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北京> 【超大强度活动初体验】 东北灵 双黄连 夜袭连穿

【超大强度活动初体验】 东北灵 双黄连 夜袭连穿

回复 收藏 正序 只看楼主

【超大强度活动初体验】 东北灵 双黄连 夜袭连穿

2022-06-11 19:35:59 6912
【轻快】寂静之空

【本文图片均来自活动群分享】
端午节报了徒步强国的寨口凤凰岭夜爬,感觉不错
这周徒步强国继续发双黄连和东北灵夜爬活动,黄花梁,黄草梁,东灵,北灵都去过,但是串起来没去过。果断去咨询阿凯报名,然而劝退小王子马上对我提出质疑,你三个条件满足么(三峰六小时以内,参加过徒步强国大强度或者中级强度走最前面)。这种时候气势上肯定不能输,果断把三峰成绩甩给他,顺利报名。
为什么凯队要严格审核呢,那就要说下路线强度。这个路线分别经过黄花梁—东灵山(往返)—北灵山—黄草梁,38公里+2400爬升,可以算北京驴圈数得上的大强度虐线了。所以本次活动报上名的队友们都是个顶个的实力担当了。



看到这周天气预报不好,报名的都很纠结带多少装备,我倒是不纠结。毕竟本人柯南体质附体。这次环线到达的几个地方,我曾经五月中旬去东灵遇到大雪,去黄花梁那次更是出现落石砸死人的事故。所以这次还是做了万全准备充分,背了个重装包,4.5升水,羽绒内胆通通塞进去。
起步走在前面所以就顺势跟了前队一段时间,无奈重装包成了压死实力不剂的本小白最后一根稻草,从前队陨落到中队。
登黄花梁过程中因为海拔高,并不觉得热。中队这边速度压的很好,慢慢摇,一直慢摇一直爽。

下山就搂不住腿一个个都跑起来


第二站是东灵山。东灵山是北京最高峰海拔2303。从江水村登顶的路线是老景区路线,因生态保护该景区已被遗弃多年但景区入口的小房子和海拔2000米那里的缆车下站成了驴友最好的避风所。到达江水河村时距离日出时间还早,前中后队分散在小房子休息补给补充能量

跟着中队到达2000米的庇护所只休息了不到五分钟,前队就因为屋子里不暖和准备登顶,在山顶也不准备做停留。
考虑今天大雾天气也看不到日出和前队一起走吧,在庇护所也没有吃东西就和前队一起出发,这也埋下了祸根,登顶东灵山顶这个坡,需要顶着七八级大风硬刚,浓雾弥漫看不到四周情况,因为没补给爬坡时有点低血糖,士力架也不巧在收拾东西时不小心落在了车上,就这样慢慢的我掉队了,目光所及之处只有一个大哥的头灯还在闪烁,轨迹也忘了下载离线地图,只能咬牙硬跟。等我最后一个登顶东灵山时小伙伴们的打卡照已经拍的七七八八,这坡爬的我一点拍照欲望也没有,就简单蹭个合照从山顶原路返回了

登顶时顶风干大坡大家顾不上拍照,看看下山时这个风感受下



下山途中


下山的过程中因为大雾大家走散了,前面有四个越野跑选手,剩下的都被前队领队猫猫陆续收到,我们组成11人小分队像北灵进发。
途中云开雾散,高山草甸颇有点欧洲田园风光。高山草甸这也是夏天我最喜欢的景致。每年夏天总会去大五台,崇礼四梁,北灵黄草梁走一走。
田园风光

各种🐮


途中赶路的队友,看背影就知道各个身怀绝技
实践证明都是狠角色

北灵山韭菜大赛
到了北灵山地界,最有名的是什么,那当属于五六月份貌似漫山遍野的野韭菜,毕竟有韭山之称。
中前队有一个见多识广(推测他之前没少在这里拔韭菜)告诉大家怎么辨别怎么野韭菜,以及拔法。虽说只有初茬韭菜最好吃,这韭菜虽然不是初茬但毕竟是纯有机天然品种,前队停下卷的步伐,开始五分钟限时拔韭菜大赛。四人看戏,七个不同颜色的韭菜小金刚开拔。

拔韭菜大赛参赛作品

个人觉得这个比赛应该分多个奖项
数量最多奖:猫猫和歪歪,毕竟组合战法无人能敌
最有效率奖:z1 独创扫荡式拔法
最专业奖:紫衣大哥 随身携带美团买菜包装,除了你想不出还有谁比您更专业了。

拔完韭菜前队直奔黄草梁,往黄草梁路上风景


在黄草梁行进到一段平缓路段过程中,不知哪个好心人提示了猫猫领队这个路段可以尝试跑一跑,这就像打开了潘多拉魔盒,自猫猫领队开始一个接一个跑起来,要知道这时已经经历了30km和2000+爬升洗礼。我已经跑不动了,但是前面人都冲了出去,后面的卷友们应该也是跃跃欲试的状态,我在中间左右为难,而且路窄也不好让路。那就咬牙跟着跑吧,我跑到一个宽敞的地方佯装喝水把后面卷友都放过去后感叹一下终于自由了。
黄草梁下山过程中不光是膝盖疼痛愈发严重,同时因为登山鞋磨合不足脚后跟磨掉一块皮,脚底也起了两个水泡。

最后五公里下山膝盖彻底掉链子了,脱离前队,有幸被领队小苹果收到。还给我拿了云南白药借了手杖协助我止痛下山。因为这次活动 强度很大,很多小伙伴挂彩,这瓶云南白药最大化发挥了他的价值。这里手动替大家感谢下领队。

活动总结


本次活动总行程38.5公里,爬升2280米,加上夜爬因素强度可以说是我参加的活动强度排的上号的了,膝盖也有点不堪重负,最后下山基本是一步一挪下来的
以为到天津关隧道就结束了关了轨迹,没想到从天津关到大巴车还要走2公里公路囧,所以轨迹偏差了2-3公里。平时这最后2公里公路走下来根本不算啥,这次是膝盖疼,脚底板疼,脚后跟疼,这2公里还真是够喝一壶的。


这次活动也有几个经验教训:
大强度活动,轨迹,必要的快速补充能量的食物一定不能忘。
高海拔,天气不佳,夜爬等可能造成极端结果的风险因素都要纳入携带装备的考虑,如果多个类似风险因素在一次活动中则更要重视。必要装备一定要带上,有备无患(虽然我这次没用上,但是常备用没错的)
长距离路线,如果背的东西重,膝盖将承担更大的压力。有手杖和护膝一定要尽早拿出来使用,不可托大。

57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1楼   回复 举报 收藏

×

给Mogekeda鼓励哦!

  • 1
  • 2
  • 5
  • 10
  • 20
  • 50
×

其他金额

×

微信扫码支付

赞赏金额:20
Mogekeda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 6.66
×

赞赏清单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两步路使用帮助

(服务时间:工作日09:00~18:00)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微信扫一扫,咨询使用帮助客服

微信扫一扫,咨询商业活动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