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三明> 金铙山北部山脊4日徒步日记

金铙山北部山脊4日徒步日记

回复 收藏 正序 只看楼主

金铙山北部山脊4日徒步日记

2019-08-08 22:59:00 14556

        6、7月间,先后4次周末闲暇时间穿越金铙山北部数条山脊,翻越白石顶、宝峰山、隧道山、馒头山和千米以上无名山峰。巍巍金铙山,重峦叠嶂,横亘百里,分脉绵延,长岭深涧无以计数。每一个长岭山脊,每一条幽壑深谷,都潜藏着无数秘密胜境,等待着去探索发现。
        金铙山北部山脊险峻,峡谷幽深,每一条线路都是新鲜,每一处风景都是新奇,每一次走下来很累也很虐,但又是一次次令人难忘,每一次短暂旅程的结束又是下一次旅程欲望的开始。
        景区公路曲曲折折,峰回路转,仰望处,是耸入云端的山峰;回眸间,是风卷云舒的蓝天。从樱桃岭到坪岗上,长约6km的景区公路,有多条从金铙山顶延伸下来的山脊,其间峡谷溪涧的涓涓细流汇入高峰香溪花谷,注入金溪,成为闽江源头。因为景区开发后封闭管理,近年来这片区域少有人涉足,是神秘又让人向往的荒野之地。
         线规划:
        路径1:景区公路9km处,樱桃岭古道--白石顶--小木屋巨石阵--圣主庙--樱桃岭;
        路径2:景区公路10km处,白崖山脊--白石顶--馒头山--圣主庙--樱桃岭;
        路径3:景区公路11km处,坟背山脊--隧道山顶--宝峰山-坪岗酒店-沿景区公路返回坟背;
        路径4:景区公路9.5km处,大际面瀑布上方山脊--白石顶--隧道山顶-宝峰山-坪岗上-沿景区公路返回起点。


Day1…6月15日  重走樱桃岭,古道穿越白石顶

        路径:景区公路9km处,樱桃岭古道--白石顶--小木屋巨石阵--圣主庙--樱桃岭。   线路行程15公里,全程耗时9:04,最高海拔1858米,累计爬升1129米。
        樱桃岭古道石阶一级一级蜿蜒向上,可直达金铙山最高峰白石顶。沿途有高山庙、圣主庙、龙王庙和顶庵(五谷神庙),以前山下各方信众到白石顶沿路朝拜祈福,走的是这条山路,故有“朝圣之路”之称。
        古道有些荒芜,苔重阶绿,落叶堆积,阳光穿透树林,斑驳陆离。

