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深圳> 60公里的喀拉峻小环线,不止鲜花和草原

60公里的喀拉峻小环线,不止鲜花和草原

回复 收藏 正序 只看楼主

60公里的喀拉峻小环线,不止鲜花和草原

2023-07-23 16:01:06 7837
Hereafter

关于喀拉峻

喀拉峻大草原,位于新疆伊犁河谷特克斯县境内,

总面积约2848平方公里,海拔在1305~3957米之间,是西天山向伊犁河谷的过渡地带。

这里降水丰富,气候凉爽,土质肥厚,十分适宜牧草的生长。

2016年,喀拉峻大草原旅游景区被评为5A级旅游景区。

喀拉峻景区共包括五个子景区:西拉峻

景区、东喀拉峻景区、阔克苏大峡谷景区、天籁之林景区、中天山雪峰景区。

其中已经投入运行的子景区为:阔克苏大峡谷景区、西喀拉峻景区、东喀拉峻景区。

我们此行徒步的“喀拉峻小环线”就是从伊宁市乘车出发到达【中天山雪峰景区】,

以“琼库什台村”为起点,一路徒步穿越“琼库什台草原”和“喀拉峻草原”,

抵达终点“塔里木森林公园”,最后乘车回到伊宁市,形成一条环线。

小环线徒步里程约60公里,一般3天即可走完,沿途可雇马匹,也可自行背负,可住牧民毡房,也可自行扎营。

路上有两个下撤点:西喀拉峻景区停车场、塔里木庄园

这两个点均可补给,路上也会有一些小卖铺。

既然有小环线,那必定有大环线。

大环线前面部分和小环线重合,只是在抵达“塔里木森林公园”后,继续穿越“塔里木森林公园”和“恰西草原”,最后抵达终点“库尔德宁”,全程约徒步110~120公里。

队员

视频预告

故地重游,风景依旧

晚上11:45,飞机顺利落地伊宁机场,

相比于火车站,机场显得格外冷清,等待将近半个小时才叫到网约车。

车子在夜色下飞驰,我看着车窗外,脑海不断浮现2年前火车进疆的点点滴滴......

相比上次的时间紧迫,这躺旅程显得相对从容。

早上,不紧不慢的起床洗漱,紧接着,就是一顿丰盛的早餐。

9点,8人小队在青旅一楼集合出发。

车上一路闲聊,互相熟悉。

中午12点到达特克斯八卦城,计划在此停留2小时采购我们此行所需物资。

行动前,自然少不了品尝一番当地美食。

上次到来由于天气原因,没有航拍到八卦城全貌,想着留待下次补上,没想到这次还是栽在天气上,刚起飞就下雨,航拍计划再次夭折。

行吧,顺其自然,期待我的第三次到来。

离开八卦城,一路向着天山深处行使。

我看向车窗外,阔克苏大峡谷尽收眼底,

草原高低起伏,小黄花星星点点,与绿草相交,融于宽阔的山体中。

行驶在盘山公路上,不时被迎面走来的羊群“堵截”,造成塞车。

羊群们见到车量靠近,既不紧张,也不心急,自顾自地迈着小碎步往草原深处走去。

到达“琼库什台”已经下午5点多,

本来打算扎营的计划也被一场突如其来的阵雨打乱,

最后决定入住村中一家尚未完工的青旅。

相比于上次的匆匆一瞥,
这次有更多的时间在村中逗留,
可以好好的逛一逛这个隐藏在深山的历史文化古村。

古村的原住民以哈萨克牧民为主,
这个民族向来逐水草而居,

此地既有长流不息的“库尔代河”,
还有广阔葱郁的“喀拉峻大草原”,

在此定居,既满足了牧民们的放牧生活,也不用颠沛流离到处为家,可谓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漫步于村中的石头小路,悠扬的牛羊声不时在耳边响起,其中还混合了风吟、鸟鸣、马嘶......

时间在这里仿佛变得缓慢而悠长,你如果仔细去聆听,这里流逝的每一帧彷佛都有不一样的声音。

在这中氛围下,我不由自主地慢了下来,

不再行走匆忙,不再马不停蹄,

有种山中一日,人间一年的感觉。

晚饭,大伙围坐在一起,一边吃着牛肉火锅,

一边看着窗外接近晚上10点的天色。

餐厅外是大雨倾盆,远处天边却是艳阳高照。

正当我们对着天气啧啧称奇,突然有人大呼,彩虹!

