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专题> 户外课堂> 幸遇槟郎,共游人间

幸遇槟郎,共游人间

回复 收藏 正序 只看楼主

幸遇槟郎,共游人间

2022-01-02 05:26:14 567

幸遇槟郎,共游人间

作者:申海洋

从未有这样一门课,让我如此挂念,从未有这样一位老师,让我如此敬仰。早就听过槟郎的名气,不仅是关于他的才华横溢,更是关于他的为人正直。对他了解的越多,我对这位素未谋面的老师越心生怜惜与敬意。终于,这学期在室友的力荐下我得偿所愿的成为了槟郎的学生。从此每个周三的晚课,我都翘首以盼槟郎又会带给我怎样的惊喜。

与我想象中的课堂不同,槟郎的并没有只是将枯燥的诗歌理论知识传授给我们,而是每节课都会向我们介绍一处景点,自在又大方地将自己与旅友们拍的旅行时的照片展示给我们看,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能借此了解和欣赏到美丽风光。槟郎每次向我们讲解他写的旅游诗的时候总会说是在抛砖引玉,这恰恰是他为人谦虚的表现。槟郎笔下,山山水水风景名胜犹如源源不断的甘泉滋润着他的诗歌,诗歌也带有一种他人模仿不来的灵气,虽然通俗易懂但富有诗意,语言优美,细细品味,其中还带有乐曲般的韵律,让人沉浸于其中。上槟郎的课,不仅能开拓眼界,更重要的能得到美的享受。

我和槟郎同为异乡人,在南京的这三年,我曾去逛过夫子庙,新街口等南京繁华地段,栖霞山、紫金山、牛首山也去拜访过。却没有一次能像老师槟郎这样及时记录下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实在是羞愧难当。以后我立志要像老师一样用文字和语言记述我的每一次旅行,毕竟那是很美好的事情。马上就要毕业了,我对南京这座城市却了解甚少,万幸遇到了槟郎和他的诗歌,带我游历金陵。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秦淮河的南京城内河段便是著名的“十里秦淮”、“六朝金粉”的地方。清代诗人王士祯曾感叹道:“年来肠断秣陵舟,梦绕秦淮水上楼。十日雨丝风片里,浓春艳景似残秋。”槟郎也有大量描写秦淮河的作品。在槟郎《秦淮女郎》中,他眼中的秦淮河是这样的:“千年来的胭脂色褪尽,河水诉说着古老的艳情,颓废的残柳摇曳新绿,红墙绿瓦执著不朽的余韵 长发婆娑娇羞若惊鸿 眼如泮池秋水深刻又清新 夫子捋髭须挪步欣赏 女郎是秦淮河的现代佳景”。在作者眼里,白驹过隙,弹指一挥间,千百年间的各种风流都已不再,唯有秦淮河始终见证着金陵的风云变幻却始终不变,如同槟郎和爱妻之间历尽千帆仍然始终如一的爱情一样动人。

“细雨鸡鸣寺,偶来多所思。满街脂粉气,遥想六朝时。”鸡鸣寺是南京城中最大的古刹,因为建于玄武湖畔的鸡鸣山麓,所以得名“鸡鸣寺”。深藏其中的樱花大道闻名遐迩,槟郎的《鸡鸣寺路的樱花》赞美的就是鸡鸣寺的樱花。三月下旬,樱花烂漫,鸡鸣寺路两旁的茂盛的樱花紧紧地拥抱着彼此,显得娇俏而活力,而诗人把樱花比作娇艳欲滴的少女,比做天女巧织的绸缎,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白的像雪,像一团团祥云挂在树上,丛丛簇簇,如同白沫的海洋。虽然我从未去过鸡鸣寺赏花,但在槟郎的描述中,樱花的形象跃然于眼前,让我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我仿佛就置身于那片洁白浪漫的花海之中。槟郎将自己对鸡鸣寺樱花的喜爱尽情地倾注在文字里,他的表达是直接且热烈的,像孩子一般直白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感,他的内心比许多年轻人更有活力,我想这正是这首诗歌能打动人的原因。

“一座栖霞山,半部金陵史”,栖霞山位于南京市栖霞区,有“金陵第一明秀山”的美誉,是中国四大赏枫胜地之一,“栖霞丹枫”为新金陵四十景之一,山西侧的枫岭有成片的枫树,每到深秋,山中漫山红遍,犹如晚霞栖落,尤为壮观。古往今来,有许多文人骚客都不吝啬笔墨来描写美丽的栖霞山,槟郎也不例外。槟郎写过很多关于栖霞山的诗作,如:《栖霞问佛》、《大学时的一次出家》、《重游栖霞寺》、《住步桃花扇亭》等等。在《住步桃花扇亭》中,诗人住步山谷桃花扇亭,想起那位“腮边的泪滴里映着南明的灭亡”的秦淮女子,回顾十朝古都的沧桑变幻,字字句句饱含了诗人内心的真情。在《重游栖霞寺》中,槟郎回忆二十五年前的自己:“一个二十岁的师专学生,把巢湖母校和故乡丢在身后”,而如今面对古老的寺院、斑驳的明征君碑,让他想起自己多年来想要逃离这虚伪又污浊的尘世,想要超凡脱俗去到一个没有阴暗与勾心斗角的地方,然而佛家世界对又遥不可及,因此他只能在庭院徘徊,最终决定将自己的苦痛寄托于文字之中。万幸,槟榔选择了诗歌,诗歌也没有辜负他,他们彼此成就,彼此成全。

