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洛阳> 18年端午前夕两日鳌太穿越纪实(附鳌太穿越最新攻略)

18年端午前夕两日鳌太穿越纪实(附鳌太穿越最新攻略)

回复 收藏 正序 只看楼主

18年端午前夕两日鳌太穿越纪实(附鳌太穿越最新攻略)

2018-06-20 00:07:42 17607

相关活动:鳌太3日重装穿越

      

     近日,陕西省森林公安局的一纸公告又将鳌太这条国内著名户外徒步路线推上了风口浪尖,公告主要内容是禁止驴友进行鳌太穿越,穿越属于违规行为,违者将进行处罚。

 


    鳌太线,指的是陕西省太白县的鳌山至太白山一线,为秦岭海拔最高的一段,号称中华龙脊。其所处的地理位置是中国南北的分界线,气候复杂多变,六月飞雪,一日四季,狂风暴雨,浓雾冰雹,都亦是常态。正因如此,鳌太穿越风险也比一般的徒步路线大的多,据统计,从2012 年至今,已经有40多位驴友在穿越过程中,因各种原因遭遇不测。

 


     虽说鳌太穿越风险大,但作为国内最负盛名,最为顶级的户外徒步路线之一,每年还是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大量驴友前来穿越,尤其是在清明,五一,端午,国庆等假期,大大小小的登山队伍络绎不绝,但因各种原因,会有一些驴友失联,报警,进而动用各种救援力量进行搜救,这也给太白县政府造成了一定的负担和压力,这应该也是当地禁止鳌太穿越的主要原因。

 


      一方面是太白森林公安在鳌太线上各个进山口,出山口不遗余力的围追堵截穿越驴友,另一方面是来自全国各地的驴友,在与巡逻队员玩躲猫猫,打时间差,利用巡视间隙上山穿越。

 


     这样做真的能够禁止驴友上山穿越吗,答案是相当否定的,驴友们大老远的来到塘口,绝不会因为一纸禁令而打道回府,反而都是三更半夜,打着头灯上山,出山亦是,为躲避检查,凌晨两三点,抹黑下山,无形中又增加了穿越的风险

 


     英国探险家马洛里说过,山就在哪里。是的,山就在哪里,是用来攀登的,是社会资源,是属于人民大众的。不该沦为某些地方政府政绩博弈的工具,随便一纸公告,圈一块地,设个保护区,并美其名曰"保护生态",就剥夺人民登山探险的权利,不合理,也不合法。

 


     如果说仅仅是因为鳌太线路近年来死亡人数较多,对当地政府造成了一定压力,就封山禁登,那更是可笑。每天都有那有很多人死于交通事故,难道我们就要禁止汽车吗,珠峰的死亡率那么高,为什么没有禁登,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才是人类不断进步的原动力。

 


     人类需要有探索发现的精神,即使有所牺牲也是必要的代价。如何降低山难的发生的概率,才是当地政府应该考虑的事情,而不是一张冰冷白纸的封杀。

 


     其实,政府在降低甚至消除鳌太山难发生的问题上并非无计可施,反倒有章可循。纵观鳌太近几年的山难,多数原因都是天气造成的,失温,迷路,成了山难的主因,很多新驴缺少重装经验,装备不齐,全凭一腔热血,就走向鳌太,运气好的话,连续好天气,平安出来,运气不好的话,遭遇几个小时的恶劣天气就可能造成失温,不进一步做好处理,就可能丢了性命。政府完成可以针对此类问题,采取一些措施,比如在登山口设立安全宣传小组,对登山的驴友进行强制装备检查,装备不全,不合格,进行劝退;在塘口村设置天气预报机制,对穿越线路上未来几天的天气进行一个相对精准的预报,包括,温度,风速,雨量等,遇上恶劣天气情况,可以禁止上山穿越。甚至在穿越线路上几个关键位置设置信号基站,在遭遇危险时能够第一时间得到救助。在塘口村设置向导机制,公布向导的电话,以及商业队伍的出行时间,没有经验的驴友可以选择跟随商业队伍或者请当地向导带领上山。还有,加强环保观念宣传,要求驴友携带自身垃圾下山,甚至可以在出山口设置检查,对没有携带垃圾出山的驴友给予一定处罚以警示。采取诸如此类一系列措施后,我想,山难的概率应该会大大降低。

