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广州> 徒步穿越虫草线,它应该是雨崩最震憾和惊艳的徒步路线

徒步穿越虫草线,它应该是雨崩最震憾和惊艳的徒步路线

一 | 自序
二 | 丽江往事
三 | 泸沽湖放空
四 | 丽江干河坝牛奶海
五 | 正式启程
六 | 第1天:重返飞来寺
七 | 第2天:雨崩神瀑
八 | 第3天:虫草线
九 | 第4天:尼色线
十 | 第5天:出雨崩,回丽江
十一 | 结束语
2023年春节期间梅里雪山内转回来,接连看了两本关于梅里雪山的书籍:《梅里雪山:寻找十七位友人》和《登山物语》,于是就想执笔简单记录梅里雪山内转(雨崩徒步)的大概经过。文字既是记录生命轨迹的方式,也是一种对过往经历的自我萃取和沉淀。

其实,每一个来雨崩徒步的人,都有自己的理由:观赏日照金山的壮阔、感受卡瓦博格的神秘、或者只是单纯地想放空自己,每一处景色、每一个脚印都被赋予独特的意义。

电影《转山》这样说过:进德钦的第一眼,如果能看见梅里十三峰,会幸运一整年。正因如此,见一回梅里日照金山交好运,也成为我一直以来的执念。都说事不过三,终于第三次看到梅里雪山的日照金山,是这个一个好的开始,人活着需要念想。

先简单说这次行程的时间脉络:
17号高铁到丽江古城
18号大巴到泸沽湖
19号绕泸沽湖一圈
20号回丽江束河古镇
21号看东巴谷看日照金山并走干河坝牛奶海
22号包车前往德欣飞来寺
23号进雨崩走神瀑
24号走虫草线
25号走尼色线
26号走尼农大峡谷,出雨崩回丽江
27号丽江解散
全程毕。
这次行程重点首当其冲是看梅里雪山,并进行梅里雪山内转(雨崩徒步),总费时10天,2023年的春节,天气非常好,每天推开窗户都能看到日照金山以及彩云。


雨崩七线:冰湖、神瀑、神湖、西当-雨崩、尼农峡谷、虫草线、尼色,当下雨崩最热门路线为虫草线,虫草线的震撼之处,在于身临其境的日照金山,以及触手可及的璀璨星空。
虫草线是雨崩景区鲜有人知且尚未开发的原生态路线,是一条穿越原始森林抵达山脊然后到达雪山360°观景台的一条大美路线,因之前是当地人采虫草常走所以被称为虫草线。


一路有原始森林、云杉松萝、草甸杜鹃,再到海拔4500米以上的巍峨雪山-卡瓦格博,近距离感受达群山带来的震撼和压迫。
我相信
这里的风光一定会惊艳到你

“冰清玉洁的神山,值得人类敬畏”这是《中国自然地理》杂志在 2005 年将梅里雪山评选为中国十大名山之一时学者对这座名山的评述。
梅里雪山位于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和西藏的察隅县交界处,距离德钦县城30公里,属于怒山山脉中段,处于世界闻名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并流”地区,她逶迤北来,连绵十三峰,峰峰壮丽。

在中国,梅里雪山是云南旅行必去的目的地之一,它的主峰是藏民心中的八大神山之首它有着让人为之动容的传说也有让人感到后怕的山难故事直到今天也没有任何一座山能够撼动它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梅里雪山的景观并非静态,它是一幅流动的画轴:岩石、冰川、流石滩、高山针叶林和峡谷组成了它壮阔而悠长的气格。
如同梅里的转山者用数日的旅程的困苦来脱离世俗的执念,进入神圣之境,而这段归山的路途,不仅是时间和空间的距离,更是情景与状态的转化。
接下来先简单介绍这次印象深刻的梅里群峰:

卡瓦格博——在藏文经典中被称为“绒赞卡瓦格博”,汉语意为“河谷地带险峻雄伟的白雪山峰”,又被誉为“雪山之神”。作为梅里雪山的主峰,卡瓦格博海拔 6740 米,是云南第一高峰,也是一座处女峰。
在90年代初,中日联合登山队所遭遇的攀登史上著名的卡瓦格博山难(小编读的两本书籍都有描述),更是让它的神秘色彩传播至全世界,也因此,它成为了云南省唯一一座因当地信仰和宗教色彩而被永久禁止攀登的雪山,至今,它的所有重要山峰均没有登顶成功的记录。
早晨第一缕阳光照耀在梅里雪山,卡瓦格博峰直刺云霄、壮美、圣洁,有一种被消融于天地的感觉。浩瀚天地之间,我们何其渺小,而当我们有机会感知天地之广阔时,我们的胸怀也可以无限广阔,这是我一直喜欢户外的原因。

