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照片背后的故事——记雅拉非常规
照片背后的故事——记雅拉非常规
很多人说这次雅拉的照片很好看,其实旅程中我和队友的故事同样精彩,这是我第一次写游记,希望能借此留下这一路的体验和感悟。
当得知鑫仔发了雅拉活动时,我意识到我又双叒叕晚了一步,果不其然,坑儿已经全满了。雅拉,在各个平台无数次看到各种队伍的活动,在我心目中成了高海拔入门雪山徒步线路的代名词,加上整个五月都在各地出差,开始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得知队伍有人退出我可以加入后,在电脑里找出了去年十一格聂C+海子线的装备清单,依葫芦画瓢装了一份,买了十种各式佐饭酱,就着一顿晚饭开始了测评,选了其中五种分装在密封袋中,高海拔还真是需要些重口味的酱料才好下饭。这时的我有些纠结,前一阵子受风感冒,去年格聂强如土匪(高海拔血样94,和当地人的水平一样)因为感冒发烧严重高反在格木村下撤,今年感冒未痊愈的我能不能顺利走完全程?最终我决定要去试试,于是往顶包里又塞了些退烧药和抗生素。看了看包里的无人机和太阳能充电板,一狠心没往出拿,后来证明高原海子航拍的效果非常好。
6月12日,坐了一天的高铁和小巴,我们一行14人加上魂儿队伍的4人到达了中谷村,想想这是我连续四年在四川爬山了,20年的格聂,19年的莲花湖伍须海,18年的长穿毕,生活在成都的驴友真是幸福,怀抱川西这么个风景优美、线路丰富的宝地。途中有个小插曲,高速上前面有车事故自燃,我们停车等待的时间大家签了“生死状”,颇有些仪式感,感觉像是签了卖身契。

晚上大家吃了饭,腊肉味道不错,鑫仔帮忙调整新到手的神秘农场83升包,新重装包背负不错,关键是大,想想去年格聂时用50升的包塞了大大小小100样物品,真的考验打包技术,这个83升随意塞塞还有很大空间,满意。
DAY1
原计划走B线的我,在听了饭店老板一通安利神树沟多么多么漂亮后,心里开始动摇,一路我们坐上了老板口中的“斗斗车”,其实就是拉牲口的四轮车,我坐在后面的斗里,说是坐,其实是站着靠在一边,手里抓牢,一路下来并不轻松,偶有两边树长到路中间的树枝来袭,大家还需灵活躲避,万一中招则击落一众挂在树叶上的雨水,免不了湿身。

师傅车技很好,一路顺着泥泞的路面来回漂移,我感叹这刺激的感觉已经值回票价。车停的一瞬间我决定了要走A线,来都来了,不外乎辛苦些。往下跳的时候雪套底下的皮带挂到了车板,一下子失去了平衡,几个踉跄稳住了重心,一看皮带已经被扯断了,唉,出师不利。


左起:大派 华佗 藿香 麦琪 小晨 豆子 鑫仔 刺猬 三莫 豹子 山民 源源 志洪 小伟哥
合照后大家分道扬镳,山民、小晨、志洪走了B线,其余11人向左边山沟进发,没走多久遇到了拦路虎,一条河流,华佗首先卸了包试了试水深,返回来背了包过去了,豹子紧随其后,此时我已经把换下的衣服塞到了防雨罩里面,换好了潜水袜,看大家还在准备,我就踏进了冰冷的河水里,刚开始水比较浅,随着水流变湍急,从脚到小腿,河水的冰冷刺骨渐渐袭来,我开始急着向对岸走,豹子在对面向我喊“慢点慢点!”可我难以耐受寒冷的感觉,并没有稳下来。紧接着水摸过了大腿根,右脚没踩稳,一股湍急的水流将我带倒,河水漫过腰际,还好登山杖及时撑住了河床我重新站起来了。
上岸后赶紧检查装备,新包防泼水效果不错,但是掖在防雨罩中间的裤子全湿了,还好当时福灵心至把手机单独放了顶包,否则就呵呵了。这时眼见着女生们体重太轻要被水冲倒,已经过河的华佗、豹子、鑫仔、小伟哥卸了包拿着登山杖又回到河中帮忙,这样大部队才顺利过了河。对我而言,这算出师不利*2。

