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首探黔西南州册亨县大湾天坑

首探黔西南州册亨县大湾天坑

回复 收藏 正序 只看楼主

首探黔西南州册亨县大湾天坑

2022-12-04 18:51:40 4871

一、引言:

我可能不是第一个进入这里的,但希望是最后一个离开这里的,以后也不希望有人再进入这里了。

离开这个天坑已经二十四个小时了,不论是身体还是意识还没恢复过来。一是身体机能过度劳累还在处于恢复当中;二是对这处于秘境中的天坑风景流连忘返;三是从惊魂的劫难中逃出来行为意识暂未恢复。

二、关于此天坑:

这是一处深藏在贵州省黔西南州册亨县冗渡镇庆坪乡者王村大湾境内的天坑。该天坑暂无命名,我暂且命名为“大湾天坑”。

天坑位置是处于贵州万峰林群向广西喀斯特地貌过渡地段,与我14年探过的平塘“打岱河天坑群”及20年探过的望谟“六里大峡谷天坑群”归属同一地质结构类。此天坑群无详细地质记载资料,东至洛帆、西至者王、北至者要、南至平庆,坑群面积约45.5平方千米。该天坑群暂无命名。

“大湾天坑”是此天坑群内最具代表性的天坑之一。南北长约200米,东西宽约190米,面积约625㎡。坑边缘至坑底垂直落差达110米(落石测量法),坑内北面藏有溶洞,洞内具体情况未知,坑底自成的生态系统。天坑四壁成垂直绝壁,目测至今无人类进入至坑底的痕迹,暂无人为破坏。

三、发现过程

无意间翻阅册亨县县志,查到册亨县庆坪乡境内有一处野生瀑布,藏在深山无人知晓。遂用WEIXING地图查看周边地形及等高线,无意间发现该天坑。2022年12约3日在探寻完庆坪乡的瀑布后,看时间尚早,遂决定独闯该天坑。驾车从庆坪乡至者王村,在者王村补充完必须的食物、水以及部分野外工具外,于15:20分经县道到达离此天坑最近的登山处。

TIPS1: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的第一责任人。深入无人之境,你脚下每走一步都必须是对自己的生命负责。前路充满挑战,但也充满无尽的危险,不是每一次都是幸运的。尤其是一个人在这种深山密林里无通讯信号、迷路、毒蛇蚊虫、失足受伤等等任何一个小小的失误都会终结你的生命。

TIPS2:①此处周边两公里范围内几乎无人类出入,切记、切记一个人不要进入,即使要进入请做到能与外界即时通讯,因无手机信号,请准备好大功率电台(合法呼号),通联至当地应急频道,至少应知县、市、省应急频道频率。②提前熟知进入区域的地图坐标。③准备充足的水、补充体能的食物。④记住进入的路线,如有必要做好标志。⑤应对突发天气的防风、防寒用品。⑥具备自行急救的基本知识。⑦具体野外探险的基本知识。⑧切记在天黑前返回至出发地。⑨团队配合,必须由有经验的领队,听从指挥,切记不要单独行动。

四、首探过程

15:30分,在准备好需要的装备,做好完全检查,确保万无一失的情况下准备进入。全部装备包括10W全频手台一只,防护服一套、攀爬手套一副、安全带及速降绳一套;兵工铲一把、bi首一把、强光手电三支(一把带高压放电电击)、信号弹一套;国产、进口指南针各一副、37*7望远镜一把;云南白药一瓶、医用酒精一瓶、地塞米松、阿司匹林、血清素、牛黄解毒片、绷带纱布若干;12V4A电源一套、相机一台、手机两台、水两瓶、阿尔卑斯硬糖半斤。

根据等高线及山形判断,预计进、出加探险大约两个半小时能完成。当天太阳日落时间为18:06分,且分析云层高度及风速、风向等暂无降雨可能,必须在18:00前返回出发地,否则太阳落山后停留在山间密林里风险极大,不排除会受野兽攻击。