我们一窝蜂冲出门口,对着天边就是一顿操作,

虽然只有短短一节,算不上炫目,

但我深信这是一个好的预兆,预示着我们此行一路顺利。

阴雨、风雪、大晴天

被草原雪山环抱的村子,在清冽的空气中慢慢苏醒。

没有灿烂的晨光相送,我们收拾好东西便轻装上路。

从“琼库什台”到“喀拉峻景区”,需要徒步10多公里,

因为这一段路风景稍逊,还要走几段上下坡,

不少人会选择略过这段路,直接从景区大门进,只走精华路段。

但我个人觉得这一段路况相对多变,对比单一的草原来说可看性更多,徒步体验更好。

走出村道,一条马道顺着草原蜿蜒而上,远远可以看到马道尽头处的垭口。

因为多日阴雨连绵,道路变得泥泞不堪,一脚下去经常深陷其中。

把脚提起来后,鞋底又会顺带粘起厚厚的泥巴,

糟糕的路况导致我们行进缓慢,只能一点点往山上推进。

牧草经过雨水的滋养,远远看去一片绿油油。

抬眼处,植被繁盛碧**,杉树尤为挺拔,雪山若隐若现。

马匹和羊群在其中散漫的行走,一派草园牧歌的气象。

一路爬升200多米,来到海拔2100多米垭口处,

从这里回望“琼库什台”,整个村子和附近的草原尽收眼底。

翻过垭口,“琼库什台”悄然隐去,开始渐渐远离人间烟火。

下坡路还是一片泥泞,污泥夹杂着马粪牛粪,怎么走都避免不了亲密接触。

还没等我们下到河谷底部,天气开始变脸,下起了小雨。

考虑到雨量不大,冲锋衣尚且还能应付。

不过下雨天还是给了我们一点紧迫感,步伐不自觉的加快,没多久就下降到海拔1600 米的河谷底部。

眼前流淌的河是“阔克苏河”的一条支流,河边有架设好的木桥。

过桥后是一个成熟的营地,地势平坦,有大树遮荫,在这里稍作休息是个不错的选择。

过了营地后开始上坡,路上逐渐出现云杉苍劲挺拔的身影。

天山的雪岭云杉,据说是在4000多万年前,由青藏高原迁徙而来,之后慢慢演变成新疆最为壮观的植物,是天山上的活化石。

雪岭云杉树形高大,直冲云霄,一般能生长到二三十米高,在最适宜的条件下甚至可长到六七十米。

一棵雪岭云杉就是一座微型水库,凭着庞大的根系,每棵成长起来的云杉,可贮水2-3吨。

正午时分,阴云逐渐褪去,阳光毫不吝啬的洒落在树林里,趁着现在有云杉宽大浓郁的树冠遮挡,我们决定在此短暂休息一下。

而我们的临时队友【汪星人1号】也“入队随俗”,跟着我们的节奏一起休息。

至于为什么是1号?

