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灵变三灵,坚持与放弃的抉择
相关活动:2022-08-26/27 四灵连穿
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充满着坚持与放弃的抉择,在登山中更体现得淋漓尽致,而此次的四灵之行又更甚。
周五晚上九点,当司机载着我们第一波人从惠新西街南口出发去海淀五路居接第二波人的时候,我特地看了下导航,大概三个半小时能到登山起点。当时还默默盘算了一下:1点左右到达起点开爬,下午五点半到达终点,至少15个小时的爬山时间,怎么也能把四灵干下来。于是开始跟旁边的赫敏、味道和偶遇等人聊得欢,希望以一场酣畅淋漓的长线之旅结束这个令人躁动不安的夏天。没成想,到达海淀五路居的时候司机居然开反了方向,虽然第二波队友们都从马路对面过来顺利上了车,但司机又折腾了半天避开了所有往南边走的线路,把我们一车人带着径直往北边的方向奔去(后面发现是我们错怪司机了,据说晚上南边的高速不让大巴车走)。当大巴车终于在健翔桥挤上车水马龙、灯火绵延的青藏高速的时候,距离我们发车时间已经过去了一个小时,此时我再看了下导航,也还不错,大概两点左右能到起点吧。
一路无事,大家都在半睡半醒中跟着大巴车疾驰。突然,车停下来了,转了个弯之后慢慢地在土路上颠簸,为了避水坑,时而前进时而后退,看来路非常不好走。没走多久,车就彻底停下来了,我们坐后排的也搞不清楚什么状况,就听得前排的小伙伴说:堵住了,堵住了,走不了了。此时我查看了路网,发现目前我们离登山点还有10公里左右。前面有人陆陆续续下车,我心里好奇,也打算起来下车看看。一出车门,我勒个去,冻死我了。谁曾想,一路过来我都觉得车里闷热得不行,下得车来却如此之冷!而我只带了一件皮肤衣……我抱紧双手,迅速走到前面查看了一番。只见一条水泥道横在车辆前面,但路边却垒起了高高的泥土石头堆,只留下一个和我们大巴车的车身差不多宽的口子可以通过,口子两边摆着大石头!水泥道的右端是畅通的,左端也垒了土,把路封住了,这条水泥路成了断头路。此时,大家纷纷就如何通过这个口子发表着意见,讨论着。我渐感寒夜侵人,冷的直哆嗦,没多久就迅速回到车上了。不多会,司机打算直接通过这个口子试试,但尝试之后无果,水泥道另一侧空间不够,只好再倒车出来,一进一退之间就听得车被刮得“咔咔”响。没办法,只能把其中一个石头搬走了!于是车下的兄弟们一顿操作猛如虎,真就把大石头搬走了!车终于能走上水泥道了,但水泥道很窄,司机依然缓慢地往前开。考虑到我们刚通过的地方几乎是个断头路,也就是说修路的人是不希望有车进来的,我依然担心前面会不会还有路障。怕什么来什么,果然没走多久又碰到了一块铁板拦住了去路……彻底过不去了,司机只能倒车原路返回,倒车也是一路惊险,时而刮到路灯,时而差点开进沟里,吓得坐在车窗边的小伙伴们惊慌失色。


队友们搬石头开路(摄影:颜心湾)
车原路倒出来的时候,我们已经感觉到可能去不成原定的登山起点高家庄村了,那接下来怎么办?有人建议直接开到孔涧去西灵南灵拉抽屉,有人建议直接从这里出发走完这10公里到登山起点,也有人建议另寻车容易开到的登山点,甚至有人建议不爬了直接回家吧……最后领队决定另寻登山起点。因为坐在后排我也不清楚领队最终决定把车开哪去,也就没关心更多事情,而且经过刚才一番折腾时间已经到三点多了,困意袭来,我又继续迷迷糊糊地睡过去了。车就这么一直颠簸着龟速前行,颠簸了不知道多久,又一次停了下来。在大家还没搞清楚什么状况的时候,已经听得前面的人说:下车,下车,开始徒步了!

