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烂头岭穿越牛塘山

【封面 草山脊线】
好久没走这么长且野的路线了,全程22公里,爬升一千五,从阳江市走到恩平市那吉镇。想起来多年前骑车325国道路过一个叫那龙镇的地方住宿一晚,查了下地图还真就在隔壁,相距十多公里。
据说这是反穿方向,大概的路况过程:小路芦苇,宽敞小路,山包山坡穿梭,密林竹海,野草丛生,山谷山脊,高山草原,机耕大路,石头林路。路线足够长导致有一种走不完的感觉。加上路线比较小众,本不多见的布条还都包了浆。单人能走得让你怀疑人生,组队才是最佳,不会看轨迹的小白切勿落单,体力差点的走个十公里小环线意思一下。
以下图片是按时间顺序经历的一些气候地形:
山坳

大雾

密林

草木

高草

大树

竹林

竹海

没路

山谷

山头

草坡

石头堆

最后这里还需要爬升一段,所见之处皆要走完后才下,考验强弩之末势如何。

上午一直都是洗头局,下午才有点云开雾散春光明媚的意思。所谓洗头局是指登山时赶上大雾弥漫、水汽十足到满头湿漉漉。这次更猛,登上最高峰烂头岭后狂风呼啸,浓雾中夹带雨点子了都,横斜着打在帽子身上背包上噼里啪啦的响,温度骤降。因登顶吭哧吭哧而积累的燥热,瞬间变成了冷汗,散热机制秒变御寒模式。
以前极少遇到洗头局,印象中就三官山有一次,离这不远。所以到现在都不知道三官山到底长啥样,十米开外见不到人影的白雾把一切都遮住了。结果最近连着三场洗头局,这是要把曾经失去的体验拿回来啊。果然是春山如黛草如烟,难觅踪影。
插播前两周的洗头局,借此地提一下,聊胜于无吧。
上周的汕尾大莲花山三张白雾局



上上周的两张广州从化的五老三环线雾蒙蒙局


最近跟浓雾杠上了,去之无味,不去可惜。
跟三官山类似的还有漫山遍野的牛粪——一点都不夸张,漫山遍野一般是形容大面积的鲜花盛开,但此处形容恰如其分。满地黑色地雷,一不留神就中标,打起精神的全神贯注躲着走,比考试还紧张。一些非常偏僻的林子深处也一堆堆,尤其只要走到稍微宽敞那么一丁点的草地,必然被拉满地,服了这些牛群。看样子是散养的,一放大半年随机溜达,主人家到时候咋找它们。
烂头岭的本名叫龙山,名字还挺霸气,海拔1014米,山脚海拔两百多米,六公里就登顶了。后面16公里起起伏伏,各种路况都有。一而再再而三的走错路,岔路多,加上大雾天气一点方向感都没有,人均走错路几次,走着走着后队就变成了前队,前队折回来变队尾。领头开路的也是换着来,小白打头阵只会带着大家误入歧途。
中间好几公里的密林狂草路线,已经达到折磨人的段位了。密林的意思是如果没有轨迹指引,怕是路都找不着,路迹非常不明显,说没有也可以。带刺荆棘特多,不同品种的刺,但痛是一样的,人均三五道口子只多不少。低头弯腰卡包脚滑那都是常规操作,还得防黑雷。不管是树木还是竹林都很难走,阻力大,枝条刮脖子打脸一路。狂草是指那些个草长的很深,起码到腰,有些比人还高。一片片一堆堆密集恐惧症一样,走在草根上面打滑,夏天绝不敢走。轨迹飘,走在轨迹线上时路也飘,照着大概方向强行开路了几次。
下面视频的草区算是好走的了,才有空来拍一下
有几处石头坡夹着树竹林非常费劲,坡度还不小,走一段就得休息一下,体力消耗大。唯一的亮点是有很多草原山头,漫山遍野金黄草坡,一览众山视野开阔,如果是晴空万里将会非常漂亮,可惜没有如果。
竹林路走的人精疲力尽

密不透风

竹林分好几种,细高的,细矮的,密密麻麻的,走得人头皮发麻。
春天爬山有个缺点,就是得带足保暖衣,山上气候变幻莫测。千米气温降6度,刮风体感起码降十度以上,跟冬天没啥区别。但要是大晴天又反过来了,山上空气透明度高紫外线强会非常晒。又要做防晒,海岸线也这样。然后还容易起雾,云山雾海的只闻其声不见其景。
另外下午热起来后草地上已经发现有山蚂蝗了。最后总结一下,这里能下雪就好了,深冬走一次雪线绝了!下面记录一个全程:
起点,也是小环线的终点,出发了。

凌晨的村树,拓扑结构之角度不同,鹤立鸡群。

摸黑进山

一个小陡坡

一汪小清泉

常规速度

爬了一段粗糙的野陡坡,终于上到开阔地。林中草叶腐质味浓,瘴气也。

第一张非灯光下的野山图,青不青,黄不黄,白不白,开局一般。

到达露营基地

那根登山单杖立的很帅!