缅茨姆——海拔 6054 米,意为“大海神女”,因此又被称为神女峰,传说是卡瓦格博的妻子。正面望去,雪峰坚毅挺拔,冰清玉洁,让人看起来都让人高不可攀,我甚至对它喜爱超过卡瓦格博。
她总是云雾缭绕,像含羞的面纱,挑逗着每一位希望一睹神女真容的路人。

吉娃仁安——吉娃仁安,形似法冠,也称五方佛峰,五佛冠,五冠峰,海拔5470.5米。位置在缅茨姆右边,藏族传说吉娃仁安是太子妃缅茨姆的贴身扈从。
吉娃仁安有着五峰并联的独特造型。可惜吉娃仁安,生在梅里,生在缅茨姆身边,命中注定只能做陪衬。

巴乌八蒙——又称作“**峰”,海拔 6000 米,位于卡瓦格博南侧,如同卡瓦格博麾下大**,镇守梅里雪山南侧。

屹立不动的梅里,见证着无数的岁月
转山的信徒们满怀敬意而来
梅里雪山,在朝圣的民众眼里
是神明也是归宿
抬头遥望一座座雪山巍峨圣洁
看似近在眼前,然而遥不可及
这就是雪山的巍峨瑰丽和博大神圣

梅里雪山是由175毫升牛奶和
250毫升鲜奶油混合,
最后再加上两勺白砂糖做成的巨大冰淇淋。
——《转山》
这句至今深深烙印在我脑海中

千万年来,梅里雪山用纯洁的雪水浇灌着山脚下的这片土地,让它开花结果、生息繁衍。人类依赖这片土地而生存,也为这片土地披上了圣洁的外衣。

山有了人,才拥有了意义和内涵;人有了山,也才拥有了精神和信仰。山和人,形成了自然和人的完整统一。
反正去云南,丽江都会属于一个中转站,所以感觉似曾相识,当你重返一个熟悉的地方,首先是无比怀念曾经的人和事,所以重返丽江的时候,我第一时间给小问和冰歌给了信息。

我和郭静是17号晚上才到的丽江,住在古城里面,因为还没有开始放假,人还没有那么多,难得安静。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丽江是一个充满风情的地方,这种“风情”有关艳遇或风月,更是一种由内而外,不经意间就将游人吸引住的气质。

于是一些南来北往的行人久久驻足于此,甚至在此成家立业。三次造访丽江都是匆匆一瞥,这些风情、气质没能好好感受便要踏上行走的路途。人生总会有些遗憾和念想,这些会指引着我们走得更深更远。

在云南丽江,基本都会遇见七彩之云,我们云南之旅基本都好天气,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20号从泸沽湖回到丽江时,刚好中午,其他人回束河,我特意去了一趟忠义巿场,每次来丽江基本都会去哪看看,这里有熟悉的感觉。
忠义市场,栖息在古城一隅却拥有没被冲走的生活气,随着新春佳节的脚步越来越近,忠义市场的年味和生活气愈发浓烈。
热闹是常态,此时更温暖


似乎太久未曾好好感受过热闹和喧嚣,走进忠义市场,这感觉既陌生又熟悉,生活的气息在这里从未离开过,熟悉的小吃摊依旧坐着常来的食客,老板利落地做好开始营业的准备,起锅烧油,外酥里嫩的洋芋、臭豆腐、米灌肠一一出炉。

这些看似平常的事情,却总能勾起人们心中的那丝温润。久违了,喧嚣里的人间烟火!

