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北京> 【纵横百公里,深度游婺源】之二:山顶菜花始盛开,双脚起泡半途残

【纵横百公里,深度游婺源】之二:山顶菜花始盛开,双脚起泡半途残

回复 收藏 正序 只看楼主

【纵横百公里,深度游婺源】之二:山顶菜花始盛开,双脚起泡半途残

2021-04-16 09:45:43 1105

山顶菜花始盛开,双脚起泡半途残

在来婺源之前我就预料到了会有雨,于是特意穿了防水鞋,可能是新鞋(第二次穿)的原因,脚还不太适应,第一天39公里走下来,两个小脚趾都被挤出了泡。另外,不知道是鞋的防水效果不太好,还是水顺着裤脚倒灌而入,两只鞋子都湿透了,由于婺源的空气湿度较大,晾了一晚上也没有太大的改观,4号早晨在给起泡的脚趾缠上创口贴后,也只好穿着潮湿的鞋子继续上路。

昨晚到宋村时已经看不见周围的环境了,早上起来发现宋村东边有一湾湖水,湖面翠绿且静谧,公路边上的油菜花也还在开放,山、水、菜花、村庄、云雾等就这样奇妙地组合在一起,宛然一个世外桃源。绕到宋村对面的公路上回望,无论是深处的晓庄源头,还是湖边的宋村,其画面都像仙境一般。

刚苏醒的宋村

回望宋村

回望晓庄源头

自宋村出来,走的基本都是水泥路,虽然不影响观景,且可以保证行进速度,但走多了还是会有些烦。快到李家山时,看见公路边有条小路,似乎可以穿到对面,于是我切出公路,在小路上走了一段,进入了一片茶园,路迹变得模糊,我四处探寻,再往里走是一条山沟,沟里的水还不小,想跨过去不太现实,无奈只好原路返回。这样一折腾,就耽搁了12分钟,重新踏上公路时,发现后出发的队友竟然跑到我前面去了,用偷鸡不成蚀把米来形容那一刻再合适不过。

杜鹃烂漫

李家山

回到公路,我加快脚步,不久就追上那两个队友。公路是盘旋上升的,路况虽然单一,却不需要费什么心去找路,且路外侧的视野不错,可以俯瞰山脚下的村庄,或眺望远处的群山,有了美景的陪伴,轧马路就不会那么无聊了。另外,时值清明,村民们纷纷跑到先人的坟墓前燃放烟花爆竹,给宁静的山野增添了几分热闹。

山色迷人

经过7公里的公路漫步,来到了一个叫坦里的地方,它与阆山村仅隔1公里,这一带的平均海拔在800米以上,由于这个原因,此地的油菜花较山下的晚开一些,我们路过时正好看到一片油菜地里盛开的黄色花朵,也算是不虚此行。阆山村的地势较坦里低一些,云雾似乎被周围的山坡封锁住了去路,萦绕在白墙黛瓦的房屋周围,使整个村子在虚实间变幻,我等俗人也恍如来到仙境。

盛开的油菜花

阆山村

阆山村之后终于暂时告别水泥路,可新的烦恼也来了,这是一段下行路,有坡的地方铺的是青石板,平缓的地方则是土路,青石台阶不知是设计问题,还是因为后面踩的人比较多,台面竟然基本都是向下倾斜,被雨雾润湿后跟登山鞋是很难友好接触。昨晚下五龙岭古道就是小心翼翼、提心吊胆的,不过当时虽然滑了一下,却没有摔倒,这次往碎石坞下的过程中居然滑倒了两次,我对走古道开始有了些阴影……

碎石坞

从碎石坞到镇源村与青石村路口有两条路,一条是小路,另外一条是大路,鉴于之前两次滑倒的经历,我选择了走大路,这条大路在地图上看着像公路,实际走时发现是机耕路,我的心稍微安了一些,不用轧马路就行。此时已连续走了12公里,双脚越来越热,它们开始膨胀,鞋内的空间似乎满足不了它们的体积了,再加上鞋子一直是湿的,我隐约感到脚上水泡增员的迹象,以至于青石村之前的路虽然平坦,我却很难提起速度,刚跑了一两百米,双脚就向大脑中枢传递不满的信号,我只得放弃奔跑,尽量让自己走快一些。