因为每天都有不同汪星人加入我们队伍,所以后面2天还会相继出现【汪星人2号】和【汪星人3号】。

走出森林,开始今天最后的爬升,难度不大,大概300多米。

路上有小草坡,走累了大可坐下休息,拍拍照或者发发呆。

别总想着走路,放松身心,欣赏美景才是我们不远千里过来徒步的主要目的。

👇独自凝望远方的汪星人

边走边玩,缓步爬升,直至进入草原覆盖的区域,

矗立的指示牌预示着我们即将进入“喀拉峻景区”。

沿着马道一直往前,开阔的高山草原出现在眼前。

这个季节正当花期,脚下绽放的小花,让草原上以嫩绿为主色调的夏季,多了一抹不同的颜色。

犹如调皮的孩童随意地泼洒颜料,色彩随心搭配,美得毫无章法,却又让人挪不开眼睛。

我们放慢脚步,静静欣赏身侧的风景,

不知不觉,已经到达今晚的营地。

行李和食材早已抵达,把帐篷搭好就可以着手准备今晚的晚餐了。

没想到的是,我们前脚刚把东西卸下,后脚一阵风刮来,

乌云笼罩,风雪来袭。

庆幸我们及时来到营地,要不然就要承受一次难忘的风雪洗礼。

现在这种情况,只能依靠牧民们传统的移动居所 —— 毡房。

自古以来,哈萨克人牧民从夏草场到冬窝子,再从冬窝子赶回夏草场,都是依靠毡房这种方便的可移动房屋。

毡房为了便于折叠、拆装和驮运,

毡房必须采用最少的材料,获取最大的面积和空间,

骨架需要足够的轻便和坚韧,还要考虑房子的稳定性,以便抵御雨雪。

今晚的主厨是高高,作为露营大佬,由他亲自操刀最适合不过了。

我们几个打下手,洗洗菜,刷刷碗。

看着大厨一顿操作,2个大菜顺利出锅。

雨雪来得快,去得也快。

我撩开毡房的门帘,冷冽的气息迅疾渗了进来。

雪停歇,风轻拂。

既然天公作美,我们按原计划回到草地上搭建天幕和帐篷。

五彩的颜色点缀在葱郁的绿色中,恍若山野间的精灵小屋,旁边木制的秋千更是给我们这个小山包营地平添一份浪漫。

日落时分,饭尽人散。

日落千峰上,霞辉万里间,柔美光影下的喀拉峻静谧而又迷人。

斜阳最后的余晖消失,在霞光中,天空变成了蓝宝石般的清澈。

这沧桑感和空旷的草原相得益彰。

夜幕降临后,草原森林万籁俱寂,偶尔传来几声羊马的鸣叫声。

可能是经历了冰雪的洗礼,天山给予了我们无垠草原上一片璀璨的星空,

繁星点点,伸手可及。

小伙伴们纷纷入睡,而我则看着星空发呆。

以前,我并不理解,为什么总有人痴迷于看星星,难道小时候没看够吗?

直到我在高原看见了横亘夜空的银河,从此沉醉不可自拔。

今日行程:

漫步草原,醉卧花海

6点不到,天色微亮,

我迷迷糊糊醒来,拉开帐篷门,

外面天宇澄明,雪山一划溜地排开,清晰可见。

远处天山群峰先我们一步迎接朝阳。

我裹着睡袋坐在帐篷里,看着晨晖倾洒,把雪山、树林和草原染得金黄。

此刻的喀拉峻草原,画面如同电影场景,
一幕幕地快速展开,又迅即变换,
既真实,又幻梦。

抬头是触手可及的湛蓝天空,

低头是草原上散漫的羊马成群,

远处雪山静立,

近处林深沟壑,

如梦如幻,不过如此!

看完日出,我翻身走出帐篷,和小伙伴们准备早餐。

能在眼前这一幕吃上一顿美味的早餐,就算后续的行程平淡无奇,这趟徒步也值得了。

早晨10点,怀着幸福又不舍的心情,我们整装出发。

在好天气的加持下,喀拉峻草原展现出其最美的一面。对此,队友们纷纷化身“伏地魔”,只为把所见所得完美地记录下来。

身边的牛羊马匹与我们匆忙的步伐形成鲜明的对比,没有牧人的管束,它们姿态慵懒,闲庭漫步,悠闲地吃着牧草。

它们在这片广阔的天地间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生活,是这片草地上最自然的原生态风光。

