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限风光在险峰:记猫公石--公婆石穿越
猫公石(海拔1350米)、公婆石(海拔1298米)位于茂名信宜市贵子镇与茶山镇的交界部位,属云开大山山脉中段支系,岩体结构--石灰石。
在贵子镇秋风根村的后山有一石峰高耸入云,顶部宛如一只巨大的公猫蹲伏,傲视苍穹,这便是海拔1350米的猫公石,民间亦称十二灶顶。与猫公石遥相呼应,往西2km左右,有两座并肩相依的石峰,由东往西依次称为公石、婆石,合称公婆石。
所谓的“十二火灶”是指夹在猫公石、公婆石两座大山之间紧密相连的许多座圆润山头,居高俯瞰,十二座长满了芒草的圆形土堆就犹如野外埋锅做饭的土灶,故称“十二火灶”。这样的推测我想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土著过山瑶刀耕火种、辄移他所、往来无定。所以这片山的得名不太可能像百度描述的那样,是由于瑶民在山头垒砌有做饭的石头火灶十二个,故称“十二火灶”。若真如此,那其他山头的火灶意见可大了。推测,这个“火灶”应该是象形的,瑶胞对这片大山的命名皆是拟物象形的,如猫公石、猫耳石、石牛肚等等,“十二火灶”的得名也应该不会类外,十二为一打,这里表示许多的意思。

猫公石(十二灶顶)

猫公石顶峰

匍匐于山顶的猫公,有猫头、猫体、猫尾,

上图正中为公婆石山,前为公石、后为婆石

公石山

婆石山

十二火灶群山

信宜地处粤桂边界,云开大山及云雾大山跨境而过,八山—水一分田,境内崇山峻岭,怪石壁立,溪河纵横。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岭多达80多座,最高峰大田顶,海拔1704米,是粤西第一高峰。除了八排山、鸡笼顶蜚声山外,享誉户外圈的信宜徒步线路主要有:
1. 大水坑顶(1480米)-大田顶(1704米)-炉塘顶(1681米)-棉被顶(1628米)-亚公髻(1513米)-大西坳(960米)穿越线。
2. 龙须顶(1327米)-十二峦顶(1318米)-火同坑顶(1315米)-五指肚(1249米)-猫公石(1350米)-公婆石(1298米)-猫耳石(1120米)-天堂顶-石牛肚(1092米)穿越线。
3. 槟榔顶-三甲顶(1212米)-石船顶(1201米)-笔架山(1159米)-花楼顶(1062米)-林洲顶(1008米)穿越线。

龙须顶-石牛肚9峰连穿山脊线手绘示意图,非实际轨迹

今天的轨迹:起点,秋风根村(牛湖);终点,大营坳村。除了谷歌卫星图,其他的地图似乎都打了马赛克

前段+中段山脊线示意图
8264的花版主说“龙须顶至石牛肚穿越线”是广东第一强线,尤其五指肚--猫公石(十二灶顶)这一段的攀岩山脊线难度很大,鲜有成功穿越的报道,多数团队都是下山绕道河头山林场再上山,见上图蓝色轨迹。
这些虐线就留给大神们去考证吧,我这种处在户外鄙视链底端的渣渣弱驴以观光为乐,每遇虐线都是轨迹拆分、拆分、再拆分,挑准时机选择一两个有代表性的山头到此一游点到即止。爬山多累啊,上去了还得下来。自嘲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各有各的玩法,开心就行。
春天到了,万物复苏,又到了徒友们外出赏花的季节。连续两个周末都在市郊探寻禾雀花,一串串花开四瓣的白色小精灵泛着绿莹莹的光,像玉石般挂满了粗壮的油麻藤,十分壮观非常漂亮。“头、眼、嘴、翼、尾、内脏”一应俱全,有如万鸟栖枝,神形兼备,令人叹为观止。

