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广州> 文殊菩萨说考验我们一下, 因此风来了雪来了 ——记2023年3月中旬五台山大朝台+小朝台

文殊菩萨说考验我们一下, 因此风来了雪来了 ——记2023年3月中旬五台山大朝台+小朝台

突发奇想的3月五台山“大朝台”之旅
去年五一,就一直想借用假期去五台山“大朝台”,但由于疫情管控,路上交通等问题只能搁置。今年1月走完巴丹吉林沙漠中线,休整一个月,朋友圈里看到广州几位山友春节期间的冬日“大朝台”照片,又把我曾经的念想撩拨了起来。
虽然“大朝台”最适合的天气和最美的景色是在五、六、七月,而三月“大朝台”会面临寒冷、疾风等天气问题,但“大朝台”相比其他户外线路,是途中住宿餐食都有保障的线路,可以全程轻装完成,而丁妈从来都是想到就出发的人,因此就萌发了独自一人走“大朝台”的计划。
“丁丁,妈妈准备3月中去五台山参拜五方文殊菩萨,你在家得乖哦!”
“文殊菩萨,就是手持智慧剑,身下座驾是狮子,保佑升学,具有无上大智慧的那位菩萨吗?”
“是滴!”
“那妈妈你去求菩萨保佑我中考必中吧!”
“才不干那事!你知道妈妈从来都不会求菩萨帮忙的,世间太多需要帮助的人,菩萨忙他们的事都忙不过来,所以妈妈不会麻烦菩萨的,你得靠自己努力学习。”
3月初的周末走五朗嶂环线,与大师兄聊起五台山朝台计划,大师兄立马响应,他要去还愿。几年前他曾经“大朝台”一次,估计当时许下孩子早日成家立业的愿望,而儿子去年喜得连理,他原计划3月休假去藏区走走,听我说起“大朝台”,就立马被我带偏了。于是,两个山上就谈经论道、儒释道都迷恋的家伙,相约出发五台山。
据闻,“大朝台”相当于五百年的修行,一生能来一次五台山台顶朝圣,是对信仰的坚定,也是对灵魂的洗礼,磨炼意志,明心见信,见信成佛。你看见自己的本性,你就看见文殊菩萨了。我渺小,不贪图3天行程完成五百年修行;我愚钝,对于宗教我是潜心学习,但慧根浅薄;至今坚定的信仰,估计还是“世界很大,我想走走”,记录我所见所闻,才是“大朝台”之初衷。

佛教名山之首——五台山
中国佛教四大名山分别是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分别是文殊菩萨、观世音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的道场。
五台山位居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称为“金五台”,为文殊菩萨的道场,供奉着文殊菩萨的五尊法身。五台山是中国唯一青庙黄庙共同存在的佛教道场。五台山并非一座山,它包括五座山峰:东台望海峰、南台锦绣峰、中台**岩峰、西台挂月峰、北台叶斗峰。一般来说,称五峰以内为台内,五峰以外为台外。现存寺院共47处,台内39处,台外8处,其中多敕建寺院,多朝皇帝前来参拜。
五台山总面积6350平方千米,习惯上称为方圆五百里。东亚乃至世界上现存最庞大的佛教古建筑群。

朝台之旅
五台山由五峰组成,东、北、中、西四台为起伏相连的一道山脊,南台为另一山脊。五台即东台顶的聪明文殊,西台顶的狮子文殊,南台顶的智慧文殊,北台顶的无垢文殊,中台顶的孺童文殊。地方上,称五峰以内为台内,五峰以外为台外。
对游客来说,游览五台山就是台怀镇的各处寺庙,但对虔诚的佛教徒来说,五台山供奉在五台山内的文殊菩萨五尊法身,朝拜过程是徙步,虔诚的佛教徒是一步一叩首的完成,这一过程被佛教徒们称之为“朝台”。