人们之所以热爱古城,喜欢忠义市场,是因为这里有生活的模样。精神的荒原需要细碎的美好来慢慢填补,而在这里,朴实的人们用自己的耐心和细致构建起了一个满是人间烟火的小世界。

冬日的泸沽湖,开过弯弯绕绕的公路,便邂逅了泸沽湖的美丽。
临近春节,泸沽湖才慢慢热闹起来,此行主要是住落水村,第一天中午到镇上,下午时间逛湖边和去雷音寺;第二天环湖一圈,第三天早上回丽江束河过春节。


郭静,是我在市团委培训班认识的朋友,后来因为徒步才慢慢熟悉起来,第一次走高原入门徒步路线,表现还不错,希望她可以走更多的路线,看到不一样风景。


冬日的泸沽湖,有和煦的暖阳常伴,红日伴着牧歌升起,万道金光普照大地,金黄色的阳光划破晨曦,像一条条金鞭。驱赶着飞云流雾。一抹阳光,温暖和煦。

泸沽湖,面积约48平方千米,横跨两省,分属于云南和四川交界之处,因此也分为云南景区和四川景区,但大多数人都从是从云南进泸沽湖的。
似乎有很长一段时间,毗邻四川省的云南省在旅游开发方面常常抢先一步,从丽江古城“一夜之间”闻名遐迩,到突发奇想把中甸改头换面叫香格里拉,热闹的局面大有无云南不旅游之势。



在村里逛到无聊,听当地人说雷音寺是一个看泸沽湖全景很好角度的地方,于是落日余晖之前,登上雷音寺,落水村和泸沽湖尽在眼下。

▲格姆女神山
在泸沽湖大部分地方,都会看到格姆女神山。格姆女神山又叫狮子山是位于泸沽湖边的一座摩梭族的神山,山势雄伟壮观,倚天耸立。

远处的格姆女神山依然忠诚地守候着一面湖水,滩头和临近游湖码头的水面上停泊着几条小木船,船上空无一人,轻轻晃动的声响如呢喃的情歌忽隐忽现……眼前的泸沽湖空气洁净、阳光灿烂、湖光云影、鲜明生动。

风景油画般色彩饱和、精致静谧,湖畔错落的杨树摇曳多姿,树叶在高原炽烈的逆光中黄澄澄的,晶莹剔透,闪烁跃动,随风飘洒而下,铺展在湖面、沙滩与湖岸上。

虽说是湖,有些像海,山影重叠,屋舍淡然,在这里度过的日子,可能是人生中最温柔的时光。

微风轻拂,层层泛涟一派寂静而神奇,缥缈而恍惚。

包车环湖是解读泸沽湖最好的方式,绕行泸沽湖一圈可以形成一个爱心,顺逆时针打卡都可以,大概需要花5小时。

环湖的一圈,一半是茂密的山林、俯瞰湖湾的观景台,一半是宁静的田园、草长莺飞的草海。

走婚桥全长300余米,横跨万亩草海、连接两岸村落,为走婚“阿夏”提供了便捷通道,被誉为“天下第一鹊桥”。

里格半岛三面环水,左右青山环抱,傍立格姆女神,传说湖水是女神的泪水,又说是女神的明镜,故景色千变万化,奥妙无穷。这里风光如画的碧水青山,碧波如镜的湖面,高空的白云和四周的山峰清晰地倒影水中,把湖山天影融为晶莹的一体。

这是最漂亮的一片水,无法想象还有比这更美丽的布景,笼罩这里的,是安静和平的奇妙,我在这里静静晒着太阳,呆呆看着湖水。

湖边的乌托邦
曾经我通过湖思茶屋认识了泸沽湖,湖思饱含深深情感,宁静祥和深远的感觉。

湖思茶屋(国际青年旅社)是一家充满故事的客栈,应该是算泸沽湖最早一批客栈,是一名四川人唐斌在1998年开的,老唐将那些年从泸沽湖摩梭人中获取的暖意,送给了从天南海北来到泸沽湖的人们。湖思茶屋是我最早去泸沽湖的落脚点,目前客栈是由老唐的外岳母在经营,我倒是和老爷子聊了很多。
雪山下的冰蓝色人间仙境
因为福建黑水大哥今天才到丽江,为了等他,于是决定在丽江多呆一天,后面雨崩出山后直接回丽江,不经留香格里拉。于是临时决定走丽江龙玉雪山干坝牛奶海,并早起去东巴谷看玉龙雪山日照金山,然后再徒步干河坝。

干河坝,是一个丽江玉龙雪山脚下山麓南段的一个小坝子,东西走向,海拔3300米,为典型的阿尔卑斯式大U型峡谷,谷长约3000米、宽400米左右,峡谷两侧都是悬崖峭壁。
干河坝位于玉龙雪山主峰扇子陡南侧,因雪山溶雪长期冲刷形成的,布满碎石的狭长坝子,景观极为壮丽!