随着时间推移,我们不断深入草原,

到了中午,紫外线格外强烈,

高指数的防晒霜、遮阳帽、魔术头巾、手套全部武装起来。

根据轨迹,我们接下来会经过一片开满紫色报春花的草坡。

等到我们接近这片区域,才发现这里已经有几波游客在拍照了,这么好看的画面,我顺带着就给模特小姐姐来了几张。

这个山坡视野开阔,鲜花和绿草粉饰着大草原的容颜,洁白的毡房和简洁的木屋如雨后盛开的蘑菇点缀其中。

置身花海,坐看花开花落,听凭云卷云舒,

面对曾经的追求和向往,
欢乐和痛苦,成功和挫折,幸福和微笑,

一切的一切,宛如天空中的云烟,随风而散。

离开紫色花海一路往东,大约10分钟路程,喀拉峻景区公路出现在眼前,

沿着公路一直走,正式进入东喀拉峻草原地界。

东喀拉峻的草长得青**嫩绿,花朵儿亦开得漫山遍野。

👇鲜花台

不知是否今年的花开得不太好,“鲜花台”看起来没有传闻中那么惊艳,我们短暂停留便继续出发。

从“鲜花台”开始,偏离景区路线,跟随散落的马匹和偶遇的羊群,慢慢深入东喀拉峻草原。

东喀拉峻景区离天山群峰距离更近,
一条条冰川彷佛在眼前倾泄。

以前只听说这里的花海冠绝了春夏,
却没想到她身披白衣的样子同样绝代芳华。

天山作为亚洲中部最大的山脉,
同样不乏海拔超过5000 米的高峰,
水汽在高山地带凝结发育成大量冰川,
全国总冰储量的五分之一在天山。

可以说,天山冰川是一座巨大的固体水库,
是山区众多河流的发源地。

这些河流滋润着天山南北,
造就了许多优良的牧场和森林,
在南北疆之间形成一条又高又长的“白”色走廊。

我们行走在天地雪山草甸间,沐浴在阳光下,肆意在草原上。

远处的冰峰、森林和我们脚下的草原便是喀拉峻景致之一“三级夷平面”

何为“夷平面”?

简而言之就是指各种夷平作用形成的陆地平面。

所谓“夷平作用”,是指外力作用于起伏的地表,使其削高填洼逐渐变为平面的作用。

从地质构造角度讲......(此处省略300字)

总的来说:
天山深处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脊代表第一级夷平面,
森林2800~3200米代表第二级夷平面,
而喀拉峻草原则属于第三级夷平面。

一路平坦,极目远望,

云杉林海呈现在我们眼前,
这便是“库尔代森林大峡谷”

葱郁连绵的云杉林与花朵盛开的草原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奇特的交错美,这种景致也被人称为“花斑森林”

走了将近14公里,从草原走到车道,

终于遇到牧民搭建的小卖部了,

补充了一些干粮,顺便休息一阵。

休息其间,和牧民打听了一下后面的路程,据说还有10公里左右,

再结合一下我们的轨迹推算,大差不差,

顺利的话,下午7点应该可以到达今晚营地。

后面的路程基本没啥岔路口,沿着车道一直往前即可。

👇路上摘野葱

东喀拉峻这一路都非常出片,花海草原一望无际,万里湛蓝的天空和连绵的雪山同框。

这,或许就是夏天最美的模样。

临近营地,花海成片成片的出现,

多彩交织,起伏绵延,

此情此景,我和小伙伴们默契的停下脚步,各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或漫步草原,或醉卧花海!

👇栖息在山岩空隙的土拨鼠


傍晚时分,顺利抵达今晚营地,此时残阳正向远处雪山洒下最后一点余晖。

这片草地相对凹陷,背靠一座小石山,相对没那么大风,适合扎营。

附近还有当地牧民搭建的铁皮屋,里面提供炒菜,还能免费充电。


今晚吃得相对简单,将我们路上摘的野葱和鸡蛋一炒,搞定,收工。

今日行程:

天高云淡,日暖风轻

清晨7点,大草原再次苏醒,一夜寒气未消,清清冷冷。

渐渐的,天边有了浅浅的鱼肚白,微暖的阳光洒向草原大地,将其染上了些许暖色。

与前2天的路程相比,今天的风景将是整个行程中最壮丽的。

首先爬升近300米到达“克孜勒斯达坂”,紧接着下降近1500米直抵“塔里木森林公园”

在我埋头干早饭时,跟随我们一路的【汪星人2号】以一个高难度睡姿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我们几人纷纷赞叹,这是什么招式,如此刁钻?

