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广州> 从化三峰连穿:老虎头~三角髻~月牙湖~五指山

从化三峰连穿:老虎头~三角髻~月牙湖~五指山
2020这一年,泪水特别多,为失去,为获得,为拥有,但度过了不平凡的2020,无论你失去什么,又或者收获什么,终将翻篇。新的一年,新的开始,我们依然对远方充满期待,身边众多好友在元旦假期奔赴山河,用徒行的方式来迎接新的一年,本来计划元旦12度水赏冰挂雾凇跨年,后来因我临时退出,而导致活动“流产”,再次向我那几位小伙伴们致以最最最深的歉意!
元旦没出行,一片大好的晴天,三天假期全废了。而最近的疫情又紧张了起来,外线不敢随便报名,只好在市内线随便走走当拉练吧。原计划是走个老虎头或五指山,梦哥提议,不如三山连穿吧。在他们眼里,从化的山再虐,也不过在三星之内,不存在高难度一说,阿燕自然不是问题,关键又是在于我;我搜了一下两步路上的轨迹,有20公里加长版的,也有15公里精华版的,简单看了一下他们的徒步时间,最快都要8个钟,有我这个小渣渣参与,至少要9~10个钟,基本上会走一小段夜路。反正这条路线,随时有下撤的方案,走就走吧,黄三线都虐过了,不如又感受一下这三山连穿是什么体验?
▲三山概况
老虎头:位于从化良口镇良新村,海拔1105米,从化第四座高峰。老虎头处众多群山之中,与天堂顶(1210)、五指山(1031)、鸡枕山(1146)等当地有名的山峰相邻,是从化千米高山中景色比较壮观的山峰,山顶可观五指山群峰全貌,俯瞰流溪河、南昆山、从化温泉、抽水蓄能电站等风光,在恰当的季节,更可以观赏到禾雀花、高山杜鹃等美丽的花景。由于尚未开发,原始森林保持得相当完好,拥有各种名贵树木、竹林、灌木,山顶巨石特别壮观,是户外登山、探路的好去处。完整线路长约13公里,A—B—A环线,前半段为机耕路,中段以树林原始陡坡为主,山顶以草甸为主。




三角髻:位于从化良口镇良新村,海拔1002米,从化第十高峰。三角髻路况非常原始,山脊上没有路迹,全是竹林、树林、茅草和灌木,顶峰陡而尖。




五指山:位于从化良口镇良新村,海拔1031米,从化第八座高峰。距广州八十六公里,东与龙门毗邻,南与温泉接壤,西与佛冈交界,北与流溪河相连,总面积一万多亩,生态资源丰富,景色秀丽,被称为“第二庐山”。五指山由于山形酷似张开的五个手指,被驴子定义的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其实在方圆十里,远不止这五指峰,大大小小的山峰连绵不绝,壮观靓丽的花岗岩石、交错的峡谷、林立的怪石、这里也是旅游观光景观一个好去处。






▲带着打卡的心情上路
打卡从化十登的想法是在19年年初萌生的,时至两年,登顶的座数一只手掌的指数还没达标,诱惑太多,几乎整个秋冬季节都被韶关、清远等粤北山区的网红点给迷住了,走了几趟重装,回归一下轻装一天休闲线,于是十登又被我提上了日程。
依然没做攻略,就下载了轨迹,带着蠢蠢欲试的心情上路,梦哥提醒当天风会比较大,让我们带备防寒衣物。从市区约两小时的车程到达从化良口镇良新村,10:30到达登山口起点。下车的刹那,体感温度立马下降,起点133米海拔气温应该在3度左右,凉嗖嗖的,不禁感叹这从化山区的气候快要赶上粤北山区的了。按以往的习惯,这种严寒天气,我是极少出行的,冷血动物,只适合冬眠!今年够特殊的,接连几次出行都遇上寒潮,冻怕了!
这次明显是有备而来,六件套全副武装,抓绒帽子、防风保暖手套、围脖、冲风衣、羽绒服、抓绒杉、速干衣、皮肤衣、抓绒裤、速干裤、一身重装开拔。望着那70度大斜坡的大水管山路,我就像小熊爬楼梯,四肢着地前进,爬上这个大斜坡,额头后背已经冒汗,不知道是害怕,还是逼上这大斜坡的热量,于是赶紧脱下冲风衣、羽绒服、抓绒杉。我这身衣服把另外两位小伙伴给亮瞎了,他们说我到底是多怕冷,在广东你就活成这个样了,要是把你丢在大西北,那岂不是活不成了?哈哈,我不知道啊。
一直沿着大水管方向走,有一段需要在大水管上行走,约米三的高度,需跨越600米左右的长度,我又是一边走一边抹汗,担心一个不小心滑倒。真心佩服那些杂技团在千米高空表演走钢丝绳的人,简直是拿命去赌。水管的尽头向右拔升,有一小段的机耕路,过小溪谷,冬季水源断流,然后就是在一路向上的灌木林中穿越。
登山大都如此,哪怕是低海拔的小山头,在登顶前都必经历一段苦逼的爬升。在丛林里,一路保持着低速前进,体感舒适度极好,所以有人喜欢在秋冬登山,干爽、不燥不热。
在上升到800多米高海拔的丛林里,户外经验丰富的老驴梦哥说,这里昨夜和早上肯定挂霜,你看这些树叶,全部都被霜挂打压到泄了气,我们迟来了一步,早上应该早点出门,或者能遇上这场冰挂。从化也会有冰挂?我似乎不太相信,毕竟在广州这种地方,气温都在6度以上,应该是很难结冰挂的。但越往上走,就越印证了梦哥的话,路边的花草树木全都垂头丧气的样子,有些树叶正面还结着一层透明的冰块,如果不用手接触到叶面,像我这等小渣渣肉眼是难以发现树叶上还结着冰。
梦哥还和我们分析除了观察周围环境外,体感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越往上爬,体感明显发生变化,带着全指手袜的手指头已经发射出信号。我还傻傻的以为,手指的刺痛感是在上山路上被路边的带刺树藤刺穿所致,完全没想到低气温所带来的刺痛,实战太少,没啥经验常识。梦哥肯定山顶会有冰挂,快走出山脊,我们发现对面山头的树木上有白花花的冰挂,最兴奋的是阿燕,首当其冲,跑在最前。




















