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南京> 寻花问古——卖花渔村、徽州古城、渔梁坝、许村游记(2022.02.26)
寻花问古——卖花渔村、徽州古城、渔梁坝、许村游记(2022.02.26)

(作者:松子)
一、卖花渔村卖花不卖鱼。
卖花渔村,又叫洪岭村,因其秀丽的山水妍丽的景色,又被称为歙县第一村,位于新安江南岸沟谷腹地,村头尖尖状如鱼嘴,村腰渐宽如鱼肚,村脚房屋向两翼展开,如鱼的剪刀尾,从“上帝的视角”看村子就是条大鱼。

村人姓洪,喻水汹涌,鱼得水则生机盎然,故在鱼字边加三点水,称渔村。村子这两年突然火了起来,就是因为一个宣传视频,引起了我的兴趣。


实地参观,发现离村约五公里的地方就有工作人员阻拦,禁止车辆进入,理由是会导致村里堵车,只能步行进入或坐他们的接驳车进入,单程15元。跟工作小哥仔细交流,知道前面还有一个山顶停车场,然后步行约三公里可以到达村子,看看悠长的候车队伍,毅然决定步行进入。实际行走后发现车子至少还可以开进去一公里,回来时更发现村门口约有一公里多的宽敞大道,估计能容纳个千儿八百的车子,如此设计停车点实在是不由得让我怀疑是为了赚取交通费。





村里商业化严重,山顶人流十分拥挤,可见网络宣传力量的强大,这两年火得不得了。实际一看,却是一般,梅花都是人工种植,也不知是何品种,树龄也不大,枝条全都细细长长,向上抽条,毫无“疏影横斜、暗香浮动、老树沧桑”之感,我喜欢的梅花是“老而弥香,不落凡尘”,而这里的梅花却是“嫩而娇艳,宛若柳枝”。品梅如品人品酒,历经时间的磨砺,酒愈醇人愈趣梅愈香。卖花渔村以**盆景为主,有很多人工改造过的梅花,一排又一排,远看繁花似锦,近看稀稀疏疏,桩子也还算老,可惜千篇一律,基本都搞成S造型,俗不可耐,矫揉造作,全然失去了“天然去雕饰”的味道。






只有依山而植、百木杂生,红粉黄绿、青瓦白墙,远远望去如繁花似锦,别有滋味。更适合无人机拍摄,肉眼所见,实在有限,难以产生震撼的感觉。现在很多的景点宣传片都是无人机拍摄,视野开阔,场面浩大,风景如画,可当你置身其中,终会怅然若失。不是风景不美,也不是审美疲劳,只因错配了时空。很多风景远远望望就好——就像一些人——得不到的永远是最好的!一旦置身其中,便难免失望至极,诸如此类,用周敦颐的话来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后面两图为驴友的驴友拍摄,侵删)
回来路过瀹岭坞村村委会,颇为韵味,比洪氏祠堂古朴多了。








二、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紫阳桥建于明万历年间,位于徽州古城和渔梁坝的下游。此桥为九孔石拱桥,所用石料为红砂岩。桥栱十分高大,往来船只可不落风帆桅杆从桥下通过。资料记载:为了适应练江洪水的浪高流急,桥墩分水尖建得几与桥面同高,以便增加分洪的力度,是为江南诸石桥中罕见的奇举。实际观测,分水间距桥面至少有一米,但也确实足够高。传说中,此桥由多人出资修建,个人财力不均,因而桥拱大小宽窄不同,仔细一看,果真如此,也是头一回见。相比于苏州的宋桥小巧秀气,歙县的石拱桥更加磅礴大气。





长庆寺塔:
建于北宋重和二年(1119年)修建,恰好是同行小王子认主归宗的宋徽宗时期所建,为本次行程中所访最古之建筑,可惜当时没有想起来😂。塔体依山傍水而立,掠影于练水之中,玲珑秀丽。翻过边上围墙,可至塔边高墙,本想再一跃入内,绕塔三圈,可惜附近一菜农开始大呼小叫,视我辈如毛贼,终究没好意思,就在墙边细细瞻仰其中一面。长庆寺塔为密檐式的实心七级方塔,砖石结构,塔体平面近方形,大帽飞檐,唐风犹存。底层平面每边5.28米,高23.l米;塔基为台式基,用石砌成上下五层方形须弥座,束腰高66厘米,有间柱、角柱;塔身为砖砌实心七层,第一层较高,每层高度自上而下逐层递减收分,各层飞檐向外伸展;塔的底层设有木廊,石檐柱间宽4.33米,塔体四面辟有券门,门内置石雕莲花瓣佛座,当年供奉的佛像不知所踪;第二层以上各层,墙面中间均用青砖砌成隐出窗券,四角各有半隐半露的方形仿木倚柱,状如护斗,塔墙上涂以白灰,彩绘佛像图案,鲜艳夺目;每层檐口均用青砖叠涩起挑,间辅以五层错角砖牙,其上再铺木质腰檐和筒瓦、板瓦;塔顶为铜质葫芦状宝瓶,尖端锥针突出。每层飞檐翼角之下,都悬挂着铁质风铎,风动铃摇,梵音远扬。可是铁制风铎,风吹雨蚀,能保留900多年吗?不得其解。