 


     以上说了那么多,都是对理想状态的设想,现在就事论事,就目前这种环境下如何安全穿越,躲避检查,不被罚款来分析一下,希望能对近期准备穿越鳌太驴友有所帮助。

 


     首先说一下如何上山,鳌太穿越的常规起点是塘口村龙王河口,所以现在的巡逻队,一般都在龙王河口登山口进行拦截,对驴友进行劝返,因最近正值端午假期,穿越驴友较多,所以龙王河口的巡逻车白天一直都在,无法上山,驴友若想从此处登山,需等到晚上,或者在天亮之前上山,多数驴友都会选择早上四点左右登山,以确保避开检查。如果是非周末或者节假日,巡逻车一般是一天来几次巡逻,并非一直守在登山口。另外,在塘口村往西约 2公里的南滩还有一处登山口,一路向上可直达盆景园营地,与塘口到盆景园距离相当,目前此登山口没有听说有巡逻车拦截,白天上山的驴友可以选择该线路上山。

 


其次说一下如何下山

鳌太穿越出山的常规线路有三条:


第一条:塘口下板寺


     全程约70 公里,走太白山景区出,到大爷海后,在大文公庙岔路口走右侧景区路,一路下行,到下板寺穿越终点,坐景区班车(30元)到景区大门口出山,或者接近上板寺时,坐天下索道( 120 元)到红桦坪站,然后班车到景区门口。这条线路的拦截点设在小文公庙,禁止穿越的公告也贴在小文公庙,此前塘口村郭导也是在此处被拦截,后被罚款3000元,楼主此次穿越也是从小文公庙路过,没有被拦截,从此处下山有几个要领教给大家,第一,不要成群结队通过,分散在游客中,分开通过,这样不会那么显眼;第二,可从上山的游客中讨要或者购买他们手中的景区门票或者索道票(游客已经没用了),一旦被拦截,就咬定自己是前一天或两天从景区上山,到山顶看日出的,必要时掏出门票或索道票来证明自己的游客身份。第三,如果还不放心,就凌晨三四点,悄悄通过小文公庙。


第二条:塘口铁甲树


     全程约70 公里,从二爷海垭口右拐去往玉皇池,一路下行,直至铁甲树景区,通过和几个此处出山驴友的沟通得知,此处暂时未设置拦截点,如果被拦截则可以咬定自己是从都督门穿越过来,这样就算被罚,也可从轻。另外,因为黑河森林公园有一段公路塌方,从厚畛子往周至县去的话需要转一次车,还需要走一段1.5km 的山路,翻一个小山。


第三条:塘口鹦鸽


     全程约75-80公里,也就是俗称的大鳌太,这条线路从大爷海到大文公庙后左拐下山,一路经放羊寺,明星寺,平安寺到鹦鸽,注意,从平安寺开始有左右两条路线,均可到达鹦鸽镇,左边羊皮沟出山,全程约 75公里,右边柴胡山村出山,全程约80公里。目前羊皮沟是重点拦截区域,因为羊皮沟是传统的大鳌太出山路线,此处据说是两辆巡逻车交替值班,常常驻守到半夜,等待驴友上钩,楼主上山的当天凌晨,有四名驴友在该处凌晨一点被抓到,并被罚款 1万,还有很多驴友也在此处被抓。所以建议大家如果走鹦鸽出,走柴胡山相对更为安全些,柴胡山比鹦鸽远,大约五公里。

 


     目前的进出山情况大概就是这样,巡逻队也可能根据情况随时调整,最近查的比较严,已经有多起罚款的案例,据说当地甚至已经把罚款当成一种财政收入,所以格外投入,建议大家到塘口后,及时向秀才或者当地向导了解最新情况。

 


下边我具体说下我本次两天穿越的具体情况:


     先说说装备吧,因为我原本就计划两天穿越出来,所以东西拿的不是很全,本着能轻就轻的原则。

本次穿越全部装备


背包 88升小鹰天顶背包

背负良好,自重较重,适合长线徒步


帐篷 Hilleberg Nallo 2 双人四季帐

带地布约6斤,除了有些重,不能自立,别的没毛病,抗风保暖防水俱佳


睡袋 :黑冰G400鹅绒

因为我带的四季帐,为了减重,所以只带了400g睡袋,三季帐的话建议带700g 以上睡袋


充气垫 Therm-a-Rest NeoAir XTherm

热值R5.7,保暖效果好,在不平的地面能充分体现价值


防潮垫 :普通的铝箔防潮垫

价格便宜,轻便,功效很好,户外必备


衣服

冲锋衣:始祖鸟 Alpha SV

冲锋裤:始祖鸟 Zeta  LT

羽绒服:始祖鸟 Cerium SV

速干裤:始祖鸟 Palisade 

抓绒裤:始祖鸟 Rho AR 

抓绒内衣:始祖鸟 Rho LT

皮肤衣:始祖鸟 Incendo Hoody

短袖:始祖鸟速干2

内裤2:   始祖鸟 Phase SL 

遮阳帽:始祖鸟 Calvus Visor 

手套:始祖鸟Venta Glove

登山鞋:始祖鸟 Bora Mid GTX

袜子:赛乐羊毛袜2

            戴适防水袜1


本次所带衣物全部用上,第二天衣服湿了后,略显少了,走5-6天的线的话,衣服可以在适当多带几件。始祖鸟的衣服性能非常棒,除了价格偏高,别的没毛病


雨衣 bluefield 户外雨衣

主要用于防背包淋湿,阿珂姆高端雨衣因为一个人穿戴不方便,切较重,放弃携带


护膝 LP 733CA

用于长距离下陡坡,保护膝盖


登山仗 BD越野登山仗


充电宝 20000毫安1

               10000毫安1


头灯 :迈思路头灯一个,备用电池一套


水具 :小鹰3升水袋1

           铠斯700ml水杯一个

           不锈钢茶杯一个


食品 :这次计划两天穿越,为了减轻重量,放弃携带锅具,炉子,气罐,保温杯,不再做饭,全程冷餐,食品全部采购于超市,最终实际在山上只吃了三顿饭,携带的食品吃了不足四分之一。

 本次穿越全部食品


药品 :去年国庆携带了大量药品都没用上,这次只简单的带了几样药品备用,这个大家根据自身需要备用。


行程:


D1:程秀才家(3:47 -龙王河口(4:07 - 盆景园(7:37- 导航架( 8:59-水窝子( 11:47 -280017:15 -金字塔下(18:50


D2:金字塔下(4:30 -西塬(8:12 - 东塬(10:34- 大爷海( 14:21-文公庙( 15:56 -下板寺(19:05




全程约70公里,拔高约5400米,本次出行负重36斤,全程总耗时39小时18分。

轨迹图,海拔纠偏后,拔高数据显示偏高

爬升下降图


      原本计划是端午假期的头两天(6月15 ,16号)进行穿越,因看了天气预报后发现从15 号开始连续有雨,怕影响行程,于是便把行程提前一天买了 13号到宝鸡的车票便匆匆出发。

6月13日下午的塘口,风和日丽,适合穿越

 


D1:程秀才家(3:47) -龙王河口(4:07) - 盆景园(7:37)- 导航架( 8:59)-水窝子( 11:47)-2800(17:15 ) -金字塔下(18:50)

全天行程38公里,拔高约3000米

6月13日晚上塘口村程秀才家一共住了8位驴友,来自上海的5人队伍,银川的2人队伍和我,为了规避巡逻队,大家都是3点多就起床,3点半准时开饭,4点之前就出发,因为怕有检查,现在秀才已经不能开车送驴友到登山口,需要大家步行近3公里至登山口。

3:47分,我吃过早饭,打开头灯,第一个从秀才家出发

保护水源的告示牌

4:28,到达第一警示牌

已经贴上了最新的公告

5:45,到达第二警示牌

此时天已经大亮,期间超过一个凌晨三点上山的20多人的队伍

山花烂漫

旭日东升

六点多,又赶上一个凌晨两点上山的队伍,大家都不容易啊

请他们帮我留影一张

一路拔高,鳌上大梁逐渐清晰

 

