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岭两日游
相关活动:南岭第四季约伴
前言
话说天井山北峰、鸳鸯湖探秘活动归来己几天,群里的伙伴们还沉浸在南岭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中。也难怪,只因南岭是广东境内自然资源最丰富的地方,有广东最大的自然保护区,最大的原始森林,省内最高的山峰,高山流水,奇葩异草,日出日落,星空云海,总能在合适的机缘下遇见,任何时候去都不会让人失望,怎么不令人心驰神往。
感受到大家念念不忘的兴致,木鱼趁热打铁推出下周未南岭第四季二天约伴活动,目的地当然是南岭自然保护区——广东245峰连登+小黄山,这条线路自然风光爆满,还有些神秘感。帖子在两步路挂出摇人,群里的伙伴第一时间获得消息,立即匆忙占坑,一小时就内部认购完毕,好嘢自然受欢迎!还是原來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1 夜宿秤架乡
8月25日傍晚,集结地还是老地方棠东地铁站B出口,由于到达南岭要走狭窄的盘山公路,上到1千多米的山口,所以换成了14座面包车,全员只有12人,有一人中午临时飞机,实到11人。
全体成员∶木鱼、星洛、叶叶、兰子、闻风、山石、大爷、泡面、莞尔、YAN、吴马。
20时15分人齐发车,上华快走连广高速一路向北。
当行驶到粤北路段,发现天气不是很好,中途还下了一阵雨。本来我们原计划是在山上的坪溪村露营,这天气担心半夜山里刮风下雨,一经商量,临时决定提前在路过的秤架乡风雨桥扎营。
半夜23时30分,车来到秤架乡风雨桥小广场,这是当月第二次来了。没有其他队伍,今晚这里我们就包了。这是一座很有瑶族特色的网红桥,可以避风挡雨,旁边有公共洗手间,搭好帐可以走去街上吃宵夜,早上吃早餐也近。下车后,我和山石看中了广场舞台上的一间木板小房,地垫一铺就可以睡了,连帐篷都不用搭,戏称“豪华双人包间”。
翌日清晨,天空灰蒙,周围的山峰笼罩在云雾中。收拾好行装,大部分队友都去镇上吃早餐,小食店的早餐还算实惠,粉面十多块钱可吃饱上山了,味道份量还可以。



远处的山峰露出朝霞,我们乘车离开了秤架乡,沿着有广东“G318”之称的323国道,向山里进发。山路弯弯,流溪飞瀑,沿途崇山峻岭,风光像布景板不断切换。当车行约1小时,木鱼指着车窗外有几间房子的一块平地说,本来打算昨夜在这里露营的……
天啊!这里跟秤架乡风雨桥差太远了……还好没有来。
面包车随即左转离开了323国道,驶上一条更窄的水泥村路,目的地是十多公里之外的第二峰垭口,也是我们今天的营地。
户外没有一成不变的计划,只有随机应变行动。
2 南岭小黄山
汽车缓慢地爬上一条大斜坡,刹时天高地阔,视线豁然开朗,第二峰垭口到了。
此处海拔有1300多米,几个蓝球场大的平地可停不少车辆,东西是山谷,南北是高耸连绵的山峰,水泥路沿着南面的山腰通向乳源方向,而东北面是一条人工开挖的崖壁土路,走向大山深处。
今天的安排是上午轻装游小黄山,然后下午原路返回垭口休整扎营。
去小黄山的山路初始风景还不错,山石嶙峋,青松峭壁,隐约有些黄山的风骨。



但走了几百米,翻过一扇铁门后就变成了一条靠着山腰架设的水泥小路。路面铺满腐叶残枝,有些地方还长了青苔,路看似还未完工,外沿还留着做护栏的钢筋头,估计为通往南岭森林公园景区修筑的,至于为什么未修好就废弃,那就不得而知。
走了不远,路上开始出现很多倒伏的树木,朽木横卧在路中,要不钻、要不跨、要不爬才可通过,这种路段持续了约1公里,直到翻过一座山头,路才好走。