        路旁这块突出的石头,相信以前走过樱桃岭古道的人都不会忘记,都说到这里已经走了一半的路程。再往前转入山谷,有一片高山红花油茶种群,一棵树上结了些青涩的果子。

        在一处突出的岩石之间上,展现在眼前的是壮观的云海,笠帽山和邹家尖之间仿佛隔着一湾波涛汹涌的海峡,远方天际线双门石和峨嵋峰依稀可见。

       圣主庙,大半边屋顶已经坍塌。

        转过一个山谷,出现一座小山塘,水质清澈,鱼翔浅底。这是开发景区后修建的蓄水池,为景区小木屋提供用水。

        穿过一片高山松林,进入万亩高山草甸,眼前豁然开朗,古道两旁的山坡开满黄花 。

        为保护高山生态环境,高山小火车和游客服务部即将停止运行。

闽越王试剑石
        白石顶,海拔1858米。顶端有景区修建的“八闽第一峰”标志和更早福建省测绘局设置的测量标志及位置坐标点。

白石顶    海拔1858米

 顶庵
        仙人池,金铙山景区标志性景点之一,一方巨石,一泓清水,终年不涸,澄明如镜,水色天光,互为映衬,为闽山一绝。  

 仙人池
        沿小火车轨道往小木屋方向,计划的目标是去馒头山。 穿过绿草如茵的山谷,淙淙细流在脚下流淌 。

       v山岭上的这几组巨石阵,大家都是第一次见到,非常壮观,与蓝天白云相辉相映。

        馒头山距离这里还有近200米的落差,由于时间来不及,此行的终点只到这里,馒头山的秘密也只有留待下次再去探寻。


Day2 …6月29日  探秘馒头山,白崖直上白石顶

        路径:景区公路10km处,白崖山脊--白石顶--馒头山--圣主庙--樱桃岭。   线路行程17公里,全程耗时11小时,海拔1858米,累计爬升1359米。
        景区公路10km处,介于樱桃岭和坟背之间,有一条从白石顶延伸下来的山脉,山脉两侧是源自白石顶的纵深峡谷,西南侧峡谷有一面巨大崖壁,在建宁县城的任何位置都白晃晃的醒目可见,称为“白崖”。这次从白崖上方的山脊上去,直插金铙山主峰白石顶,再东折探访神秘的馒头山,继续走完上次没走完的路,是一条完全陌生的线路。
        左下角的两处白斑是白崖,右上角最高点是白石顶。

景区公路10km附近看到的白崖一角

        到达白崖上方山脊,感觉像在悬崖边上行走,只是树木茂密看不到崖壁,想象着脚下是上百米深的悬崖绝壁就心里发毛。

        下方这组巨石,堆积错落,形态奇妙,与高大原木相映成趣。

     白石顶上云雾缭绕,距离还很远,镜头拉近可以看到横卧崖壁上的高空栈道。

像一对金刚,在深山丛林里默默相守了几万年
        又一组巨石横空出世,感叹自然的鬼斧神工,神奇造化!

江山如此多娇,忍不住要臭美一下

挂壁石

高山小馒头
        前面的坳口突然收紧,山脊很狭窄,长满杜鹃等灌木,看不清山脊有多宽,两侧是悬崖万丈,紧紧抓住树枝战战兢兢通过,不敢侧目。 在坳口附近有树枝被砍,斫口新鲜,说明近日有人走过,会是谁呢?

雄伟的白石顶,充满阳刚之气
        通过了坳口,直面白石顶巨大的花岗岩山体,木栈道就在上方100多米处,山体上布满草甸和低矮灌木,因此虽然陡峭险峻,但通过性好,攀爬并不困难。

        到达木栈道已经12点,从徒步起点到这里,沿着连绵山脊线上上下下,记不清翻越了多少座大小山峰,行程3公里,海拔抬升近900米,用时4个半小时,今天的状态并不好,连续爬升很消耗体力,一路走走停停也耗费了太多时间。但这条线路,基本是沿山脊线走,路径清晰,林下干净,通过性好,又多奇石巨树,高山松林,通直参天,阵列俨然,沿途风光旖旎,是非常适合户外徒步的线路。

        从山顶木栈道下来,走左边的山坡,山岭上散落着很多石蛋,有一处岩洞,垒石成屋,据说是以前山上放牧的人住的地方。石屋一侧有小路通仙人池,中间穿过一小山谷 ,两者隔岭相望。仙人池下有鹰嘴石,驴友称之为“魔鬼之舌”,上周我独自上白石顶,而同伴们则直奔仙人池,我则与鹰嘴石擦肩而过,这次终于目睹其风采。

岩洞石屋

山谷清泉,脊胸蛙蝌蚪

仙人池

魔鬼之舌
        返回到游客中心,吃完午歺(自备干粮),稍坐休息,已经是午后1点40分,给水杯补满水,继续上路,这次一定要登上馒头山,并赶在天黑之前下山回到起点,必须得加快脚步。
        下图是一块很神奇的石头,从上往下面看如一扇俯合的贝壳,从下往上看像一只飞扬的神鹰翅膀,也有人说像一把天梳,是仙人池仙女出浴遗落到山下的梳子。上周因为时间来不及,我和老杨、高宝三人只到这里就匆忙返回,没有走到石头下方,这次从下方往上仰视,才发现另一面的神奇和绝妙。

