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阿坝> 四姑娘山游客坠亡现场目击者:山上积雪结冰,他没抓住铁索就滑坠

四姑娘山游客坠亡现场目击者:山上积雪结冰,他没抓住铁索就滑坠

回复 收藏 正序 只看楼主

四姑娘山游客坠亡现场目击者:山上积雪结冰,他没抓住铁索就滑坠

2019-10-21 17:05:52 38218

10月18日,四姑娘山管理局通报,当天早上在四姑娘山海子沟海拔4500米左右处滑坠失联的户外游客已确认遇难,其遗体在滑坠地点下400米处被救援队发现。

一位现场目击者告诉记者,事发前一天刚下过雪,山体又陡又滑,该游客在下山过程中失手没抓住铁索,导致滑坠。

据四姑娘山管理局通报,遇难者路某某,男,甘肃籍,汉族,26岁,2019年10月15日到达四姑娘山镇,10月17日在四姑娘山户外活动管理中心登记备案,前往海子沟景区开展户外活动。

18日晚,上述不愿具名的目击者告诉记者,事发时他和同伴也准备下山,路某某就在他前面约15米,“正规动作应该是手抓铁索,一步一步往下走。但他(路某某)当时蹲着抓着铁索往下滑,滑得太快了,没抓住铁索就直接滑下去了。”

上述目击者告诉记者,事发前一天当地下过雪,山上积雪结冰,加上山体陡峭,周围都是悬崖,下山时他也感到害怕。目击者称,事发后,他和同伴也曾想救援,但“地势很险峻,翻出铁索后我们根本没办法现场实施救援。”

据四姑娘山管理局通报,事发后,四姑娘山管理局赓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组织垭口附近户外协作3人展开搜救,随后派出四姑娘山5名高山救援队队员前往事发地展开救援,同时组织当地高山协作和居民16人作为救援第二梯队加入救援。18日14时,救援队在滑坠地点下400米处发现失联人员,失联人员已失去生命体征。

此前报道:

https://www.2bulu.com/community/gotohuatinfo.htm?id=59328176

延伸阅读

常言道:“上山容易,下山难”。上山每个人都可以做到,但能做到正确地下山就是门技术活了。

轻则掌握不好技巧,容易对肌肉造成伤害,重则下山途中容易丢掉性命。

徒步时,如何正确地下山?

今天就来和大家聊聊,徒步时,如何正确地下山?(内容均经验之谈,欢迎补充)

其实,登山对我们支持最大的肌肉是股四头肌。这块肌肉位于大腿肌肉前面,腿部是否强壮就取决于它。当然,它也是人体内最大最有力的肌肉之一。

而对于登山,股四头肌会分别处于两种状态。上山趋于自然收缩,下山时趋于不自然收缩,肌肉不足的人,若进行不自然收缩的动作,会造成肌肉细胞损伤。

因此,就会造成脚力弱的人,腿部肌肉的力量就会降低,肌力降低就会突显出双脚支撑身体的动作不灵活。

下山时经常会出现的腿部颤抖,膝盖摇晃,双脚用不上力也就是这个原因。

再者,下山的冲击力是上山的两倍之多。

平地情况下,我们的腿部用力几乎与重力平衡,跑步的情况下,会额外增加成倍的着地冲击力。

而下山时,重力与自身作用力相加,会造成成倍的着地冲击,再加上负重的背包,对体能的消耗、肌肉和膝盖的伤害也是最大的。

所以,下山时我们都需要主要哪些呢?

1、 下山不能急,慢才是王道。

很多小白驴友刚从山顶下来,喜悦劲还未过。极度兴奋的状态,连蹦带跳地下山了,这其实是最危险的。

切记下山不能跑,不能跳,更不能急。速度越慢越好,小心每一个下山的细节,脚下的砂石,崎岖的山路等等。重心要尽量压低,保持身体的平衡,切勿单脚支持身体,这样更容易失去平衡,极其危险。

2、量力而行的负重取舍

很多有经验的驴友都知道,即便是徒步一座小山,也要徒步行走4-5个小时左右,所以负重尽量不要超过体重的1/3。

下山的负重会增加整体的下山难度,同时,危险也会增加。所以,上山的负重和下山的负重要有一个粗略的评估。

下山主要是减重,多余的物品和水下山之前可以倒掉(不要制造垃圾!减重不是制造垃圾的理由)

通过这样的方法减轻膝盖的压力,增强身体重心的稳定性,避免摔倒等危险。

确定后背包的安全状态,保证已经扣好,不会造成晃动在下山,以避免下山背包给身体重心带来的影响。

3、挺胸屈膝,小步慢走

降低重心,降低重心,降低重心。

下山时,多保持身体的挺胸屈膝的姿势,腿部尽量弯曲,膝盖放松。切勿向前弯腰,配合小步慢走,维持身体重心的稳定。

结合登山杖身体与地面构成稳定的三角形,做力量支撑。登山杖要选可靠的,下山时,通过登山杖使用上臂为身体分担腿部的负重。

4、穿合适的登山鞋

下山时,最容易受伤的是膝盖和脚趾,脚部前冲,脚趾与鞋尖不断碰撞,容易造成脚趾淤血或磨破的情况发生。

所以,确保鞋带系紧状态,打好一个牢固的绳结,使脚部在鞋内的舒适度,避免脚指头因松散造成挤压,产生疼痛感。

因此,一双合适的登山鞋会保证你的户外状态和安全。

5. 迂回下山,放松关节

如果下山路过于陡峭,我们可以采用迂回下山的方式,减缓坡度,以降低对膝盖的冲击。

采用“Z”或“S”型的迂回线路,可有效缓冲身体和自身作用力带来的向下冲击力。

当腿部过于劳累时,暂时可以保持腿部伸直,这样可减轻大腿肌肉的负担,放松肌肉。根据自身情况调整,避免膝劳损,膝冲击伤,脚踝劳损和脚踝扭伤的情况发生。

最后,徒步一时爽,一直徒步一直爽。但乐趣之后,安全才是最重要的,切记切记。

181

1楼   回复 举报 收藏

×

给向前冲鼓励哦!

  • 1
  • 2
  • 5
  • 10
  • 20
  • 50
×

其他金额

×

微信扫码支付

赞赏金额:20
向前冲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 6.66
×

赞赏清单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两步路使用帮助

(服务时间:工作日09:00~18:00)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微信扫一扫,咨询使用帮助客服

微信扫一扫,咨询商业活动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