穿出山谷底的草丛,前面是柏油马路,小黄山景区(乳峰)的停车场。山上有干净的泉水流下来,大家在这里休息一会,然后沿着石阶路上乳峰。


听说南岭森林公园景区己闭门停业很多年了,难怪除了我们空无一人,山路上堆积着很多落叶,有些路段横卧着倒树甚至发生了塌方,山间修建的凉亭成了空荡荡的摆设。景区最有特色的是山上生长着大片珍稀广东松,据闻有1300公顷之多,广东松没有黄山松盛名,但松树间的密度超过黄山,其叶五针一束,树干挺拔,层次分明,独成一景。更让人称奇的是,松叶颜色能隨季节变幻,春夏翠黄苍劲,冬天一片粉蓝。



行走中台阶路变得陡峭,抬头往上望,山峰悬崖陡壁,挺拔险要,山顶的乳峰塔凌空而建,高峻雄伟,不时飘来几阵薄雾,更显几分仙气游荡。



将近11点,我们全部登顶上塔,虽然风景和安徽的黄山相差十万八千里,但极目远眺群山叠翠,云雾飘渺,也赏心悦目。最难得以往这是人流熙熙攘攘的景区,现在我们十一人独占整座山头,享用这里的设施,当起了山大王,真有点一统江山的豪气。



乳峰塔是一座三层的塔楼,也是一处生物观测点。一层正中挂着一个大吊钟,二三层中间是宽阔的大厅,外面四周有瞭望风景的走廊。队友们假想如果今晚在这里扎营,就是一座山顶复式豪宅的享受,真是再好不过了,不但环境舒适,而且风光无限。但想归想,我们下午还是要回到垭口,趁现在时间充裕,要好好摆烂一下,吃的喝的拍照发呆睡觉,想怎样就怎样……





天气阴晴交错,山峰不时飘荡着云雾,木鱼想早点返回垭口,天气好转的话上第二峰看日落。一场阵雨过后他们几个就立即起程下山,我和星洛、闻风、大爷四人等了一会,看见雨确实停了,才离开了塔楼。
下午3点半,我们回到第二峰垭口,天空雨后放晴,山色葱茏,凉风送爽,一切都如此美好。



大家赶紧从车上拿下重装包,去找合适的地盘开帐扎营。上二峰台阶路边有个小水潭,周边地方平整开阔,是最理想的营地。这时有一队人也来到垭口扎营,看样子是公司搞团建,看见我们十几个人占了这边,他们也只好到另一处找地方了。
我们很快各自搭好了帐篷,木鱼和兰子两人上二峰看日落。天色不错,山下有不少人开车上来游玩,垭口顿时热闹了许多,他们大多在周围转转看看,拍拍照,并不是上二峰。
忽然,一辆皮卡车从乳源方向驶来,停车走下来三个人,先在附近转了一圈,然后指指点点,走过来我们这里,看着搭好的一个个帐篷说∶这里是保护区,不能露营,更不能明火煮食,你们要赶快离开。
我们回应道∶有二个同伴上山了,等他们回来再走。
那三个人说∶你们必须要离开,不然就不是那么好办了。
原来这几个人是巡查的护林员。这时我才看到垭口竖着保护区内禁止露营游玩,违者后果自负的警示牌,还有路边铁杆上安装的照射灯和几支摄像头。
护林员走后,大家心里忐忑不安,实在不想放弃这个好地方。走的话要下去几公里到南木村,不但折腾地方肯定不如这里好;不走,如果护林员再来赶,怕惹出什么麻烦。
搞团建的那队人在垭口的一边搭起了天幕挂上了彩灯,装饰得很有气氛,我们连忙向他们了解想法,他们明确地说∶不走,今晚就在垭口过夜。
有别的队伍作伴,更坚定我们留守的决心。
最后大家达成共识∶先不走,再来赶才看着办。
落日的余晖很短暂,天色渐渐暗下来,铁杆上射灯亮了,把垭口停车的地方照得明亮。我们是单兵开炉搞吃的,吃饱了就躲在各自帐篷休息,缺点集体开炉围坐一起的热闹氛围。
后来,看时间尚早,大家还是围坐在一起喝茶吹水,消磨时间。八点多,木鱼和兰子从第二峰下来回到营地,看着天空云层中若隐若现的月亮,望着远处漆黑的山坳,心想,很晚了,护林员不会再来吧。
半夜第一次醒来,我拉开帐篷,看见东边星晨闪烁,有点小兴奋,安然入睡。
笫二次苏醒,拉开帐篷,只见四周雾气迷朦,就再也睡不着了。
山上露营,对好天气的期盼,对日出日落的憧憬,犹如情窦初开的少女对初恋的渴望,心往神驰。
3 穿越巅峰
8月26日早晨6时多,我们告别了雾色朦胧的营地,打着头灯,轻装踏上通往第二峰——石韭岭的林间土路。
木鱼重新规划了行进线路。原本是到达第四峰之后原路返回至1500米的垭口,沿山谷线探路下山,到达阳山第一峰露营基地终点。但一番考虑∶峡谷探路下山存在褚多不确定性,风险较大,而且天气不好增加了难度,决定到第四峰后继续前行,尝试穿过第一峰禁区从另一方向公路下山。
这样走的话,我们今天的行进线路是石韭坑顶(1888米)~阿婆岩(1760米)~夫子岩(1790米)~石坑埪(1902米)~鹰嘴岩终点。
行进到接近第二峰山项,还是浓雾弥漫,看天色尚早,老天还未醒,我们停下来等一等,盼稍后云开雾散。




