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灵山一日行

江苏 七星楼主
在1941~1942年被囚禁于上饶监狱期间,现代著名诗人、文艺战士冯雪峰(1903~1976)创作了组诗《灵山歌》,热情讴歌方慧生烈士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和可歌可泣的革命事业。
组诗《灵山歌》是战斗的号角,是抗争的标枪,是照亮的火炬,其中提及的灵山是方慧生烈士曾经浴血奋战的地方。
历代名人王介甫、辛幼安、韩元吉等对灵山多有赞美,只是灵山长期以来低调得几乎没有人听说过。
灵山位于江西省上饶市广信区左溪村。虽然远在千里之外,但是为了得偿所愿,让多年的梦想不再遥不可及,我决定这次前往灵山走一遭。

(本图片来自网络;若涉侵权,请联系删除)
2025年8月12日早晨,昨晚在公交站“吾悦广场”站附近下榻的我们准备乘坐公交车前往灵山景区。
灵山景区在上饶市区西北方,距离上饶市区二三十公里。从上饶市区前往灵山景区的交通还算方便:在公交站“吾悦广场”站乘坐“上饶监狱—灵山首末站”的公交车在末站“灵山首末站”下车,即可到达灵山游客中心。公交车是个中巴,大约半个小时一班。
8:30左右,候车长达大半个小时后,我们终于等来了如期而至的这趟公交车。这趟公交车幸好没有姗姗来迟,否则今日的时间将会更加紧张。
大约40分钟后,公交车到达末站“灵山首末站”。我和二猫下车后,撑开伞,前往灵山左溪游客中心。
游客中心门前锣鼓喧天、彩旗招展,一队训练有素的人马在此表演舞狮,旁边不少人围观。
一问才知,原来第三届上饶灵山景区状元节今天盛大开幕。
时不我待,我们只能匆匆一瞥后进入游客中心。
为了节约时间、提高效率,我们决定乘坐索道上山。灵山门票是二猫事先在网上订购的,需要购买的只是索道票。
游客中心里人头攒动、门庭若市、你来我往。经过排队、验证、付款后,终于购得两张索道票。索道票要价不菲,每人75元,简直与抢钱无异。
















9:30左右,我和二猫拿着索道票,步行2公里后,到达索道下站。
这里也是人山人海、接踵摩肩。排队乘坐索道的队伍很长,形成了几条一字长蛇阵。
大厅里没有空调,屈指可数的几个大功率电扇在那里可劲儿地扇着,也只是起到杯水车薪的效果,引得不少顾客牢骚满腹、口出怨言。
耐着性子排队大约20分钟后,我们终于等来了缆车,手脚麻利地进入缆车。缆车是轿厢式的,最大载客量8人。
7人坐定后,缆车运行在距离地面十几米的高空,向高处徐徐爬升。
脚下沟壑纵横,林木茂盛。右前方一条白色的线条若隐若现,那是步行或乘坐景交车上山的盘山公路。
大约20分钟后,到达索道上站,这段大约3公里的行程结束。
灵山的徒步线路很多,大多是在栈道上。据攻略说,从索道上站出来,向左走是比较平缓的211线路,向右走是比较爬坡的985线路。
鉴于体能、天气、时间等主客观因素,我们决定还是从211线路上山。
据《上饶县志》记载,灵山共有72座山峰。这些山峰大都是由石头构成的,看起来三分像是动物。所以,灵山的很多景点是以动物命名的。所谓“三分相像,七分想象”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出索道上站沿着栈道左行不远,我们到达天空之镜。这是一块巨大的淡蓝色的镜子,应该是用钢化玻璃制作的。
正如网友所言:这里真地是拍照圣地。蓝天白云和人影景物倒影在湖面般的镜面中,让人感觉自己宛若置身于仙境之中。不少俊男靓女在此摆出各种造型,流连忘返。
也有不少颜值实在对不起观众的也乐此不疲地东施效颦,上演现实版“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我们从天空之镜返回后,继续沿着栈道逆时针前行,到达一个休息点。
在这个休息点休闲的间隙,蓦然回头,我发现那个刚刚建好的网红扶梯不仅正在运行,而且好像还可以免费体验。
天赐良机,其可错过?我和二猫立马兴冲冲地冲向那里,脚步踏上了正在运行中的扶梯上。
原来扶梯依然处于试运营阶段!能够免费体验,让人喜出望外。
天上太阳火辣辣地晒着。为防晒伤中暑,我立马再次撑起雨伞。有志愿者见状,大声而友好地提醒我收起雨伞,免得戳到他人。
我觉得言之有理,默默地收起雨伞,任凭毒辣的太阳在我头顶肆虐。
扶梯竟然有好几段,远非我原先预料中的只有一段。一段结束后,又一段出现,段段相接,连绵不绝。
扶梯建设在岩峰之间,随山就势,曲曲折折,扶摇而上,共有七八段之多。
乘坐这段电梯,不仅可以节省宝贵的体能和时间,还可以欣赏周遭的景色,一举多得。
不期而至的微风拂面,增添了些许的凉意。
扶梯的尽头有个小广场。我和二猫在这里休息片刻,顺便消灭带来的梨子以补充水分。