 

接近盆景园营地的风光

 

7:37,到达盆景园营地

此时有一个队伍正在整理装备

一位老哥帮我拍照一张

7:44,路过白起庙

鳌山大梁风光

 

 

 

 

 

 

 

 远望导航架下的石海

攀爬导航架石海,爬石海时注意看轨迹,也可以看石海上有没有玛尼堆或者路标,这样比较容易找到路,而且省力。

回望的鳌山大梁

8:59,到达鳌山导航架

 

没有碰到别的队伍,自拍一张

9:20,到达新导航塔

因为上边有摄像头,所以大家过的时候尽量绕一下,避开摄像头,避免留下穿越证据

遇到一个河南郑州的队伍,聊了一会,拍了张照片

  

  

  

10:07,到达药王庙

远望麦秸岭

10:40分,来到麦秸岭面前

这是来到鳌太的第一个拦路虎,表面上看,有些凶险,其实则是不难不险

麦秸岭石海风光

 

 

天上有一块乌云,遮住阳光

 

11:23,麦秸岭翻越完毕,用时43分。

麦秸岭翻越的要领在于,找路,在横切石海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路标,翻过一段石海又重新回到路上了,如果一直在石海上走,既耗费体力,又浪费时间

回望来时路

 

碰到两位河南老乡,互相拍照,一起往水窝子走去

 

俯瞰水窝子垭口和飞机粱

11:47,到达水窝子垭口

卸包吃午餐,暴晒了一上午,此时水窝子垭口正好有云彩遮住太阳,凉风吹过,特别凉快

不远处的顶棚粱,也是下撤去往宝河沟的线路

 

又来了一个郑州的四人队伍,前往水窝子营地找水源做午饭

水窝子垭口遥望麦秸岭

郑州队伍的先锋小队,也在找水源

20分钟餐毕,打包前往飞机粱

自此,一直到2800营地,再也没有遇见别的驴友

飞机粱遥望水窝子垭口

飞机粱快要登顶

飞机粱顶风光

 

 

 

飞机粱看顶棚粱

飞机粱上的遇难山友纪念碑

该图可以清晰地看到,粱一,粱2,粱3,远处被乌云笼罩着的便是金字塔了

飞机粱往粱1方向下降,途经一片小树林,忽见天空飘来一块乌云,顷刻间下起了黄豆大小的冰雹,吓得我赶快躲到树下,捡起地上的一张废弃的充气垫顶在头上,抵挡冰雹。

躲在树下拍了一小段

 

 

 

 


约半小时后,冰雹转变为小雨了,我换上隐形眼镜(因为框架眼镜的镜片在下雨后,镜片很容易花,而且起雾,非常影响视线)穿上雨衣继续出发,这一路上,山脊南侧不远处一直雷声不断,一个人走起来,也有些害怕,怕随时出现暴风雨,鳌太的小气候确实变化太大,半个小时前还是晴空万里,半小时后又是另一翻景象,于是加快脚步赶往粱一。

回望飞机粱

来到粱一面前,粱一是左切

粱一南侧不远处已经是,电闪雷鸣

 

 

回望粱一

远望粱二峰

近看粱二峰

去年国庆节扎营地,一晚上的狂风暴雨,一度害怕自己挂在鳌太

来到粱二峰面前

站在粱二峰,远看粱三峰,粱三还很远

雨逐渐大了起来,中间还有会下起了大暴雨,路也滑了起来,一不小心摔了一跤,手也破了

 粱三峰沿路风光

 远望金字塔

 

接近2800营地的草甸

17:15,到达2800营地

在营地看到了几个已经到达的队伍,正在生了火烤衣服,和一个向导聊了一会,然后在水源地打了2.5升水,继续向金字塔走去

今天原本的目的的就是2800,但是看时间还早,就觉定在金字塔下扎营,这样的话,明天万一遇上不好的天气,也能节约一些时间。

2800营地的水源,离路特别近,取水方便

往金字塔去的路上有很多合适的营地,需要提前打水

回望粱3,粱2,飞机粱

远远的看到2800营地的帐篷

 