太平桥架设在贵州古城的大门前。《歙县志》记载:“太平桥位于县城西练江,亦称河西桥。宋端平元年(1234),郡守刘炳创浮桥,元末毁于兵燹,明初建木桥,弘治间(1488~1505)知府何歆改为石桥。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郎中程建重建, 乾隆九年(1744)中书程大瑛重修,道光、光绪年间亦有修葺。现存联拱石桥型式完成于清代,全长279.8米,宽6.9米,高9.5米,上部为等截面实腹式半圆拱,16孔,横联拱券,孔径12.4~16米不等。桥墩为厚墩,并砌有缓冲护墩的分水尖。桥面和拱桥采用沉含砾凝灰岩,其余部位采用红砂岩。我国石桥拱券多为奇数,太平桥纵列16孔,壮观奇特,为华东地区最长的古代石拱桥。桥心旧有碑亭,祀观音,民国时通公路毁去。1996年,县政府向社会募捐137万元维修加固。为徽州各县抵府之枢纽,是安徽省最大的古石桥,享有‘千里江南第一桥’之美誉,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万年桥建在歙城北门外,过去是通往太平,抵达省治安庆的要道。明代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兴建,桥洞九孔长150米,高10米,建有9孔。万年桥建在歙城北门外,过去是通往太平,抵达省治安庆的要道。明代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兴建,桥洞九孔长150米,高10米,建有9孔。三座古桥目前只有万年桥的桥面似乎是原物,其他两座都已铺上了水泥沥青,三座桥都正常通车,不得不佩服古代桥梁的质量。



徽州古城
《游黄山白岳不果》(明:汤显祖)
序:吴序怜予乏绝,劝为黄山白岳之游,不果。
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诗序说明了汤显祖当时的生涯状态:乏绝者,潦倒也,困穷也。吴序应是汤显祖的徽州戏曲朋友。那么在穷困潦倒时他的朋友为啥要建议他去徽州呢?那可绝不是现在的休闲体验游,肚子没着落,休啥闲。无非希望到徽州寻求复出的机会,而这机会应该还是寄托在许国身上。
徽州古城计划中唯一想看的就是许国石坊。去年还收门票的徽州古城,现在已经免费。




许国:明朝中期三朝**。万历十九年(1591),许国就已退休回徽州歙县故里。只要看如今还矗立在歙县古城的许国八脚牌坊,就知道许国当年在朝廷的身价地位。虽然退了休,但许国既曾是皇帝的老师又是重臣,只要他愿意推荐,汤显祖的人生就会发生变化。



许国石坊是仿木构造建筑。整个牌坊由前后两座三间四柱三楼和左右两侧单间双柱三楼的石牌坊组合而成。牌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内外侧都有精美的图饰。南面雕的是"巨龙腾飞",象征皇帝南面(坐北朝南)而王,表示许国对朝廷的忠诚;内侧雕"英(鹰)姿(雉)焕(獾)发",颂扬皇上年轻有为。东面雕"鱼跃龙门"表示许国是科班出身;内侧雕"三报(豹)喜(喜鹊)",喻许国在万历年间的三次升迁。两面雕"威凤祥麟","凤"和"麟"乃文风鼎盛,德政昌隆的太平盛世才会有的,这幅图称颂了当时的社会;内侧雕"龙庭舞鹰","舞鹰"谐音"武英",暗示许国身居武英殿大学士的地位。北面为"瑞鹤翔云",寓意天下太平,又象征许国的品格高尚脱俗;内侧为"鹿鸣图"借《诗经.鹿鸣》都是象征许国的品格高尚脱俗,及当时的社会吉祥安乐,国泰民安,表示许国身为礼部尚书,常会嘉宾学子,鼓瑟吹笙,生活儒雅。

(上图:巨龙腾飞)

(上图:英姿焕发)

石坊上的题字都出自代大书画家董其昌之手。坊上"先学后臣',就是读书做官,它告诉人们许国是科班出身,是凭借才智而成为国家重臣的。"上台元老"中"上台"(即上台、中台、下台之一),"三台"本来是星象的名称,而古人常用以象征"三公"(太师、太傅、太保);"三孤"(少师、少傅、少保);"元老"指许国历任三朝,是朝廷的重臣。