东西延伸的狭长坝子,约有2公里。东侧地势开阔,两边是顶部平整的山,有绿树覆盖;越往西走,坝子变得越狭窄,而这时两边的山海拔猛然上升,渐渐没有了植物的覆盖,变成了陡峭的岩壁;
到最西侧坝子的尽头处,就是玉龙主峰扇子陡的岩壁,往上可以望见山顶终年的积雪与冰川。

玉龙雪山日照金山



如果对日照金山感兴趣,那一定不要错过早上八点的丽江东巴谷。不仅可以看到雪山全貌,还有金山倒影,明镜般的湖面,幸运双倍!只是我们当天风尘超级大,湖面波澜不断,但是看到日照金山,也是满足了。


玉湖村,宛若新西兰的原始村庄
背靠雪山,面朝湖面
俨然是大气的山野之美
大自然雕刻而出的玉龙雪山,触手可及
山峦**绿,滇马悠闲
雪山苍茫,湖泊安静

经过玉女湖附近的草原,视野一片开阔,一棵树吸引我的注意力。

穿过龙女湖,再走一段下坡路,接着走一段平路,前往到了“双乳峰”。


不愿意放过任何拍照的机会,到达一片云杉林,再穿过云杉草甸,从森林保护碑到云杉草甸上坡结束,再来到巨石草甸。



一路尽情的拍照。


蛋蛋,潮汕妹子,是2022年刚刚开始玩户外,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心,而且特能吃,啥都吃,问题不肥,这挺好的,徒步过程中,往往走着,就在前面了,特别吓人。


慧敏,小菜的朋友,之前在微信聊天感觉这个女生有点高冷,不过雨崩接触下来,后来改变了想法:只是比较有自已的想法和观点而已。

走进宽阔草地犹如进了另外一个世界, 我是特意喜欢这个地方,于是赶紧拍照一波。



终于,到达了白色的河坝还有稀少的松树,有种闯入油画世界的感觉,周围有草有山,还有奇特的白沙地,蓝天白云一切都美如画。

由于受到雪水的冲刷,雪山上奔流而下的水中会夹带着大量的雪白色粉状石粉,使得这水呈现出乳白的色调,也成了玉龙雪山的一个奇观,由于冬天干燥没有没有雨水,没有办法看白蓝的牛奶河。

除夕夜,从束河古镇看龙玉雪山,多少有点不一样。

▲丽江背包十年青年旅舍
今天是除夕,第一次在外面过年,说实话心里内心深处还是有淡淡的乡愁。背包十年青年旅舍除夕夜热闹非凡,倒是解乡愁。
丽江束河古镇--飞来寺

白马雪山
之前约好的司机阿姐来束河古镇接我们,阿姐的微信名叫梅里雪山的女儿,现在我还不知道阿姐叫什么。阿姐热情把我们的行李装车,我们就驱车前往德欣飞来寺。

从迪庆到梅里雪山,要沿着金沙江一直行驶到奔子栏。奔子栏,是金沙江边上的一座小镇,一座大铁桥,把分布在金沙江两岸的小镇连为一体。
作为滇藏茶马古道上的咽喉重镇,奔子栏一度繁荣,有着辉煌的历史,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吐蕃王朝时期。进藏客商也必须经此才能抵达拉萨。
从奔子栏到德钦,需要翻越白马雪山的垭口,从江边2000多米的海拔,一直上升到4000多米的高度。沿途会经过两大景点,一个是金沙江大湾,另一个就是噶丹东竹林寺。因为我们赶紧时间,也就没有进去两大景点。
大概下午15点左右抵达飞来寺小愉驿栈,简单收拾一下,就出去逛一下飞来寺。

飞来寺观景平台
飞来寺位于距德钦县城8公里处的滇藏公路沿线,最初建于明万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距今已近390年的历史。飞来寺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依正乙山山势拾级而建。