回望翻过的粱123

18:50,到达金字塔下

此处并不太适合扎营,平整的地方很少,费了不少时间找到一个比较平整的地方,支起了帐篷,今天晚上就要独自享受金字塔下的宁静时光了。

夕阳西下

 

给帐篷也来一组写真吧

 

 

   

     因为决定明天早早起来,登顶金字塔看日出,所以,天还没黑,就钻进帐篷,睡觉了。

D2:金字塔下(4:30-西塬(8:12-东塬(10:34-大爷海(14:21-文公庙(15:56-下板寺(19:05


全天行程32公里,拔高约2400米


     晚上下了一夜的零星小雨,刮了一夜的风。这次出行比较失误的一点是没有带耳塞,导致第一晚在秀才家因为此起彼伏的呼噜声没睡好,第二晚则因为风吹帐篷,雨打帐篷的声音没有休息好。

    早上近四点醒来,拉开帐篷看到全是大雾,天气已经有变,日出是看不成了,也睡不着了,索性起来赶路吧,收拾好东西,打着头灯向金字塔开拔。

     由于第二天全程几乎都是大雾弥漫,能见度多数时候不足50米,故没怎么拍照,翻越石海的时候,路标也很难看清,只有依靠经验和轨迹来找路。

4:30,收拾好行李,准时开拔

一路在大风大雾中行走

 

塔2顶的雪居然还没有融化完

偶而出现能见度较高的时候,赶紧抓拍一下

 

8:12,到达西塬营地,空无一人

8:34,到达九层石海入口,卸包休息会,吃早餐

9:30,到达太白粱顶,耗时50分钟

太白粱顶标志

太白粱顶风也不小,还比较冷,抓紧往东塬赶去

太白粱顶风光

 

接近东塬营地的时候,出现了短暂的能见度较好的情况,掏出手机抓拍几张

 

 

 

 

 

 

 

 

 

偶尔也可以看到了万仙阵所在的东跑马粱

东塬风光

 

10:42,到达东塬营地水源点

补充水源,休息片刻,开始拔高万仙阵

 回望太白粱,依然被大雾笼罩

经过一天的泥泞路,冲锋裤已经脏的不成样子

11:57,到达万仙阵

万仙阵这个地方真的有点邪门,户外助手的轨迹在这里方向居然是往相反的方向指,试了半天,依然是反方向,于是赶紧看着红油漆路标走出万仙阵

 

 

12:14 ,到达雷公庙 

  

     雷公庙距离大爷海大约6公里,刚过去雷公庙,突然天色大变,大雨伴随着狂风,霹雳啪啦砸了下来,我赶紧穿上雨衣,尽管我冲锋衣裤里边还穿了较厚的抓绒内衣,但还是依然抵挡不了快速的降温,感觉体温迅速流失,于是把衣服拉紧,迅速的往大爷海走去。到大爷海的这一路,简直虐成狗,并不是说体力多么的不支,而是在海拔 3500多米的大梁上,在暴风雨中穿行的时候,如果停下来,随时有失温丢命的风险。这也让我想起了去年五一,因为暴风雪而在跑马粱失去生命的三名驴友,的确,这个地方的风险太大了,空旷的跑马粱,一望无际,暴风雨,或者暴风雪到来的时候无处躲避,而且没法扎帐篷,只有硬着头皮往前冲,如果遇上大雾,看不清路标,极容易迷路,而且跑马粱也接近鳌太穿越的尾声,此时人的体力,耐力已经接近极限,在疲劳的状态下,持续行走,一旦衣服湿透,在狂风袭击的状态下,失温几乎是必然的。


     我在跑马粱仅仅是手套湿透,袖口领口稍微进点水,上衣,裤子,鞋子均没有湿的情况下,已经感觉非常冷,虽然风特别大,几乎吹的人站不稳,但是幸好风不是正迎面吹来,而是侧风,如果迎风,则更为凶险。

  

     不亲身体会,不知敬畏,跑马粱上遭遇恶劣天气的风险远高于在石海等其他地方,所以驴友们请勿在恶劣天气的情况下强行通过跑马粱,如果途中遭遇,一定要坚定意志,快速通过,到了大爷海接待站就安全了。



