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北京> 心心相印 徒步清秋

心心相印 徒步清秋

回复 收藏 正序 只看楼主

心心相印 徒步清秋

2021-11-04 23:11:16 1482

        上周日(10月31日)独自徒步香山“心心相印”,感慨秋风美景,又恰近参加徒步活动一周年,故写几个文字算作纪念,正是:
        徒步百里清秋
        攀登千尺竿头
        落叶弥坚老骥
        红枫更上层楼

确定路线:
        因为周六有房山探路活动,不知时间和体力消耗情况,所以到了周六晚上11点左右,才报名了周日的活动,但领队很快回复说第二天有事会晚出发并不走原线路,因而临时改线决定自己走香山“心心相印”,主要考虑是:1. 收集的轨迹一直没有机会走; 2. 轨迹的标注点较为清晰,便于导航;3. 满足30公里行程+2000米爬升的强度锻炼目标。
 
徒步过程要点:
1.   不到8:30分,从西郊线出来,天高云淡,能见度太清透了,一眼能看到香山山顶,好天啊,开走!


2.   过马连良墓没有多远,一条右转小路,开始没注意,过了几步之后看轨迹,折返回来。小路僻静,很快竟然已经进入植物园,原来这么近、这么“方便”!
3.   植物园的树木色彩斑斓,没有时间过细欣赏,挑拍了几处树木、荆丛秋景,继续前行;


4.   从植物园东外环路上山,走到一道围墙边,上行不久,发现围墙有坍塌的地方,轨迹好像也在围墙内外转换,顺势挑好走的路在墙内外蜿蜒而上。走着走着,忽然发现墙内一块牌子,上写“军事重地,禁止毁坏和穿越”。于是就老老实实地走墙外了,呵呵;
5.      经过寿安山防火道爬升到达小山顶,视野一下宽阔,首先看到眼前的瞭望塔,再向前几步,就能看到可以眺望北部广阔的平原区域;


6.      跟着进入以前走过的熟悉区域,先经过憋死猫,前行约一公里;之后看着导航路线从防火道“一环”直接上行至“三环”,回转经过三炷香上到山脊线;穿够山脊线下销魂坡,前往太阳山谷森林学校;
7.      以前从太阳山谷森林学校沿曹雪芹小道上到山脊和防火道“三环“,销魂坡还是第一次走。销魂坡山坡落满树叶,一个人下坡好像在树叶的海洋上“唰唰唰唰”地漂流,惬意得很!虽然能看出经踩踏的路迹,但看不到树叶底下的土或石头,精神也不敢太大意。这么“爽”的路,速度也就提了起来。路过一段四周有经幡的路段,心想这里的经幡不知道有什么特殊含义,边想边行,忽然想起看看轨迹,果然错过了路口;往回走,原来轨迹在经幡处转入不明显的岔道!
8.      沿岔路一会就到的太阳山谷森林学校。因为疫情,学校门是关着的。走到门口,门口有位值班先生客气的问要去哪?因不知道是否必须借道,回答说在按轨迹走。先生手指了下我的右后方,说“往下走一段有路牌,顺路牌指向再上山”。我问到是否还回到(轨迹所在的)左前方,得到肯定答复后我就向右后方走去。果然不到200米就看到了路牌,接着将沿路牌指引方向前往小小五台岔口;


9.      又进入了熟悉的区域,走一段不急不缓的上坡路,来到小小五台岔口,穿够岔口走望京楼,经过望京楼下到懒汉坡下山口,沿懒汉坡一路下到香山塔后身。如果都按到防火道算,没有走过的懒汉坡原来比好汉坡要长不少!


10.   心心相印的“小心”马上要画完了,时间也已经是快1点,盘算着走完“小心”约14公里,全程2000多米爬升也没过一半,最好能在走完“小心”,完成”大心“的部份爬升之后再吃中餐,那就定在万花山上方的防火道岔口吧。半熟的路,走到玉皇顶停车场时发现又走错了,应该在前一个口转弯,哈哈;
11.   之后回到马连良墓上山口,开始走“大心“。这段路也比较熟悉,稍稍留意着轨迹,一会来到了万花山上防火道岔口,途中感觉腿部有点吃力,还好吃过两粒盐丸,没有出现抽筋等等的情况。好啦,吃饭,休息一会!


12.   休息过后,再次进入了熟悉的区域,看着轨迹,基本沿防火道先升再平后降,有少段走防火道切线,经望京楼四岔、打鹰洼,来到驴子爬下山口,再沿驴子爬下至挂甲塔北。尔后又开始沿防火道爬升至新望京楼,这段路上升略有坡度,部分路段在防火道上走起了之字。


13.   过新望京楼,赶拍了两张照片,补上上次走大枫叶赶路未拍的缺憾。这次轨迹是走克勒峪,又多熟悉了一个香山景点。拍了这个点的瞭望塔,往前走时听到不停的狗吠。这是什么保护单位还养狗护院吗?接近一处地堡时发现狗是在地堡中狂叫,原来是被人关在地堡里了,是两只狗,它们是不是发现有人路过兴奋了,还是希望有人放它们出来?过了地堡来到一个略微开阔的树林空场,再看轨迹,发现原来轨迹不过这个地堡,不过我已经回到轨迹上了,哈哈哈!


