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深圳> 茂名三官顶

茂名三官顶

回复 收藏 正序 只看楼主

茂名三官顶

2022-02-25 22:14:57 4877


(拖拖拉拉直到过了春节才完成2021年11月的大轿顶-三官顶记行)


深夜,坐在中巴的最后一排,闭着眼,戴着降噪耳机遮住周围的嘈杂,想尽量多休息一会儿,好有体力对付到达目的地后一整天的跋涉。几首歌曲后,一段久未听过的旋律响起,驱走了已经渐沉的睡意--羽泉的《冷酷到底》。一首关于失去的歌,然而我却发觉,伴随着这旋律,自己脸上的肌肉居然是在渐渐堆起笑意。是啊,曾经以为是苦痛的那些年轻岁月,现在看起来,也挺美好了。而这其实正是当年的自己所企盼的吧。那么,那些热烈但却迷茫的青春岁月,和可以微笑着回看往昔的现在,哪一个更好呢?

忽然,窗外的灯光又大亮起来,放眼看去,是又到了一个收费站,再看看车内,大多数人都还在安静地打着盹。从深圳去茂名的平云山,不堵车也需要坐至少六个小时的车,而周末过虎门大桥不可能不堵车;我们还不能乘坐大巴,因为大巴到凌晨两点会被强制停靠服务区,休息到五点才可以再出发。所以只能坐中巴,比大巴舒适性要差得多,哪怕在高速路上,车厢里的噪音也不小的,能睡上一小会儿可不容易。下了高速转省道,下了省道又遇到一条乡道,最后导航上的显示是走无名道路。坐在车里可以看到的的窗外的灯光越来越少,最后变成了基本常常是漆黑一片,只能靠车灯来照亮道路;同时车子颠簸的声音越来越大。

所以车子下了高速路后,车厢里的人就已经没法再睡了,好在玩户外本来就是找虐,对这一点颠簸是不放在眼里的,乘客们反倒因为接近目的地越发兴奋,左左右右前前后后地开始各种交谈,交换户外游玩中的经验和见闻,有以前去过平云山的说有几处山峰登顶时最好戴上手套,因为有段路要拉扯着竹木向上爬;领队则提醒我们他那里有多准备些手套需要的可以拿;有没去的在担心车子是否能及时赶到从而不会错过日出;我边上有位伙伴说自己只带了正常春秋天穿的外套,因为感觉爬山会很热没必要带很多衣服;我只好告诉他顶峰因为位置 较高并且多半有大风,所以我是准备了件羽绒服的;一位妹子高声说:“我昨晚准备了两斤羊肉,登顶以后打火锅吃。”这下,所有人都停顿了半刻,继而一阵欢乐的感叹,这也太能享受了,并且体能好强,可以背上一整套家伙走。

就这样热热闹闹地凌晨四点左右车子到达了终点冼太庙,所有人下车整理行装吃点早饭,然后就踏上前往 大轿顶的路,大轿顶是平云山的主峰,海拔一千三百多米,广东这边的山海拔超过一千米后,因为温度湿度条件的变化,植被会从树林过渡为草地 ,所以视野宽阔,方便看日出。但同时也带来了两个问题,其一是高处的路不再像在树林里那样明显了,而这里的山坡又比较平缓,走出了很多叉路,即便看轨迹也很有可能走偏,其二是如前面提到的,因为没有遮拦又是凌晨时分,温度比白天山下要低很多,再起点风,就会非常冷。我们几个人走在队伍前面的,开始是走偏了,走到大轿顶脚下的一个垭口上去了,一路走来身上早就流了不少汗,在垭口那里被风一吹,顿时浑身发冷,哆哆嗦嗦逃离垭口爬到山顶,却发现山顶的风更大。我取出背包里的羽绒服,穿上身并扣上风帽,才勉强拦住寒意。而为了避风,我们一行几十个人,也都躲在山的一侧,面向西方,等待日出。

如果不是太冷,当时星空还是值得多看看的。广东南部的光污染是非常严重的,我们所在的位置算污染相对较轻的地方了吧,星星不算密,但总算也是有个几百颗点缀着天空,正西方猎户座正在慢慢向地平线下坠,右侧三四点钟方向,可以看到北斗的大勺子挂在那儿,我掏出手机打开星图软件对着认星,但发现亮星太少而我对星空也很陌生了,实在认不出几个星座;与此同时,天空也渐渐在变亮。日出前的东方天空要比刚才的星空更漂亮。我只在吴哥窟看过比这里更美的日出时的天空,但是那里的美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于建筑的反衬,在这里站在千米的高峰之上,四面八方的的天空无遮无拦。下面的大地也更显广阔。遥远的地平线上开始是只透出一线橙红色,从地平线一直到脚下,暂时仍笼在暗影之中;但那一线橙光一点点一点点向高处弥散开,而更高的原本黑暗的天顶之下也渐渐变成了由深而浅的蓝色;随着太阳在地平线上一点点冒出头,两种颜色都在天空上越发铺延开, 隐盖了星星的微光。原本笼在黑暗中的大地也渐渐向我们展现出她的风景,从脚下一直到天边,一座座山峰的身影渐渐浮出暗影,沐浴着朝阳。