徒步起点(摄影:颜心湾)
收拾整理好,从车上下来,我才发现原来车开到了一个小村庄,被堵在村里的小路上,已经不能前进了。没时间多想,没时间看轨迹,也没时间多观察车周围的情况,我用仅有的皮肤衣裹紧全身,包住脑袋,抱紧双手,拿着头灯就跟着人流跑,因为真的太冷了!这种冷是冷到让我觉得只要停下来一秒我就会失温的那种,求生的本能让我一路暴走。队友们也都裹得严严实实,争先恐后地往前走,身旁的人只能听声音辨认是谁。走了一小段路,身体开始微微出汗,我才逐渐摆脱了被寒冷侵袭的恐惧,也才有心思细看周围的一切。原来这是一条乡村大道,道路是碎石路,很宽,两边是庄稼地,我已经走到了队头,前前后后有小林、梁辉、海臣、大芳等大神,再往前漆黑一片,不知道是否有人已经走得更远了,身后则是队友们的头灯形成的一条火龙,黑夜里灯火闪闪,蔚为壮观。


黑夜里蜿蜒的灯火(摄影:此时此刻)
乡村路走了长长的一段之后,开始往左侧的机耕道上切,机耕道又走一段之后就开始往右侧上山了。刚上山的时候还有比较明显的小路,越走路越不明显,直到几乎看不见路。此时,在前面带路的小林和海臣都停了下来,后面的人也陆陆续续上来了,大家挤在一起开始讨论往哪走,每个人都拿出路网开始寻路。但不一会,大家就走散开了,有人往前,有人往右,有人往左,呼喊声此起披伏:“你那边有路吗?”,“我这边好走”,“这边不行,走不通”……有时候某一个人找到一条比较像样的路,大家又汇聚到一起走一段,走到没路了,又四处散开去找路。就这么折腾到半山腰小路的时候,天已经蒙蒙亮了,一转身,一道金光射入眼中,我们都没想到在这样的情境下看到了日出。

山腰上一回头看见的日出

迎着日光的沙棘


队友们走过前队开的路(摄影:迪迪)
山腰小路走了一段也不能继续往前走了,大家又开始往右边上山的方向干拔。此时右边的山坡都是灌木,也没有明显的路,大家四处开路,走过之后回头一看,身后全都是队友们拨开灌木丛开出来的路,而后面上来的队友也是分散在各条前队队友们开出的道路上,一时之间,又是一个结满了队友的山坡。正所谓: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有了路。山坡上没走多久,轨迹显示要往左边的树林里钻了,大家又一股脑儿的全钻进了树林里,依然是在树林里开出了无数条路。树林里没走多久,又钻出来碰到了一个碎石坡。小林和几个队友很快就爬上去了,水晶姐不擅长爬石头,几乎是贴着地往上走的。我对爬这种石头坡还是有心得的,也很快就上去了。到那之后,发现那里居然是个断崖,前面根本无路可走!小林站在断崖边上也是连连摇头:没路了,没路了。然后开开心心地站在那看着海臣等人爬上来。而此时此刻,另外一位小朋友(403?)却拨开断崖边上的灌木,硬生生地开出了一条“鸡肠”小道!我站在石头上看着都惊呆了……大家又开开心心地沿着新开的路继续往上爬。过了断崖,又钻入树林,大家依然重复着前面开路的套路,但越接近山脊好像一种类似月季的植物就越多,枝条上全是刺,把大家扎的嗷嗷叫。


小林乐呵呵看着海臣等人爬上断崖处

大家沿着小朋友开的“鸡肠”小道继续往上爬
终于在拨开隐隐若有光的树丛之后,我们钻出了树林,眼前豁然开朗,西灵遥遥在望,大家一片欢呼雀跃,以为到山脊了。但仔细一看,这里并不是山脊,而是一个山坡,离山脊还有一小段爬升,只是接近山脊的地方又变成了草甸。此时,忽听得山坡另一边有人声传来,仔细一看,那不就是赫敏嘛!原来她们沿着另一条路上来了。这边的人一阵吆喝:你们那边的路好走吗?得到的答复是也不好走,看来大家都是各显神通上山的。很快的,就看到她们爬上山脊,扬长而去了,真不愧是永远争第一的女神们。我们这边的人也陆陆续续地沿着山腰切到她们走过的路,然后上到山脊。

