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日喀则> l 2023.10 —— 6人8天重装珠峰东坡嘎玛沟之下晓乌措~朗木则~卓湘~汤湘~白当~俄嘎~措学仁玛~伦朱林

l 2023.10 —— 6人8天重装珠峰东坡嘎玛沟之下晓乌措~朗木则~卓湘~汤湘~白当~俄嘎~措学仁玛~伦朱林

回复 收藏 正序 只看楼主

l 2023.10 —— 6人8天重装珠峰东坡嘎玛沟之下晓乌措~朗木则~卓湘~汤湘~白当~俄嘎~措学仁玛~伦朱林

2024-01-18 11:20:17 5362


登顶珠峰或许遥不可及,但却仍然可以保持热情,在“世界最美山谷”嘎玛沟中靠近珠穆朗玛。走进一个远离城市的喧嚣,进出山谷只能靠人、马和牦牛驮运的原始生态景区,一眼望去到处都是如油画般唯美的世界。


D1  (10月3日)重庆~拉萨~日喀则~曲当乡

曾经去高原无高原反应的人,再次去高原也要重新适应高原环境;当然也更要耐心地适应反复多次边境哨卡的边境证检查。


出发前就预交了日喀则定日县曲当乡珠峰东坡家庭旅馆住宿定金和接机,飞机准时到了拉萨机场,司机说他在日喀则机场,珠峰东坡家庭旅馆老板(文末附电话)又从拉萨叫车送到日喀则,再换乘曲当乡过来的车。

 在机场大厅候车时,我就感觉头有点痛,坐上车后,由于道路颠簸,头痛逐渐加重,以致于想过到了日喀则就不走了,在日喀则和拉萨玩几天后自己回重庆。

后来有人要上厕所,大家看到我的状况后,雨竹把他坐的副驾坐位让给了我,到了日喀则我就已经活蹦乱跳了。雨竹还开玩笑“你是不是想坐前面装的哟”!我也感觉有点让人匪夷所思。

我们乘坐的车在日喀则未出高速路,在一个加油站换了典当乡的车,司机多次道歉。大家在车上很开心,车奔向晚霞,景色十分漂亮。

但是当车开过了第一个4000多的垭口后,好运开始说冷,难受,后来开始呕吐,下了山又好些;过第二个4000多的垭口后,又严重了。

在日喀则去曲当乡的路途中,一到定日县境内就开始查验边防管理通行证,每经过一个乡镇都要下车验证才能经过,验了几次已经记不清了。终于在10月4日凌晨2点多到达了定日县曲当乡珠峰东坡家庭旅馆。

 

ma图1   全体队员收费点小屋后合影,从左→右

队长(左5 ) 老古董: 豁达,多谋;     华 南:和气,耿直。

  竹: 强悍,豪爽;      楀: 自尊,好奇; 一  聊:精明,多艺;       运:蕙质,坚韧。

D2  (10月4日)曲当乡~收费站(徒步起点、忧步桥)

收费点旁边有旅馆和停车场,也可以在河边的草地上扎营。

 昨晚好运到曲当乡珠峰东坡家庭旅馆只喝了一杯加入两包葡萄糖的开水就睡了,但早上起来却满血复活,太让人高兴了。

早上10:00天下着小雨,昨天接我们的司机仍然用他的9座车送我们到收费点(徒步起点、忧步桥),收费点的小屋里有人正和守门人员交涉,有一男一女租的牦牛提前了2天出山,要求退还2天租牦牛费用,但是守门员说牦牛及主人都走了,不好找人退了。

守门员知道我们要进山徒步后,告诉我们上级有通知,今天天气不好,很多人在山里出不了山,为了你们的安全不能进山, 说你们可以在这里扎营等通知,也可以住这里的旅馆。

我们看了看收费点路对面旅馆的住房条件,决定还是回到珠峰东坡家庭旅馆去住,中午大家在成都饭店集体AA。

下午无事约着在外面的曲当村溜达,6个人只有好运和一聊带了伞,我们都只带了雨衣,好运说她只带了伞,没带雨衣。队长老古董发话,赶快去买雨衣,如果没有,一次性的雨衣都要买两个,还好在一个超市买到了一个普通的雨衣,就是比户外用雨衣重了些许。