休息15分钟后,我们继续沿着栈道前行。又经过一些景点后,我和二猫在景点“封侯拜相”前的凉亭里午餐。
这个凉亭就是刚才在小广场仰望时看到的那个亭子,海拔更高,视野也更开阔。
放眼望去,形态各异、大小不一的石头星罗棋布,让人叹为观止、大开眼界。
这里简直就是石头的世界!从学术上说,灵山的地貌是典型的花岗岩峰林地貌,与张家界的石英砂岩峰林地貌截然不同。
让人肃然起敬的是,那些在石缝之间顽强生长的树木用炽烈而不屈的生命寂然无声地抗拒着恶劣的环境。
栈道的一边是山体,一边是悬崖,走在上面如同行走在半空之中。烈日当空,时有凉风。
有意思的是,这里树立的一块指示牌上赫然写着:距离三清山85公里,龟峰90公里,龙虎山155公里,武夷山121公里。
如此说来,此处地处三清山、龟峰、龙虎山和武夷山四个景区中间,是四山辐射的交织点。
又经过“南天门”“中华龙脊”等景点后,我们到达久负盛名的“雄霸天下”。
“雄霸天下”高十数米,孤傲地矗立群峰之中,雄视周围,被视为灵山的标志性景观。
这是大自然的杰作,鬼斧神工,不可多得,十分震撼!
据说,面对这巨无霸似的擎天一柱,男人见了笑哈哈,女人见了羞答答。
这里有一群中老年女性,心花怒放,心猿意马,对着这个又粗又长又硬的家伙肆无忌惮地评头论足、声嘶力竭地放声浪笑,声音之大直上云霄,而且经久不息,仿佛情窦初开的少女一般,哪里有丝毫的羞答答?
路人见状,觉得此地不宜久留,惟恐避之不及,报以鄙夷的目光。
经过“雄霸天下”,剩余的栈道就是老栈道了,位于灵山的背面。这里的景色也不错,东北方绵绵不断的一排山峰就是中华龙脊,西北方高耸入云的一座山峰就是天梯峰,正北方下面呈倒C形的区域是灵山大峡谷。
沿着老栈道再往西走,中途经过玻璃栈道。玻璃栈道其实没有多长,大约20米左右。
下午两点左右,我们到达天梯峰附近。天梯峰是灵山主峰,海拔大约1500米。
天梯峰近在眼前,让人欲罢不能。但是,往返天梯峰需要耗时至少1.5小时。时间紧迫,来不及攀登天梯峰了。而且,对于攀登天梯峰的路线我也一无所知。基于这些考虑,天梯峰只能遗憾错过。
过了天梯峰路口,出现一个分岔路口:继续前行到达索道上站,左上到达扶梯尽头的小广场。
我们在此休息的片刻,一只可爱的小松鼠闻声而至,前来求食。它拖着毛茸茸的大尾巴,浅灰色的毛发甚是抢眼。
面对我们几位高大的灵长目人类,小家伙丝毫无惧,很有些“和尚打伞一一无法无天”的意味。
在我们的建议下,一位经过的小伙子从背包中拿出一个李子扔给小家伙。小家伙先是咬了一口试吃一下,接着双手抱起李子撒腿而去,消失在林石之后。


