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北京> 北京俩驴友失散,在山里冻了一夜

北京俩驴友失散,在山里冻了一夜

回复 收藏 正序 只看楼主

北京俩驴友失散,在山里冻了一夜

2020-10-20 17:35:42 8995
天气转凉 ,进入深山易涉险。

10月17日晚21时20分,2名驴友在北京市门头沟区铁驼山爬山返回集结点途中,因通讯不畅失联,已返回的同行驴友报警求救。

接到报警后,门头沟区消防救援支队一方面调集潭柘寺消防救援站指战员紧急赶赴现场,另一方面迅速调集蓝天、绿舟、百灵等专业应急救援力量,同步救援。

同时,通报区应急办、公安分局、潭柘寺镇政府。在此期间,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指挥中心和门头沟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全程调度。
22时04分,潭柘寺消防救援站指战员到达十字道村集结地,同潭柘寺镇公安派出所、蓝天救援队、绿舟救援队、百灵救援队及同行的一名驴友汇合,了解情况,商讨救援方案。
22时10分左右,根据研判,潭柘寺消防救援站指战员准备了多功能担架、绳索等救援装备,以及食物、水以及医疗物品等,携带卫星电话与潭柘寺镇公安派出所、蓝天救援队、绿舟救援队、百灵救援队和一名驴友分成三个搜救小组上山搜寻。

10月18日上午11时许,经与被困人员家属联系得知,被困人员在爬山市民协助下,正在返回集结点。
10月18日12时20分左右,救援人员历经15个小时,翻山越岭,穿越荆棘密布的山路往返20余公里后,终于与两名失联人员汇合。

救援人员对其进行检查,发现两人身体并无大碍,只是由于天气寒冷而体力透支,救援人员与其家人交接后返回。

近年来,玩户外的驴友日益增多,但与此同时,安全事故也频频发生。据2016年中国登山协会的调查数据显示,户外安全问题已经成为目前影响旅游健康的最大因素。其中,迷路最常发生,占比率为45%,远远高于其他事故。


| 户外迷路该怎么办

其实迷路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迷路之后即将面对的未知困境,对周围的地势不熟悉,盲动很容易让自己身陷险境。

但如果拥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有认路的基本常识经验以及稳定的心态,对突发事故有科学的对策的话,死亡失踪事故发生的机率则会大大降低。

关于户外迷路该如何自救,一起来看看以下几条建议吧。

1.保持镇定,不要盲目前进


如果在行进过程中怀疑自己迷路了,应该停下来环顾下四周的地形地貌,不要盲目地行进,否则可能会与正确路线渐行渐远。冷静下来不要惊慌,试着回忆一下之前走过的路径,考虑能否返回刚才走过的大路。

有多人一起行进时,可以互相讨论下对策,互相鼓励,不要相互埋怨。

2.利用手上的工具寻找方向

利用地图确定位置

发现自己迷路后,如果有地图的话,可以先查一查图例,看看每个符号代表什么,并且找出自己立足处大概在地图上哪一区。

看看周围有没有与地理标识相符的地理特征,在地图上找出迷路前的位置,然后回忆一下经过的房屋,溪流或其它地理特征,以追寻自己曾经走过的路线。

罗盘(指北针):一个优质的罗盘是野外旅游的必备品

把罗盘或指北针水平放置使气泡居中,此时磁针静止后,其标有“N”的黑一端所指的便是北方。

除了测出正北方向外,罗盘或指北针还可以测出某一目标的具体方位,方法是开罗盘将照准器对准目标,或将刻度盘上的0刻度对准目标,使目标、0刻度和磁中点在同一直线上,罗盘水平静止后,N端所指的刻度便是测量点至目标的方位,如磁针N端指向36°。则目标在测量位置的北偏东36°。

注:①尽量保持水平;②不要离磁性物质太近;③勿将磁针的S端误作北方,造180°的方向误差;④掌握活动地区的磁偏角进行校正。

利用手表和太阳

手表测向“时数折半对太阳,12指的是北方”,一般在上午9时至下午4时之间可以很快地辨别出方向,用时间的一半所指的方向对向太阳,12时刻度就是北方,如下午14:40的时间,其一半为7:20,把时针对向太阳,那么12指的就是北方;

或者是把表平置,时针指向太阳,时针与12时刻度平分线的反向延伸方向就是北方;

或者置手表,将一根小棍垂直立在手表中央转动手表,使小棍的影子与时针重合,时针与12时刻度之间的平分线即是北方。

注:①判定方向时,手表应平置;②在南、北纬20°30′之间地区的中午前后不宜使用,即以标准时的经线为准,每向东15°加1小时,向西15°减1小时。

利用木棍日影测定

在地上竖立一木棍,木棍的影子随太阳位置的变化而移动,这些影在中午最短,其末端的连线是一条直线,该直线的垂直线为南北方向。

在一张50×50cm的绘图纸上绘制一系列同心圆,同心圆的半径以1cm递增,钉在平板上并水平固定好,将一根12-15cm长的细钢针或针状物垂直插在圆心上。

当太阳位置变化时,影子的端点总会与同心圆相交,标绘出这些点,然后把同一个圆上的两点直线相连,把这些直线的中点与圆心相连,这条连线就是南北方向线,圆弧顶的方向为北方。