三、渔梁坝,国保单位。始建于隋末唐初(618年),后历代屡有修建,为新安江上规模最大的古代拦河坝,为我国现存仅有的古代石质滚水坝,被誉为“江南都江堰”。









这条全长138米的堤坝横截练江,全部用上吨重的条石垒砌,并以楔形石锁(石银锭榫)、石柱、石键、石护坦等将相邻的条石牢牢互锁,以保千年永固。






渔梁古镇中的崇报祠,又名坝祠,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顾名思义,为缅怀和纪念历史上曾为修建渔梁坝的有功之臣及有识之士而修建,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占地面积344平米,三进三开间二天井,属徽派建筑中典型的“天井式祠堂”。仪门、享堂在下,上一阶有寝堂。与“四水归堂”住宅貌同则功不同。雕梁挂匾,勾心斗角,古朴典雅。中进享堂前的天井左侧立着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的“重修渔梁坝提名碑”和一块“严禁货物上坝”的禁碑,右侧立着明清两代保护商旅免被“敲诈勒索”的管理禁碑;内堂左右墙上各种碑刻,记载着重修渔梁坝的经过和一批乐善好施、甘于奉献的先进典型个和集体。





晚上队伍分两拨,一拨住宿,一拨露营。我当然是露营,挑选了一个五星级营地。





位于安徽省歙县县城西北20公里处许村镇所在地——许村。唐末,许氏迁居于此后,繁衍成大族,遂更名许村。明清时期,徽商兴盛发达,自此,村落建设迅速发展。许村整个村落傍山依水,风貌极佳。






村口的薇省坊和远处的三朝典翰坊,建于明嘉靖年间。四柱三间五楼,宽8.8米,高11米,直柱花岗岩,梁柱花板砂岩,雕刻精美。为湖广参政许琯而立。“薇省”即唐、宋“中书省”之雅称,明改之为“布政司”,长官称布政使,管理民政与财政。坊名“薇省”乃沿袭旧称。三朝典翰,建于明**十四年(1641年),三间三楼,四柱冲天。石质花岗岩。梁柱光洁,现状完好。“三朝典翰”题字,是为明朝**的中书舍人汪伯爵和他的儿子而立。中书舍人为明朝宫中的**官,雅称“典翰”。





高阳廊桥又称离合桥。始建于元,横卧在昉溪河上,最初由元代处士许村人许友山所建。开始是座双孔石墩木桥,明代弘治年间改为石拱桥。桥型十分漂亮,河流两边徽派建筑层楼叠榭,倒映河中,交相辉映,唯美至极。注意这里开始有人售票。



双寿承恩坊,明隆庆二年(1568年),时值穆宗于朝野倡“瑞侣”,徽商许世积乐善好施,又其时年101岁,夫人103岁,朝廷因之旌表,勅封“征仕郎晋赠奉直大夫” ,赐建“双寿承恩坊”。
大观亭建于明嘉靖三十年(1557),该亭砖木结构,底层每边长3.5米,占地64.6平方米,建筑面积59平方米,通高11.75米。亭南、北辟门,中穿道路。大观亭平面呈八角形,三层檐,楼阁式建筑。一二层八角檐,三层转为四边形,歇山顶。底层外墙花窗呈八卦图形,横坊以斗拱托大梁,天花板饰以锦纹彩绘。二层有外廊,靠檐置坐凳和栏杆,内柱间置方格隔扉,天花板上有凤戏牡丹彩绘。第三层为虚阁。亭外观造型别致,八角飞翘,风铃叮当,故又称“八角亭”。








五马坊、大郡伯第坊、大邦伯祠都是为纪念明代福建汀州知府许伯升建造的,古代太守或知府的雅号叫“五马”,故名由此而来。直柱等主要构件为花冈岩,其余为砂岩,雕刻精美。牌坊还保留了明代早期的重要建筑上雕有的“哺鸡兽”的图案,是研究明代的古典建筑的宝贵标本。
大郡伯第坊于明末所建。四柱五楼,宽9.6米,高8.6米,水磨砖砌,梁坊雀替等处有细致雕刻,花团锦簇。三层檐四角翘起,带鸱吻,中脊两端装鳌鱼,字板上大书“大郡伯第”,小字为“赐进士第湖广武昌府推官唐中楫晖为中宪大夫福建汀州府知府许伯升重立。”
大邦伯祠为明嘉靖年间福建汀州府知府许伯升建,后为长子都福之支祠。