此处既名之寺,定与庙宇相关,打听后方知,这里的地名果然是以寺名之,原有的名称反而不为外界所知了。

作为寺庙的飞来寺名声并不大,地盘也很小,仅1000多平方米。那寺离我们的下榻处不远,于是就和小伙伴前往飞来寺庙参观,其中的山门楹联引起我极大的兴趣,其曰:古寺无灯凭月照,山门不锁寺云封。这词句,堪称绝妙!
八座巨大的白塔定人心神,迎接远处梅里雪山圣洁的注视。规模宏大的永明冰川一直延伸到山麓丛林中,极其壮观。
雪山山顶积雪终年不化,就像一座晶莹透亮的玉柱直插蓝天,巍峨壮丽。山腰缭绕的白云恰似雪山的一块美丽面纱,又给雪山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飞来寺-日照金山-西当-雨崩村-神瀑
梅里雪山的日照金由是最值得看的,第一缕阳光照耀在雪山上,整座雪山都被金黄色的阳光点燃和包围的壮丽景色。

本次行程也是专门看梅里雪山日照金山,回应心中的执念。这次非常幸运,雪山终于露出真容,值得一说是,云南这次旅程全部都是好天气。梅里雪山的身影,总是以各种不同的角度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之内。这一次,梅里雪山对我们是如此青睐和宠爱,让我们饱览了它壮观美丽的雄姿

为了最佳角度看日照金山,我和郭静特意买了门票进去飞来寺观景平台,其它小伙伴就在观景平台旁边的小山坡上。

第一缕阳光照在卡瓦格博主峰上,山头立刻就变成了金黄色。东方的太阳一点点升起,太阳的金色从山峰一点点下移。10分钟后,整座主峰和其他一些山峰都被金黄色的阳光所笼罩,熠熠生辉。那种神圣的感觉,让人有一种下跪的冲动。

我顿时明白了为什么不算真正高峰的梅里雪山,会成为藏民心中最希望前来朝拜的神山。不仅是因为卡瓦格博峰直刺云霄的壮美,更是因为这样日照金山的景色,会让所有人产生一种自内心溢出的神圣、圣洁、庄重的情感,让人内心有一种坚定的皈依,一种被凝固起来的信念。

最初的金色阳光消失后,洁白的雪山就沐浴在了更加纯净的高原阳光之中,美丽的雪峰变成了光彩耀人的闪亮大剑,直破穹苍。

看完日照金山后、吃完早餐后,阿姐准时9点在客栈接我们前往西当。我们从飞来寺出发,沿着214国道开到澜沧江边上,再从岔道直下澜沧江,沿着悬崖峭壁上的道路一路前行,翻山越岭后到达西当村。
换乘当地的越野车,踏上了去雨崩的旅程。这段路总共10公里左右,原来只能徒步进入,一般要花6个小时以上。现在坐车,30分钟就到了。

一路上看到,还有不少人带着某种虔诚的信念,选择徒步进入雨崩。徒步的道路和开车的土路有很多重叠的路段,体验相较以前应该会大打折扣。所以经过考虑后,还是选择坐越野车进村。

雨崩村有上、下村之分,上村在半山腰,依山而建。下村则坐落于山坡下的峡谷洼地内。上下村子间,尽管一坡相连,一眼可望,却也要步行40分钟才能到达。雨崩上村,可以通往虫草线、冰湖、以及攀登卡瓦格博的中日联合登山大本营等。雨崩下村,可以通往神瀑、神湖等。

这里的藏民原来与世隔绝,民风淳朴,有的人可能一辈子都没有机会走出大山。但现在一切都变了。旅游者越来越多,商业开发节奏也越来越快,现在几乎每户人家都变成了民宿,不是把房子出租就是自己经营,原来古朴的房子大部分都已经翻修过,原始的村庄有了小镇的感觉。

德欣梅里观景客栈老板冰姐亲自为我们安排房间,时间已经来到12点,还有时间走神瀑,这一趟有五公里左右,要从海拔3000米上升到3600米,才能够到达神瀑下面。过去,这条道路是朝圣者踩出来的山间小道,现在则已被修成了水泥台阶路,方便了很多,但也缺少了原始的野趣。

道路两旁古木参天,以云南铁杉为主,最粗的要好几个人才能合抱,直径有一到两米,树龄更是在千年以上。
这样的原始森林在中国已经很少见到了,只有在这样的高山大水间、人迹罕见的地方,才有幸被保存下来。