后来才知道,队长下死命令十分正确,珠峰东坡嘎玛沟几乎每天都会在不同的时间下雨,只是大小和时间长短的问题。

D3  (10月5日)珠峰东坡嘎玛沟收费点(徒步起点、忧步桥)~下晓乌措(4640),9.5公里,上升950米。

下晓乌措出水口是远观马卡鲁和珠穆隆索雪山,拍摄日照金山及倒影的最佳位置。

大家早上起来都很激动,今天太阳早早的升起,珠峰东坡家庭旅馆的老板联系收费点守门员,说今天可以进山。

   珠峰东坡家庭旅馆的老板开着他的5座越野车,好运和我两女徒挤在前面1个座位,4人坐后座到了收费点,欢天喜地地办好各种手续,临出发时,守们员叮嘱我们“进山一定要走大路,要住小屋”。

开心的进入我们的行程,走了大约3公里,到优帕村又有个活动小屋,有2个工作人员又要求我们登记,这也是进山最后一次登记。

走在山路上,先遇到了一个约30多岁的女士坐在路边,听说是因高反下撤;走不多远又看见一个骑在马背上的20多岁小伙,脸色很不好,看样子就知道也是高反下撤;后来从我们对面的小路上下来一大队马,有人问他们马上驮的是什么,他们说马驮的是清理的营地垃圾。

可能是因为等待休整了一天,大家状态非常好,走得也很快,坡上完后老远就看见帐篷、牦牛和小屋了。

一聊和我激动的冲进小屋,发现小屋进门的右边已经有别人放的东西,我也把包放在右边石台上,不一会就进来了一个漂亮的16-17岁的藏族姑娘和一个老人,姑娘告诉我们,老人是他父亲,听不懂汉语,他们此行为外面5个搭帐篷的人托装备。

老人很热情地说这边是他们的东西,让我们住在那边(进门的左边),他女儿给我们翻译,一聊没说话就出去了。

我想约个女同伴和我一起住小屋,出去把好运                叫进来,她一看,屋里升了火后很多烟,说怕烟熏,也走了。我也要走,老人又说,可以把右边让给我们,他们可以住左边,我说我也怕烟熏,问小姑娘,“你不怕烟熏吗?”她说“不怕,习惯了”。

我到外面找地方搭帐篷。还没找到合适的地放,老人出来了,看见我还在转,就向我挥手示意让我过去,我过去一看那片地满地的牛粪,看在老人家的如此好心又热心的份上就扎在那里了。

很快扎好帐篷,去湖边打水回来,这时候小姑娘来叫我去参开水了,我十分感动,将我带的枣子(干,鲜)各给他们带了2个。

神仙一样的生活,今晚省了用气,有了开水,吃点干粮,进入梦乡。

D4  (10月6日)  下晓乌错(4620)~晓乌拉垭口(4920米)~朗木则营地(4840),6.5公里,上升440米,下降200米。

朗木则有三个湖,最上面的那个湖边营地是观看马卡鲁峰、珠穆隆索峰、洛子峰和珠穆朗玛峰的绝佳之地,湖边为拍摄日照金山及雪山倒影的最佳位置。


昨晚睡得非常好。美丽的日出把人们都吸引到了湖边,第一天扎营就在下晓乌措拍到了美丽的日照金山,人们不论认识与否都相互谦让,动作麻利地在湖边留下美丽的倩影。

收拾完行装,快启程的时候,老人又来到了队长老古董跟前,没说话只把他的包掂了掂,竖起了大拇指,转身走了。

不一会看见老人和他女儿赶着牦牛起程了,我们也跟在后面,但大家的余兴未尽,还有人不停的拍照。看着牦牛和它的主人沿着下晓乌拉措边向左然后上行,很快翻过山头,不见了踪影。

我感觉今天的山特别的高,才上了一个坡,就已经感觉很累了,不过再上一坡后,见到晓乌措就好象轻松了好多,那汪碧蓝的水就象山中的幽灵,一下就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上行一路有幽灵下晓乌措的陪伴,登高望远心旷神怡,……

登上山顶又下山看到一个湖,从湖左边过去后下一坡就看见半山腰的一个营地太阳能板,队长老古董说我们明天才回到这里,又向左山腰横切。

沿着一条很明显的大路,缓慢上升,看到了一个湖,这时候已看不出明显的路迹了,我们前面的人停了下来。一聊一看轨迹,说营地还在上面。

又上一坡,又有一湖,可是队长老古董说上面才是今天的营地,不愿上去的也可以在这里扎营,反正明天要下来。没有人说话,如果有人说要在此扎营,可能响应的一定不止我一个,因为看到如此陡峭的山坡,心存疑问,上去又能看到什么呢?

