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北京> 雨后天晴风力大,鸭山暴雨景色佳

雨后天晴风力大,鸭山暴雨景色佳

回复 收藏 正序 只看楼主

雨后天晴风力大,鸭山暴雨景色佳

2019-05-21 10:07:57 12637

昨夜下了一场雨,走起路来脚挂泥!还好,早上起来赶到集合地,天空还阴沉沉的,但天气预报今天没雨,晴天。果然,一路向前到达吉祥村下车后,天气晴朗,稍有微风。

路途遥远,到达大吉祥村时已经9:10。为了抓紧时间赶路,照例不拍照不集合,下车后迅速开始进山。
雨后的早晨特别的舒服,走起来感觉很好,前面的几位是惯常的几位,苍穹、玄冰、TK、执著等,为了不落下太远,宝贝爸、gaoyanda和我也紧跟于后。下车时看到了久未出山的多一点儿,但不知藏到了哪里,慢慢腾腾享受着后面的舒适。糯米快速追上,在前面拍了几张照片,之后不紧不慢地走着。但他这大长腿,正常的频率走起来,就得很多人小跑才能跟得上。
开始的一段路是乡村公路,可以很快的速度,时速大概在6km。公路稍有起伏,在一个转弯高点处立有长城"花楼"段的碑石。之后绕过几个山弯,通过上花楼村之后开始进入沟里。沟里的路也很好,虽然是山路,但较为平坦,可以开进去三轮车!两侧密林蔽日,走在下面的树荫里,不时刮来一阵凉风,感觉舒服。

花楼长城碑

山里公路弯弯绕

上花楼村

林荫路走到尽头,开始明显的爬升。爬升是大家在山里的常态,刚开始坡度较缓,在接近山脊的时候,突然变陡。坡度很快变得超过50度,越往上越陡。由于昨天的下雨,导致山路底部水分较大,表面看不出来,其实踩上去后容易脚底打滑。后来gaoyanda还回忆,好不容上去几步,结果一不小心,由于打滑又退了回去。这样的陡坡大概有100多米,之后逐渐变缓,路基也干燥结实,踩上去很舒服,也就到达山脊小垭口。前面的几人正在右侧鸭山顶上,一只铁三角树立顶部,标识清晰。

登顶鸭山放眼远望,蓝天白云,在今天表现特别给力。远处的山已经是满绿,经过一夜的雨水洗礼,加之大风横扫,能见度极好,可以看得很远!登顶后的糯米被美丽风景吸引,纵使山峰上风大,也难敌景色诱惑,做出决定再去下一个高点南猴顶,不跟我们走后面的A线了。其实虽然A线后面的峰顶没有南猴顶高,但暴雨顶、九里梁、山西沟、堆臼梁还是有非常不错的景色!由于后续路程还长,我们几个稍加逗留,拍了几张照片之后就折返开始下山了!

山坡上的花草,美!

鸭山顶

鸭山下降中
今天的A队线路是四上四下,鸭山是第一个高峰。从鸭山下来,经过跟上升几乎类似的陡坡,小心下行。不时防止脚底打滑,特别不好走的地方要倍加小心,好在并无危险,即使摔个屁股蹲儿,也没有碎石之类的复杂地形,滑倒也无大碍。
陡坡结束后,进入缓坡路段,之后达到石槽村。石槽村是一个安静祥和的山村,背依大山,村前开阔。村子很小,也未见村民,可能正是农忙季节,都在忙乎农田之类的事情!偶见村里农户家门口的农用车,以及村委会安装的广播大喇叭,这是农村常用的呼叫村民设备,村委会开会、村民到小广场看电影等事由,会通过广播通知,经常在电影里可以看见这种景象。2016年夏季曾经到过这里爬山,从村子后上有路可以上到背靠的大山—南猴顶,也是今天BC队上山的线路!
通过村西头后,A线和BC线分界。A队向南,BC队向北。我们几个走A的随即左转向南缓慢上升,村口的田埂上,很多地窖,是村民用来储存大白菜、土豆、萝卜之类用的,里面冬暖夏凉,是很多农村常用的天然冰箱。以前村里比较艰苦的时候,经常用这些地窖存放根茎类蔬菜,亦或存放苹果、梨等水果,纯天然,省电节能非常好!
离开村子之际,黑白就在手台里呼叫,问询前队大概位置。经常自称"神算子"的黑队长还真有点儿神,时间估计误差确实很小。大概估算该是AB分界的时间了,呼叫之后就很快确定了走A的到底是哪几人。经过粗略统计,很快确定A队的八人,分别是苍穹、玄冰、执著、宝贝爸、gaoyanda、勇敢者III、伙头军和我,基本呈332阵型。