观察第,为许氏支祠,清初为纪念观察使许天相而建。为徽州常见的祠堂平面布局。曾被征用为中国人民**第12军第35师临时指挥所。前1997年,其裔孙许靖华院士(现定居瑞士)捐资1万美金,由县政府修缮并辟为“许村历史博物馆”。很多砖雕木雕随意的放在柜子里或直接撂在地上。







(不知道王安石跟许村啥关系,竟然拜撰~)



大宅祠因宋钦赐“大宅世家”许克复而得名,属许氏宗祠的一个支祠。坐东朝西,开间12.7米,入深35.6米,三进三开间,后进栏板有净瓶荷叶,乃明代风格。左右山墙上嵌有“云溪堂帖”刻石十五块,所以又称云溪堂其中有申时行、许国、董其昌等明代名家手迹,尤值称道。中进年久失修而倒塌,现仅存门楼,后进尚存。传说宋庆历时,西夏入侵,宋战败,这时,大宅门一富商许克复站出来,愿为朝庭分忧,资助军饷,后宋军胜,宋仁宗为嘉其义举,钦赐许克复为“大宅世家”。





(上图:梭柱)
大墓祠于明中叶所建。三进三开间,其木结构建筑风格类于呈坎“宝纶阁”,现中进已毁。门厅为清中叶样式,唯后进保留着明代原貌。梭柱,且柱上铺麻髹漆,柱头有丁头拱,檐柱下有三升斗拱。其精华为:轩部双步梁上有莲花盘斗,上置花瓶式瓜柱,月梁上有堆云状驼峰,山墙边童柱上有奔浪形叉手。






(收费五元)
许有章宅,民国初年造。门扉及隔扇木雕精细,属近现代优秀建筑。一个估摸90岁的老太太在里面守房,进去后看到我们十分热情,不停的说“那边那边”,想跟她了解一下建筑状况,就装作听不见,还以为人老耳聋,头脑糊涂。出门时发现门口贴了个小小的收费二维码。伙伴们帮我一起付过之后,再进去录个小视频出来时,老太一把抓住我,说话够清晰,手劲狂大:“五块五块”😓😓,唉,强龙不压地头蛇,何况是这么大年龄的蛇精,只好乖乖地再付5元🤣。可恨是她家年轻力壮的儿子在里屋一直装聋作哑。







许声远宅,也是民国初年建。比许有章宅略小。中厅前廊隔屏与窗栏等处有细腻木雕。属近代现代优秀建筑。房主正在装修,看见我们参观,十分热情地帮我们介绍,并连连声明完全免费。在说起前一宅院的老太时,宽慰我们说就算扶贫吧。房主说,虽然他们建筑属于国宝,但国家的拨款不足维持建筑的修缮,如今是他们颇有家产的后代们集资修缮。不仅让我想起自己老家的宅院,政府愿意出钱修缮以换取一定年限的拥有权,可我们宅院的产权人众多,无法达成一致,又无一人出类拔萃,足有实力承担老宅的修缮,如今老宅已经彻底倾废,雕花全空,楼板皆无,草木深深,彻底坍塌指日可待,实在是满心悲凉。
五、南漪湖
本计划则箬岭古道。赏赏花、访访古,再锻炼锻炼身体,劳逸结合,文武兼修。可惜,计划总赶不上变化,去箬岭古道的路竟然堵死了。转而到南漪湖闲逛踩点,为下次露营做准备。







(我想去那~水中的树上,拉个吊床,露营,有人约吗?)

(原以为是对小情侣,没想到是对好基友🤣)

96
等96人觉得很赞▼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赞赏支持
1楼 回复收藏编辑
鸽哨13
发帖:5
寻花问古——卖花渔村、徽州古城、渔梁坝、许村游记(2022.02.26)
喜欢这种蓝天白云、山清水秀、小桥流水、青瓦白墙的感觉
2楼 2022-03-02 09:02:34引用举报删除
四十不惑25
发帖:90
寻花问古——卖花渔村、徽州古城、渔梁坝、许村游记(2022.02.26)
棒,点个赞互相关个注
3楼 2022-03-02 12:34:03引用举报删除
松子nj15
发帖:44
寻花问古——卖花渔村、徽州古城、渔梁坝、许村游记(2022.02.26)
回复四十不惑: 👏
引用3楼四十不惑发言
棒,点个赞互相关个注
4楼 2022-03-02 12:39:25引用举报删除
松子nj15
发帖:44
寻花问古——卖花渔村、徽州古城、渔梁坝、许村游记(2022.02.26)
回复鸽哨: 一样一样👏
引用2楼鸽哨发言
喜欢这种蓝天白云、山清水秀、小桥流水、青瓦白墙的感觉
5楼 2022-03-02 12:39:54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给松子nj鼓励哦!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其他金额

微信扫码支付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赞赏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