注:日影测向应为晴天。

3.根据地物以及植物特征判断方向


地物特征:

a.房屋:一般门向南开,我国北方尤其如此;
b.庙宇:通常也是向南开门,尤其庙宇群中的主体建筑;
c.突出地物:向北一侧基部较潮湿并可能生长低矮的苔藓植物。


植物生长特征:

a.一般阴坡,即北侧山坡,低矮的蕨类和藤本植物比阳面更加发育;
b.单个植物的向阳面枝叶较茂盛,向北的阴地树干则可能生长苔藓;
c.我国北方的许多树木树干的断面可见清晰的年轮,向南一侧的年轮较为疏稀,向北一侧则年轮较紧密。

4.未能确定方向,掌握以下几个原则


走大不走小,择主干道而行

▶ 走大路不走小路,所谓大路,不一定指公路或机耕道,也有可能是山间小道或者是田埂。

如果中有很多条小道,其中一条是青石板铺就,其他的小道只是踩出来的泥巴路,那么青石板路就一定是大路,因为只有大路才值得当地人去用石板垒就。

如果所有道路都差不多,可通过路上密布人畜行走如脚印之类痕迹,或者有诸如塑料食品包装袋或烟头等判断;也可以根据道路上植物的密集程度,如果一条道植物没那么密集,而其他小道两边的野草都快长拢了,那么可以判断植被没那么密集的道路是大路。


走低不走高,低处有人家

▶ 一般来讲,山地里的人家大多数都是住在山腰或者山脚,少有住在山顶的。要想在迷路后找到人家,获得救助,那么往地势低的地方走无疑是明智的。

走明不走暗,别走夜路

▶ 迷路后尽量不要走夜路,一方面是因为不熟悉路况,走夜路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另一方面,走夜路因为看不清周围的参照物,往往会让自己迷失得更彻底。所以,无论如何,一旦迷路,一旦天快要黑,选择就地扎营,以确保安全。


走水不走旱,水可保命,人沿水而居

▶ 如果迷路后完全没有道路可循,那么小溪或者河流就是最好的向导。

一方面,有水可以有效延续生命;另一方面因为山民往往择水而居,住家周围不远都会有水源。即使附近没有水源,农家也会用一根细细的橡胶管从山上引水入户。

沿着溪流的流向行进,并且注意观察地面是否有细细的橡皮管,找到人家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但并不是说要严格沿着水岸行走,更不是要求涉水前行,而只是沿着溪流或者河流流向的大方向行走。

山区溪流往往岸边非常陡峻,并且很容易在天气恶劣环境下发生诸如山洪等灾害,要是涉水而行风险极大,切忌。


走平不走险,不要让自己置于险地

▶ 很多人急于寻找捷径摆脱危险,在遇到一些危险地段时往往会做出一些冒险的行为从而导致发生事故。

所以,寻路的时候遇上危险地形,尽量不要冒险去做冒险攀爬或类似的事情,除非是迫不得已没有其他选择。宁可多走一些冤枉路,多耗费一些体力,也不要将自己置身险地。

5.合理分配食物,控制饮水量


▶ 俗话说得好: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脱困,所以在平静下来之后,对随身带的食物和水进行合理分配和安排是非常必要的。

一般情况下,人只喝水不吃饭,可以活10到15天,特殊情况下甚至可以活一个月。

将食物和存水尽可能留到关键时候使用,对等待救援有着莫大的帮助,即使情况更糟糕,遇上断水缺粮,也不用太过害怕。可以根据户外经验找寻纯净水地方以及食物。

6.作最坏的打算,要有坚定的求生信念


作最坏的打算

▶ 如果迷路一个白天以上还不能脱离迷局,就要开始做最坏的打算。如果迷路时天气情况较坏,或有变坏的明显趋势,则应一开始就做最坏的打算。因为在雨雾雪等天气里,你基本就无法码踪寻路了。

如果迷路时身体状况与心理状况有故障或者感觉无望,则应一开始就做最坏的打算。最后,进入战时状态,不可心存侥幸。

要有坚定的求生欲望

▶ 迷路之后作最坏打算之后,切不可自暴自弃,只要有一线希望都不能放弃,尽早做好防备工作。

随身携带求生哨,并妥善保管;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原因暂时性地脱离团队,避免节外生枝;将三分之二的食物和饮水进行战略性统筹;个人物资仍归个人所有,只保留一到两部手机开机搜寻信号,强制要求其他手机关机做电源的战略性储备等等。永远记住自己只有一个目标:活下去!


话说回来,去户外必须下载两步路,轨迹工具可以极大减少你的迷路风险,让你安全走出迷路困境!

玩户外,就上两步路!
探索世界,安全回家,就是它!
27

1楼   回复 举报 收藏

×

给大能鼓励哦!

  • 1
  • 2
  • 5
  • 10
  • 20
  • 50
×

其他金额

×

微信扫码支付

赞赏金额:20
大能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 6.66
×

赞赏清单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两步路使用帮助

(服务时间:工作日09:00~18:00)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微信扫一扫,咨询使用帮助客服

微信扫一扫,咨询商业活动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