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户外装备> 户外装备> 非技术性登山辅助绳使用探讨
非技术性登山辅助绳使用探讨
这里不探讨对技术和装备要求严苛的技术性攀登,只针对普通业余登山、山野徒步者偶尔需要用到绳索辅助的情况。
什么是非技术攀登辅助绳索?当你力量、平衡力、经验足够,不借助工具也能攀登到达的路径,就属于非技术性攀登,否则就属于技术性攀登。
这种非技术性攀登,绳索起到的作用,是保障安全和降低难度的作用,所以叫辅助绳。
当借助绳索升降尤其是下降之前,你得充分评估以下情况:1、如果需要折返,是否能做到?2、绳降或爬升之后是否有明确轨迹?3、队伍中较弱的友友是否能通过?不能通过的话有没有稳妥的辅助办法?
绕绳下降或借助8字环下降也许不难,但没有上升器或训练不够的话,爬上来难度很大。所以,以上两点评估后如果答案是否定的,谨慎绳降!
贝尔版绕绳下降仅适合完全没有脚点的陡降,实践证明,这种绕绳绳降法在绳索打湿后,摩擦力过大,绳索无法滑动,绳索缠绕身上,容易让人进退两难。
因此,本人摸索出以下两种 简易版绕绳下降法,实战中证明其可操作性、可靠性和舒适性都不错。
1、单绳或双绳用作单绳:右手上举握绳,绳尾从臀部右侧绕至左侧,左手反握绳尾同时握住右手下方主绳,滑动绳索下降,单绳抖动拆绳或双绳抽绳拆绳。
2、双绳:右手上举握绳,双绳分开,分别绕臀部左右侧,双绳在裆部合并往身前拉出,左手反握双绳同时握住右手下方主绳,滑动绳索下降,双绳抽绳拆绳。
不管哪种绳降,你都应该提前试验,找一个楼道,下面铺上海绵,你就可以试试。只有自己亲身体验过,才能心中有数,知道哪种方法更适合你。
辅助绳是否需要打结?我觉得打结利大于弊。容易抓握,可以降低绳径和重量,更轻量化。缺点是收绳容易纠缠,结容易沾染泥水,不能使用8字环,打结降低绳索强度和有效长度。
有一种比较简便可靠的收绳方法,用一个网袋或布袋,将绳索逐渐塞进去即可,这样不会纠缠,下次使用时也能顺利抽出来。但缺点是之内哦只能塞背包里,不能挂肩膀上,占用了宝贵的背包空间。
上山如何挂绳?短距离可以绳头加快挂增重后抛绳,然后抖晃绳索让快挂牵引绳索,便可以用双绳辅助爬升 。需要爬上去挂绳的时候,同伴要用绳索做好保护。 如何保护?挂绳者腰上系绳,另一头在锚点上绕一圈,同伴调整绳索保持绳索不松弛。
下山时,距离短的可以用7字钩配合快挂,下山后抖晃绳索使7字钩从快挂上脱落。距离长的应采用辅绳,辅绳头系木棒,下山后拉辅绳抽绳。注意,辅绳要跟主绳分开距离以免误拉辅绳。
一个队伍中往往有一两名善于攀爬的人,挂辅助绳的任务应该由这一两人来完成。如果山势过于险要,应该给领头人设置绳索保护。比如说吧,出现横切滑坡点,滑坡面坡度大,一旦失误下坠后果严重,这时候就应该在领头人腰间系保护绳,绳头朝面部,保护者将绳另一头绕过固定物绕一圈,随时调节绳索保持保护绳基本拉直。这样万一领头人滑坠,可以最大限度减少绳索对腰部的冲击力。滑坠后绳头在领头人面前,更方便他自救,因为这个时候保护人可能站立不稳也用不上劲。
下降后如何收绳?正统的做法是双绳下降,抽绳收绳。技术性攀登往往会舍弃一个快挂或一小段绳索,甚至放弃整段绳索。绳索只有绕在光滑的快挂或绳索上才能顺利抽绳。
有一种收绳结,可以在下到底后用力抖绳让上绳索松脱,实际上我非常不推荐这种方法。还有一种方法是多绳下降,下来后割断某根绳索抽绳,但实际上如果割错绳索,后果不堪设想,对于非技术性登山者来说,以上两种都不推荐。
我推荐辅绳收绳法。具体讲,就是用另一根等长的细绳,头系一小段竹管或金属管拴住上绳环,下山后拉脱细绳,拽下主绳。
为避免误拉辅绳,应由先下的队员配合拉直细绳离开主绳通道一米以上。除最后一个下山者外,主绳均以快挂或绳结可靠连接。最后一个下山时才挂上竹闩,试拉后才下山,下山时始终保持主绳处于张紧状态。
危险路段可能会遇到前人留下的绳索,有两种可能,一是当地人常走这条路有意预留的,二是别的驴友使用后不便拆绳放弃的。不管哪种情况,不管绳索看起来有多粗多新,都需要稍微用大力试拉一下,使用的时候不要过分信任这种绳索,你不知道它的老化程度。不久前我们在走赵公山通灵沟的时候,就把一根很粗的绳索拉断了,所幸没有人员伤亡,因为没有绳索,耽误了不少时间。
没有绳索又必须借助绳索时,可就地取材,竹子尾部劈开成若干竹条,反复缠绕锚点可稳妥充当辅助绳。需要几根竹子连接加长时,将头端劈成竹条,找一段粗树干,两根竹子劈开的竹条绕树干反复缠绕,便可可靠连接。还有一个方法,就是用较新的急救毯拧紧成绳,连接后使用,但使用前需要试验强度。旧的急救毯不要用。
给明月朗星鼓励哦!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其他金额

微信扫码支付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赞赏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