几分钟之后,为了赶时间,我们选择继续前行。
走着走着,忽然风云突变、天昏地暗,二猫惊呼起来。这时,太阳躲起来了,温度急剧降低了,一阵云雾飘过来了。刚才的晴空万里变成了现在的暗无天日,虽然不至于伸手不见五指,但是能见度却变得很低。
为了御寒,我不由得加快了脚步。片刻之后,云开雾散,继以小雨。
风雨交加!索道上站厅里挤满了打算乘坐索道下山的游客。我们不屑一顾,打着伞继续剩余的行程,按照原计划从步道下山。
下山的步道在985线路入口不远处,很好找,但是很难走。下山步道是石头构成的台阶路,不仅崎岖不平,而且湿滑异常。
走走停停,这段大约3公里的步道至少耗时40分钟,沿途还偶遇不少拾级而上的驴友。
下午三点半左右,我们终于到达盘山公路上。这条盘山公路就是上午在缆车上俯视时看到的那条公路,就像一条丝带一样缠绕在山间。
经过卡点后,左侧不远处就是玉龙瀑布。在二猫的建议下,我们专程去玉龙瀑布看了看,也就那么回事。
也许是因为久旱无雨的缘故,瀑布的水量不大,像几根白头发一样悬挂在悬崖上,虚有其表,不免让人大失所望。
四点左右,我们打算沿着这条盘山公路步行下山。前方遇到两个本地的驴友,他们是两个年轻的小伙子。他们问我是否打算步行下山,我给予肯定的回答。
其中一人说这里有上山的接驳景交车。我听后有些心动,准备在此乘车下山。但是二猫说那个景交车不靠谱,有没有还是两可之间,更不确定啥时过来,不如步行下山稳当。
我想想觉得也是,就继续大步流星,只想着尽快下山回城。
这条盘山公路上的弯道竟然多如牛毛,难怪缆车一会儿在左边,一会儿在头顶,一会儿在右边,穿梭不息。
经过几个转弯后,我迎面发现有一辆景交车模样的客车上山了。
大约3公里后,二猫不想走了,决定在路边等候景交车。我不想浪费时间,决定继续步行。
又是下坡,路况又好,如果不跑起来不仅对不起自己的双腿,也对不起脚下的路。我实在没有理由不跑起来,于是就迈开双腿跑将起来。
跑了大约2公里之后,二猫来电话说,她已经上了景交车了,让我在路边拦停上车。
在路边等候了几分钟后,景交车由远及近而至,大汗淋漓的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登车。
从这里到游客中心还剩不到2公里的路程,景交车转瞬即到。17时左右,我们乘坐“上饶监狱—灵山首末站”的公交车返回上饶市区。灵山一日行结束。










如果说这次灵山一日行有什么值得一提的地方,那么不外乎这几个方面:一是实现了我多年以来徒步灵山的愿望;二是适逢其会地免费体验了扶梯;三是比较全面地欣赏了灵山的美景。
原本我是打算跟着户外组织去的,但是一直没有户外组织策划。究其原因,可能与组织成本、灵山发生的事故等因素有关。
据说,多年以前,有户外组织带领人马从野道进入灵山。在翻山越岭的过程中,有队友一不小心摔成重伤,横尸当场,死于非命。从那以后,户外组织谈灵色变,不再组织徒步灵山的活动。
一等再等,等无可等,就无需再等。求人不如求己,这才有了我自己策划、组织和实施的这次灵山一日行。
徐霞客在《江右日记》中记载,他本打算登上灵山,后因生病而作罢,成为他抱憾终生之事。
似乎有些巧合的是,第二天我查阅灵山公众号得知,扶梯当天停止试运营。也许,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吧。再迟一天,免费体验扶梯将成为痴心妄想和痴人说梦。
我深知:在户外徒步中,要想获得最佳体验,必须全身心地投入。
辛幼安在词作《沁园春·灵山齐庵赋》中这样描写灵山:“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正惊湍直下,跳珠倒溅;小桥横截,缺月初弓。老合投闲,天教多事,检校长身十万松。吾庐小,在龙蛇影外,风雨声中。 争先见面重重,看爽气朝来三数峰。似谢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户,车骑雍容。我觉其间,雄深雅健,如对文章太史公。新堤路,问偃湖何日,烟水濛濛?”
冯雪峰对灵山赞不绝口:他在《灵山歌》中说灵山是“神奇的山,不屈的山,诱人的山”!
虽然灵山的名气远远不如江西境内庐山、武功山、三清山、龙虎山、井冈山等兄弟山峰的名气,但是灵山一日行还是让我有种“相见恨晚、不虚此行”的感觉。
据说从高空俯瞰,灵山山脉连绵起伏,犹如一位侧躺着入睡的江南美女,灵山因此被世人赞誉为“睡美人”。我带着半信半疑的态度打开高德地图查询核实,发现果真如此。
道家尚阴,美人属阴,难怪灵山被道家列为“第33福地”。看来,道家的眼光确实不错!
其实,灵山面积很大,被辟为景区的面积仅有160平方公里,只占整个灵山面积的一小部分,灵山还有很多地方出于保护等原因并未开发。
百度百科介绍说,灵山之中有灵山,这就是夹层灵山。从轨迹看,今日灵山之行的大部分线路都在夹层灵山上。
如果说这次灵山一日行有什么美中不足的地方,那么不外乎这几个方面:一是未能登顶天梯峰;二是有些景点未能前往;三是未能全程徒步。弥补这些遗憾,只能来日方长了。

正是由于众多像方慧生烈士这样的革命先辈们“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浴血奋战,这锦绣江山才最终属于人民,我辈才得以上得灵山。
(郑重声明:1.本文为作者原创,版权所有,侵权必究;2.除特别注明外,本文图片全部来自本人或队友亲摄。)
给七星楼主鼓励哦!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其他金额

微信扫码支付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赞赏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