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户外装备> 户外装备> 登山杖与木混的对比及常见路况的使用方法

登山杖与木混的对比及常见路况的使用方法

如果徒步时间长了你会发现有个别大哥大姐手里拿的是一根棍子而不是登山杖,除了个别大哥大姐喜欢木制手杖外,大多数都认为使用登山杖是小题大做、浪费钱😂他们当中的一部分会就地取材,捡根棍子作为登山杖。今天就大致把登山杖和木棍进行对比,建议还是买个登山杖吧。

六道木手杖

👉重量,登山杖的选材是经过力学计算确定的,其重量要远远小于木棍,但强度却大大高于木棍🖕木棍密度高重量重。

👉摩擦系数高,登山杖的杖尖可以牢固的抓住地面,不会滑动。🖕木棍无法扎入土中,不易保持身体平衡。

👉传导性,登山杖并非通过手握来传力的,而是通过腕带来传力的,因此极少导致手掌酸痛或是起水泡。🖕木棍表面粗糙,和手掌之间摩擦猛烈,极易磨出水泡。再次,两只手要牢牢抓住木棍,下山后双手酸痛。

👉承重性,登山杖材料均匀且强度高,很少会突然断裂,特别是采用铝合金材料的登山杖。此类杖有很大的延性,个人认为是高原徒步的最佳选择。登山杖的杖杆是空心的,其实不仅仅是为了减轻重量。登山杖受力后,会出现微小的弯曲,此时杖杆的外侧是主要的受力区域,内部反而不起多少作用。🖕木棍材质不均匀,延性又小,容易突然断裂。

👉舒适性,登山杖的手柄融合了手掌的形状,舒适性要远远优于木棍。🖕木棍没有手柄,没有任何舒适体验。

👉方便性,能长能短,能屈能伸,Z杖内部有一根钢丝绳或者是粗橡胶绳,当将登山杖各节杖杆拼合并固定好卡扣后,内索就会拉紧,从而使各节杖杆紧扣在一起,使得看似松散的登山杖能够承受身体的重量且可以折叠。🖕不能折叠,无法放到包中。


基本的功能貌似木棍都没有😂

👉登山杖可以减轻关节的压力:
使用登山杖徒步的最大优势在于,它们可以减缓你在踩踏时关节受到的冲击力,尤其是在上坡和下坡时。在陡峭的下坡路上徒步时,经常会感到膝盖疼痛,如果尝试使用登山杖,可以有效地减少膝盖的压力并减轻疼痛。

使用登山杖可以动用身体更多肌肉群。图片来源:seattlewatching,翻译:户外探险Outdoor
👉促进上肢的锻炼:
长时间在徒步的道路上,基本都是腿部运动,很少会使用手臂。
登山杖可以让你的手臂均衡下半身的压力,得到一些锻炼,并且可以帮助你抬高手臂,防止双上肢与手部的肿胀。
使用登山杖,保持手臂抬高状态,结合登山杖的反作用力,能够更好地促进血上肢液循环。
👉保持平衡:
四条腿比两条腿具有更好的平衡性,登山杖作为手臂的延伸,在应对复杂的地形时能为你提供更多的稳定性。
在穿越快速流动的水流、穿越雪原和冰面、沿着狭窄的山脊线行进以及在沙子或碎石等松散地面上上下坡时,登山杖都可以帮助你保持平衡。
在遭遇强风时,还可以使用登山杖使你的身体保持直立。
👉登山杖可以帮助你保持良好的步伐:
使用登山杖可以让你以平稳的节奏行走,“脚——杆——脚——杆——” ,并且可以帮助你在更长的时间内保持良好的行进速度。
一般情况下,当我们使用登山杖时,我们往往会走得比平时更快一些,而重复的动作更有利于使我们的行进速度趋于一致。
👉测试水深、冰厚:
在很难确定水流的深度或冰冻河流上的冰有多厚时,登山杖就配上了用场,可以轻松探测,帮助你安全渡过河流、越过冰层。
👉支撑帐篷:
登山杖也属于多用途装备之一,一些轻型单人帐篷可以放弃帐篷撑杆,使用登山杖来支撑固定。
👉防身:
在偏远地区时,时刻注意周围的环境安全总是很重要的,尽你所能避免接近野生动物或侵占它们的领地。
但有时动物的遭遇是不可避免的,如果你发现自己离一些大型动物太近而无法脱身,可将登山杖撞在一起或撞在树木和岩石上发出刺耳的声音,这通常会吓跑动物。
你还可以在头顶挥动登山杖,让自己显得更大,这也可以阻止动物接近你。

