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你的身边路过,太平沟穿越大库山❄️


太平沟,官方划分称为大伙棚沟,因沟口有太平山屯,驴友俗称太平沟。
太平沟主沟主体部分近南北走向,全长约8公里,起点海拔352米、最高点906米。
太平沟春有百花、夏有翠绿、秋有红叶、冬有冰瀑,一年四季,景色怡人!👍

大库山位于蛟河庆岭镇以东8公里处,海拔1039米(等高线测),大库山无官方命名,因早年山顶有一大树,形似裤子,驴友互传为大库山。
大库山是冰壶沟与太平沟的界山,东侧是冰壶沟,牤牛河的发源地;西侧是太平沟。
大库山东南坡,有近1公里长的草坪,大库山以北6公里是天桥岗主峰,有岗梁相连,中间有2座未命名的千米山峰(海拔1082米/1056米)。
今天是我第三次登顶大库山,前两次都是从鹿角沟上大库山,今天是从太平沟上大库山。

截止到十一月底,我户外登山已两年,在这两年的时光里,从一名懵懂无知的新驴成长为有一定户外经验的老驴。
每到登山的前一天收拾起登山包也有条不紊,上面是我冬季登山包里必有的装备:
1、冬季由于白天较短,为了下山安全,头灯必带;
2、为了防止雪天路滑,冰爪必带;
3、冬季室外温度低,手机、对讲机耗电量大,所以充电宝和热贴必带,必要时为了防止手机因为温度低关机,可以把热贴贴在手机背面。

今天的登山活动同样分AB线:
统一下车,由太平沟进入(起点海拔352米),统一行走9公里至大库山山脚下海拔905米处,AB线一同登顶大库山;
B线登顶大库山后沿原路经太平沟返回到下车点——太平山庄(太平沟口的农家乐饭店);
A线接着完成未知名山峰1082米和1056米的穿越,由天桥岗和太平沟相连的垭口下撤,穿越太平沟至下车点——太平山庄。
上午八点半,满载80余人(吉林市驴友58人,德惠驴友近30人)的两辆大巴车停在了太平沟口,大家收拾好登山装备沿太平沟向大库山进发。

2公里平缓机耕路的尽头是一段陡坡,大家一字排开有序向坡顶攀登。五颜六色的登山服给冬日萧索的山野增添了不少生机和活力!

过了这段陡坡,就是一大片开阔地,如果在春夏,这里定会绿草如茵,是游人休憩、拍照的好地方!

7公里之后的机耕路不再像之前的那么顺畅好走,倒伏的树木随意横亘在路上,给大家的通行制造了不少麻烦。
细心的队友发现这些倒木大多是不落叶松树,为什么会是松树,而不是其他树种?
经过大家分析后得出的一致结论是:
一个月前的那场冻雨使松树的叶子上结满了厚厚的冰挂,树干不堪重负,最后被压折了;
而其他树种由于秋天树叶就掉光了,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不用承载太多的冰挂负重,自然就挺过了那场冻雨,安然无恙!
适者生存,优胜劣汰,是永恒不变的大自然生存法则!

大家各个身手敏捷,或钻或跨,艰难通过了这段“倒木阵地”。✌



接近中午11点,第一梯队登顶大库山。




这是大库山的标志物,一棵形态奇特的枯木。
年代久远,中间已经断为两半。如何断为两半,驴友们也是众说纷纭,有的说是雷劈的,有的说是人为原因断裂的。

这是我第三次站在这里,和我一起合影留念的是重装强驴紫婷姐(左边),能歌善舞、多才多艺的美女精灵(右边)。👍

登顶大库山只完成了今天的第一个登山目标,脚步不停,继续向下一个千米点山峰(1082米)进发。



大库山通往1082米千米点山峰岗梁最初的一段由于地处背阴坡,这里还能看到一个月前那场冻雨形成的冰挂和雪凇,很是难得。
松雪相依耸峻岭,松青雪白两相映。
雪飞岭上添松态,松长山岗映雪妍。







接近中午12点,我们登顶1082米千米点山峰,在此短暂午餐,等待后续A线队友的到来。


这是今天A线队友的合影。
等待大家的是今天最后一个登山目标——未知名1056米千米点山峰。
出发!✊

强驴下山不是走,而是跑,我拍照的功夫大家一溜烟儿就跑的没影了。😂



登顶1056米千米点山峰时我的身边只剩下了清风拂过大哥,老大哥虽然年逾六十,但依然走路生风、身体强健!👍


在最后一个千米点山峰拍照打卡。

这里可以清晰地看到对面的山峰——天桥岗!
今天就有好几名体力充沛的队友(走天崖、阳光、人生百味、明亮等),翻到了对面的天桥岗上。👍

完成了今天的三个千米点登山目标,我们迎着落日的余晖沿着太平沟下撤。



这一天登山徒步总里程近24公里,累计爬升接近千米。
冬日里的太平沟和大库山,从你的身边路过,美丽的风景留驻心间!
待凛冬离去,雪融草青,相信一定会有新的相逢,将美好延续。👏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给ww潇潇暮雨鼓励哦!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其他金额

微信扫码支付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赞赏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