俯瞰桃源村

樟树当关

抑或是审美疲劳,抑或是双脚疼痛的缘故,一路上小桥流水、杜鹃绿竹依旧,我却没有细品慢赏的兴致,对于路过的青石村,现在也是模糊的,可以肯定的是村子处在一个三岔路口处,有河有桥,也是徽派建筑。另外,青石村是一个切换点,我离开生硬的水泥路,循着步道上山,脚的用力方式也随之改变,疼痛感有所减弱,我似乎又恢复了元气,便加快脚步朝斗太村走去。

青石村古道

在斗太村前,竟有一大波山友从村子里出来,估计有一二十人,这种场面还是很少见,反正我这一路上没有再看见其他山友,当然,我们自己除外。看着斗太村的人气这么旺,我也忍不住进去凑凑热闹,可到了村中,却并未发现什么特别之处。前路漫漫,我也无暇停下来详探该村的来龙去脉,只知整个村子位于半山腰中,而我还需要折返到山下继续东行,不过我内心是排斥走重复路的,于是打算直接就近切下去,村子的一棵大樟树下似乎有路,可就是看着不太好走,路面砂石较多,其边上有一条更安全的路,我的脚便毫不迟疑地向前迈去。然而,这似乎只通往油菜梯田,我在田里转了一圈,没找到下山的路,稳妥起见,还是乖乖走大路吧。

斗太村东边山色

斗太村东边山谷的小路倒是很惬意,溪水相伴,曲径通幽,走着走着不觉间就差点错过路口,幸好发现及时,看见溪流较窄的石头上搭了木桥,应该是路口所在,我赶紧跨过去,顺着一条明显的路迹上山,走了几十米,竟然偏离了计划轨迹,因不知道这条路的去向,担心南辕北辙,于是立即掉头,并通知准备上山的队友返回。我们回到原处找了半天,也没找到与计划轨迹完全吻合的路径,考虑到以后可能会有他人循用我的轨迹,我没有按计划路线强切上山,而是沿着那条明显的路迹边走边探,希望在山上可以将路线打通,经过一番求索,果然接上了山脊的那条“康庄大道”。

山脊上的土路甚是平坦,且西面的视野极好,对面山腰处的斗太村刚才近距离观看时觉得并没有什么特别,而现在将距离拉远,眺望镶嵌在山中的白墙素瓦,山顶是缭绕的云雾,此意境足以使我们停下来玩味。沿着小路行至南边的山背村,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个村子的房屋借着山势错落分布,铺着石板的村中小道纵横相连,村北小路在一片挺拔翠绿的毛竹间蜿蜒,这让我想起了黄山的项山村,除了房屋的外观有一些差异外,其环境和布局竟有异曲同工之妙。

遥望斗太村

沉闷中的那抹红

出了山背村,脚上的疼痛感似有加重的迹象,我的行进速度逐渐慢了下来,到龙池汰村时,脚已经发出了严重的抗议,我不得不停下来重新对鞋和袜子做一些调整,短时间似乎有一些效果,这让我撑到了30公里处。然而,当我下到公路,刚想跑起来追回点进度,右脚小趾的水泡像是被挤破了,我只得停下,又加了一个创口贴,并换上新袜子,重新上路时感觉是好一些,可几百米之后,历史在左脚重演。如此几经折腾,之前所采取的措施好像都已失效,到璜茅时我只能一瘸一拐往前挪了,而计划的目的地江湾还在20多公里外……

龙池汰古道

娇艳的杜鹃花

正在纠结之际,看见有两个队友在璜茅饭店刚开完小灶,准备收拾东西继续出发,若在平时状态好时,这20公里估计不到4小时就能搞定,可此一时彼一时,按现在的情形,我到江湾可能就晚上9点多了,识时务者为俊杰,就在璜茅安营扎寨吧!

山外有山

106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1楼   回复 举报 收藏

×

给火勺鼓励哦!

  • 1
  • 2
  • 5
  • 10
  • 20
  • 50
×

其他金额

×

微信扫码支付

赞赏金额:20
火勺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 6.66
×

赞赏清单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两步路使用帮助

(服务时间:工作日09:00~18:00)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微信扫一扫,咨询使用帮助客服

微信扫一扫,咨询商业活动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