一路风景很好,溪水潺潺,泉水淙淙,鸟语花香,古木参天,如果到达开阔地带,就能够看到远处云雾缭绕中若隐若现的雪山。巨大的冰川,层次分明,在阳光照耀下发出碧蓝色的光芒。

小菜,徒步过程中,才知道是老乡来的,现在对户外的热爱和两年前的我很像,利用一切时间去徒步,体力算是这次女生最好的了,希望她在行走的过程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客栈老板冰姐姐亲自为我们安排房间,时间已经来到12点,还有时间走神瀑,这一趟有五公里左右,要从海拔3000米上升到3600米,才能够到达神瀑下面。过去,这条道路是朝圣者踩出来的山间小道,现在则已被修成了水泥台阶路,方便了很多,但也缺少了原始的野趣。


前往神瀑的路都是比较宽阔和缓升上坡,但我还是喜欢开辟新路径,上到山顶大概一个小时左右。


神瀑一路上都有指示牌,意示神瀑这条路线诸多神迹。

往上走的人都很累,往下走的人却满脸轻松,洋溢着完成使命的成就感,看到我们,还鼓励我们继续前行,说不远了不远了。




在瀑布周围,更加壮观的是藏民们挂在这里的经幡,层层叠叠,五彩缤纷,形成一种奇观,同时蕴含了一种力量和信念,一种坚韧和期待。

神瀑其实并不是巨大的瀑布,而是山上冰川上的融水飘洒下来形成的小瀑布。这个瀑布被藏民们认为是一处非常神圣的地方。
来转山的藏民,一般都会历经艰难来此,在瀑布下面转圈,让瀑布把自己浑身淋透。他们认为这会洗净自己的罪孽和不幸,并给自己带来吉祥和幸福。

可惜的是,冬天的瀑布已经结冰了,只能用保暖杯装一杯水下山,当天晚上黑水大哥用来煮茶,万年冰川融化的水干净洁净,喝一口沁甜。

随着越来越多的旅行者前往梅里雪山梅里雨崩虫草线突然活跃于 2022 年的小红书目前已有 1900+ 篇笔记吸引了众多户外爱好者前往打卡。

目前虫草线的走法基本都是结合雨崩徒步的走法以雨崩徒步为主虫草线当日往返,全程约15公里,累计上升1375米,累计下降1380米,最高4520米,最低3219米,正常耗时8个半。
虫草线是雨崩景区鲜有人知且尚未开发的原生态路线,是一条穿越原始森林抵达山脊然后到达雪山360°观景台的一条大美路线,因之前是当地人采虫草常走所以被称为虫草线。

在视线绝佳的山脊上,可以看到白马雪山、五冠峰、神女峰,其中神女峰(缅茨姆峰)被称为梅里雪山最漂亮的雪峰,近距离观赏神女峰也是来雨崩之人的心愿。

本来这次计划走的路线没有虫草线,我看到路线风景非常好,在征求同行小伙伴的同意下,决定临时走虫草线。


小菜一早徒步到当争垭口,其他小伙伴坐越野车到南当垭口。我走横切路线直接上山脊线,在横切线和山脊线汇合点,等从从南争垭口上来的小伙伴。

我们在出森林前找一个休息点,吃午餐,由于忘记背水了,只能就地取材:找干净的雪,煮融再用纸巾过滤,就得到相对干净用水的了,煮上热气腾腾的泡面,再搭配各种肉丸、鸡蛋、青菜,一顿午餐就这么完美安排了。


出森林后,完全是走山脊上,走到虫草线观景平台,才真正发现虫草线的震撼之处。


黑水大佬,是福建东山岛人,一个我喜欢的地方,已约好未来在东山岛见,一个很好的人,我很喜欢和他交流,虽然我在尼色线回来对他发脾气了,觉得他没有等队友,后来他也跟我道歉了,不妨我们以后深交。


沿着山脊线会到达一个相对较高的天然观景平台,环顾四周的山脉,一生中也难得有几次能站在如此雄伟之巅,一切艰苦都值得。


顺着那条积雪融化的山脊线,仿佛一条直插云霄的“天路”,不由得想走上去,一探卡瓦格博峰的神秘,但这只能是幻想。这是一座至今登山爱好者仍未能到达峰顶的山峰,神秘而又神圣。



