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海淀> 香山小毛驴,会走也不骑

香山小毛驴,会走也不骑

回复 收藏 正序 只看楼主

香山小毛驴,会走也不骑

2021-09-07 10:53:47 4108

相关轨迹:香驴【实走】

香山小毛驴,会走也不骑

今年北京的夏天较往年不太一样,曾经如盼甘霖的降雨竟然隔三差五的光顾京城,桑拿天没有了,往常酷热难耐的七八月份也变得舒爽了许多,整个夏天过下来,今年的最高温度只有34℃。7月份的时候,因担心酷暑,还专门去过庐山、崇礼等地爬山避暑,后来我发现在持续降雨的情况下再跑到外地去避暑似乎多此一举。于是我在8月份调整了策略,就近在香山溜达,令人意外的是昔日尘土飞扬的山路竟一下子干净了,很多山沟也不再死气沉沉,代之而来的是潺潺流水,这破天荒地让乏味的爬山运动多了一个好玩的项目——溯溪,也因为水的缘故,香山好像“复活”了。

潺潺流水

凡事都有其两面性,雨水带来了降温,也滋润了这片土地,然而在连续的降雨下,有些地方被大水冲的惨不忍睹,或者是塌方阻断了道路,不过这种影响相对还是有限的,真正让人抓狂的是疯长的草木,到处可见一人高的草,灌木枝繁叶茂,贪婪地伸向本就不太宽阔的小路中,在土壤、阳光和水分均比较理想的地方,只要短短数天的时间就会被草木占据,加之雨天上山的人少,很多小路就这样隐没在那片绿色中。8月的第一周我还尝试着走一些以前没有走过的小路,很快就被繁茂的灌木枝和杂草热烈欢迎的有些受不了,后来几周休闲游我就改走更成熟的道路了。

转眼就到了处暑(即为“出暑”),暑气渐渐消退,天气由炎热向凉爽过渡。连续无规划地在香山漫游了几周,想换个口味走走图,可之前设计的图形路线要么强度较大,要么小路太多,不太适合这个时候的气温与路况,于是开始琢磨规划新路线,不经意间一头毛驴的创意跃然于眼前。起初主要考虑的是线条的优美,不过整体形象与实际的毛驴有些差距,于是又结合山友们的建议修改了几次,最后以呆萌的卡通驴形象呈现了出来。

小毛驴

8月29日是小毛驴的首发活动日,我们一行12人先在香山新华书店门口集合,其中两个穿着短袖和短裤的小伙伴让我实为惊讶,其勇气实在是可嘉。拍完照后我们往香山公园北门方向行进,北门的城楼着实很有历史韵味,我们又情不自禁地停下来合影留念。穿过北门和碧云寺正门,顺着碧云寺北路往里走,路线的起点就在香山公园北墙与公路的交界处,随后是一直沿着墙根路走,全程都不需要进到公园里面。

新华书店合影

香山公园北门合影

北墙和西墙根路是第一个难点,北墙根路基本是与墙内的台阶路平行的,坡面陡爬升大(1公里多的路有400多米爬升,每公里平均爬升300米),以前曾从这里下山,当时路面干燥,在碎石和尘土的作用下走起来比较滑。除此之外,北墙和西墙边上的路原本就比较窄,还有很多酸枣树,在往常就有点扎,而今年雨水充沛,因此这一段的路况是我在上山前最为担心的。出乎预料的是北墙根路比预期的要好走,路面的砂土都被雨水固定住了,树木虽然长的比以前茂密一些,但由于围墙挡住了大部分阳光,它们也未能成势,不过酸枣树上的果实似乎长的比往年大。西墙根路的情形要差一些,灌木、酸枣树、藤蔓、杂草等沿着狭窄的小路纷至沓来,时不时就有人被树枝留住,严重影响了行进速度。从碧云寺北路起点到西墙防火道的两公里路,前后竟然用了1个小时。

酸枣

香山公园北墙

大家在西墙防火道休整了一会儿,拔掉了手臂或腿上的刺,给被蚊虫叮咬的地方抹上清凉油,倒去鞋子中的树枝或沙土,或给自己补充点能量压压惊,随后继续南下前往南马场水库。这是传统香八拉的路,非常成熟,视野也好,沿途还有很多赏心悦目、色彩各异的牵牛花。从南马场水库尾一路向东爬上鬼笑石就进入了西山森林公园,里面的道路自然会好很多,唯一的问题是游客太多,经常堵车,想提速也不是那么容易。另外,西山森林公园里的岔路也比较多,若是不能熟练应用地图轨迹,寻路也得费不少时间。