        从鹰翅石往下,林木稠密,通过性很差,在穿越丛林中,手机充电线被树枝挂掉了,手机只剩下20%的电量,接下来必须减少拍照和使用手机,尽量节约用电。然而越是担心,就越会出事,在灌木最稠密的地方,方向却走偏了,不得不打开手机查看轨迹,折回左侧的山岭。

林中兽道

山谷溪流
        馒头山,海拔1525m,有东、西二峰,东峰为高,相隔数百米,遥相对峙。
        到东峰山顶已近4点,匆忙转了一圈,拍几张照片,正准备下山,猛然看到西峰顶上有人影晃动,隔空呼喊,对方回应也声音听的很清楚,就是不知道对方是谁。第二天才知道是艳子,他骑车百里,从官常绕东坑,从琴山徒步上山,到馒头山西峰。

馒头山(东峰)

西峰上有人,喊话听到了
        日影西斜,暮云暗合。回头望,山色苍茫,回去的路程依然遥远。必须在天黑之前,翻越远方重重峰峦到小木屋附近的山顶,再走古道回到樱桃岭,手机电量只剩下8%,不知还能坚持多久,更糟糕的是,下到谷底时还剩半瓶水的水杯也掉了。

天黑之前必须回到对面的山顶
        5点接近山顶,终于可以松口气了 ,上次没怕到的小天池,补一个 。

        回到小木屋,又渴又乏,喝水补水,稍坐休息,5点36分,到木栈道终点,拍了最后一张照片,手机也没电了,走古道下山,一路顺利。

Day3…7月15日  翻越隧道山,大雾茫茫锁断崖

         路径:景区公路11km处,坟背山脊--隧道山顶--宝峰山-坪岗酒店-沿景区公路返回坟背;    线路行程19.11公里,全程耗时9:51。海拔1702米,累计爬升1420米。
        坟背位于景区公路11公里处,曾经是高峰村村部所在地,2002年暴雨灾害后迁居山下,这里成为废村。
        沿着坟背上方的山脊,可以到达白石顶北侧的山峰,金铙山景区的时光隧道正是从海拔1595米处的山腹中穿过,故名隧道山。
        今天天气并不好,昨夜下雨,地上草木皆湿,山上也弥漫大雾,看天气预报午后开朗,遂约了高宝同行。

