峰、眉毛峰,这也是黎川县最高的三座山峰。
不到6点,老杨已经在楼下等候,灰濛濛的天空,空气中还夹杂着些许雨星,不禁担心起今天的天气。
一路骑行一个多小时到达溪源乡桐荣村,海拔900米,是建宁县海拔最高的行政村,盛产毛竹,正值出笋季节,当地村民大多上山挖笋制笋,村庄笼罩在淡淡的薄雾之中,显得格外宁静。

继续沿弯弯曲曲的水泥山路骑行约3公里,到达县道762线交汇处,这里是建宁与泰宁的交界,往东到泰宁新桥,往北通黎川德胜镇。

折向北行3.5公里,是闽赣交界叶竹隘,路边立着两省界碑。武夷山脉自东北向西南延伸,进入建宁境内第一座山叫叶竹隘山,是江西黎川和福建建宁、泰宁、邵武四县的界山,叶竹隘在其西南侧山麓,是建泰黎边界一处重要古道关隘。

界碑前方,左边一条粗糙崎岖的机耕路通往百家畲。途中经过建黎边界的另一个重要隘口——五百隘。民国版《建宁县志》记载“楚溪之上十五里至五百隘,去治七十里,虽通新城(今黎川)小径,而崇冈沓𪩘,密箐悬崖......”。因修建了通村道路,已经看不到隘口的古建遗存,但在一侧茂密箬竹林下,仍然可以看到染着苔绿的古道石阶,下图是从桐荣方向上来的古道。

五百隘 当前海拔1155m
百家畲,位于建宁县与黎川县交界的高山腹地,海拔1100多米,被称为在云端上的村庄。由于地理位置偏僻,山高路远,交通闭塞,生活条件差,从80年代开始村民陆续迁出山外。一位仍然固守家园的江姓老人跟我们述说着村庄的过去,这个村庄原有陈、丁、何、江等姓,历史上是江西和福建两省山民生产生活和通商贸易的必经之地,加上丰富的竹木资源,吸引了人们在这里生息繁衍,因为人丁兴旺,人口众多,鼎盛时期达百余户,因此叫百家畲。

我和老杨在距离村口不远的一处岔路口停下车。今天要登的第一座高山,海拔1493米的黎川第二高峰莲荷峰就在眼前,遗憾的是它还笼罩在白茫茫浓雾中。

沿机耕路直达莲荷峰。以前这里是百家畲到德胜村的山路,几年前风电公司在山上建测风塔修建了机耕路。

植被茂密,雾大露重,林间遍布青苔绿厥。

临近山顶,见到高耸入云的测风塔,一侧的另一个测风塔已经倒塌。


莲荷峰顶,盛开着鲜艳的杜鹃花。当前海拔1493m


天公不作美,山上大雾弥漫,见不到远处的风景。下图是黎川驴友制作的图片,在莲荷峰上能看到杨家岭、眉毛峰、会仙峰,最右边的几个小突起是应感峰。

原路下山,临近百家畲村口,山涧盛开着两株云锦杜鹃。

百家畲还保留很多传统的木屋,大多数已人去楼空,只有出笋季节一些村民会回来挖笋制笋。


百家畲 当前海拔1131m
百家畲坐落在三座大山之间的小盆地,呈狭长地形村子东南面矗立着黎川县最高峰杨家岭,海拔1513米,东面是第二高峰莲荷峰,海拔1493米,西面是第三高峰眉毛峰,海拔1438米。

东边莲荷峰,山顶笼罩在云雾中

南边杨家岭

西边眉毛峰
出水口不远进入通往眉毛峰古道。这是百家畲通往樟村、宏村的重要通道,也是溪源桐荣一带信众经百家畲、九坊到会仙峰朝圣的古道。


岔路口,左转往眉毛峰,直走下九坊,不远处有石亭遗址,当地江姓老人说这里叫仙人岭(亭)。


仙人岭石亭

沿电野猪电线上山

眉毛峰,落花铺满山岗 海拔1443米

山顶西侧,有游人砍开灌木,透过林稍可看见会仙峰。

原路折返回到百家畲村庄,在这位江姓老人指点下,找到通往杨家岭的山路,一路沿着布设的电野猪电线到达山顶。




竹林下散布万寿竹,第一次见到
海拔1400米以上,山岭分布大片云锦杜鹃,从山的西北坡到东南坡,连绵二三百米,有的树干直径在20厘米以上,树冠高大10多米。此时已过盛花期,地上落英缤纷,树冠上还有一些迟开的花朵,一团团一簇簇相拥着,白中带粉,粉中带红,非常漂亮。如此大面积的云锦杜鹃原生群落,非常少见。





山顶杜鹃王,树干直径估计在30厘米以上 当前海拔1512m

沿山脊下到垭口附近,西北方向可以看到应感峰。当前海拔1426m。

隘口,两侧有古道,左下百家畲,右下落井溪。

驸马栏隘 当前海拔1318m
回到村庄,一户江姓村民回来挖笋,带着一头骡子用来驼运竹笋。

今天和老杨顺利完成百家畲三座大山穿越,全程徒徒步17.2公里,爬升超过1000米,耗时5个多小时,回程途中遇雨浑身湿透,够虐够累。虽然因天气不作美没能看到蓝天白云下群山逶迤连绵不绝的壮丽场面,但它独特的地理位置、良好的生态环境、多样的植物资源和丰富的古道关隘遗存越来越吸引着我走近它、了解它,期待来年云锦杜鹃盛开的时候再次登临胜境,领略它的美丽风光。
给雨心鼓励哦!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其他金额

微信扫码支付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赞赏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