南京的爱情隧道是网上有名的拍照打卡点,槟郎也曾到这里参观并留下了《南京爱情隧道》这首佳作。“重温最经典的姿势,各踏一条铁轨前行,两只手却在轨道上方握紧。看我们努力走得更远,执子之手,与子偕老,道路悠然地深入远方的密林。或者,你在单轨上跑动,两个手臂平展着举起,亭亭玉立如弱柳摇曳,那揽风的花头巾飘舞,回眸的笑容如春花般灿烂,这一切都凝固在永恒的定格里。”这样画一般的场景,这一对令人艳羡的男女,是否是槟郎自己美满爱情的投射?槟郎能拥有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忠贞爱情,实在令人心生羡慕。

槟郎从安徽巢湖走来,不理会俗世波澜,不忘初心与坚守,数十载笔耕不辍 ,即使游历在外,槟郎不曾忘记自己的来处与归处。他的心中一直记挂着自己的故乡巣湖。从他为家乡写的诗中便可以看出,虽然他身处异乡,但是心中却依旧惦念着自己的家乡。《诗人槟郎之墓》,这首诗寄托了诗人希望自己能找到知音的美好愿望,先是用一片落了一千年的黄叶落在诗人槟郎的墓上作为引子展开全诗,诗人在诗中交代了自己的出生地及后来的生活地,安徽和江苏,表达出了自己希望死后骨灰撒入扬子江的愿望,在诗的最后,两千年才觅得知音,最后却死在了槟郎的墓旁,悲剧结尾,耐人寻味,全诗感情细腻、韵味十足。此外,油菜花仿佛是槟郎老师对于家乡记忆的缩影。他在《故乡的油菜花》中写道“乡村的花,故乡的花,你能给游子以安慰”,他在《油菜花开的乡野》中写道“油菜花开的乡野,我的故乡无比的魅力”,油菜花成为了开启槟郎乡愁之情的钥匙,每当看到油菜花,他都会想起自己的故乡,想起那段无忧无虑的农村生活。《故乡被拆迁》中写“在异域的人,总多一份充实。现场之外还有故乡,弥漫着另一个世界的影像”,对于每一个游子而言,故乡是心灵的慰藉,是能够给自己安慰的地方,随着农村逐渐现代化,村舍被拆毁,农田也被推平,故乡早已不是记忆中的模样,尽管非常不舍却也无能无力,谁又能拦住时代的进步?槟郎只能屈服于现实,令槟郎心碎的是家乡虽然还在,但却变得陌生且不可分辨,过去的记忆成了绝唱,如果记忆都被忘却,如何才能证明自己曾生活在这片土地?我深深的理解槟郎的悲痛与无奈。

槟郎曾去过韩国游学,他在韩国的大田的一所大学进行对外汉语教学。这段时光给槟榔的人生涂上了一抹亮色,同时也是他旅游生涯中去过最远的地方,在课上槟郎告诉我们到现在他依然很怀念那段时光。同样的,他留下了许多诗歌来记录这段别样的经历。在散文《师生春游韩国茂朱滑雪场》以及《异国圣诞平安夜》中,我们感受到了异国的风土人情和中韩两国之间的差异,也将韩国学生的热情进行了生动的刻画。我仿佛也随着和槟郎一起,走在韩国的大街小巷,切身感受韩国独有的风土人情。在韩国的大学任教期间,槟郎虽不会说太多的韩语,但却能与学生们和同事们相处融洽。众多韩国女学生们更是在师生联欢晚会上,对着槟郎大声喊道:我爱你!可见槟郎的魅力之大。然而独在异乡,其中的孤独与寂寞是旁人所不明白的。在《济州岛游记》的结尾,槟郎表达了他对祖国,对家人的思念之情,彰显了槟郎的家国情怀:“祖国,我什么时候能再回你怀抱呢?爱妻呀,我多想回国与你快快相见”。这份思乡思家之情让人动容,这朴实的呼喊让人感同身受。

生活不止于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槟郎的一生为这句话做出了最完美的注解。在他朴素的外表下,有一颗玲珑心、这颗心富有哲理,却也幽默质朴,绝不会高高在上,让人触摸不到。非常有幸能和老师一起激荡文字,有幸能走进槟郎的诗歌世界,一睹真正的诗人风采。但愿从今以后,我也能拾笔创作,边走边写,记录所想,创作出有自己风格的诗歌,无愧于槟郎老师的教诲。

2021-12

0

1楼   回复 举报 收藏

×

给李槟鼓励哦!

  • 1
  • 2
  • 5
  • 10
  • 20
  • 50
×

其他金额

×

微信扫码支付

赞赏金额:20
李槟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 6.66
×

赞赏清单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两步路使用帮助

(服务时间:工作日09:00~18:00)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微信扫一扫,咨询使用帮助客服

微信扫一扫,咨询商业活动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