梅里雪山如此之近,神女峰、五冠峰、**峰、最高峰卡瓦格博峰近在咫尺,仿佛伸手就可触摸到,阳光下刺得睁不开眼,非常震撼。

此时平台风越来越大了,不敢在山顶逗留时间很长,拍完照便顺原路下山。比较后悔带小伙伴走横切路线下去,导致同行小伙伴体力消耗过大,以至郭静第二天没有办法同行去尼色线。
雨崩徒步小众路线

相对雨崩其他路线,尼色拉古垭口线更是属于小众中的小众,该线实际上属于梅里之心重装徒步的东侧路线精华段。
尼色垭口就是五冠峰和**峰之间的最低点,过了垭口就是西藏林芝。途中经过尼色牧场,垭口之下还有一个非常隐秘的蓝冰洞,蓝冰洞是我这次行程的主要目的。

大树之下,到处横亘着裹满青苔的大树,盘根错节,似乎在诉说着千年的谜语,给人极尽想象。
当从比人高的断木和树根间穿过,犹如踏入魔幻森林,时而恐惧,时而惊呼,很像童话里的世界,令人无比紧张和刺激。

此线路外界知之甚少,人迹罕至,沿途风光非常原始,大片的原始森林、遍地的青苔和落叶。


从森林出来,就会看到一座木桥,大家停下拍照。


过了河,就到尼色牧场了,这里有一个不错的牧屋,里面甚至还有一张床垫和火坑,房外有溪流,是个很方便的营地。


尼色牧场周边的景色,非常不错。

继续往前就到一处草地,地形开阔,时间来到12点,于是在此吃路粮,小马哥和他们的队友分开,小马哥决定跟我们队,后面小马哥的队友可能不知道蓝冰洞的路,往尼色垭口去。

前面就是尼色垭口下面的冰川。

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冰洞。并没有晶莹透亮的蓝,反倒因为融化,跟泥石混在一起,显得灰头土脸。

两个洞口像拱桥一样,坐落在冰川底部。如果从垭口上方往下看,他们一定藏匿在泥地里不好分辨。
冰洞上方有几块大石头已经半悬在外面,洞口的冰柱也哗哗哗的滴水,可见冰川融化之严重,也暗示着进入冰洞的危险。

走进冰洞,温度骤降。冰洞内壁是一层层横向排列的波浪,凝结的冰层包裹着泥土和石头,形成层次、颜色分明的队列,光洁的表面发出幽幽的光。

怀着紧张的心情走到冰洞,往外面,感觉有点意思,于是赶紧拍照一张,就快速出来了。
最后一天继续是好天气,我们收拾好行李,简单吃过我煮的鸡蛋面面,迎着朝阳晨风,走在尼农峡中,一路下坡。两旁树林摇曳起舞,光影婆娑,宁静悠远。
尼农大峡谷是出雨崩村的必经之路,沟壑纵横,挂壁羊肠小道蜿蜒,以前这条路很险风景很美

这段路基本都是平坡或者是下坡,非常轻松,徒步在落差 1000 多米的原始森林中,能看到植被不同层次的变化,也因为是最后一天的行程,心情特别轻快,也懒得拍照了,20km 路一下子就走完。

尼农河谷也是天选之子,雪山千里,由冰川融化汇聚而成的雨崩河一路缓缓而下在尼农峡谷出口最终汇入澜沧江。


这就是雨崩徒步的终点,阿姐早早在这里等我们,并为我们准备丰富的藏餐,这为我们划上完美别样号码。


突然有一些感慨,蓝天、白云、江水、高山,这一切万年不变。生息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其实也是万年不变的。
一直以来,我们无非追求两件事情:一是好好活着,物质上能够养活自己;二是活得开心、安全和有意义,于是有了艺术、宗教和国家。其中演绎出了千变万化的故事,但万变不离其宗。
回到城市中,身体蜷缩在有限的时空里,灵魂也同样无法得到舒展,感官的萎缩几乎无可避免。只有在旅程中才会看到真实的自己,旅程结束后,和曾经一起并肩往前的伙伴,在举杯祝福后走散,相识于人海之中,然后再消失于人海之中。所以回归正常的生活后,过了一段,我们都会渴望再出发。

我喜欢在路上,走的地方越多越好,一路走一路体会,一路感悟。生命就那点事情,在不麻烦别人的前提下,活得越洒脱越好。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给牧尘LT鼓励哦!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其他金额

微信扫码支付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赞赏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