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古城墙遗迹之五:老宝山古城墙

2018-06-23 11:04高桥老宝山城墙遗址

“老宝山”并非在现今的宝山区,而是在浦东新区高桥镇。高桥地区在清、民国时由宝山县管辖,1993年高桥地区划归为浦东新区。老宝山古城墙在外高桥保税区杨高北一路尽头东南角,现仍存留一段残墙。
据记载,明朝永乐十年(公元1412年),为保证长江口外船只的航行安全,在高桥镇东面的沿海地区,修筑30余丈高的土山一座,上设烽堠,白日燃烟,夜间烽火,作为航海标志,明成祖朱棣赐名“宝山”,并建亭立碑,“宝山”一名由此而来。
明万历四年(公元1576年),为抗御倭寇,在宝山之西麓建一座土城,号“宝山堡城”,设宝山千户所,成为海防****。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一次特大的海潮冲毁高桥外海塘,将宝山及土城冲坍。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再次垮塌,没入大海之中。请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为加强上海防务,又在旧城址北二里处建一座长方城(即现今老宝山遗址), 城周四百九十五丈(约3.3里), 设吴淞所,有四重城门,城内有十字街、城隍庙等。
清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七月十六日夜,宝山城突遭飓风海潮袭击,城内房屋设施大多倾覆。宝山城历经沧桑,后国民政府要拆除城垣,当地乡绅有组织抵制,古城得以保护。20世纪60年代初, 古城的四座城门俱全。现仅剩南门,据说,1976年10月轮到拆南城门时,突降大雨才幸免。2011年,浦东新区政府对南城门及部分城墙进行保护修缮。









老宝山城遗址被铁栏杆圈起,开有两道门,但均“铁将军”把门。内有老头、老太太看护,跟他们说进去看看,但被拒绝。无奈,只能隔着铁栏杆的空档一睹其芳容。



后到围墙西侧,看到一家仓储物流有天桥,方居高临下看个全貌。




老宝山城被外高桥保税港区集装箱圈围,成一个孤岛。


上海市境内城墙列表
名称 |
所在地 |
建造年代 |
形制 |
毁损情况 |
现状 |
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 |
城周5公里,圆形 |
1912年至1914年拆除 |
残留西北二段,大境路口北侧59米,露香园路口西侧71米 |
||
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 |
城周2公里,方形 |
1925年拆除 |
残留一段东墙76米 |
||
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 |
城周4公里,方形 |
1958年拆除 |
残留一段东墙90米 |
||
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 |
城周1.5公里,长方形 |
- |
周围几可连绵 |
||
明嘉靖十六年(1537年) |
城周2.4公里,方形 |
1960年代拆毁 |
残留一段南墙37米 |
||
明万历二年(1574年) |
城周1030丈(约6华里),椭圆形 |
1950年起陆续拆除 |
今无存,辟为环城马路 |
||
南宋嘉定十二年(1219年) |
城周7.5公里,圆形 |
1949年后逐渐毁损 |
残留一段南墙118米,西城门南北二段67米、85米 |
||
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 |
城周6公里,方形 |
1933年后逐渐毁损 |
残留南门旁一段5米,东墙、东南角二段约300米 |
||
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 |
城周3公里,方形 |
1950年后逐步拆毁 |
残留北墙万佛阁下25米 |
||
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 |
城周2.25公里,长方形 |
至1949年拆除 |
周围几可连绵 |
||
唐天宝十载(751年) |
城周4.5公里,圆形 |
1939年至1982年间拆除 |
残留一段东墙60米,位于武警驻松江部队靶场 |
||
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 |
城周4里7分,方形 |
1954年起陆续拆除平整 |
今无存,辟为环城马路 |
(2018-6-23)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给太极(金成吉)鼓励哦!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其他金额

微信扫码支付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赞赏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