“朝台”分为“大朝台”和“小朝台”。
“大朝台”是最古老的朝台线路。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应化道场,文殊菩萨有着诸多法像化身。而组成五台山的东、西、南、北、中五台的五个高峰,分别供奉着文殊菩萨的五种化身:大圆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成所作智,法界体性智。
相传唐高宗时期,天竺僧人佛陀波利闻文殊菩萨在五台山,于是远赴五台虔诚礼拜。而在五台山得到了文殊菩萨的点化。之后重返本国,取得《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带回,并进行翻译。而这部经书也被中国诸多佛教宗派尊为“三大神咒”之一。而佛陀波利朝圣五台山的路线,正是朝台古道的原型。
接下来的数百年中,无数佛教徒,沿着佛陀波利的足迹,发愿朝圣五台山。“大朝台”,指全面膜拜五台山之意,供奉文殊菩萨五个法身的五个台顶是必经之地,即南台、西台、中台、北台和东台。因为“大朝台”路线较长,一般需要徒步多日,同时3000米海拔的缺氧和气候恶劣,导致“大朝台”有一定的困难,所以选择“大朝台”路线,基本是虔诚的佛教徒和户外驴友。
而解决“大朝台”风霜雪雨中攀登之苦的人,就是清朝乾隆帝。黛螺顶,始名青峰,寺宇初名佛顶庵,明万历二十年到清代乾隆十五年,曾名大螺顶,乾隆十五年改名为黛螺顶,一直沿续。乾隆钟情于黛螺顶的自然风光,想把五方文殊合塑于黛螺顶,黛螺顶青云和尚遵照乾隆皇帝的旨意把五方文殊合塑于一殿。乾隆五十一年( 1786) 三月,乾隆来黛螺顶参拜了五方文殊,开始了五台山历史上的“小朝台”,并留有诗一首,刻在黛螺顶五方文殊殿前的石碑上。
关于把五方文殊合塑一殿的想法,也许是乾隆皇帝的旨意,也许是青云和尚与小沙弥略知乾隆皇帝对黛螺顶风光的偏爱,迎合圣意,把五方文殊合塑于黛螺顶。无论历史如何,人们终于能在黛螺顶参拜五方文殊菩萨了,这就是“小朝台”。

“大朝台”
“大朝台”,全程70公里,气候多变,古时候除了虔诚的佛教徒,很少有人涉足。现今,户外运动的蓬勃发展以及五台山五峰环线上的高山草甸、云际无边、牛马漫步的美丽原生态,运动与大自然的美景完美融合在一起,让人迷醉,因此“大朝台”越来越为人广知。同时,五台山是华北地区最高点,海拔达到3000米,多变气候,美丽风光,因此五台山“大朝台”顺理成章成为虔诚佛教徒之外,无数户外爱好者心中的徒步圣地。
“大朝台”路线分别为正穿和逆穿两种。正穿通常以台怀镇为中心和起点,沿顺时针方向,先后朝拜佛母洞、南台、西台、中台、北台、东台,最后回到台怀镇。而逆穿则是逆时针相反穿越。五台台顶大部分时间气候恶劣,积雪、大风占据了一年的大半时间,所以最佳的朝台时间为每年的六月,其次是五月和七月。

“大朝台”路线
我们选择的“大朝台”路线从东台起步,顺时针经南台、西台、中台、北台,最后回到起点。计划线路为,鸿门岩—东台—护银沟—黄土嘴村—宽滩村—南台—大南庄村—金阁寺—狮子窝—吉祥寺—西台—中台—澡浴池—法云寺—北台—华北屋脊—鸿门岩,全程70公里。
我们原本计划线路是先大朝台,最后半天才走小朝台(台怀镇上寺院,登顶黛螺顶),上山前接送师傅黑哥,建议我们先小朝台再大朝台这样会更顺,刚好走一个圆,因此临时改了线路!恰逢徒步第一天是旧历二月十九观音诞,感觉真的天注定!调整以后的行程纪录为88公里,但不知道是因为中台段风力太大还是什么原因,轨迹缺失了6公里,看来老天爷真的想我日后回中台盖戳了,五台的印章,只缺中台的印章,因为管理大殿的师傅感冒了,所以没盖成戳!

出发:广州~太原高铁
高铁的确让出行更多样化了,国内大多数中心城市,高铁都可以一天之内到达。原本跟大师兄计划火车卧铺睡过去石家庄再转五台山站,但后来因为订票原因,还是选择高铁!飞机没选,是因为不喜欢提前2小时到达机场,算上地铁去机场时间,其实高铁行程与飞机行程实际耗时相差没多少,只要当天能到五台山即可,高铁沿途还能看看北上风景,挺好。

太原高铁站转太原火车站,吃一碗刀削面!虽说太原是古城,但我和大师兄两人是一见人群就头晕的人,还是赶紧火车离开!

太原站~五台山站的火车
普列是我喜欢的交通工具之一,因为可以见到许多短程当地人,听听他们的话,也是对当地风情的了解了。但现在普通火车是密闭空间了,不像以前,每个窗户都可以打开。
许多户外线路从出发城市到达进山口很周折,飞机+火车+包车,我们试过各类交通工具接驳很紧密,但依旧需要2天时间才能到达进山口的,五台山朝台之旅算是很容易到达的线路了!
老铁经常来一句,线路他负责,其他我负责,好吧,其实省外长线需要考虑全程的衣食住行,我的“官职”虽小,仅为“其他”责任人,但管的事情忒多忒杂!