此处遍地牛翔,躲着点走

忙碌的露营客

零零散散也有一大片帐篷

继续前进,白雾弥漫

埋头走路,毫无乐趣

双V成V,假装开心

视频版大风大雾
准备,,,登顶

烂头岭顶峰,就这,海拔1014米。几块石头,其貌不扬,没遮没挡,狂风呼啸,本想在此休整一下的整不了了,只能继续前进,太冷了,呆多一会感觉要失温。

可怜巴巴的一布条。烂头岭上没看到一棵大树,这棵就算是了。

走向迷雾

迷雾中来

实在是没啥拍的

继续走雾

继续雾来

山坳里给牛喝水的小塘应该是

路标

继续爬坡

雾无形而山有棱,汝无影而吾有思

显眼包

一头大水牛



一根黄叶藤

没完没了的白雾里走烦了大伙合个影先!

换个地继续合



前方有人扎堆

一键三连之人以类聚



这里是一个非常开阔的半山垭口

还可以看到山腰上的小路梯田地

有人


巨石


打卡两张

Cheers

爱美之心,全靠女人
花小妹

花大姐

果老弟

果中果

这是什么树种,一路都有,像灌木条,发散但长不高

莫愁前路无白雾,大伙都在等阳光

少有大石巨岩,多是这种像火山岩一样的连体小石峰

一组抓拍,没啥景观,全靠人像




路标,牛头骨!

中队合个影先

继续散兵游勇,山脊上足够宽大,随便撒欢好了


好像一坨狗头石

继续旁坡左道

看多了感觉这灌木条还挺好看,算不算无中生有,苦中作乐,极限施压,大道至简。

大家轮流当先锋,这是其中一个开路小哥。第一人要能熟练的操作两步路轨迹,不会的别勉强充大头。

一面天然巨石坡

大队入林



两张特写


潮湿的林中路现场

这一段路视频版
少见的几棵高大树木

在诸多大小草山头之间转来转去

临时休息在一片竹林拱卫的石头小顶,这一段累够呛

肩高的竹林

哪位大哥的保温杯,合着红布条都成了路标。

回望刚刚的石头小顶,后队还在休息

继续前进,队伍拉的老长,人都走成了单兵作战,相距甚远,但又目力可及。



这一段矮竹林的视频版
一个垭口,腰这么高的密集竹林


下陡坡竹林,难走。路况算是比较差的,薄鞋底要遭大罪。

走到一小块石头丁点宽地休息会,最多站五六个人

远处前队在一个山头上,走过去得两公里

回望这段竹林坡路

后队还在密不透风的竹海里艰难挣扎


视频拍一下这里
荆棘,一抓一个尖叫,勾衣服背包帽子是常态


都不知道这叫啥路,走到跟前才能看出来一丁点路的意思,没轨迹分分钟迷路。

介于有路和无路之间,看着都可以走,走着又不像

迷踪林

难得一见的寥寥数朵白花红果



锯齿植物和树长在一兜了,根系在泥土中可能打架几十年,谁也没能奈何谁。再过个一亿年,树的叶子长刺了也保不齐。

终于我们也到了这个山头,再看前方,以为前面右拐就下山,没想到还得绕道最高远那个山头去转一圈才行,22公里真不是白给的。

大伙席地而坐,刚刚穿了一片毫无路径的野林子累惨了,舍命追上前面这个小队,单独走心里没底,即使轨迹对了但走在非常粗糙狂野的草林里,总有点余悸。

旁边一个山水库

我从山中来,带着绿清泉

休息足够,又开始大拐弯,走了一段山谷密林,乱走一气的,大概或许差不多是这条路。

走出来开始爬坡

一键三连之草坡美景



刚刚走过的绿色山头

爬大坡了

一颗石头

一面天坡

回首后山

前路漫漫

视野开阔,拍照姿势


女人的力气与爱美时刻成正比,且无上限,不然咋能背个包起跳

后面还有爬坡的人


前面也在爬坡


一组独照




胡乱走,朝着大概方向,快十个小时了运动

上下山坡

一键三连



回望这面大山坡,目测多高,六十米差不多

四人+1的抱团小分队,大队伍走着走着就自动分裂成数个小分队。


一键四连之走山脊




玛尼堆

从这个山头左边路过,实在没心情爬上去了


十个半小时666,马上十九公里

遇到一群老黄牛


牛塘山之牛气冲天

一组禾雀花,本名应该是大果油麻藤



硬拗了一个1314的景标点,还可以!

碎石路,接近村庄

绿色家园路标

我在恩平等你——我从阳江走过来见你!

春池水暖鸭先知

农家乐小炒鸡,柴火大灶。

大黄

吃饱喝足,撤回深中通道

因为天气的原因,本想扫一波美图的,天时不如地利 不如人和很多时间未必,真相是人算不如天算。观景未达反成叙事,关上一扇门,开了个小窗。
最后,给户外运动打个广告,广而告之。户外运动好啊,跋山涉水妙!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给万里鼓励哦!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其他金额

微信扫码支付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赞赏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