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深圳> “毒王”再现!广东一地发“通缉令”,紧急搜山
“毒王”再现!广东一地发“通缉令”,紧急搜山
惊蛰刚刚过去
各地的雨水开始充沛起来
春雷一响,万物生长
又到了花草树木开始努力生长的季节
但每年的这个时候
一些“毒物”也开始蠢蠢欲动

它们圆嘟嘟、肉乎乎
有的色彩鲜艳
可“有毒”与“无毒”却难以分辨
没错,说的就是看着纤细可爱
却令人闻风丧胆的
毒蘑菇!
深圳梧桐山发现剧毒“鹅膏”
全市公园正紧急“搜山”
近日,有深圳市民在梧桐山踏青时,看到山上冒出了一片片娇嫩的蘑菇,公园管理人员接报后到场查看,发现这些蘑菇是能致命的剧毒“鹅膏”。

深圳市食药安办获悉后,立即向全市发出“通缉令”——促请全市各区和有关部门立即开展排查,尽快到各自然公园,比如梧桐山、大南山、塘朗山、凤凰山、七娘山、笔架山、阳台山、莲花山公园等摸底,寻找野生毒蘑菇的踪迹,并在公园出入口等显眼位置向游客设置风险提示。
竟然这么大阵仗!
这“鹅膏”到底有多毒?
一起来看看
“鹅膏”是野生蘑菇的一个类别,其中一些含有剧毒。
别看这菇长着一副人畜无害的“邻家女孩”的模样,“穿鞋、戴帽、穿裙”,苗苗条条,白白净净。

但它的“内心”却非常毒。其中所含的鹅膏毒肽,对人的致死剂量是0.1mg/kg,1个成年人吃1朵中等大小的此菇,就可能被毒死。
它号称蘑菇界的“毒王”,2000-2014年间,在我国因食用(误食)这种毒蘑菇,有99人中毒,其中48人死亡。

在广东,常见的剧毒“鹅膏”包括——致命鹅膏(白毒伞)、灰花纹鹅膏、黄盖鹅膏白色变种。
在深圳,见得最多的是致命鹅膏——白毒伞。专家在梧桐山、凤凰山、银湖山、碧岭等地方都发现了它的身影。

据统计
我国已报道的毒蕈(dú xùn)有400多种
每年这个季节,很容易发生
误食野生蘑菇中毒事件


在广东,毒蕈就有200多种
其中致命的有十余种
引起中毒事件最多的
就是毒蕈是铅绿褶菇
而导致中毒死亡
最多的是致命白毒伞(致命鹅膏)

专家建议
市民不要凭个人经验
鉴别蘑菇是否有毒
不要私自采摘食用野生蘑菇
更不要生吃“蘑菇刺身”
以下是广东常见毒蘑菇图鉴
请收藏备用↓↓↓

微号召
对野生蘑菇要做到“三不”
1. 不采摘
踏春郊游期间,不要因为好奇或为满足口腹之欲采摘野生蘑菇或来源不明的蘑菇。对于路边草丛的野生蘑菇,由于鉴别毒蘑菇并不容易,不要轻易采摘不认识的蘑菇。
2. 不购买
勿在路边摊贩购买蘑菇,即使在正规市场上购买野生蘑菇,也不能放松警惕,尤其是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生蘑菇,不要偏听偏信,轻易买来食用。
3. 不食用
为避免类似中毒事件,家庭要慎食野生蘑菇。集体聚餐、餐饮服务、民俗旅游等不要加工食用野生蘑菇,以确保饮食消费安全。
毒蘑菇中毒如何自救?
催吐:在中毒者神志清楚的情况下,可用通过手指抠咽部或用器具压迫舌根部,反复多次,尽快把毒物呕吐出来,以减少毒素吸收。

立即就医:中毒后立刻到正规医院救治,最好携带剩余蘑菇样品,以备鉴定蘑菇的种类。

珍爱生命
远离毒蘑菇
编辑|任君飞责编|张秀丽
来源|深圳大件事 深圳卫健委 深圳市疾控中心 广东广播电视台 广州日报
给向前冲鼓励哦!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其他金额

微信扫码支付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赞赏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