五台山站所在的沙河镇
早上5:00出发,晚上24:00到达,经历19小时,终于到达五台山沙河镇,一趟高铁、两趟计程车、一趟火车即可!另外除了太原中转之外,还可以从石家庄中转,无论太原班车还是石家庄班车,都会直接去到小朝台的台怀镇,这样选择白云寺开始大朝台会更好,而我们选择东台进山口,会以沙河镇最近,沙河包车前往鸿门岩费用很低,对于1、2人朝台,火车到达沙河镇的五台山火车站,再包车进山,这样较划算!

朝台第一天
原本计划东台看日出,但大师兄和我两人对日出不感兴趣,相反倒是对6小时睡眠更喜欢,因此我们拖到7点才正式从沙河镇包车出发!
实在按耐不住包车师傅黑哥强烈推荐的沙河镇最好吃面馆的诱惑,于是出发前又跑到面馆吃了一碗刀削面才心满意足出发!
沙河镇的消费比台怀镇的消费便宜很多!住宿100元标间,早餐两碗面条加鸡蛋矿泉水,24元,回程午饭糖醋里脊加清炒豆腐,50元!台怀镇住宿条件稍微好点的都300+,随便一个肉菜都要68元以上,香葱鸡蛋38元,贵!

9点,大朝台起步点,鴻门岩

冬季大朝台因为许多路段下雪以及路面结冰,所以大多数路段车辆禁行,3月中下旬冰雪路面处理后才开通自驾路段!当然如果票务稽查点的栏杆没放下的话,冬季也能开车上去,但冰雪路滑,不建议。

从鸿门岩出发,大约30分钟爬升,到达望海寺牌坊!

进入牌坊,可见七层望海楼,算是五台顶上较高建筑了,登上望海楼极目远望,近可及河北省阜平,远能望到山东省威海,正如古人所说,登上东台顶,极目到海赢。

蔚蓝天空下的雕像,肃穆庄严!

一直很喜欢龙形雕像,威武!

东台文殊宝殿
文殊宝殿,是东台顶最原始最古老的建筑,因为这里经常有大风,所以古殿比较低矮,石头砌筑,有一个最古老的石碑,是乾隆四十年的重修碑记,字迹依然清晰,这座大殿最少也近300年历史了。
进入宝殿菩萨塑像或坐或立,石佛龛里的佛像呈现出百年香火熏后的颜色,因此大殿又称之为古文殊洞。
如果问我们朝台一共有多少尊菩萨雕像,我只能说光东台顶的菩萨都让我们跪拜磕头了无数次,差点磕出高反!我并不是虔诚的佛教信众,但心有敬畏,心有向往,每次礼佛,心中空无一物,无愿无求!

东台望海峰
如果说天竺高僧迦叶摩腾和竺法兰来此弘法是五台山佛教的开始,那么北魏孝文帝则创造了皇帝来五台山巡礼的开始。隋文帝杨坚从小在寺院里长大,继位就下诏:“绍隆三宝,弘阐大法”。敕令在五座台顶各建寺院,供奉文殊。五台山大朝台,是延续1500多年的礼佛行程。

3月东台风力凶猛,全身裹紧所有御寒衣服才略感暖意,以为朝台之路就如此美丽蓝天了,殊不知南台~西台~中台~北台山脊线降温大雪,风力8级……
我笑问大师兄,到底许了何愿,乃至于文殊菩萨得这番考验我们,他笑着回答,愿望有点大,世界和平!
因此菩萨说得考验我们,于是风来了雪来了!



东台往台怀镇的山脊线
从东台沿着山路前往台怀镇小朝台,远处连绵不断的大山,近处通往台怀镇的公路,蜿蜒曲折在山腰,宛若一条玉带,现在虽无高山绿色草甸,景色或许不及567月的朝台路,但冬季朝台更是毅力之行。

山脊线上残留的余雪

林子很漂亮,突然一个影子在我们眼前掠过,一只傻狍子,可惜,没拍下来!

大师兄礼佛,精神头比上船找宝贝更足,成天跑前面,这回来五台山还愿,更是心意满满!

虽然不是重装,我们选择在寺庙挂单或住民宿,但因为我们打算下山后还去其他地方,因此也是重装朝台了!

这点积雪算啥,后面才来干货!

