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驴友大厅> 登顶

登顶

2023-11-07 17:08:38 11919

这次的秋季哈巴之行,主要为了黑湖红树,然而我却来晚了一步,老罗告诉我红色的树叶凋落已尽,但不甘心的我还是走了一遭,却邂逅了绝美的猎户座流星雨。

自从上了黑湖露营一趟下来,整日的无所事事,买菜,烧火,做饭,睡觉,全是些不动脑筋的事情。客栈里闲了好些时日,只是在院子里偶尔抬头望望远处的雪山顶。忙碌些琐事,始终没能把这次的登顶列上日程。


最近的时日里,几乎每天都会有人到老罗家,休息一晚,第二天上山,第三天冲顶,然后下山回到客栈,第四天离开。最近登顶的比率不是很高,一个8人的小队只有2人登顶,而一个2人小队全部登顶……,这不能登顶的既有天气原因,也有个人原因。

这天晚上,客栈来了一位江苏大哥,快60岁了,自驾逛景点,从海南、广西、一路到了虎跳峡,听说哈巴雪山可以爬,就过来了。老哥是啥也没准备,第二天一早,老罗叫我带老哥到街上买点装备,保暖裤、雪镜、保温杯、高热零食等等买上。老哥来回试衣服期间,走走跑跑的拿东西,就开始不停地喘气了,老哥说肺叶被拿走一片了,歇歇就没事。回到客栈我又想起老哥头部保暖还不够,便囫囵给他找了一顶毛线帽,此时向导小杨已经在客栈等着他出发了。在送老哥去登山出发点的路上,老哥说等他登顶回来请我喝酒。

随后就是两位山东小哥的到来,会在了和江苏老哥同一天冲顶。

早上7点就登顶的人们

人们对于登顶的痴迷,也许就像是学生想在期末考试拿个优秀,也许就像是运动员想在比赛中得个金牌,也许就像是员工在业务竞赛中获个头奖,但是哈巴雪山的登顶似乎要比上面这些都要简单些。

我前几次的登顶大约都在上午10点多,所听到的别人爬山比较快的一般也都在8点多登顶。然而,在黑湖露营那一晚,早上还不到7点,山尖已经有了头灯的亮光,我想那是要在顶端等待日出景象了。


同样是在江苏大哥上山后的第二天,我一人上到彝族村,从凌晨4点一直拍到日出,亲眼目睹了登上队伍一点一点的向上蠕动山顶。


就在昨天,当我把3个客人带到3100米大草坪后回村的路上,我又遇到了一位下山的登友,他说是早上7点半就登顶了。

看来早上7点登顶已经是哈巴雪山的一种常态了。

登顶之后,有人会哭、有人会兴奋、有人会沉寂

刚到老罗家的第二天,正好有4个客人上山,等他们隔天爬完山回到客栈,个个显得筋疲力尽,围坐在院子草坪边的门廊,一言不发。我凑上前去问了一句,“都登顶了,怎么一点兴奋的感觉都没有呢”,其中一个东北女孩绷不住了,她发出爽朗的笑声,“哈哈哈,就我们两个登顶了,他们两个没有登顶”,然后几个人就聊开了。


在我从黑湖去往4200米营地的那天,路过大本营之后一个陡坡爬升,正好遇见一路从山顶下来的登友。有的脖子上挂着块登顶奖牌,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有的看上去连下山的力气都没有,步子挪得缓慢,一幅生无可恋的模样;有的在和向导聊得开心;有的还关心我一个人爬山不找个向导会比较危险,我解释道我今天不登顶。登山的人们看着都一样的亲切。

深圳的朋友介绍了一个登友来爬山,让我多加照顾,可惜客栈人手不够,没能跟随上山。下山来后,我问她什么感受,她说登顶的那一刻,感动得哭了,我也没好继续追问是什么让她感动了。

没有登顶是我们生活的常态

考虑到后面两天客栈没有人进来,我决定跟着广东小哥他们一起登一次顶。

另一个昆明小妹选择了骑马上山,和老罗一路先行了。而我带着广东小哥从村子一路徒步到4500米营地。石板坡的路上风太大,吹走了我的遮阳帽。下午的天空里有五彩的云,沿路我还拾到两块水晶石,但是没有上次老罗女儿送的那块透亮。

到了4500米营地,也就下午4点来钟,前天上山的昆明6人小队正聚在小厅里聊天,昆明小妹在营房外拍照,广东小哥一头扎紧床铺,衣服也不脱的,就睡上了。

登顶日,凌晨4点多起床,吃点白粥咸菜,装备妥当就出发了,出发前老罗特意嘱咐我要走在队伍的中间,这是一种安全策略。

风还是有些大,还不到4700米就不断有人往下撤了,而我们队伍的8个人似乎都已经走到我前面去了,4700米的石板坡上就我一个人。一阵一阵的大风,人只能趴在石头上向前走,靠着登山杖的撑力,不让自己被吹偏,就这样走着走着,回头一看,后面的人都下撤了,再往上看,前面的人已经渐行渐远。上还是不上呢,从这时开始,思想已经开始斗争了,再往上走一截看吧。

来到4800米,远处的天边泛起了静谧的红蓝光,也顾不上手冷,我赶紧摘下手套,拿出手机记录了此刻。

风依旧是大,拿不稳手机,即使是把手机架在石头上,拍出的照片还是有点糊。一个人的攀登是危险的,况且我的身后已经没人了,休息片刻,我便毅然决定下山了。

回到4500营地,原来昆明6人小队里有一位高反严重,在4600米就回撤了,还有一位是在4700米畏惧大风下撤了。这么看来,昆明小妹和广州小哥,以及昆明6人小队里的4人都在冲顶的路上了。

为了安慰两位没有登顶的小哥,我调侃道,咱们在营地烤火喝茶多舒服,上面风吹的遭罪,登完顶回来肯定个个没精打采的。

果不其然,第一位登顶的昆明小哥回到营地,都不想说话,吃点东西的胃口也没有,最后一个登顶的广州小哥回到营地门口,人都快站不稳了。

等人渐渐回来齐了,个别兴奋的登友开始释放自己的内心,山顶的风如何如何的大,绝望坡如何如何的虐,以后再也不爬了,……登顶以后的感觉像极了高潮过后的寂聊。

登顶也是一种竞赛,能站上尖峰的总是少数,更多的时候,我们只是把登顶当作一种目标,一直走在登顶的路上。这次没有登顶,还会有下次;这次登了顶,下次也不一定能登上。世界上也不是只有一个顶,这次是哈巴,下次是玉珠,或者再下次是慕士塔格,即便是登了珠峰,那也不是终结。

当你刚爬完一座山峰的时候,会身心俱疲,有不想再爬的想法,然而,若干天后,你可能又会萌生爬山的想法。当你工作累了,会想旅游放松一下,而当你休闲了一个月以后,你又会极度渴望回归到工作中,生活本身也是这样无数个循环。

在这次离开哈巴的最后一天,终于想到了写下点什么。

14

1楼   回复 举报 收藏

×

给朝阳AK鼓励哦!

  • 1
  • 2
  • 5
  • 10
  • 20
  • 50
×

其他金额

×

微信扫码支付

赞赏金额:20
朝阳AK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 6.66
×

赞赏清单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两步路使用帮助

(服务时间:工作日09:00~18:00)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微信扫一扫,咨询使用帮助客服

微信扫一扫,咨询商业活动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