钻出密林后终于望见了西灵
到得山脊,一大拨队友们感觉总算可以歇口气了,开始坐下来吃早餐,各路大神们如小林、金辉、梁辉等找了一晚上路似乎也心累了,开始摆烂,停下来不走了。我吃了点早餐又继续沿着山脊前行。山脊虽然不像上山那样完全没路,但这里的路也是薛定谔的路,时有时无。有些地方能看到明显的路段,但看起来很久没有人走了,已经被两旁的草木遮盖,有些地方则完全不像有路的,灌木丛生,荆棘当道。正所谓:世界上本来有路,走的人少了便没有了路。因为赫敏她们队伍已经过去,留下了一些痕迹,所以我们过去的时候,还算有一些路可循,找路还是比上山的时候简单一些。
登上山脊后的风光
没走多远就看到在前面赶路的赫敏他们了,此时还能听到他们在手台里呼叫金辉等大神们指路,我心里纳闷:大神们都还在后头摆烂呢!怎么给你们指路的……可大神们指完路还不忘叮嘱大芳和赫敏:我们在山脊上歇着了呢,等你们上来!我暗自发笑又不好拆穿,还是继续赶路,不多久就赶上了,于是两拨人汇成了前队继续前进。
队伍走过了一个又一个山脊,突然山脊左边的树林里发出了窸窸窣窣的声音并伴随着人声,把大家吓了一跳。没多久就听见了蚂蚁哥熟悉的声音,原来蚂蚁哥又带着一队人马切路去了,这回终于把自己切到队头了,大家一顿“谴责”,队伍汇合之后继续向前。没走多远,又听得右边的山谷密林里传来了人声:嘿……你们走得太慢了……!是谁啊,大家都莫名其妙,后来在手台里确认,原来是福队带着水洼和偶遇从山脊右手边切路上山了。大神们按轨迹找了一晚上路,最后被切路的左右夹击,无怪乎最后心态崩了,都摆烂去了。所有人汇合之后,队伍沿着路依然时有时无的山脊向西灵进发,最后到达西灵山顶的时候已经接近9点。



山脊前行的队友
西灵的天是蓝蓝的天,可惜草木有点衰败了,山顶上也只剩一些断壁残垣,被人垒成了多个玛尼堆。大家在西灵尽情地躺平、腐败、拍照,行松大哥还玩起了无人机,一晚上的疲惫似乎一扫而空了。我仔细瞭望了西灵山顶的风景,东边的东灵在这附近的群山中显得尤为高大挺拔,给人一种压迫感,东南方向的南灵及其附属的山头看起来却更像平平无奇的小山包。但事实是,西灵南灵都比东灵海拔高。东灵之所以看起来更壮观,也许是因为隔得远以及它旁边的群山也比它矮很多,可以说全靠同行衬托。而西灵南灵看起来平平无奇则可能是“只缘身在此山中”。

西灵大合影(摄影:行松)

远处壮观的东灵
西灵南灵隔得很近,从西灵过来,一个下坡和上坡就到南灵了。南灵的风格和西灵无异,大家在南灵又是一顿欢腾,还拍出了那个著名的“胡”家兄弟姐妹自报菜名的视频。其实吧,我是“胡了”,而且还是自摸的,各位姓“Hu”的记得给钱!

南灵摆烂
我是“胡了”!
从南灵到孔涧,这是一段漫长的下坡路,坡陡路远。所幸当天天气好,路也不滑,大伙你追我赶地下坡,很快就到了山脚,走过弯弯绕绕的小路最后接上了公路。走这段路时我一直在想:还好福队没让司机开到孔涧让我们去南灵西灵拉抽屉,否则我要当场去世!