牛头山的禾雀花

天鹿湖的禾雀花

华一坡的禾雀花
禾雀花谢幕,映山红盛开。从化通天蜡烛、清远望军山、新兴天露山、始兴黎壁石…不但人满为患,关键是都去过了。米姐懂我,适时推出了信宜十二火灶赏花线,毫不犹疑地报名占坑。
3月27日(周六)晚上20:00永泰地铁站老地方集合,老伙计新朋友鱼贯登车,一路向西直奔信宜。疾驰的车窗外是慢慢远去的喧嚣霓虹,高速公路的尽头藏着我们的诗与远方。户外是有治愈功效的,行走是心灵的阅读,即使周末短暂的1-2天“出世”,也能换取归来后“入世”5天的良好状态。周而复始,乐此不彼。


花开花落,云卷云舒。虽然经常以打卡作为行走的最高目标,甚至很多次咔嚓几下凑够朋友圈的9宫格就脚底抹油欢天喜地的撤退。但对待爬山我是认真的,出发前一定会认真备课:地理位置、地质地貌、地名典故、风土人情、民间传说、景观标志、线路轨迹、游记攻略,尽可能的做到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不打无准备的仗,不放过任何一次增涨知识的机会;爬山途中一定会如履薄冰认真踩好每一步,因为值得兴奋的不是登顶的那一刻,而是平安的回到广州期待下一次的出发;事后一定会认真反思记录:可能是不公开的简短日记,也可能是公开的游记、随笔或心路历程。
一路胡思乱想,23:00中巴已经在罗定围底出口下了高速,沿国道234-省道369继续往西偏南行进60km到了今晚的落脚地罗定市分界镇,的的确确是两市的分界部位,此时已经是凌晨0:15,距离广州永泰地铁站约260km,耗时4小时。


贵子镇在信宜的最北端,是两广(广东、广西)三市(信宜、罗定、岑溪)的交界点、是信宜市的北部门户,属于狭长的山谷盆地。省道369贵子段南北两侧是高达千米的高山,上面提到的第2条山脊徒步线就在369省道的南侧群峰之巅(西进的左手边)。离分界镇12km(离贵子镇17公里)的秋风根村是我们明天早上登山的出发地,是369省道的最高处,是分水岭。往西,水流流向信宜的黄华江上游;往东,则流向罗定江(南江,泷江),最后汇入珠江。

也可以在信宜贵子镇住宿,罗定有省道352直达贵子镇,与走省道369到分界镇几乎一样的里程
有身份的刷身份证住店,没身份的露营。我与老黄等8人慌忙择地搭帐篷,这个分界镇还比较热闹,深更半夜的还到处灯火通明,有夜宵店仍然在营业,与广州的城中村并无二样。
帐篷搭在酒店旁边的停车场,不但少了星空满斗、虫鸣唧唧的野趣,凌晨2:30来泊车的小汽车,刺眼的远光灯硬生生把我从睡梦中惊醒。为何不住店?我怕打呼噜干扰别人,也怕别人打呼噜干扰我,当然主要是穷;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闻着睡袋中那股熟悉的味道,睡得踏实。不住帐篷的户外,是没有灵魂的。

我心安处便是家

这是别人的家
早上5:00起床撤营,帐篷湿漉漉的,昨晚下了一阵小雨,今天的千米山头估计会有雾。洗漱、早餐,6:00准时登车开拔,6:20司机师傅把我们送到了秋风根村(牛湖)。



登山口的标志性建筑:牛湖别墅
天已经大亮,太阳被厚厚的云层遮蔽,阴天。一群人在早起的村民疑虑眼神的注视下沿着很有年代感的石级缓步进山。山脚坡地的两侧是挂满青果的果园,有翠绿的山华李,有毛绒绒的鹰嘴桃。
穿过一片茂密的次生林,1km后穿越到了一条刚刚加宽翻新的盘山公路,不知道是通往哪个乡镇的,还没完工,正在建设之中,新修的公路很宽,足足有4个车道。沿着盘山公路蜿蜒向上,路虽然好走,但坡度不小,很快一个个都气喘吁吁汗流如注,队伍开始渐渐拉开了距离。徒步起点秋风根村的海拔320米,猫公石顶峰1350米,短短的5km需要爬升1000米。