▲偶遇水晶世界
从挂着零零散散的冰挂丛林中转入山脊,我们三个都被眼前的这片白似瑞雪的冰挂亮瞎了眼,树枝上挂满了小冰晶,“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晶莹可爱,轻轻用手一碰它,便扑簌簌地飘降下来。果真,是冰挂啊,而且整座山头都是!太神奇了,仿似一转身闯入了一个水晶的世界,望着这巧夺天工、精美造化、赏心悦目的冰挂,谁能描绘这般无暇的晶莹?我想就算是用精美绝伦的文字在美景当中也一样是苍白无力吧。
在广州从化千米海拔的山峰,而且这次不是奔冰挂而来的,也有幸看到冰挂,美了,陶醉了~~~~~~
















我已被这股寒潮冻成一座冰雕






▲什么是冰挂?
冰挂是指超冷却的降水碰到温度等于或低于零摄氏度的物体表面时所形成玻璃状的透明或无光泽的表面粗糙的冰覆盖层。
▲冰挂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冰挂是由于冰水碰到温度等于或低于零摄氏度的物体表面时凝固形成的,需要潮湿冰冷天气才能形成。
▲有史以来拍照最少的一次
风景虽美,但但但,也真的太冻了,连空气都快被冻僵!冬日的寒风就像一把叛变的利剑,真真实实的扎进血肉里,我的脸冻得生疼,手指冻得弯曲僵硬,脚指早已刺痛到麻木,牙床更是不由自主的瑟瑟发抖,从嘴里呵出的热气在阳光下宣泄着,一屡屡地缭绕在我的眉宇间。特别在正风面拿手机出来拍照,不出一分钟,手指的温度直逼下降,冷到快要令人窒息也不出奇。以至于阿燕一路上都在取笑我,还担心我爱拍照担误时间,终于明白,能阻止我拍照的并不是山有多难走,而是这凛冽的寒风。
望着手机上少得可怜的照片,这是徒步有史以来拍照最少的一次,简直有辱使命啊!只能用眼睛看世界,用心去感受走的每一步。



这杀马特的风格真不适合我,但如果不这样,我想我不能活着回来,山上真的太冷了,风吹到眼睛睁不开,鼻子上一直挂着两条虫,真的很惨!
▲行走的力量
这次三山穿越,最高1092米海拔,最低133米海拔,累计爬升1216米,累计下降1189米,全程16.72公里,耗时9小时。照片少了,但路上的感受一定少不了。
路不算难走,但是却是龟速前进状态,归究于一半原因是天气问题,有些路面的石头结冰,路滑。另一半是密林多,从老虎头往三角脊的方向走,我已经不知道穿越多少个密林,有些走进去看不到天,根本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反正就是沿着别人走开的路径不停走,而且遇上陡坡的竹林,有些还没融化的冰挂,走一步,退两步;甚至有些地方还有薄薄的一层“雪”,专家称是“霰”,反正我不管,这毛茸茸的,就是雪,激凌的同时伴着兴奋,臆想一下南方的小童孩遇上雪的情景吧,虽然这只是一点点小积雪。
在行走中寻找力量,在力量中坚强行走,我想这次是亲身充分体验这句话的含义了。路上寒风刺骨,不断透支身上的温度,直面相撞的荆棘弄得伤痕累累,第一徒就见血;为了保持体温,需要机械式的行走;为了少走夜路,在山脊开阔地带加速时,没发现脚下的石头结冰,摔个狗趴式;在下降的碎石坡路上崴着脚,痛到不敢着地,以为要小伙伴抬下山的我,最后坚强的走完全程。
很喜欢最近的一句话:安全感是一种向内行走的力量,你越努力,它就越强大!一个人最大的勇敢,是征服自己的勇气,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深深的喜欢上了这项苦逼的运动,或许是因为只有亲身感受,经过前面那些痛苦的填充,眼前的美景才会变得厚重,让人神往吧。









在五指山第二峰开可乐庆祝,感觉在冰箱里游走,可乐都已结成冰沙,冰镇可乐,一口下去,透心凉啊😂🤣
生活不止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每个尝过生活的酸甜苦辣的人,
都会心怀远方!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给Angela鼓励哦!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其他金额

微信扫码支付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赞赏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