坟背入口

进村古道

坟背村庄,遗留的木屋

一种奇怪的菌
        海拔1200之上,密布松林,山脊两侧陡峭,峡谷幽深,山脊上随处可见嶙峋怪石。

松树把岩石撑裂

        位于山脊海拔1470米处这这块石柱,形态奇妙,不同角度大不一样。

        高宝站在一组岩石突出的一角,大有凌空飞燕之势,只是四周大雾白茫茫一片,图片上看不出有多险峻惊悚。

        临近山顶,天空淅淅沥沥飘落雨点,早已经被汗水湿透的衣服又被雨水淋湿。

        到山顶了,发现北侧还有两个小山峰,在浓雾中若隐若现。

        通往前面山峰的山脊狭窄,有的地方如走在刀背上,二个小山峰都是突起的岩石,前方是十多米高的断崖,必须从左右两侧迂回才能绕过去。

        木栈道下方,是时光隧道北端入口,穿越时光隧道,过索道站,进入去宝峰山的景区步道。

铙山村上山古道风雨亭遗址

左侧步道往平岗上,右侧往宝峰山
        宝峰山,海拔米,属泰宁境内,有古道自铙山村上山。

沿景区步道下山,回到平岗上

        平岗上几十棵有300多年树龄的柳杉古树,可惜大多数已经枯死。


Day4…7月27日  再上宝峰山,荒野山中遇强驴

        路径:景区公路9.5km处,大际面瀑布上方山脊--白石顶--隧道山顶-宝峰山-坪岗上-沿景区公路返回起点。  线路行程15.22公里,全程耗时10:23。海拔1762米,累计爬升1096米。
        上周和高宝走坟背-隧道山-宝峰山环线,因为天不作美,雾锁深山,隧道山、宝峰山风景未能尽览,总有些遗憾。本周伙伴们早早计划走泰宁峨嵋峰,我因五一假期刚到过,不想再去,便只好一人独自行动,金铙山西北部还有白崖对面的一个山脊没走过,正好可以去走完,同时也可以再次游览隧道山和宝峰山的美丽风光。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上山途中偶遇广昌强驴德维。德维在抚州地区户外圈是个名人,长期坚持一个人行走户外,探索很多荒凉山野,挑战各种艰苦线路,是一个令人尊敬的行者。去年以来更是频繁来宁,足迹几乎踏遍了建宁的每一座高山峻岭。
        看到他廋削而矫健的身影,虽然从未谋面,还是一眼就认出来了,一身绿色迷彩服,白色头盔,脚穿高筒雨鞋,一个灰色双肩包,一辆老旧摩托车,看似简陋的行装,也透露出几分执着勇敢的军人气质。相逢何必曾相识,同样的爱好,同样的感受,很容易拉进彼此之间的距离,简短的寒暄过后,德维拿起手机,向我介绍今天的登山路径,看到他手机两步路地图上布满了红红绿绿的路径轨迹,不禁让我肃然起敬。户外行走不同于简单的徒步运动,特别是像他这样长期在人迹罕至的荒山野岭穿行,需要毅力、勇气、智慧,更要有直面困难恐惧、忍受孤独寂寞的平和心态,也只有亲历其中的人,才能真正理解这份坚持与执着,体会投身荒野、融入自然的快乐和美丽。
        告别德维,继续向前骑行到达预定位置。位于大际面瀑布上方的这条山脊,是今天旅程的起点,这条山脊北侧是白崖山脊,中间隔着深深的峡谷,看看能不能在山脊之上近距离观看白崖的全貌。

上山入口在大瀑布附近,当前海拔888m

竹山路

        海拔1182m处,透过林稍可以看到对面白崖局部。因为林木高大茂盛,沿途山岭始终无法看到白崖全貌。

像一对酒坛?

起雾了,天气似乎不太好

小飞碟

大飞碟
        这里与白崖这边的山脊交汇,交汇处坡度相对平缓,分布着大面积高山松林,笔直林立,蔚为壮观,继续往上就到白石顶了。

对面是隧道山

        到木栈道了,游客看到我从下面的草丛里钻出来,感到惊讶。

        俯身眺望刚刚走过的山脊,仿佛已经置身云端。

        这次没有上白石顶,而是直接走到时光隧道口,沿木栈道上山翻越隧道山顶,只是这次走的方向与上周和高宝走的方向相反。

西边的山岭

第一个山峰断崖

第二个山峰断崖

从侧面绕过

第三个山峰,前方是上周从坟背山脊上来的方向

北侧是时光隧道的另一个出口,和索道上站

蓄水池

索道上站,补水点
        绕过索道站,走景区步道去宝峰山。

右折,宝峰山入口
        宝峰山顶分布着大面积石头,上次到是下雨天,很多石头群没有走到。

岩洞是野兽的安乐窝,这里有野兽刚活动过的痕迹

返回步道,回到坪岗上

        金铙山樱桃岭以北的山脊,用4天时间至此基本走完了,虽然每一条线路都走的很累很虐,但每一次都有不同的风景,不同的体验,在山顶上眺望远方,在山林里呼吸清新空气,在山谷中畅饮清冽山泉,这是艰辛跋涉后获得的最好馈赠和回报。  
        喜欢站在最高的地方
        站在荒凉的山岗
        天地之间
        我是最美的风景

18

1楼   回复 举报 收藏

×

给雨心鼓励哦!

  • 1
  • 2
  • 5
  • 10
  • 20
  • 50
×

其他金额

×

微信扫码支付

赞赏金额:20
雨心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 6.66
×

赞赏清单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两步路使用帮助

(服务时间:工作日09:00~18:00)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微信扫一扫,咨询使用帮助客服

微信扫一扫,咨询商业活动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