盘了1.5km后,公路噶然中断。盘山公路已经从另外一端修到了右手边山头的顶峰,挖机开路掘进的土石方被居高临下往谷底倾倒,形成了一道类似于山体滑坡那样的泥石坡,很陡,坡度60-70度;很长,从山顶一直到山脚,100米左右;很宽,约20米。两种选择,横切过去,然后沿着还没改造的机耕路迂回登顶;或从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垂直攀爬。有几位队友试着向上爬了一下,不行,太危险。土石方很松软,用力一踩,石块泥土纷纷滚落。横切,也很危险,横切的部位在陡坡中间部位,一旦跌倒将滑坠谷底。
最后,采纳了准备上山开工的推土机司机的建议,从陡坡右侧的密林中开路冲顶,他前几天也是这么干的。开路实在是太费体力了,手脚并用,坡度很大,有些地方很滑,灌木丛生,荆棘密布,短短的几十米整整花费了40分钟才爬到坡顶。





群主在表演正真的技术,一旦滑坠,全队都去你家吃饭,8人一桌的那种

大家举手表决,决定抛弃群主,纷纷右拐钻小树林




小山头的顶部是修好的毛坯公路,公路很宽,站在边缘远眺东方的五指肚方向,群峰矗立,壁立千仞,翻滚的雾气随风在山谷缝隙中快速移动,云遮雾罩间迷茫一片,五指肚就下次再说吧。我们往西沿着新修的山顶公路继续盘旋向上直奔猫公石的登山口。

渣土坡顶

远观五指肚方向的群峰,这山脊线穿越没那么容易
大约1.5km后翻过了一个山口,在施工队工棚的斜对面窝底离开在建的公路,右拐进入林间小路开始爬坡,目标就是高高在上的石头顶:猫公石。从6:20起步至今,大约徒了4.5km,其中3km的简易公路,耗时2小时20分钟。
最后登顶的1km虽然很陡,但是是非常熟悉的驴道,比宽阔的简易公路好走多了,也许是心里感觉不一样吧,要的就是这股味。线路成熟,沿路都有当地户外组织标记的红丝带。
离峰顶约100米的地方有一较为平坦的缓坡,仰视石山顶,是拍摄“石猫”比较理想的角度,今天的山顶雾气缭绕,“石猫”若隐若现,为了拍到一张满意点的照片,我在这里停留了10多分钟,等待水雾飘散的那几十秒,凑合着看吧,猫头、猫体、猫尾巴还算是齐全的。

继续简易公路



蓝天一晃而过,几秒钟而已,但猫公石的顶峰已经无法隐藏


上图左侧的石顶即猫公石




顶峰的确像一只大公猫的
9:40从猫尾巴的位置登顶成功,总耗时3小时。放下背包,大家就往猫头部位攀爬而去,石头很坚硬,表面不滑,虽然下面就是万丈深渊,只要你小心翼翼,胆大心细,不恐高、不过度装13,掌握好平衡,还是很安全的。我想我大概是攀爬到了石猫的颈脖子部位的,不敢再往前了,万一它不高兴一甩头,我就自由落体玩完了。






原路返回登顶处,沿着山脊往西,一直在峭壁的顶部攀爬,与龙斗峰并无不同,甚至更为险峻,行进的右侧(北面)是垂直的断崖,谷底是郁郁葱葱的原始次生林,粉色、白色、红色的山花一丛丛的点缀着嫩绿的新叶,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我们的到来使寂静的山野更加充满了活力。

在悬崖的顶端徒步,胆大心细尤为重要,我们是来接受洗礼的,不是来玩命的,安全第一,警钟长鸣


















行进的左侧,是一个小型丘陵盆地,一群较矮的浑圆山头一座连着一座,西边2km外高耸的就是公婆石。中间围着的这片山便就是十二火灶了,没有高大的树木,一半灌木一半芒草,映山红一片片一丛丛一簇簇的正在盛开,红艳艳的十分俏丽迷人,也是我们今天到访的主要目的。
一望无际的高山草甸是底色,漫山遍野的映山红,在险峻的沟壑,在倾斜的半坡,在山顶的石缝灿烂地绽放,远远望去煞是美丽。映山红最密集的主要是公石山脚下的那个夹沟,整个沟谷全是红彤彤的映山红,非常鲜艳,令人澎湃。打卡、合影、摆POSE,这就是爬山的意义。
春深似海、朝气蓬勃,我们张开双臂高声呐喊,我们敞开心扉尽情陶醉,我们亲吻花的清香,我们定格花的美丽……