进入林子,风小了很多

真正的悠闲线路,走三步停一步,走哪停哪,找到背风的地方,晒晒太阳,惬意得很!但轻松愉快的悠闲游也就观音菩萨诞这一天,后面两天虐得不行了,山脊8级大风,卷着大雪黄沙铺天盖地而来,一个字,爽!两个字,酸爽!

徒步第一天,总是累的!但没想到下到山脚,从台怀镇由东向西礼佛,才叫真的累!
大师兄是逢寺必进,逢菩萨必拜,累得我不行了!

光明寺
山脊线一直下到台怀镇,东面第一座寺院就是光明寺。台怀镇上寺院与五台山上寺院最大的区别,一是僧众多,二是香客多,恰逢旧历2月19观音诞,虽然不是正常周末假期,寺里也能见到不少礼佛的香客!

佛说,人生无常,有得意,有失意,有顺境,有逆流,可谓悲喜交织,苦乐参半。品味了苦涩,方懂得甘甜的滋味;经受了苦难,才知道坚强的美丽。压抑了,那就换个环境呼吸;困惑了,那就转个角度思考;没路了,不妨回头,路在脚下,哪个方向都可以走;其实,天湛蓝,路很宽。
每个祈愿牌都留下了香客们的期望,我就不麻烦菩萨了,自己事情自己解决,没路就开路!

碧山寺
碧山寺,全称“护国碧山十方普济禅寺”,简称广济茅蓬。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始名北山院、北山寺,因其凿石为寺又名石北寺。明成化年间重修,名为普济寺。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重修,易名“碧山寺”。寺院坐北面南,占地19865平方米,有殿堂房屋108间、石碑15座。中轴线上自南而北依次为天王殿、雷音殿、戒坛殿和藏经殿。寺院不惧严谨,建筑古朴。清代为五台山十大青庙之一。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青庙是中原的佛教,住的是和尚,黄庙是密宗,是藏传佛教,住的是喇嘛,青庙的数量比黄庙多。

碧山寺,是台怀镇上我最欢喜的寺院,宁静祥和!

雷音殿前的古松,岁数已有三百年!

集福寺
集福寺,又名洪泉寺,原为章嘉活佛所辖的五座黄庙之一,现为比丘尼寺院。集福寺始建于清道光年间,寺宇坐北向南,中轴线上自南向北依次为天王殿、大雄宝殿、文殊殿,三大殿两侧配有廊房、配殿及东西禅房,寺院布局平整对称,环境清幽,是一处修禅习静的宝地。

集福寺山门前的六道木拐杖。
六道木是一种吉祥的风水植物,寓意和象征非常丰富。它被认为是佛道中的“六道轮回”的象征,代表着生死轮回和转世重生。六道木还被视为智慧的象征,能够促进大脑的思维能力,帮助人们更快地思考问题。同时,它也有平安的寓意,可以驱邪消灾,带来好运和财运。
民间传说六道木里藏着六位得道高僧,能避邪驱鬼,因此把该木视为驱鬼避邪之物,用该木制成剑、木珠等饰物,放置屋内,戴在身上,保佑平安如意。
大师兄上回朝台就带了一根六道木拐杖回去,这回又寻了两根,物流寄回家,说是老了以后当拐杖!


大佛寺,有点赶时间上黛螺顶小朝台,没上去了!


普寿寺正在维修,没对公众开放

广化寺
广化寺历史悠久,是五台山著名的华严道场,在其后殿后至今还保存着一座北宋元丰三年(1080)的一座八角单亭阁式石塔。塔身正面下部刻一方门,门两侧下方还雕有两位金刚,门之上方为一竖匾,上书“宋故金坛郎十宫德之塔”,字体刚劲有力,似为瘦金体。该塔通身由青石雕成,雕刻华丽细腻,十分典雅精致。

今年广化寺也算因一则视频广为人知了,“1月底,五台山广化寺晚上因不开门而遭到游客踹门进入”,我一直不太关注这类新闻,更不参与评价,但从寺庙内饰而言,广化寺因为近期翻新,因此很多细节很漂亮,这也是许多网红以及短视频拍摄集中地的原因了。
我唯一不解的是,寺院本是清净地方,为何可以允许这么多商业拍摄的人进驻,并让“香客”穿上藏族服装,殿前拍照呢,个人认为很不庄重,也希望这些“香客”不要再买单这类消费,并不美。



黛螺顶
黛螺顶,是五台山历史悠久,闻名遐迩别具一格的一座古刹。黛螺顶,始名青峰,寺宇初名佛顶庵,明万历二十年到清代乾隆十五年 ,曾名大螺顶,乾隆十五年改名为黛螺顶,一直沿续至今。