👉也是一笔费用支出:
一对好的登山杖可能非常昂贵,但是它不是必需的装备,因此,对于那些徒步的初学者或者预算有限的徒步者来说,成本可能是个问题。

👉双90度原则:使用长度正好的登山杖,小臂和大臂呈90度,登山杖和小臂也呈90度。


👉双仗的作用就像是模仿四肢行走的哺乳动物,让原本直立行走集中在双腿的压力分散开来,减少膝盖、腰背和其他关节的压力,正确使用登山杖可提高15%的步行速度并节约30%的体力,在负重行走和复杂地形中增加身体稳定性。

👉正确使用腕带(Rightness)
使用登山杖时,常犯的错误就是不当的使用腕带。腕带的正确使用方法见下图,采用该姿势时,所有的力都通过腕带传递,手虽然握住登山杖但是基本不用力。使用登山杖前以及徒步过程中,要及时调整腕带的长度,保证使用的舒适度。


下图是两种常见的错误使用腕带的方法,在使用时一定避免。

t形的握法

👉平地,首先我们来看看平地行走的长度调整,我们在平地上站定,手持登山杖,手臂自然下垂,以手肘为支点,抬起前臂,使前臂与地面平行,与上臂成90°直角。这个时候手握登山杖,杖尖向下垂直与地面接触的长度就是平地上使用登山杖的正确长度,将登山杖的各节锁紧即可,再将另一只尚未调整的登山杖比对锁定长度的登山杖调整到相同长度即可。在平地上行走,人的手臂会自然前后摆动。同样,当在平地上使用登山杖的时候手臂摆动同空手行走时候一样即可。手臂摆动的时候腕带会带动登山杖轻轻朝前,仗尖顶住地面后就会通过腕带的作用将你往前推,就像划船一样。但是记住杖尖不要超过身体前面。
视频真的不错😊
👉坡度较大的上坡,相对平地徒步而言,坡度较大的上坡路,需要将登山杖的长度缩短一点,具体根据坡度而定。手臂带动登山杖放置在身体的前方或者上方,然后用腕带支撑身体往上行走,这样可以有效减轻腿部的承重,必要时可以同时利用两只登山杖来做爬升的动作,这个时候手掌可以用力握住手柄以增加力道。


👉下坡,将登山杖的长度调整至比平路行走的正常长度略长,具体也根据实际情况而定。由于下坡时候对膝关节冲击力很大,这时候就必须要利用登山杖来减轻负荷。在向下迈步时先将登山杖插入身体的前方,且必须要比前脚先着地才能达到分担力量的效果。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因为下坡的时候,手杖比平时要承担更大的重量,所以必须将手杖的各节充分固定牢靠,避免发生在将体重放上去的时候骤然缩回导致身体失衡发生危险。另外基于同样的道理,手杖落地的地方一定要注意,手臂在手杖落地的刹那间施加一点压力,看看着地点是否可靠,别遇上容易塌陷的地方,比如稀泥、下方空虚的浮草、很容易崩塌的崖边砂石等。

👉高效挥杖,没有绝对正确或错误的登山杖用法,但在不同情况采用不同挥杖方式能提高效率。
🎄平路脚杖反向——最自然的登山杖使用方式,如四脚动物一般行走,杖与手交错前进。

🎄平常行走时手怎么挥,登山杖就怎么出。握把微向前倾——在平地行走时,双杖握把朝前,能减少每次挥杖的手臂摆幅,同时向前高效地推进身体。如此也能减少手腕的发力。

杖几乎拖着地走,同时发挥推进作用。
🎄陡路双杖齐出——当使用者在陡峭的斜坡上爬升或下行时,同时将一对登山杖落地,为身体增加两个支点,这样更利于稳定身躯。

双杖齐出,通过困难地形。下坡手势也有变化。
👉注意杖尖,后方有队友跟行时,勿将登山杖向后翘起,尖锐的杖尖可能会伤害你的队友。在手臂劳累,或需要使用手部抓握其它物体(如爬陡峭的碎石坡)时最需注意。
👉切勿拉人,我们常常听到一句话:“不要用登山杖拉人,除非他是你的仇人!”,兄弟们总会在障碍地形拉一把后面的同伴,但切记不要用登山杖去拉人。因为登山杖各节之间的锁紧力可能小于拉同伴时产生的拉力,尤其是长时间使用过的登山杖,支杆之间的锁力业已下降。用登山杖拖拽负重的队友,可能会面对支杆互相崩离的结果。

要拉就这样拉,往上和往下都是耍流氓😜

给左 左鼓励哦!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其他金额

微信扫码支付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赞赏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