下南灵(摄影:味道的魏)

下南灵
正午12点,大芳、梁辉和我一起到了孔涧村的饭馆,不多久福队和其他一些队友也陆陆续续到了,大家一起在饭馆吃了顿炒饼才继续上东灵山。没想到这一顿饭吃完直接把我后半程废了。我的一个毛病是吃饱了不能立刻运动,否则会不消化,肚子胀得难受,尤其是在天气热的情况下。所以后面整个东灵山的路程我都走的及其难受,上山弯腰把肚子压得难受,下山一抖一抖的又把肚子颠得难受。从12:40左右上东灵山,到17:40左右到椴木沟停车场,整个十公里左右,爬升一千多的路程我走了整整五个小时。期间,福队前半程在收水洼,他上东灵山的时候好像拉肚子了也不舒服;后半程则在收我,下东灵山我几乎是捂着肚子一步一步往下挪的,只有到了平地不那么颠的时候肚子才慢慢舒服了点,才能稍微走的快些,而福队却一直在前面走走停停等我,感谢福队一路的等待与指引!到达椴木沟的时候才发现我是走三灵的最后一个,我终于有一天也成了队尾。

上东灵

福队收队(摄影:阿可)
还没到椴木沟,和福队走在公路边走边聊的时候我就感觉到了阵阵寒意,但因为一直在活动,所以寒冷的感觉还不太明显。到达终点,停下脚步,顿觉寒意侵人。而此时,大家都裹得严严实实,在路边谈笑风生。我因为衣服太单薄了,不敢走到空旷的地方去吹风,径直地躲到了写着椴木沟口大字的那个大石块后面,贴着石头,蜷着身子,一动也不敢动,只盼着车赶紧过来接我们。然而,不多久就传来了坏消息,大巴车在聚灵峡门口和别的车相撞,发生车祸了,大家只能继续等待。等到当天去北灵穿越的另一队队员们都陆陆续续回来了也不见我们的车上来。他们当天路线的终点也在椴木沟,而且车已经停在那了,到达终点就能上车。看着他们陆续上车的身影,我的心态已经快崩了,心想要是再等五分钟我们的车还不来,我就到北灵队的车上去避寒,甚至坐他们的车回去了。没成想,一分钟之后我们的车来了,瞬间有种绝处逢生的感觉,得救了!上车后,缓和了许多,后面虽然交通事故的处理还耽搁了很多时间,回到城里已过凌晨,但大家能平安归来我觉得都无所谓了。

上车前的美丽冻人们 (摄影:恬静)
回顾这次坎坷的四灵变三灵之旅,中间充斥着太多的意外,而每一次的意外都面临一个抉择;坚持还是放弃?前进还是后退?这个问题古今中外有无数的人思考过了,比如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回答: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大意为:世间绝美的风景都是不容易达到的,除非有力气、有志气、不轻易被人劝退、还要把必须的辅助工具准备好才能到达。如果有能力可以达到最后却没有达到,自己会后悔;而如果竭尽全力也不能达到,也没有必要后悔。于我而言,力气应该是有的,志气也是有的,也没有人来劝退,该准备的东西基本也准备了(除了没带保暖衣服,但还能撑下来),走下三灵似乎也不在话下。但能顺利走下三灵,我觉得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东西在起作用:集体的力量。这是我们安全感的来源。回顾每一次意外发生时的选择,我觉得没有集体的力量,我都会放弃。试想,如果只是我自己或者少数几个人,我不敢让司机翻越关卡独闯窄路,不可能温和地走进那个寒夜,更不可能从容地踏入那个没有轨迹的山坡。而彼时彼刻,我们勇往无前的选择却是那么坚定和自然,没有任何的犹豫和恐惧,反而觉得寒夜里这蜿蜒的灯火是如此温暖人心,晨光中漫山遍野都是队友的场面是如此的壮观,冻得瑟瑟发抖的时候依然能和队友们谈笑风生。这一切的一切都源于我潜意识里的认知:我不独行!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给咣咣浪迹天涯鼓励哦!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其他金额

微信扫码支付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赞赏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