顺着沟向上走开始爬陡坡,慢慢路迹开始不明显,随后就开始钻林子,还是那种箭竹林,高海拔重装走箭竹林真是要命,非常消耗体力和意志力,钻出来前队已然没影了,只剩我、三莫、小伟哥、源源、豆子,我们简单吃过了中饭继续向前。

小伟哥给我拍的照片
走着走着我开始觉得冷,确认过大家都觉得热以后,我知道我发烧了,于是停下来从头到脚换了一套干衣服,在爬过了一片石海坡后到了第一天的营地——海拔4100的眼镜湖。


可能是水比较旺,眼镜湖并没有明显眼镜的造型,我们在取水的路上还遇到一头死去的羊,这个海拔居然还有苍蝇,也不知道这个羊遇到了什么。晚上大家一起分享了带的食物,感叹一天走3.5公里简直创下了最短记录,无论是集体还是个人。饭后大家开始喝茶,我因为感冒疲惫早早睡了。

DAY2
拔营后继续翻石海,途中歇息,看到源源从远处的石海下方逐渐出现,半躺的我发现色块、线条都很好,赶紧拿出手机抓拍了这张广受好评的照片。

翻上石海到了冰湖,我拿出了无人机拍了一圈,这个队伍大家体力都很强,所以只要飞了无人机,一转眼大佬们就都飘远了,再追上去绝无可能。我尽量扎营和休息时飞,有时路上遇到好的景色还是忍不住想要记录下来。

走了好多石海翻了一个垭口,来到三锅庄海子附近,大家简单休息吃午餐,我又飞了无人机,俯视下来看到了很多地面看不到的海子,远处是冰斗后退形成的刃状山脊。


接下来我们完全抛弃了既定轨迹,打算沿着山腰切过去,尽早和山民他们会合,中途手台我问山民大哥有没有石海,他说爬的快吐了(事实证明他们这一段也就是我们第三天走的石海更加夸张)。
中午大家躺在一片平坦的草地上,远处山脉的脊线上都有白色的积雪,天空上的云朵蓬蓬的,挂在湛蓝的背景上,我躺在包上看着这景色,觉得这场景我能坐下来欣赏一整天,就此扎营岂不是很惬意。



为了完成既定线路我们必须赶路,到了下午三点我已经渴得不行,随身携带的2L水早就喝光了,天气燥热,颇有要中暑的感觉,我赶紧停下来烧水,烧开一壶放在流动的溪水里,几分钟就冰凉,就这样连着喝了两锅又灌上了一锅,正好等来后队我们一起出发。

路边野花
途径一个海子,正值下午光线强烈,我看到了岸边随着水深的变化产生了渐变的颜色,心想航拍一下应该不错,于是无人机飞速巡视一圈,留下了如下照片:

一路走了各种石海就不表了,最后大家队伍聚齐,定好了在远处一片海子旁扎营,看起来应该可以完成,哪想越往前走越不对劲,左边山坡全是无尽的石海,而且坡度之陡接近安息角,前路是杜鹃林难以通过,我从高处看右边坡底有低矮灌木像是好欺负的样子,于是决定试试,麦琪紧随我下了坡,大部队决定继续向前。


坡底的杂草干枯,中间隐约有路迹,相对好走,很快走到了尽头,是个一面靠坡,三面环沟的平台,此时我有两个选择:切上去和大部队会合或者是切到沟底沿着传统线路向营地进发,我看了看向上的路线认为就算是大部队也不会直接切到湖边,肯定是要下沟,于是我和麦琪姐向右下进发

一路坡度很大,靠着登山杖和杜鹃林得以稳住脚步,我决定先走到石海,沿着石头下去比较稳当,路上通过手台联系上大部队知道他们也不好走,小伟哥决定过来走我们的路线。就这样过了半个小时我们通过了石海,来到了乔木林,乔木下面都是苔藓,苔藓掩盖了一些石头缝,像是陷阱一般,一不小心就会踏进去,有崴脚的风险,因此走的并不快。
谢天谢地临到沟底没有断崖,我们三个得以顺利进入河谷,此时通过手台联系得知上面的队友也分成了两拨,没有明显路线,而此时天色渐暗。