乾隆钟情于黛螺顶的自然风光,想把五方文殊合塑于黛螺顶,黛螺顶青云和尚遵照乾隆皇帝的旨意把五方文殊合塑于一殿。乾隆五十一年( 1786) 三月,乾隆来黛螺顶参拜了五方文殊,开始了五台山历史上的“小朝台”并留有诗一首,刻在黛螺顶五方文殊殿前的石碑上。

殿前两棵古松,树龄千年以上,高约30米,苍**俏拔挺立,直入蓝天,这就是乾隆皇帝诗中的“阶下千年不老松”,即唐朝僧人法念的修行处,寺内的古松见证了黛螺顶的历史。
由于是观音诞,黛螺顶又是小朝台核心区,因此见到不少三步一叩首的信众,临近寺院关门时间,寺门前的和尚不断温馨提示香客,别叩了,大殿要关门了,赶紧进去!

从黛螺顶下来,继续奔走五爷庙,但因为已经接近下午6点,因此台怀镇上西边的寺院已经关门,无奈之下,只能赶往白云寺旁的民宿了!

民宿老板娘送来一块蛋糕,我们才知道今天是观音诞,一切都是机缘巧合,礼佛真的好累,比爬山累多了,跪拜磕头都把我磕迷糊了,吃完蛋糕就睡着了,梦里或许有菩萨启示,可我慧根太浅,睡醒了就忘记了!

朝台第二天,六点启程,雪来了
今天计划行程,白云寺~南台~狮子窝~西台,后因雪大,西台是否能挂单情况不明,改为狮子窝挂单。

太早,白云寺没开门,只能经过了!

通往佛母洞的索道售票点,右侧楼梯步行上山。早上6点30,已经看到两位老人家,在楼梯上三步一叩首了,虔诚之心,由衷佩服!


佛母洞
佛母洞,又名千佛洞,寺内有亿万年前形成的石灰岩洞,名曰“佛母洞”。洞前寺院始建于明,毁于“文革”时期。现有建筑均为改革开放后重建。寺院依山而建,玉佛殿主尊供缅甸玉佛,佛母洞前有佛殿,下院山门在前,观音殿灾后,布局规整。佛母洞是佛母示现渡人的一处圣迹,是五台山最为著名的灵迹之一。
无奈时间太早,7点还没开门,即使隔着门,大师兄也会脱帽朝拜!
离开佛母洞,是一段2公里的水泥路,清早已有路边乞讨人,大朝台全程就是佛母洞与南台上山口之间见到几个,至于其他时间朝台就不得而知了!

往南台路上见到的第一个检票点!

刚上南台进山口,下雪了,大师兄开心了,后面就笑不出来了,冷得不行了!

虽然提前查阅天气预报,随后两天会降温,气温降至零下10度,但出其不意的天空飘雪,让我们仍旧吃惊不小,随着海拔不断爬升,风力也逐渐加强!

不一会儿的功夫,地上原本黄色的枯草山路,已经覆盖一层薄雪!

实在太冷,卸包穿上羽绒冲锋衣,带上防水手套了,不然一对抓绒手套粘了雪融了水即刻结冰,手就冰冷刺痛了!小驴又披雪咯!

林子里挂满经幡!
据说,经幡所在就是神灵所在,它随风飘动一下就等于诵经一次,向神灵表达了一次自己的愿望、祈求了一次神灵的保佑。因此,经幡成为人们美好愿望的精神寄托。
经幡的各种颜色各具有不同的象征含义:蓝色代表蓝天天空、白色寓意白云、红色象征火焰、绿色是江河水,黄色象征大地。据说,颜色排列顺序也是按从天到地的顺序排列的。

还是那句,不麻烦菩萨神灵保佑,自己的路自己扛,因此从不在野外林间挂经幡,大朝台如此,洛克如此,藏区线路亦如此,省得时间长了,给林子遗留数百年也不降解的非原生态之物了!
但我会在寺庙里点一盏酥油灯,一是我喜欢烛光的闪耀,二是我喜欢火苗的味道,三是当作寺院修葺维护的资助,仅此而已!
大师兄有一句话很经典,“灯,以阴生阳,破除黑暗,最重要是点亮心灯,小乘度己,大乘度人”,与大家分享!

大师兄的冲锋衣顶不住,披上雨衣挡风了。

很快雪就没过鞋面了!

南台牌坊

大风大雪,我们终于到达南台!