14:21,到达大爷海

大爷海笼罩在浓雾中

遇到几位游客,帮我拍照一张

   

     原来计划是上拔仙台的,可一路过来,能见度那么低的情况下,下着雨,刮着大风,上拔仙台已经没有意义,徒增受虐,于是我决定不上拔仙台了。

     在大爷海,没想到居然碰见了洛阳驴友天马老哥,他早我三天出发,也是独自一人前来鳌太穿越,后来在东塬营地碰到一队河北的驴友后,就跟着他们一起走到了大爷海。

     由于天马哥当时决定走大鳌太,而且准备上拔仙台(他之前来过没有登顶拔仙台),我则准备继续下行,天黑之前赶到下板寺,于是在大爷海吃了一碗价值30元的面条后,继续往文公庙走去。

吃完饭后出发,大爷海的雾散去不少

通往文公庙的路上

15:56分,达到大文公庙

17:30,到达小文公庙

小文公庙有拦截鳌太穿越的人员,不过看我是一个人,并没有出来盘问,倒是小文公庙的接待站的老板出来,叫我留宿小文公庙,并告诉我已经跟不上索道了,没法下山了,其实是想让我在他哪住,我也没打算坐索道,就继续走了。

小文公庙的禁止鳌太穿越的公告

 

到达小文公庙后,开始走景区的木栅栏路,这样一路走到下板寺,全称都是木头栅栏路

天下索道指示牌,距离小文公庙不远就是天下索道了,单程120元可以做到红桦林站,索道下午六点关闭

18:07,到达上板寺滑道站

上板寺索道上站

看前几年的攻略说从上板寺索道站,到下板寺索道站的路特别难走,现在已经几乎全部修成栅栏路了,非常好走

下板寺索道下站

 

19:05,到达下板寺停车场,全程穿越结束

剩余的吃的,在山上实际只吃了三顿饭,带的食品吃了不足四分之一。

全程垃圾带至下板寺,我没有能力带走别人的垃圾,但是至少要把自己产生的垃圾全部带走,希望大家都能坚持LNT原则,无痕山野,保护环境。


     下板寺的班车最后一班是七点,我因为晚了几分钟错过了,只好在下板寺住了一晚,16日早上,又碰上了天马哥一行人,他们又改为走景区出山了,为了避开小文公庙检查,凌晨二三点从大文公庙出发下山,於八点半左右到达下板寺停车场,于是我们一起搭乘第一班景区交通出山,然后结伴回到洛阳。

    本次鳌太穿越其实本不在计划之中,原本是计划端午节尝试一日轻装鳌太,但是因为去年国庆第一次穿越鳌太时,遭遇雨雪天气,多数地方都是靠轨迹找路,没有清晰的记住路线,所以此次穿越,皆在为日后的一日速穿鳌太做一个清晰的功课。另外,本次穿越只有半天的理想天气,如果天气良好,路线熟悉的话,两日重装穿越大鳌太也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鳌太穿越风险大,天气多变,出行前务必做好攻略,根据自身体能制定好行程规划,还是那句话,始终怀 着一颗敬畏的 心,量力而行,不管是独自出行,或者结伴出行,准备好了再出发,不要把生命留在挚爱的山野,最后祝所有想去鳌太穿越的驴友都能够,逢凶化吉,平安归来。

     另外,今年国庆节计划进行狼塔CV线的穿越,因为假期只有9天,所以计划把传统11天的行程压缩成7天走,平均每天行程约25公里,拔高约1600米,负重50斤以上,费用AA。有能力,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约着一起走,我的微信:w150169233 残剑
168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5人已赞赏

1楼   回复 举报 收藏

×

给残剑鼓励哦!

  • 1
  • 2
  • 5
  • 10
  • 20
  • 50
×

其他金额

×

微信扫码支付

赞赏金额:20
残剑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 6.66
×

赞赏清单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两步路使用帮助

(服务时间:工作日09:00~18:00)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微信扫一扫,咨询使用帮助客服

微信扫一扫,咨询商业活动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