又烧了一锅水下肚后沿着河往上走,轨迹和路网在另一侧,然而我们谁都不想过那个冰冷的河,就这样在左边山坡林子走了一公里,看到了一片平地,虽未到火烧林,但还算平整,我们决定就地扎营,海拔3970。
这时西北方向飘来黑云,雷声滚滚,要下雨了,陆续有队友从旁边的山坡下来了,我们赶紧搭好帐篷,我赶在雨下大前打了2升水,这时已经浑身发抖,打了几个喷嚏,进帐篷后雨声雷声都大了起来,我在帐篷内烧水,听见外面有人说豹子和源源还没下来,小伟哥刺猬他们打算去山上接应,因为我感冒发烧没让我跟着去,我把烧好的2升水给了小伟哥和刺猬带走,只能尽这点绵薄之力,不久听到了豹子的声音,他和源源下来了,总算是放心了。
雨小了些,我出去打水煮了米饭,吃了两片罗红霉素和布洛芬,躺着睡着了,不成想半夜醒了后一直咳嗽,直到五点多天微亮才又睡了一会儿。
DAY3
拔营后向上走了一会儿,找到了可以不用脱鞋的过河点,太开心了。随后走到了原定昨天扎营的海子,我飞了无人机,很自然的又到了队伍最后,我们后队小分队开始向山上进发。

随着海拔提升,石块儿开始变得巨大,当我站到一块巨石上比照地图看到了行进路线后,当时的表情是生无可恋的,想到了山民说的无尽的石海,应该是这个吧。

石海上无所谓道路,大家走的五花八门,我绕了一点路,沟里的大石块甚是难走,有的甚至要助跑跳过去,而我无时无刻都在担心自己不要卡在石头缝里,轻则崴脚,重则一条腿卡进去尾椎骨骨折,最不幸是整个人掉进去卡在那里动也不能动,能不能救出来就全凭造化了。每步走的如履薄冰,消耗了大量的精力和体力。

当我斜着爬上了坡顶后,又遇到了小伟哥,这已经是我们两个今天第三次殊途同归的偶遇。我们两个想得是翻过了垭口就可以下降了,哪想到现实给了我们沉重的打击。
翻过去是一个巨大的狭长高山冰斗,融化后形成了一小片冰湖,此时看到鑫仔正在沿着左侧山腰慢慢前行,坡度之大石头之乱远观令人咋舌。我们遇到了徘徊的麦琪姐,她似乎想下到沟底走到垭口前再爬坡,但是犹豫再三又上来了。


我审视了一下地形,觉得沿着左侧切虽然比较难,但是相比于下到沟底再爬一个陡坡上到现在的海拔,我宁愿选择前者,于是我们重复着前队刚才在眼中还是疯狂的举动,沿着山腰走起来。
路比远观好走,但是绝不容易,看起来好大的石块实际上并不稳固,走到碎石上则像流沙一般向下滚落,这时偏偏雨云低垂,近在头顶。
落雷就在耳边炸响,少了平时雷声的混响,这里的雷声响的干脆,透过耳膜直击心脏,虽然我在莲花湖翻垭口时也遇到了雷雨冰雹,但时隔两年再次听到了这种炸雷,还是心生敬畏。
待我和麦琪姐翻过了垭口,远观到了绿松石般的雅拉错,漂亮极了。彼此拍了拍照,就这么几分钟云雾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向上袭来,很快四周的景色都不见了,我们小心的向着湖边走去,哦对了,依然是石海。

路遇一块大草地,实际上草地底下是奔涌的溪水,能透过草洞看到水流,我在这烧了壶水,手台中前队决定在塞拥沟营地扎营,我、小伟哥、豆子、麦琪商量了一下决定向前赶。三莫在垭口等待源源。

