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园北里乃“冠盖之地”
游完南岳次日,拟购衡山西站至长沙的高铁车票,发现无票可购,于是,就近到南岳汽车站乘客车前往长沙,多花了三个小时。客车一进长沙城,就在地铁先锋站点下车,乘1号线再换乘6号线,到木马塅站点下车,入住酒店后,再出来乘地铁至西园北里历史文化街区。
西园北里历史文化街区位于长沙市开福区通泰街,北起湘春路,南至营盘路,包括西园北里、西园、泰安里三条街巷,尽管是一条长不到600米的窄巷子,却串起了左宗棠祠、李觉公馆等七处不可移动文物,以及西园历史陈列馆、金石书画家李立故居等15处人文景点,可谓一步一景。
据资料,西园之名最早可追溯到唐朝名相裴休(791年-864年)在此修建的西楼。唐宣宗大中四年(850年)时,长沙人刘蜕在西园寒窗苦读,考取荆南首位进士,被称为“破天荒进士”。宋代时,西园一带被圈入长沙城墙之内。后西楼早已不存,至清代,刑部侍郎龙湛霖家族沿用“西楼”雅意建设“西园”。1938年“西园”毁于“文夕大火”。后泰安里往东、往北两个方向形成三岔口,东边的小巷称为西园巷,北边的小巷就称为西园北里。
“文夕大火”于1938年11月13日凌晨发生在长沙。因应日寇的进犯,国民党当局采用焦土政策,制定了焚烧长沙的计划。但在计划正式实施之前,一系列偶然因素却让这场火灾变得完全不受控制,最终导致长沙30000多人丧生,全城90%以上的房屋被烧毁,经济损失约10亿元。
因火灾前12日所发的电报代码为“文”,大火又发生在夜里(即夕),故称此次大火称为“文夕大火”。
“文夕大火”是中国抗战史上与花园口决堤、重庆**惨案并称为三大惨案。






西园历史陈列馆大门楹联:
园辟千年曾记泉声悬夜雨,视通万里且循足迹仰前徽。

馆中陈列的内容为西园发生的中国近代人物与事件。晚清以来,西园一带,公馆林立,名人荟萃,从清廷重臣到民国政要,从维新志士到革命党人,从簪缨世家到学者名师,与西园有关的近现代名人不下60位。难怪当过北洋政府司法总长兼教育总长的章士钊,将西园誉为“冠盖之地”。
西园还是辛亥革命的策源地之一。据说,辛亥革命的先驱者黄兴当时就住在湘春路。1904年,黄兴邀约宋教仁、陈天华等热血志士在此成立“华兴会”。辛亥革命起义前,因事情败露,黄兴被清政府追捕时躲进西园龙府,龙家乘夜将他藏了起来。
1919年前后,青年**参与发动的“五四洪流”亦与西园志士密不可分。











西园古井。


左宗棠祠——文襄园。左公祠门两旁的楹联:
虎帐南开,旌旗十万吞胡虏;春风西度,杨柳三千阴玉关。
园内左公亭里塑有左公雕像,亭柱上有楹联:
何为春风润作雨;心同悬镜手持衡。





往园子里走,便看到左宗棠祠石山。祠内原设有池塘、石山、石舫等,后因长沙“文夕大火”,祠堂只保留了石山和古墙部分。




西园北里50号便是被誉为“丹青传四海,金石著千秋”的著名金石书画家李立故居——石屋。李立先生去世后,其家人将李立故居改建成了李立博物馆。






在西园北里巷中段,有一棵巨大的梧桐树,枝叶漫天、迎风生长,树形随意洒脱。挨着梧桐几米远的地方长着一棵水杉树,苍**欲滴、笔直挺拔。
就在这梧桐树下,西园社区**充分挖掘西园丰富的红色资源,打造了“梧桐树下,北里讲堂”室外情景课堂,邀请社区名人后代、老党员和志愿者,在这里宣讲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既传“北里之声”:“西园故事里,北里先锋颂;践行新思想,引领新时代”,又开“邻里议事会”:“大事小事社区事,邻里来商量;急事难事揪心事,街坊互相帮”。












寿星街牌坊楹联:
曾聚侠士名流,一园汇尽天下客;常诞耄耋期頣(shěn),满街集齐健康星。(2023-4-16)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给延边太极鼓励哦!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其他金额

微信扫码支付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赞赏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