如果不是一直在冻得发抖的话,这一切会是更好的享受。因为要看日出,我不得不从避风的西面山坡走到山顶上,裹紧衣服看风景,几次伸出手拍照,都因为手抖得太厉害,需要重复拍上几张保证效果。当时如果要能再多带件衣服,穿得更暖和一些。体验应该会好很多。但即便那样,耳边还是会一直呼啸着风声,会让人不能把自己沉浸到眼前的美景中。好在天大亮以后,风渐渐小了下来,我们离开大轿顶,开始了剩下的大半天的跋涉。来之前的报名贴子里,就介绍说这里的大草坡秒杀大南山,天亮后着实是眼见为实了。在离开大轿顶的路上,我拍到了整个徒步过程中最美的几张照片,初升的朝阳悬在远处群山之上,将光线洒在我脚下的草坡上,我眼看着同伴们行走在温暖的光线里,身上也都跳动着朝阳的颜色;我想他们看我应该也是一样,“芙蓉国里尽朝晖”,如同做梦一样的场景。

沐浴在这阳光里,在山路上上下下,身体不再有寒冷的感觉。而随着太阳爬到更高处,眼里的景色也渐渐真实起来。这里的山虽高,但山顶却不是很陡峭,如同一个个馒头层层叠起来,游人可以在深秋时节已经变黄的大草坡上随心漫步,草地里偶尔露出的岩石多也被风化成圆润的馒头形三三两两散布在这一片金黄色中,如同这片人间胜境的守卫者一般,静静地看着我们这些过客来来往往。同样安静的还有被散养在这片草地上的黄牛群,偶尔才会有一只快走上几步,晃响脖子上的铃铛。

行至中午时分,才到达了三官顶的一官附近,后面的路线,我们要攀爬三座大山峰;爬第一个山峰前,我们要从先下行到一个很深的谷地,然后沿着一个很长且有几处颇为陡峭的山坡把前面下降的高度再重新走回来;第一个山峰到顶后沿山脊上上下下走上几十分钟直到一个近乎垂直的的三四米高的石壁,踩着石头的缝隙拉着前面人留下的绳索攀上去,钻进了一片小竹林里,向二官进发,坡依旧很陡,并且多是土面很容易打滑,幸而可以拉扯两侧的竹枝。爬到顶后再下坡时,也是一样要拉住竹枝,才能放心探出脚不至于滑坠。

就这样一直到登上最后的三官顶主峰前,我都没有能够再能够像前半段那样好好地看看风景;体能已是所剩有限,路线也颇有难度,我需要集中精力应对免得出危险。走在竹林里时,就只能看竹林,而走出竹林,景色也不再新鲜;即便站在最后登上的主峰,也并没有比大轿顶这一路过来更好的风光。仍旧是曲线平缓起伏延展的高山大草坡。(同时因为带的充电宝出了故障,为保证手机开通,后面就没再拍照了。)

但登上主峰还是让人精神一振的,我们要下主峰走的路实际也是线路另一端的当地登山者的上山路,所以主峰之上颇为热闹,打卡拍照的人居然要围观等位,一改一路走来的人影寥寥。而无论已经见过多少景色,登顶毕竟还是徒步路上的一个重要节点。所以尽管已经挺累,尽管还有很长的下山路要走,登上顶峰后多半还是要大呼小叫几声的。

而下山路上的风景其实也有可圈点处,在东北地区乘火车时,有时会看到未经开垦的草地从山脚一直延展到山腰,从山上树林里流出的小溪在草地上自由蜿蜒。一直心向往之而难得走进其中几次。没想到在北回归线以南的高山上又得见到,只不过草地是从山顶往下延到树林,水流近乎于无,但好在视野够宽阔,还是颇令人心情舒展愉悦的。我有点怀疑这样的地貌我们在登大轿顶看日出的路上已经有路过,只是当时天都没亮,所以不得一见。但这样的风景只是下山路上的一小段,总体而言,下山路是漫长而乏味,十多公里山路走下来, 不少人已经出现了身体不适症状,有人时不时会倒着行走一会以减轻膝盖部位的胀痛,或快或慢拖着疲惫的身体走向终点。我很走运地在半路上得到了一位驾苏A牌越野车王姓兄弟的帮助,得到他支援的一瓶水,并乘车跳过了很长一段下山路程。故而能够在多数人前面抵达终点。

体能透支是长途徒步活动的常态,一次长距离大爬升的徒步活动中,队伍中总会有人叫喊着太虐了以后再也不来了之类的,但以后的活动中,却又会看到他们熟悉的身影再出现。因为只要稍微休息上几天,疲惫褪去,一路风景就凸现在脑海里,变成美好的回忆,鼓励你再次踏向旅途。我们甚至可以说,正是因为有了旅途的疲惫,这些回忆才会如此的美好。我想,等到变老后,当我们再也走不动这些路时,它们应该还会变得更美好吧。

青春是美好的,如同一场壮丽的日出。而青春也无可避免地常常是盲目的,年轻的我们并不能真正看清人生的风景,却有可能要忍受日出前的寒风。朝阳下意气风发的豪迈步伐,不久后就会变成密林间陡坡上的艰难跋涉。无暇流连,此时的我们,已经不再有那么多困惑,我们知道还有很多山峰等在前面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趁还有体力,我们坚持挪动脚步。惟有如此,在最后的日子将要到来的时候,我们的嘴角还可以保留一丝微笑,平静地看夕阳西坠。

东西冲

                        (西冲天文台附近)

63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1楼   回复 举报 收藏

×

给大脑壳Jeffrey鼓励哦!

  • 1
  • 2
  • 5
  • 10
  • 20
  • 50
×

其他金额

×

微信扫码支付

赞赏金额:20
大脑壳Jeffrey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 6.66
×

赞赏清单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两步路使用帮助

(服务时间:工作日09:00~18:00)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微信扫一扫,咨询使用帮助客服

微信扫一扫,咨询商业活动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