雨水后的石块变得湿滑,我不敢大意,放慢了速度,尽量踩在石尖,走了大概一个小时,我看到了塞拥措(牛奶海)。第一眼就被吸引住了,此时已近傍晚,没有日光的照耀,云雾让她时隐时现,然而就是这么朦胧的意像,依然这么轻而易举俘获了旅人的心。此时的我翻了这么久石海已经疲惫,但是看到这个海子让我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扎营后取水,发现无论是河水还是湖水都是浑浊的,倒不是因为脏,而是含了过量的石灰钙质,或许正因为此才有这样漂亮的颜色,正如青海盐湖的纯粹颜色,经华佗指点发现了一段身处溪水比较干净,奈何只是浮于地上不好取得,索性挖了个坑,待澄清后打了水,回到营地告诉了大家。
DAY4
早晨等来了雅拉错扎营的源源和三莫,我飞了无人机,大家在一起拍了合影,共同下山,山势比较陡,然而队伍速度不减,一路来到了过河点。
并无容易下脚的地方,大家又不愿脱鞋踏入冰冷的河水,上下游寻觅好久,发现一处枯树横卧在河中,不完美的是不能直接到对岸,于是我、鑫仔、华佗、小伟哥在远处搬来一棵枯树,已经过了河的豹子也来帮忙,大家一起把它架到了原有的枯树旁,所有人得以依次通过。回来想想,正是这种遇山开路,遇河架桥的意志,我们筚路蓝缕,最终攻坚克难完成整条路线。

过河后大家沿着山林向上,轨迹上的路因为长时间无人行走已然荒废,我们跨过溪流在丛林间穿过,不时树枝挂住登山包让人难以通过,而我由于在包外面挂了太阳能充电板走得格外艰难,如此不到一公里的路走了好久,终于回到了马道上。
我们和山民联系上了,但是信号断断续续。这时我临出发前买的钻石2db增益天线派上了用场,最终山民联系了2辆摩托车驮我们的重装包,我们计划轻装赶到野温泉与他们汇合。

途中小晨不适,和志洪下撤到3800,最新消息是小晨继续走,志洪湿了鞋子下撤。说实话我很佩服志洪,我们这帮人里面不缺忍耐向前的毅力和勇气,但是面对前路的诱惑,能客观看待自身处境理性下撤,确实值得我学习,我带着感冒几度发烧在高原上走这个强度的线路,是不是有些勉强呢,我不禁反思了起来。
马洛里说“山就在那里”这是我们来爬山的理由,但我想“山一直在那里”,这并不是我们逃避的借口,但可以成为我们放下执念,留得青山在卷土再重来的一种寄托。
下雨了,我换上冲锋衣冲锋裤向垭口爬去,摩托车等在那里,在山顶我从包里拿出雨衣和羽绒服装在了冲锋衣的两个口袋中,开始轻装奔向小卖部。
卸下了重装包的我身轻如燕,毫无高海拔的压迫,一路小跑起来没有什么反应,就这样一路追上了前队,我们在姐妹海旁边的一片黄色花海中拍了合照,一路上我们一阵唏嘘,这是第四天的下午了,谁能想眼前的这片草甸竟是我们原定第二天的营地!雅拉非常规,重点从来不是雅拉而是后面三个字,真是意味深长,我为开始时小觑了它感到惭愧。

到达小卖部鑫仔谈好了马帮,运送行李到温泉营地,我们来到小卖部吃了顿简易晚饭,我一阵阵发冷,应是淋雨发烧了,无奈返回取羽绒服,这时马帮说我们包太重,要加一匹马,无奈只能重新谈了价格。
晚饭后通过了几座独木桥,我对这种东西想来没什么自信,过得小心翼翼,回头看自己过桥的视频都忍不住发笑,一路跟着马帮往营地走,马走走要休息吃草,我们只能跟着等,牵马小哥对我们的速度感到惊奇,说上次一众驴友让他们在营地等了一个小时。

路上野花

天黑前我们赶到了营地,草甸表面流着好多水,一众队友选择了下面平坦的小岛扎营,我和麦琪扎在上面,终于见到了山民和小晨,格外亲切。晚上我换好泳裤,用防水袋装了衣物毛巾,去泡温泉,带上耳机冲一杯红茶,泡上温泉,好不惬意!