希望有懂行的山友留言解惑一下。


早上9点,拔营出发。

开局没多久,就遇到一个小水潭,

小水潭面积不大,可以倒映出后方的雪山,

可惜水面不太平静,荡漾的水波纹使倒影效果大打折扣,无法清晰倒映出来。


往前,是4公里左右的上坡路段,其海拔较高,路上还有尚未融化的积雪。

毕竟受高山草原气候影响,六月飘雪是常有的事,
我们出发第一天,不就突然刮大风,下冰雹了么。


不过,这种天气对于南方的朋友来说,绝对属于喜讯,各种玩雪拍照,兴致冲冲的把草原飘雪的旖旎风光传回南方。


踏雪爬升,中午1点左右来到最高处“克孜勒斯达坂”,海拔约2900米。

放眼望去,四周雪山森林环抱,
山间漂浮着几缕薄云,草原尽在脚下。


达坂的南侧正对雪山,这里冰雪消融,花开正当时,

这种画面我们怎能错过,大家纷纷卸包,迅速占领心仪的机位。


拍完照,翻达板,开启1500米落差的下坡路。

山脊两侧绿油油的草地一路铺展,云杉分布两侧,

在远处雪山的注视下,渐行渐远。


下山的时候,【汪星人2号】不见了踪影,随之而来的是【汪星人3号】

它颇有灵性,对我们这些徒步者亲昵异常,

我们走,它跟着走,
我们停,它也跟着停,
一幅完全服从组织安排的模样。


一路下坡虽然体力消耗较少,但是对膝盖考验大,

虽然带了登山杖,但我在行动上还是很谨慎的,

不急不躁,老老实实慢慢走,

毕竟老胳膊老腿可经不起折腾。


下坡路上,看到不少重装爬坡的队伍,
有人向我们询问距离营地还有多远,今晚能不能到?

这个我们无法给出准确回答,只能提供我们营地大概位置给他,毕竟他们重装,可选择性还是比较多的,找到水源即可原地扎营。


而且看它们背包大小,目测30多斤,
以他们一路上走走停停的速度来看,今天能不能翻过达板都不好说。

随着海拔下降,草原两旁植物慢慢丰富起来,森林、野菜、蒜苗、 蒲公英......

虽说那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才是喀拉峻的主角,但是路途中各种植物仍是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路慢摇到下午4点多,此处远远已经能看到我们此行的终点站 ——“塔里木森林公园”

“塔里木森林公园”位于巩留东南部山区,距离县城78公里,于2005年被批准为自治区级森林公园,2007年评为自治区AAA级景区。

“塔里木景区”主要依托“塔里木吉尔尕郎河谷”,其中“塔里木草原”与其东南一带的森林山地是森林公园的中心区域。


虽然终点看似近在咫尺,但我们走下去仍花了1个多小时。

我们穿越完一片茂密的小树林,直至来到连通景区的终点大桥,到此,喀拉峻小环线完满落幕。

小环线终点处连接公路,直接呼叫包车师傅过来接人即可。

一路颠簸,到达市区已经晚上10点,

夕阳的昏黄色光芒照着这座城市,
熟悉的街道带给我丝丝温暖。

我曾悄悄离开了几天,又静静地回来,
一切都没有改变,唯我把一路的美景全带了回来。

草原上散落的羊群马匹、遍地怒放的野花、挺拔的云杉、皑皑的天山山脉、纯净的天空,零零星星的毡房……

一路所见所得皆是最好的礼物。

今日行程:

赛湖露营

出山后,一个睡到自然醒的觉自然少不了。

我也一样,自然醒......7点

趁着大家还在睡梦中,我独自骑上小蓝车前往六星街。


在新疆,这个时间点大伙还没上班,街道行人寥寥无几。也好,人少正好方便我画地图。

上次来新疆的时候本想着“八卦城”里画“八卦”,后面没成行。

这次以六星街为蓝本先画一个低配版的六卦图。


六星街位于伊宁市区西北侧,东起江苏路,南邻解放路,西至伊犁师范学院,北邻环城北路。

其主要由黎光街、工人街、赛里木街3条街从中心广场辐射出6条主干道,把街区分成六个扇形小区,

形成一个独具特色的六边形街区,体现的是西方现代田园城市的规划理念,世界罕见,中国仅有。

六星街自规划建成起,在这个占地面积只有47公顷的街区内就是一个多民族工人和移民集居的街区,

居住着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族、塔塔尔族等多个民族的居民。

各民族手足相亲,相互交往、交流、交融。

六星街作为新疆命名的历史文化街区,具有独特的历史人文价值,它不仅是伊宁市的靓丽风景,更是伊犁的城市文脉。


早上的光线还是挺适合拍照的,蓝白相间的房子,多民族的建筑风格在这里汇聚,融洽却不突兀。

临近10点钟,店铺开始营业,街道陆续开始拥有一些人气。


我的骑行路线是从南门开始,顺时针把外围的街道全部画完,最后到街道中心广场为止。

街道不大,完全骑下来却花了2个多小时。

中午,和小伙伴碰头,准备自驾赛湖露营。

出发前先搓一顿好的。

米吉提快,伊宁本地人推荐的一家店。

菜品丰富,价格合理,

5个人,7个菜+3种饮料+1个甜品,200多块


至于味道如何?
这东西嘛,全凭个人口味,
反正我和小伙伴们都一致好评。


吃饱喝足,一路狂飙,

大约2小时的车程,于下午5点半顺利到达赛湖景区东门。

考虑到我们主要目的是露营,只买一天票就足够了。


很久之前就听说过:赛里木湖,大西洋的最后一滴眼泪。

一直很困惑,这里距离大西洋这么遥远,这2个地方是如何产生联系的呢?