石槽村村口

离开石槽村之后,开始时慢坡向上,后来沿一道山沟继续上升。沟里落叶很多,但路迹清楚,走得稍慢一些就可不费劲儿上升,很快上到垭口。时间已经12:30,肚皮也已经咕咕叫了。大家约定在此补给,很快就332阵型的前六人合并到达山脊垭口,一起开始补给。微风轻轻吹拂,吃着干粮还是很惬意的。一边的地上长着很好的韭菜,比黄花梁的更肥美!趁着吃饭休息的时间,大家各自采摘几根,之后继续后续行程。

从石槽村向南方向上升的山梁,不知道具体名字,但是今天的第二个高点,需要大概500多米的爬升,翻过这道梁,下降中随便抬头就能看见蓝天白云青山,就差绿水了。下山后就开始较长的一段乡间道路,直到进入山西沟开始向暴雨顶爬升。

随便回头看,美景尽入眼

蓝天白云

烽火台

乡间小道

下来的村子叫营盘村,村子不小,干净整洁!我跟宝贝爸、gaoyanda一起不紧不慢地走着。在一道山梁垭口,远远可见一座烽火台,土质烽火台在北方农村地区常见,高高在上,在今天的蓝天白云衬托下,正常的黄土色也显现出不同的风景,引得大家自觉驻足拍下记忆!穿村而过,路过一个小商店,店虽小品种不少,特别是我们需要的啤酒、饮料、水,样样齐全!宝贝爸早早就想喝啤酒减渴,店里有冰镇啤酒,太美赶紧豪饮一瓶,我和yanda每人来一个可乐,一口气完成,顿觉浑身来劲。之后顺着县道(刘干路)继续赶路。刚才一阵的大风刮掉了很多树枝,这一带公路两边都是杨树,杨树树干相对脆弱,经不住大风肆虐,许多树枝被刮折散落公路,行人在大风期间走这个路也有"祸从天降"的可能,好在现在风小了不少,基本没有掉落了。但已经横卧公路的树枝很多,一辆对面开来的小轿车咯噔噔压过一根较大的,也许对车子有小的划伤,但问题不大,没停车继续快速开走!


经过营盘村

又一个美丽村庄

开始登顶暴雨顶

暴雨顶登顶途中

油画一般的景色

山西沟村的美丽

颜色浅一点儿的
公路在山间盘绕,经过水壶沟桥之后右转开始上山,前面的山即是暴雨顶。第三个攀升,超过500米的海拔高度。山路好走,上升即可!补过了啤酒、可乐,自然是劲头十足,没怎么感觉就上升达到了石长城。这一段是在山腰位置,距离暴雨顶还有100多米的高度,继续上升很快达到峰顶。
暴雨顶是一对儿,两个相隔较近的山尖儿,各自竖立着一个铁三角标识。峰顶视野开阔,加上今天的能见度,远山近景蔚为壮观。蔓延的山峦,即使距离很远也是绿色尽显!山顶的蓝天,不是那种万里无云的状态,而是搭配了许多白色青色云彩,更显美丽,犹如一幅手工绘制的花卷,更加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美!
不知道为什么给山峰取了这么个名字—暴雨顶,莫非这里爱下暴雨?今天是没感觉到暴雨,倒是体验了暴风!山顶上不仅景色美丽,大风更有体会,有些地段抬起来的腿就能被大风刮飘,重量不足的大风中行走,还得漫步!

暴雨顶半山腰石长城

山下安静的山村

暴雨顶山腰回看

暴雨顶一

山峰观景

壮丽河山

暴雨顶二

再来一幅

是长嵯吗?
通过暴雨顶大风体验之后,向山下开始下行!走过了上升的体验,下降还是轻松,没多久到达乡村水泥公路,大概不到500米之后,右转进入最后一个爬升!
这个爬升的高点是堆臼梁,不到400米的爬升,在经历了3个连续上升之后,最后一个是最小的,想想这最后一个爬升没多少,自然是轻松自如,依轨迹而行很快上到峰顶。上升过程中可见石峰顶矗立的一座高压铁塔就是目标点,顺山路上行,在接近峰顶时遇到石崖,很大的断崖。需要绕着左侧走可以看见一条小路,顺着上去即可登顶。顶上风很大,头顶的铁塔高压线呜呜作响,不能久留,快速通过。