鸟瞰十二灶

远处凸起的两座山峰即公婆石






前方公石山









此时才11:40,群主说登上公婆石再午餐,那就冲顶吧。很陡,雨天会很滑,今天爬没问题,12:00攻克公石。公石的顶是一个圆形的小平台,并没有高大威猛的标志性石头,整个公石山表面也不见大块的奇石,我在山顶环绕一周,公石山很突兀,是拔地而起的,植被以芒草为主,与它山脊相连的近邻的婆石山倒是怪石密布。

出发,下一目标公婆石


攀爬公石山


回眸


公石顶俯瞰大营坳村

公石顶

背上带着问号“?”的靓仔在公石顶苦苦思考着答案,爬山不需要理由,喜欢就已经足够
群主的想法很美好,在公石山顶俯瞰着红艳艳的映山红,分享着路餐,吹着空调,思考着人生……随风飘动的水雾的确是凉嗖嗖的,但现实很残酷,不但太阳突然出来捣乱,晒得你找不到北,山顶的蚊子、苍蝇奇多,一群人以最快的速度填饱肚子作鸟兽散,继续往西V向婆石山。
刚刚爬过了猫公石的峭壁,见识了斧削险峻、悬崖陡立,竟然婆石山的石头都懒得打卡了,“嫌贫爱富”也许就是人的本性。


婆石山

回眸,队友正在下公石山,往婆石山而来



婆石山

回望公婆石



12:40登上婆石山后未作停留,沿山脊继续往西翻越一座无名山峰后,右拐往北,沿陡峭的山脊驴道下撤了几个小山头,2km后平安下撤到了建设中的简易公路,然后沿着这条盘山公路3km就到了此次徒步的终点369省道边的大营坳。14:30完成作业,12.6km/8小时,爬升1228米。


翻越最后一座无名峰就右拐下撤

一直往西是上文提到的信宜2号山脊穿越线的后半段,即猫耳石-天堂顶-石牛肚,猫耳石在不远处的薄雾中若隐若现,我们今天徒步的“猫公石—公婆石”是中段。

无名峰

在无名峰顶右转往北,沿山脊下撤


左侧公婆石、右侧无名峰



又是一条正在改扩建的简易公路


至山脚的大营坳(省道369)足足3km,一上一下今天走了6km的机耕路

师傅在终点迎接我们,勤快的人,人缘不会差
尾队15:00结束战斗,登车返穗。回到永泰地铁站是20:00,回到家21:00,洗澡更衣,填饱肚子,即刻满血复活。既然毫无睡意,那就打开电脑码字吧。年纪大了,记忆力严重衰退,不趁热记录往往分不清东南西北,辨不出张三李四。羡慕那些写回忆录的,几个月前的爬山经历,途中吃了几块面包都记得清清楚楚,羡慕。
一鼓作气今晚先把文字给码了,明天上班占点公家的时间,把图片挑选一下完成游记。给自己一个交代,给行程一个交代,每次需要等到在两步路点击了“发布”二字,此次的修行才算圆满结束。
结语
来来回回一折腾,一星期就过去了。不停地折腾,半辈子就过去了。哲学教授周国平说,人生有三种不可或缺的交谈,“阅读、写作、信仰”。阅读是和历史上的伟大灵魂交谈,籍此把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占为己有;写作是和自己的灵魂交谈,把走过的路、见过的人、经过的事、爬过的山记录下来,籍此把外在的生命经历转化为内在的心灵财富;信仰是和心中的上帝交谈,籍此聚集宇宙天地的神力,进而支撑着自己走下去。所以,爬山归来,写点东西很有必要。
大棚改变了四季,科技改变了生活,徒步改变了我们。一群人不是在爬山就是在爬山的路上,没有什么问题不能通过爬山来解决,如果有,那是你还爬的不够!
即使身陷囹圄,也要仰望星空。
给南国鼓励哦!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其他金额

微信扫码支付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赞赏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