事实证明,万无一失的准备是确保能活着走出来的前提。首先是GPS设备进入天坑周边时信号飘逸,无法定位。出来时迷路,完全依靠进入时做好的标记及指南针辨认。出来过程中翻越垭口,体能基本已耗尽,一口气吃了11颗阿尔卑斯糖,身体补充大量的糖分后才短时间恢复体能。太阳下山后气温骤降、山上起大风、大雾,导致身体短时间内失温,迅速穿上防护服保住体温。摸摸索索的靠着两只强光手电从垭口上下来,返回到出发地时已接近19:00,比原计划时间耽误一个小时。还好,在我进入的时候在主要地方做了标记,GPS设备完全信号偏移,只能依靠指南针辨认方位。要不然真的在里面迷路,无法穿出来。在天坑底部使用手台通联黔西南州应急频道,信号断断续续,但能进行通联。

从县道路边进入到天坑,全程路程约1.5KM,总计爬升高程约300米。全程无路,都是牛、羊走出来的野路,鲜见有人类活动的痕迹。到达垭口后,开始向下进入天坑边缘,全程下降高程约120米。全程无路,全部为茂密的次原始森林,藤条植物、灌木生长茂盛。坑边缘生长大量野草,高度为2米往上,全程需自己找路。

从出发地抵达至天坑边缘,进入全程耗时约55分钟。其中爬山耗时约16分钟,从垭口下降耗时约39分钟。强度四星,危险系数五星,属极度危险路线。

我抵达的为天坑东部,其南部几乎无法抵达,西部及北部能否抵达暂无考证。天坑东部边缘至天坑底部呈90度垂直的绝壁,部分地方的石头甚至超过边缘,向中间延升,且石壁被茂盛的植被覆盖,石头被下部树木拖顶,存在松动,极易踩空掉落至坑底。我为了能拍照只能使用自拍杆进行拍照。切勿至坑边缘,切记切记切记!万分危险。

东部坑边缘有一豁口,可下至坑中部,为垂直绝壁,高约12米。我使用安全带及速降绳,做好最全防护措施后,下至天坑中部平台。从平台使用抛石法测量天坑大概深度,测量结果约为100米,判断此天坑大约深度为110米。

天坑南面为凹形塌陷区,塌陷深度使用指拇法目测约20米,高35米左右。天坑西部为垂直悬崖峭壁,天坑北部为一溶洞,洞口使用指拇法目测高约35至40米,宽约25至30米。使用望远镜观察,洞内能明显见到一具棺材置于溶洞内凸起土包上,棺体已可见明显腐烂(棺体什么年代放入、通过什么方式放入不得而知)。因中部平台实在太危险,且为一人进入,安全设施有限,为确保安全未能进入溶洞内。天坑底部植被覆盖茂盛,植物以阔叶林为主,可见的有芭蕉树、芋头植株等,植株高度无法测量。能听到鸟叫猴鸣,其中一种鸟类的声音从未听到过。能肉眼见到猕猴在其底部树木上跳跃活动,使用望远镜观察,因知识有限,初步判断为黔金丝猴(黔金丝猴活跃在武陵山脉一代,乌蒙山脉尚无发现踪迹)。坑内自成生态系统,仔细听能听到流水声,初步判定下方有地下暗河流过。因时间有限,只做粗略观察便作回程。

五、总结

1、天坑生态脆弱,且动、植物已形成一套完善的生态系统,切勿人为破坏,请将垃圾带出天坑内。2、进入及出去的过程均没有路,全程依靠个人户外经验行进,奉劝没足够户外经验的朋友不要冒险进入,即使进入且需团队紧密配合。3、不要冒险进入未知或已知的危险区,尤其是天坑边沿,瞬间失足可能会导致你伤、亡。4、天坑中部平台危险系数100%,没有安全防护设施千万别冒险下去。5、珍爱生命,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的第一负责人。

58

1楼   回复 举报 收藏

×

给黔西南乌蒙鼓励哦!

  • 1
  • 2
  • 5
  • 10
  • 20
  • 50
×

其他金额

×

微信扫码支付

赞赏金额:20
黔西南乌蒙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 6.66
×

赞赏清单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两步路使用帮助

(服务时间:工作日09:00~18:00)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微信扫一扫,咨询使用帮助客服

微信扫一扫,咨询商业活动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