14.   看着轨迹再往前走,来到克勒峪下山岔口,开始的今天最虐的一段路,这个坡基本是有一定坡度(约2公里下降560米)的山石台阶路,山石台阶高低起伏基本无序,左右错落大多无章,腿部伸缩难调,前面上山路都没有中间休息,也没有出大汗,在这里居然是满头汗,热得要脱外套,并小憩了两次,好在是看着轨迹终于顺利完成;时间已经近5点了,路程还剩8公里,虽然后面进入西山森林公园后的一段路比较熟悉,但在进入这里之前还有一段不熟悉的路和几百米爬升,要争取在天黑前赶出这段路;


15.   下到潭峪路,看着轨迹要从大道穿过眼前的一条基本没水的水沟爬升上山。路迹很不明显,穿过水沟之后,就几乎找不到路了,难到又要自己开路?前面有过两次自己开路,但后续目标明确(穿行至防火道),距离也较近,所以没有犹豫就直接挑选开路难度不大的方向直接开路前进了。这个山坡较陡,几乎站不住,爬升几步就到一处断崖边,看不出路来,难道“心心相印”在这个地方要完全自己开路了吗?如果非要开路,可能的路又在哪儿呢?看看轨迹和一条直直路网就在这里啊,于是试着向左转到附近可能是路迹上,然而再爬升几步就又到一处断崖边,还是没有路啊!不行,时间不对啊,不能在这里消耗过多时间,这么开路时间没有保障啊!再次审视路网,有较粗的路网从左侧几百米处绕行,再绕回轨迹的前方,按路网改线吧!首先要退到潭峪路上,退回的路也不好走,于是就向左侧朝稍好走的退路上开路前行,走了十来米,居然看到一条上山的路横在眼前!真是俗话说的“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转念一想,这么多人走的“心心相印”,也不可能在这么艰难的地段根本没有路啊,不多想转上小路追赶时间吧!


16.   再往后,先后经过慈善寺南、双泉寺、万善桥、转马台,上了黑陈路,终于在6点天全黑下来之前赶到了陈家沟茶棚,以后的路再按老话说可以“唱着歌“走了。先休息一下,慰劳一下自己,两根老冰棍、一瓶冰尖叫,这是换着味喝的第四种饮料了(加上带的宝矿力、前面买的脉动);


17.   休息过后一个小时赶了五公里到达终点,中间只是下到较低海拔才看到并拍了几张北京城夜景。“心心相印“终于圆满了!



行程总结:
全程用时近11小时,其中运动时间10 小时,行程约32.5公里,爬升2246米,配速3.2,除了配速外其他指标还不错。其实走图形路线,我这“一手拿手机看轨迹,一手拿登山杖”,配速也还算说得过去了!毕竟这是全部自己完成的30(公里)+2000(米爬升)的图形行程啊。


 
心得和感悟:
1.   轨迹漂移:从潭峪路探路的经验教训,感悟到看轨迹不能只看轨迹/路网的一个点或线,而是要考虑到可能的漂移,在可能出现漂移的地方,要看一个左右各10米的线或面(这也是团队徒步时多人能更快找到路的原因);和上次去暴雨顶多路网的中断(悬崖)结合考虑,要学会观察轨迹的特点,而不能只考虑有没有路网,以及路网的粗细;
2.   又选择自己一个人走:一个人走实属无奈,要“一手拿手机看轨迹,一手拿登山杖”,尤其是在潭峪路探路时,是“左手拿手机(看轨迹)和登山杖,右手拿登山杖”地狼狈之极啊!当然盼望跟着团队了,很怀念上次走西山大枫叶时有学玉老弟全程带路的情景!这也是为什么上周去房山赏秋要跟着花开、乌鸦和乐泊的原因啊(路不熟还可以享受登山的愉悦和一路美景)!
3.   没有跟成团队的原因:主要是自己太晚选择了人少的队伍,以后注意避免啊。
4.   下一步的目标:加强心肺功能锻炼和强度锻炼,提高配速。在平时没有时间训练的情况下,达到这方面的目标有什么好方法呢? 这算给我这个徒步二年级新生留的作业吧!

44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1楼   回复 举报 收藏

×

给郭泰山鼓励哦!

  • 1
  • 2
  • 5
  • 10
  • 20
  • 50
×

其他金额

×

微信扫码支付

赞赏金额:20
郭泰山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 6.66
×

赞赏清单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两步路使用帮助

(服务时间:工作日09:00~18:00)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微信扫一扫,咨询使用帮助客服

微信扫一扫,咨询商业活动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