人陆续多起来了,在大家的要求下我收好耳机改为公放,山民大哥索性在温泉里游起泳来,我也不管感冒,用温泉水洗澡洗头发,直到浑身热的坐不住方才回去,这时是海拔4100的夜里,我穿着短袖短裤丝毫不觉得冷,整个人从里到外透着热气。
DAY5
早晨醒来感冒症状还在,吃完了最后两粒抗生素,我向鑫仔要了一片白加黑,磨磨蹭蹭最后出发,半路还走错了路,一路狂奔终于追上了山民和源源,心放了下来。接下来和三莫一起翻了垭口,进入了塔公草原。

站在垭口顶上回望雅拉神山,山顶依然隐匿在云层之上。可以看到的是黝黑的山体,刀削斧劈一样,整个山都透露着一种威严和不可攀登的气场。神山之所以称之为神,自然是神秘不可接近的,近乎三棱锥金字塔的外形又使得雅拉在附近一众雪山中脱颖而出。


川西的地貌真是神奇,垭口这一边是雪山巍峨,另一侧的草原则低缓起伏,大有蒙古新疆大草原的感觉。远远看去,哪里有积雨云哪里有降雨带一目了然,可以一直望到天的尽头,平时我们遇到刮风下雨只是囿于身处一个相对闭塞的环境,站在这里则有剥开迷雾,开了上帝视角的体验。

在垭口一边我们等了一个小时,看包等待后队的到来,闲来无事飞了一会儿无人机,随后我们起包向营地进发。

这段路途简直是一路一来最轻松自在的时光,没有任何赶路的压力,没有前路的未知,走的自由散漫,心情舒畅。塔公草原野花已经开了不少,据说最美季节在七月中旬,届时各色野花全部绽放,像铺了地毯一样。
三莫让我在前面等她,当我看见她从山坡后面出现时正好逆光在一片云的背景下,急忙按下快门捕捉到了这个剪影,像极了一个女侠。

远处的天葬台正好处在一片阴云环绕的高光之下,很神奇。

路过天葬台时手台传来前队的消息,他们决定改营地到右边山谷,我和三莫便径直向右边切下去,这时恰好远处云散,我看到了一排壮观的雪山,三莫也觉得很好看,事后我查地图发现这就是蜀山之王----贡嘎。

营地我晒了晒湿了的衣物和装备,开始扎营,扎好后三莫换了红裙子,要我帮她拍照,恰好天边有一排丁达尔效应形成的光柱,近处的雨云层次分明,我觉得气氛很好,取好景,叫她自由发挥,她跑跑跳跳,我抓了几张很有动感的画面,这就是我想拍的青春洋溢的感觉,少女感十足。

我看到华佗大哥的茶座和椅子,上面还有插花,不禁也有摆拍装X的想法,于是有了这一张。

源源,一路带着笔记本,我大写的服,一定要记录下来让大家膜拜。

DAY6
今天一早大家饭都没吃,赶往村子搭斗斗车出山回成都,斗斗车加了蓬,但依然挡不住翻垭口的寒冷,我拍了一张照片,和进山时的斗斗车照片一同发到群里,大家还是大家,但又多少有了些变化。


在中谷村我们吃了西瓜泡了温泉,随后在康定吃了午餐,鱼真的好味。

晚上回成都腐败,大家说了好多心里话。

DAY7&后记
今天一众队友分了四组,大部分又去爬山了,这帮人是真爱爬山,不放过任何爬山的机会。
刺猬和藿香去了熊猫基地。
小晨去了博物馆后撸了狗。
我则重温了博物馆,又去了科技馆,真是童心未泯,觉得科技馆的设施好有趣。
即便一路吃喝没受影响,依然瘦了8斤,回到成都这个美食高地各种胡吃海塞,早饭吃了两种面、抄手和豆花,晚饭一个人吃了一大桌子。

我知道这一路风景固然精彩,但终将回到日复一日的日常,我们一次次来到荒野,是为了那江上清风和山间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在旅途中,在山野之间,在人与人的交集,我们多多少少抛弃了一些事物而拾起了些什么,每一次旅途结束后,我们较之以往多多少少成为了不同的人。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给大派鼓励哦!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其他金额

微信扫码支付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赞赏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