眺望白塔山

牵牛花

俯瞰南马场水库

鬼笑石

虽已入秋,但在防火道走的时间久了,也会觉得暑热难耐,为此有几个队员在狮子窝附近就打算结束行程提前下撤。时值正午,未下撤的队友此刻也是饥困交加,我准备让大家再走一段,到东茶棚休息补给,那儿既有卫生间,也有相对开阔凉爽的林荫餐桌,是一个非常好的休息场所,前些天溜达路过该处时我就看中了这块风水宝地。

半山亭

厚萼凌霄

吃饱喝足后继续往八大处转悠,八大处内有很多年代久远的寺庙,不过也是人声鼎沸,让我失去了细品慢赏的想法。循着香界寺后墙走出景区,山野的清幽让人倍感亲切。翠微山的海拔虽然不高,其人气却不低,路过此地的人一般都会在写有“翠微绝顶”四字的石头上拍照留念,这座山也是山地摩托车爱好者经常打卡的地方。机动车是从黑石头那边进来的,循着黑陈路到翠微山北边的陈家沟,这个村子有通往各个方向的路,也是游客们汇集的地方,交通要道口有村民卖水、饮料、雪糕等,生意十分红火。

香界寺



翠微绝顶

从村中一户人家的院墙外下到沟里,再翻过北侧的山脊就又到了南马场水库,随后往水库下游的双泉寺前进。经双泉寺后面的山间步道绕到天泰山,在慈善寺东南部的小路上,一扇扇蜘蛛网“封锁”住了我们的道路,我只好停下来用树枝将它们一一清理。临近慈善寺大门时,灌木越来越密,增加了分辨路迹的难度,去年我是顺着围网下到慈善寺门口的,如今变压器边上的水泥排水沟已被铁丝网拦住,我们在一个游客的指引下往南钻了几米,从一处相对平缓的土坡下到了大路上。

陈家沟的院墙夹道

回望陈家沟

南马场水库

本以为可以走上一段“高速公路”,没想到慈善寺南至潭峪的那条小路杂草和灌木长的面目全非,这可是一条非常成熟的路,今年四五月份时我还走过,然而事实胜于雄辩,我们只得硬着头皮继续钻。在拨开树枝时,我的右臂不知道被什么狠狠地扎了一下,而枝条间并没有酸枣树或其他带刺的植物(个人觉得是马蜂),此后几天手我的臂肿的看起来像是肌肉异常发达。

被草木封闭的小道

潭峪到新望京东大坡的小路整体还算不错,就是山谷里的那段蝎子草比较多,这在预料之中,因此我提前捡了根木棍,一路劈砍,基本把行进时容易碰到的蝎子草肃清干净。蝎子草为荨麻科植物蝎子草的全草,别名红藿毛草、火麻草,辛、寒,有小毒,有药用价值(以毒攻毒),可祛风除湿,利湿消肿,用于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水肿,治风湿疼痛、产后抽风、小儿惊风、荨麻疹,其用法用量为用鲜草在痛处刷打数次,至局部发红、发热、起疙瘩。

潭峪北山谷

常人若是被蝎子草的毛刺扎到,会感觉又痛又痒,可用清水洗去被扎处的毒素。要是没有可用的水源,也可就地取材,摘几片青蒿叶(往往在蝎子草旁边就有),揉烂涂在被蝎子草扎的地方。青蒿别名草蒿、臭蒿、臭青蒿、香丝草、酒饼草,为菊科植物黄花蒿的干燥地上部分,具有清虚热、除骨蒸、解暑热、截疟、退黄之功效,常用于温邪伤阴、夜热早凉、阴虚发热、骨蒸劳热、暑邪发热、疟疾寒热、湿热黄疸等病症的治疗。青蒿还可以治蜂蜇,方法也很简单,将叶子捣烂后敷在被蛰部位即可。

蝎子草与青蒿(图中叶片宽大多角的为蝎子草,叶片细小的为青蒿)

眺望新望京

从新望京东防火道下来,后面只有两个小爬升,一是从挂甲塔翻上其南坡,二是再从北马场西北部的山沟转回来,累计爬升240米左右。毕竟已是强弩之末,有几个队友的速度有所减缓,不过胜利在望,大家凭着内心的那份坚持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顺利在天黑前回到香山,活动也圆满结束,在此感谢大家的一路同行!

防火道上的鸽子

81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1人已赞赏

1楼   回复 举报 收藏

×

给誉峯者鼓励哦!

  • 1
  • 2
  • 5
  • 10
  • 20
  • 50
×

其他金额

×

微信扫码支付

赞赏金额:20
誉峯者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 6.66
×

赞赏清单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两步路使用帮助

(服务时间:工作日09:00~18:00)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微信扫一扫,咨询使用帮助客服

微信扫一扫,咨询商业活动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