山脊之上

白云压顶

云遮阳光

堆臼梁铁塔

上升基本结束,开始下降。石长城旁边松林里,一条很好走的松林小路缓慢向下,走起来很舒服。可没多久发现轨迹偏离,而且偏离方向成逐渐加大的趋势,于是赶紧纠正!退回一点儿后按轨迹继续,但出现了问题,也随即开始了30多分钟的艰难钻林子之旅!松林茂密,高大的松林中,低矮的灌木长得很密,基本没有路迹可寻。找能通过的地方左右开拨,寻求通过。多次生钻之后还是未见好走的路段,原本我跟玄冰、执著三人,后来赶到的宝贝爸和gaoyanda一起,五人汇合!人多力量大,合作出主意突围,最后看着轨迹、路网都不靠谱,就向着石长城的方向开拓新路,"到达石长城后就好了"心里这么想着,果然没多久走上了石长城!


石长城

朵朵白云

沿城而行

保护区标识,亲切

老虎坑附近

石头堆砌的长城大约是在明代所修,经过岁月洗礼如今大部分已经坍塌,少部分还留有砌垒的形状,高高的山梁上纯石头造就的长城,我们走过时还在感叹哪来的这么多石头呢?就地取材显然也没有啊,莫非都是从山下人力扛上来的吗?如果真是那样,古人需要付出了多么大的精力!走上这段长城,风力依然不小,好在离开了茂密松林,不需要探路生钻,有点儿难走但路迹清晰,沿城即可!走石长城需要倍加小心,脚下的石头随时有可能被踩翻,要防止崴脚!这段长城3公里左右,一直走到石砌围成的老虎坑之后,左转开始沿石阵下降。对面的白河堡水库在夕阳掩映下分外妖娆!经过大约500多米的下降路段,终于离开了长城,走上了普通的山路。原来山路这么舒服!


夕阳掩映白河堡

美不胜收

再来一个

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体验

祖国山河,怎么表达对您的情感呢!

老虎坑

山路就是高速路了,走起来不是一般的舒服,很快就通过梯田,来到了北茨沟村附近。这里看上去不像是个村子,很多建筑像是厂房,可能是如今已经变成了一个狗养殖场?路边一座狗舍里,三条土狗对着我们狂吠,就连爱狗人士宝贝爸也不认,照样对着怒吼!狗舍旁边走出一位老乡,问我们后面还有没有人,他准备放狗了!要知道这些狗要是放出来还是挺可怕的,得知这样的告知,赶紧呼叫后面的勇III和伙头军二人加快速度避免与散狗战斗。二人得到信息后自然是快马加鞭,洪荒之力也不保留快速向终点挺近!


狗舍

之后的路就很好了,苍穹和头天就在这一带活动的王小青在路边等着我们,一起汇集后继续走几步,通过两道铁门之后达到公路终点。看看时间,19:05,又一次验证了黑白子设计轨迹和计划时间的精准,连中间钻林子消费的时间都能估算!


北茨沟

夕阳无限

终点候车

这次的活动赶上了雨后,大风带来了清新的空气也带来了一片蓝天,相比上周的灵山风雪,这是一个极好的登山天气,虽然途中遭遇风大,都属正常。需要指出的是在堆臼梁(高点的高压塔为标记)之后一段小下降钻林子不是正常的山路。在这座铁塔点之后有两条路好走,一左一右都是可行的,都可以下降到北茨沟!沿石长城而行是正确的选择,离开长城直接向下,钻林子的可能性很大,需要谨慎!石长城相对来说不是很好走,只要小心防止崴脚即可,时间允许的话慢慢走慢慢赏,体验岁月留下的痕迹,欣赏远处的白河堡水库,很不错的选择,比钻林子舒服多了!

感谢精心设计的黑队长,感谢前期探路的水土徐徐、808等人的辛劳,感谢结伴同行的伙伴,下次再见!
263

1楼   回复 举报 收藏

×

给小马哥鼓励哦!

  • 1
  • 2
  • 5
  • 10
  • 20
  • 50
×

其他金额

×

微信扫码支付

赞赏金额:20
小马哥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 6.66
×

赞赏清单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两步路使用帮助

(服务时间:工作日09:00~18:00)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微信扫一扫,咨询使用帮助客服

微信扫一扫,咨询商业活动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