带着一份期待,小车慢慢驶上环湖公路......


赛里木湖,新疆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山湖泊。

其海拔2073米,面积约458平方公里,东西长29.6公里,南北宽25.7公里。

这是一个以湖泊风景为主,草原、森林、山峦相结合的湖山型风景区。

其“赛湖蓝”在雪山草原的点缀下,名扬海内外。

可惜我们来得不是时候,天边云层恰好遮挡住大部分光线,湖水缺少光照,颜色略显暗淡。

不过,这并不影响我们和这历百年慢慢汇集而成的雪山融水作近距离交流。

我们顺着人流,沿着栈道来到湖边驻足,和这颗天山上最美的蓝宝石亲密触摸。

环湖一圈约95公里,开车的话大概一个半小时就可以走完。

我们此时按照逆时针方向行使,走走停停,依次可以看到多样的自然观,

湖畔林幽,草茂花繁,辽阔的草原上,牧马奔驰,毡房点点。

👇摄影师与模特


考虑到价格,大部分人会选择住在赛里木湖景区外,

但我们既想看星星,拍日出,又不想当冤大头,
那刚好,我们有装备,
露营自然成了我们的最佳选择。

“西海草原”就是我们选中的营地,这里有临湖而建的房车营地,里头有十几台拖挂式房车。

据说这批房车可以供四人住宿,其中车头的两个床位有个大天窗,躺在床上即可纵观星河。

其内部空间也很大,有浴室、厕所等。

晚上10点,在露营点附近等待日落,
一如我们所料,云层始终把太阳挡得严严实实的。


深夜,帐篷外显得格外安静,

我探出头凝望夜空,仍是厚厚的云层,

我摇了摇头,没有任何失望之意,

既然现实不够,那就梦里来凑,

所谓星河入梦来......

天微亮,一阵嘈杂声把我吵醒,原来大伙准备到湖边看日出。

虽然已到六月,但日出前的赛里木湖还是很冷,湖面的冷风吹来带着刺骨的寒意。

我瑟瑟发抖把手机固定好,看了一眼早已奔赴湖边的小伙伴们,最后还是缩回帐篷静候日出的到来。


太阳缓缓爬升,远方湖边的朝霞被染得通红,面前的湖岸也被照亮,初升的朝阳温暖而柔和,把眼前的一切映照得通透迷人。

简单收拾一番,驱车继续完成最后的环湖路段。

住在景区的好处此刻终于体现出来了,笔直宽敞的道路只有寥寥几辆车在行驶,我们基本上独占了整条公路。

想怎么玩就怎么玩,想怎么拍就怎么拍,就是这么任性。

在阳光毫不吝啬的支持下,昨天错过的“赛湖蓝”今天得以相见。

不得不说,眼前的赛湖看起来还真是有点东西。

相比于以往见过的“蓝”,此时的“赛湖蓝”相对丰富多彩,雪山、草原、野花、公路......

毕竟任何的颜色呈现,必然和周围环境息息相关。

中午,顺利结束环湖之旅,从南门离开景区,开始返程。

这边公路状态相对陡峭多变,盘旋而上又盘旋而下,

加上山谷里的信号极不稳定,我索性放下手机,一心欣赏沿路的风景。


在新疆,你可以不去任何的景区,
因为在路上,处处都是风景。

隔着屏幕,凭借三言两语和些许图片终究无法将新疆的美完全展现,只有真正走进这片土地,你才能体会它的神秘与多姿。

57

1楼   回复 举报 收藏

×

给尘粒Player鼓励哦!

  • 1
  • 2
  • 5
  • 10
  • 20
  • 50
×

其他金额

×

微信扫码支付

赞赏金额:20
尘粒Player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 6.66
×

赞赏清单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两步路使用帮助

(服务时间:工作日09:00~18:00)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微信扫一扫,咨询使用帮助客服

微信扫一扫,咨询商业活动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