到达第二峰顶铁塔处雨雾迷朦,我们没过长停留,匆匆而过,走了个寂寞,看来这座发财峰辣么好的意头还要刷一次。
沿着山脊线在幽暗潮湿的落叶林间行走,脚下是松软的腐叶土,还有大树根沤成的“海棉土”,老树干上长满苔藓和绿卷柏,岩石上裹着地衣,山顶常年云雾漫漫,造就了老树苍翠的生态环境。
南岭保护区是植物的宝库,在这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中,有不少难得一见的奇花异草。既然看不清远方的风景,不妨欣赏下眼前林下小景。








走过阿婆岩不远,雨润草木,地上长满翠绿的青草,密林山间转成了绿野迷踪的画风。



树林中出现了一条水泥台阶路,路边的古树还绑着介绍树种的铁牌,我们进入了植物观测保护区,台阶路应该是为此修筑的,沿着走肯定没错。
来到一座山峰下,上山路横七竖八地横卧着许多倒木,不断地跨越障碍,才艰难地爬上山顶,只见草丛平地中建有一处气象观测点,这里就是夫子岩了。
夫子岩下面的垭口有条路通向山下,这里草深林密,路况不明,还是留着下次天气好再探吧。



上午10时半,我们身钻出树林草丛,脚就踏在宽阔的水泥盘山路上。大家在原地稍事停留,就默不作声地继续前行。这里有海拔1700米高,但没有讨厌的雾气,视野通透许多。

走了约半小时,转了几个弯,前方有一扇大铁门挡住了前路。大家小心地从旁边绕过铁门进去,诚惶诚恐地继续上行,生怕惊动了什么山神。前面的建筑物下有一监控头,我们刚走近,旁边的喇叭发出响亮的男声“……立即离开。”
队伍赶快加速走过,上了一个斜坡,经过路边一栋半开门的楼房,但看不到里面有人,更没有人出来,前面的木鱼想右转继续往上走,后面的星洛连忙打手势制止,叫他往下面的另一个门口走。
大家顺从地走近大门,监控点又响起了刚才的男声,我们迅速地闪到旁边的铁栏钻了出来。
沿着公路往下走了二十多米,但见两辆小汽车大模大样地从山下开来,车里还有小孩,直奔进入山顶铁门而去……
事后,我问星洛,为什么不敢继续上山顶。他说,万一被发现,强制要原路返回,那就麻烦大了。
我们出来的门口海拔离山顶不足一百米,近在咫尺,看来,还是缺少尝试运气的胆量……

4 结语
四峰连穿最终以“有惊无险”而结束,虽有遗憾,也算完满。但对南岭国家森林公园的认识,只是刚开始,湖南这边的牛背脊、老蓬顶还未踏足,蕴藏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的宝库,还有待探寻。
我有时想∶户外徒步不要总是以距离、速度、美食来比拼,不妨多关注一些自然、历史、人文,这样才能走得更远、更长久。
小刘师傅将车开到鹰嘴峰的路边,接载我们下山。汽车在海拔1600米的盘山路上蜿蜒而下,远近群山巍峨,高峻壮美,仿如在画中辗过,让我们再次感受到南岭山水的无穷魅力。
注∶本文仅记录我们南岭两天的行程,不构成任何徒步建议。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给吴马鼓励哦!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其他金额

微信扫码支付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赞赏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