南台普济寺
抵达南台顶,南台锦绣峰海拔2485M,台上普济寺,这里是文殊菩萨五智之平等性智,内供有智慧文殊菩萨。南台以南,两台相望,有一古南台,这里有五台山最早的寺院,当年汉文帝代王便游猎来此,在此获得政治智慧和无上皇权,开创了一代盛世。而后无数侯王将相,平民百姓对这里痴迷颠倒,为这五百里殊胜道场痴狂。来之前就搜过古南台资料,无奈天气不好,也就放弃古南台之路!
南台风雪天依旧很是热闹,许是有人做法事,天王殿我们也不便久留,在文殊殿盖戳就离开了!约莫估计这个天气,我们比较难当天到达西台了,电话联系,也没打听到西台是否有挂单,今天在哪里落脚有点纠结了!

南台下来是车行道,可以选择山道直切,但由于下雪山路不好判断,因此我们大多数绕盘山公路走,一小段看着拐弯公路切山路下去!

虽然今天没有太阳,但山路的林子很有味道!




这一段我都没掏出手机拍照了,实在太冷,加上风力影响体感温度,脱手套的十秒就冻僵了!

南台检票点

继续沿着公路走,经过五台山门票点!

金阁寺
五台山的金阁寺,由不空三藏创建的中国最早的密教中心。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不空三藏派其弟子含光到五台山创建金阁寺。据传说,金阁寺是按照道义悟见的金阁形制而建。
实际上,寺庙建筑式样是参照当时印度最著名的寺庙那烂陀寺,由印度那烂陀寺纯约法师监工,依照经轨建造。那烂陀寺,在古印度摩揭**含城东,即今印度比哈尔邦巴腊贡。是古印度规模最宏大的佛寺和佛教最高学府。全寺共有八个大院,宝台星列,琼楼岳峙。极盛时,主客僧众常达万人。惜毁于12世纪。
因为澡浴池是到不了的,而我们还没决定是否前往西台挂单,因此路上不敢耽搁,没有进金阁寺!
一路上都没找到吃的,只能躲在一间民宿的瓦下啃干粮,真是饥寒交迫!但冬季大朝台相比冬季巴丹吉林,已经是天堂了,毕竟周围都是人烟,不像冬季荒漠,低头黄沙抬头黄沙,一望无际,唯一的活物就是自己,那种饥寒交迫的感觉是孤寂的!

大家去参观佛教寺院的时候,常常在寺院整体建筑的最前端,发现十有八九都有一面墙,它的名字叫照壁。为什么叫照壁呢? 因为它常常与寺院进进出出的人打照面,照见来来往往的人,所以称“照壁”。
照壁有什么意义呢? 一看见照壁,意味着你进寺院要与三宝接触,或出寺院要与红尘中人接触。它的存在,提醒你心怀慈悲,时刻记得以恭敬之心待人,时时记得关照自己的心。

中西台检票点


莲花禅寺




大师兄不愿意走了,加上途中我们遇到三个反穿大朝台的山友,他们告诉我们西台很小,没地方挂单,因此我们决定行程加多一晚,今晚投宿狮子窝!
其实只要我俩出行,基本都是下午3点开始讨论营地,扎完营吃完饭都还没天黑,闲散得很,随心所欲,不像某些同志,必须走到计划营地,累得不行了。

下午4点,狮子窝到了!

狮子窝
东邻竹林寺,南近金阁寺,是中西二台的要冲,与五台相连,狮子窝是五台山著名的大道场之一。
相传,很久以前文殊菩萨从离隔万里的印度佛国乘狮东来,行至五台山竹林岭上,仙狮驻足不前,且吼声不断,恰似雷鸣,文殊菩萨乃大智圣者,顿悟到,我佛弘法喻狮子吼,看来此处必是弘法之地。念其仙狮缘起,起名狮子窝。从此之后,这位菩萨便云游五台并逐一建寺演法,由此五台山成为佛门圣地,文殊道场。

心里忐忑,不知道狮子窝能否挂单,冰天雪地,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很幸运,狮子窝的师傅是一位比丘尼,她欣然同意我们挂单,寺院里还有两位居士师兄,虽然天气恶劣,但这里还能供应水暖和面食,太舒适了!就是挂单处的厕所被冰冻了,得步行300米去外面寺院的公厕,上一趟厕所得下很大决心,那个了你啊!
巧合得很,接送我们的师傅黑哥,他说狮子窝的这位比丘尼是他的师傅,众生有缘,或许也是量子纠缠,无意中我们竟然投宿至此!

朝台第三天,风来了
今天的天空湛蓝,但温度更低风力更大,身上脚上裹严实了,就是不能外露一点皮肤,脸即使裹了一半,簌簌的西北风还是把脸吹得刺疼!
大朝台在没风的时候很好走,硬地较多,山地较少,若算上五台风的影响,那就得提前做好准备。0级烟柱直冲天;1级轻烟随风偏;2级轻风拂脸面;3级叶动红旗展;4级风吹飞纸片;5级小树随风摇;6级举伞有困难;7级迎风走不便;8极风吹树枝断;9级屋顶飞瓦片;10级拔树又倒屋;11、12 级陆上很少见……我们这回刚好碰到降温,西台~中台~澡浴堂~北台的山脊线,8级风,零下9度,体感温度接近零下15了,很冷!


万物皆菩萨
从狮子窝出来,途遇吉祥寺,因为太早,我们没进入打扰,但三只小狗倒是兴致勃勃过来欢迎我们。我哆嗦着脱掉手套拿出牛肉干,两只小狗乖巧得很,听到我说放好了再吃,他们也不抢食,果然坐好了等,十方宝地,连动物也驯化得懂礼了!还有一只大点的中华田园犬,它径直领着我们往西台走,然后又自行下山回家!
在启程大朝台之前,大师兄说过,传说文殊菩萨会幻化世间万物与我们相遇,许是偶遇途人,许是殿前小鸟,许是路边小狗,许是一棵松树,许是身边吹过的风,许是肩上的雪花……

风和日丽吗?
不,此刻的风力已到六级,人艰难逆风行走!


树上昨天的雪已经被风吹落,蓝黄白,很美的颜色!


不得不穿上冰爪,因为有的路面结冰,我可不想哧溜打滑,狼狈不堪!这段路虽然是平整硬地,车辆可以穿行,但还没有铺上石板或者水泥,因此夏季朝台,这段就是大家口中所说的沙尘滚滚路,冬季朝台因为覆盖了雪,倒是干净得很!

躲在西门牌坊,用GoPro 拍了段视频,手机是拿不出来的,3秒就冻僵了,有兴趣的可以看动态里的视频,想着阵风吧,谁知道连续刮了24小时,果然五台山的山脊风,真的不比冬鳌风弱,所幸路线成熟,都是车行道,没有危险!

西台法雷寺牌坊
终于到达西台牌坊,这一段我和大师兄蜷缩在牌坊背风一柱,呼呼的风吹得我们没法前进,心里期盼着这是阵风,谁知这8级大风吹了我们一整天!GoPro拍下我们的惨况,等有时间再整理视频了!
逆风时弯腰都得跑步冲锋才能勉强前进,顺风时似乎风顶着我们后背助力爬坡,就跟人生一样,艰难轻松夹杂在一起,个中滋味只有亲临者自知了!

翻了手机相册,我俩竟然一张西台像样的照片都没留下来,就跟我轨迹上断连了6公里的轨迹一样,似乎我们就没上西台和中台!只能指望戴着手套拍摄的GoPro视频里能截图一两张了,实在风太大,手机根本拿不出来!

西台是可以挂单的,在老文殊殿的下方200米,西台的师傅很友好,在客堂里为我盖好章,还问我们要不要开水,知道我们不需要后就自行离开忙去了。

西台和中台离得很近,基本天气好都能看到,大约4公里,路很好走,就是风大,上下西台是同一条路,上来顺风变得逆风,逆风变得顺风,但因为是下行段,总比爬坡容易,问题是盘山路,顺逆风总是轮着来,回到中西台牌坊路口,就继续往中台前行!

到达中台,对面山上就是西台,这天空蓝得不像话了!除了风,一切都完美!
中台顶海拔2895米,是五大台顶中海拔第二高的山峰,比北台顶低160多米。


中台演教寺
中台顶面积广阔,是五大台顶中面积最大的一个台,所以又名平顶山。
中台演教寺,主要供奉的是孺童文殊。演教寺规模宏大,主体建筑都是采用黄墙红瓦,建筑等级规格比较高。听说夏季中台顶时常是云雾缭绕,所以在雾气腾腾的视觉效果下,演教寺更像天上宫阙,人间仙境。

中台演教寺的大雄宝殿

文殊殿

文殊说法台
演教寺前西南百米许处,建有文殊说法台,长、宽各5米,呈正方形九层腰式台基正中,建一覆钵式汉白玉佛塔,名曰祈光塔塔的七部置一圆形塔盖,盖上为13级相轮,相轮之上为雕刻精美的塔刹。台基之上四方各建一汉自玉小塔。


客堂内部,装修是五台中最豪华的。

红色建筑就是中台僧众和客堂所在之处,内部装修豪华,挂单费用没问,因为每个房间都紧闭,我们花了一小时才打听到管大殿钥匙以及盖章的师傅住哪里,后因师傅感冒,因此大朝台唯独中台的章缺失了!
中台与澡浴池很近,30分钟就能到达,今晚挂单澡浴池,不走了!



澡浴池
一直听说澡浴池是所有台顶寺里挂单条件最好的,6人间,上下铺,100元一位,包含早晚餐。客堂房间里暖和舒适,每个房间有独立的电热水器供应热水洗澡,这样的挂单条件在冬季朝台很难想象的舒适。冬季朝台人很少,估计当天也只有20多位香客挂单,大多数都是开车上来的,只有5、6个步行朝台,因此我和大师兄分别都是一人一个大房间。
4点到达澡浴池,6点斋堂开饭,寺庙用斋讲究“食不言,寝不语”,澡浴池相对随意些,有固定的服务人员,自助餐形式,位置也没有严格男女分开,吃完后餐具拿去水槽就行,不用自己洗。
原计划3天完成大朝台+小朝台,因为降温大风,我们又闲散地走成三天半了,基本都是下午4点挂单,说不累是假的,零下10度8级大风逆行,个中滋味难言!

万圣澡浴池寺,是一座很小的庙宇,文殊殿之后就是泉眼旧址,寺内供奉的古佛,听闻是始于隋朝期间。
澡浴池的住持是五台中最早以僧众身份组织五台山救援队的,后面得到政府和广大志愿者的支持,救援队伍日益壮大。

日出东方,朝台第四天,启程北台!
早上7点早餐,8点出发,今天温度升高了几度,大约零下5度,风力也减小了,人可以正常行走了,3小时到达朝台起点。

东方山峰叠峦,薄雾飘渺,吸一口冷风,内心超然豁达,在这样的圣地朝台,文殊护佑,通体平静。

北台灵应寺
北台,也是五台中最高的台,素有华北屋脊之称。横切数个山腰,抵达北台顶!北台叶斗峰海拔3061M,台上灵应寺,这里是文殊菩萨五智之成所作智,内供有无垢文殊菩萨。
北台顶山崖边满是玛尼石堆,朝台的人祈福搭建的!玛尼堆,藏语称“朵帮”,是垒起来的石头之意。“朵帮”又分为两种类型:“阻秽禳灾朵帮”和“镇邪朵帮”。在西藏各地的山间、路口、湖边、江畔,几乎都可以看到一座座以石块和石板垒成的祭坛。
玛尼堆也被称为“神堆”。这些石块和石板上,大都刻有六字真言、慧眼、神像造像、各种吉祥图案,它们也是藏族民间艺术家的杰作。

偶尔的启示
五台之中,我最喜欢的是西台和北台,因为地处艰难,这两台的僧众和香客最少,而这两台的师傅最为和善!上午9点到达北台的时候,寺内空无一人,大殿门口也锁住了,当我心中遗憾又没法盖北台印章的时候,一位师傅屋内看到我俩,从侧屋冲了出来,在寒风中为我们打开大殿门,并守候在旁!
当我满心欢喜折叠着盖有四台印章的三张祈福布放进腰包时,嘴里念叨,可惜了,唯独中台没盖上。师傅微笑着说,这是让你有机会再来五台山还愿。听到师傅的话,我昨天下午就开始的沮丧心情居然全部消失了。
师傅说得对,虽然我从不许愿谈不上还愿,但朝台一定会再来,夏天看看不一样的五台,那时候可以扎营不挂单了!心里美滋滋!


北台灵应寺下来就是标识着华北屋脊的牌坊

华北屋脊牌坊过后就是往起点鸿门岩的方向了,5公里距离,基本都是很漂亮的石板路,只是冰雪没有融化,路有点滑,偶遇一些上北台的香客,双手合十微笑招呼,路上与大师兄聊天聊地聊宗教,大朝台即将圆满。

回到起点,我们手上拿着的就是盖上四台印章的莲花福布,回家给外婆和丁丁一人一块,大小朝台顺利完成!

闲散二人组,走三步休息一步,打卡小朝台+大朝台

运动记录是88公里,不知道为何生成轨迹的时候,就把西台往中台和澡浴池段最艰难的一段轨迹给弄没了,估计菩萨嫌我这段逆风走得太慢,让我有时间再走一次夏天朝台吧!

2023年3月,菩萨说考验我们一下,因此风来了雪来了,然后菩萨又说,夏天的五台山更美,有空回来再补上中台的印章!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给丁丁妈妈鼓励哦!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其他金额

微信扫码支付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赞赏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