但是,大家都沉默,继续往上攀爬,上去见左边一个湖,水十分的清澈,营地也非常干净。右边是一片平地,很快都各自找到了地方安顿好了。

我问队长老古董可否环湖,他说可以,但是没人响应,请示队长我可否一个人去,因为集体活动守则有规定,必须2人以上才能出行,队长意外的同意了。我也观察了一下周围的环境,湖与营地离得近,大约只有15米,我拿定主意一个人出发了,一个人走得很快,十四分钟左右快绕湖结束的时候,突然下起了大雨,这时离我的帐篷大约还有20米的左右,我脱下冲锋衣顶在头上,但是进入帐篷时,衣服被淋湿了,把衣服凉在帐篷尾部的背包上。

这个营地夜晚出奇的安静,……

D5  (10月6日)朗木则营地(4840)~卓湘营地(3990),7.5公里,下降850米。

    兰花谷非常抢眼,道路为人蓄共行之路,走路时一定要专心看路!!


早晨天还没亮,我坐在帐篷里不想出去,在帐篷里做早饭。有人喊日照金山,伸出头去,看见山顶真的有了一点点金色的光,赶紧把饭倒进饭盒,想着去湖边去闪起张就回来吃饭。

走到湖边,照全景太近。就急忙往后山上走,边走边照,瞬即金山就会被强烈的光代替,越走越高,很快上到了山腰上的一个平台,景色真的太震撼了,忘我的爬升,一点也没感觉到累,有的只是一阵阵的欣喜。

有人还没收完帐篷,天又下起了雨,大家依然很开心,因为天公把最好的那一刻献给了我们。有人感叹,太美了,后面的行程不走都值了。

从朗木则营地下山,站在高处才发现,昨天我们好傻啊!上得如此辛苦。如果我们昨天上山一直沿着左边的山脚上来就容易多了,一个长缓坡就到了营地。所以今天下山大家就直接向下俯冲,不小心冲过了昨天横切的景区山路,又向上拉升。

下山总是那么开心,华南、雨竹、好运和我在前面已经冲到了前面,远远的能看见昨天经过的太阳能板营地了,队长老古董和一聊走在后面,说走过了轨迹下行点位,喊大家倒回去,谁都不想往回走,就站在那里观望,后来还取出帐篷来晒。

看见老古董和一聊走到了我们的下方,雨竹带路找了一个合适的山脊直接下山,在无路的山坡行走真的很缓慢。我们走在第二个山脊时汇合了,队长老古董语重心长地说,虽然你们走的路比我们近,但是不走在一起万一走散了呢?今后一定要走在一起,这样才安全。我们也一致赞成队长老古董的意见。

在此吃过露餐又启程,下面的山虽然还是没在明显的路,但是比上面好走多了,下降有三四十米,天又下起了小雨,急忙取出雨衣穿好,斜切过一山腰就看到了景区的下山路,刚到景区的下山大路雨又停了。

景区的这段下坡路很宽,但全是大大小小的石头,人、马和牦牛都走一条道,所以每走一步都要看好踩踏点,不能东张西望。听说前几天有一个人就在这里出的事,当然你懂的。

路虽难走,但是下面的山沟却非常美,山体由一种不知名的一堆堆,一片片的小红花与其它植被混搭出美丽的山体,让人不由得不打望。

石头路走完,山腰上的之字山路也不知转了多少次才走到了山脚,这时看见两个藏民小伙牵着两匹马下来,我们赶紧让他们走前面。

山坡路已下完了,我和好运在路边拍一片片的小红花草,举着的手机刚好拍到两匹马中的一匹背上托的东西向左歪斜下来,不是小马哥动作快,马就会被重物压倒在地上……。

石头路走完后,开始行走在河边有水的鹅卵石路上,开始不知道怎么下脚,但很快发现诀窍,在鹅卵石上的行进速度比前面快多了,过了一个小木桥后,路变得越来越好了,很快就到了卓箱营地。

在路上遇见的两牵马小伙已坐在了小屋前,外面还晒有睡袋,衣服等。不一会到了一个空着手的帅小伙子到了营地,他说外面晾的都是他的东西,因为马托着掉到水里弄湿了。

这个营地非常美,这里是个三岔路口,安营扎寨结束后老古董、雨竹、一聊和我沿着哗哗流水的河边小路下行散步,这里满眼葱绿苍翠,完全没有高原的感觉,河边兰花成片,大小松树挺拔屹立,乔木灌木茂密,不知什么果子挂在树上,真如仙境一般。

D6  (10月7日)卓湘营地(3990)~ 汤湘营地(4490),7公里。累计上升700 M下降, 累计下降200 M。营地有移动信号。


卓湘营地到汤湘营地路程不远, 起伏和强度均较大。汤湘营地宽阔,平整;可在不同的方向以及不同的角度观赏洛子峰、珠穆隆索和珠穆朗玛,但前面山坡上是拍摄日照金山的首选。


   今天从小屋右边起步上山就是一阵陡峭的爬升,走在古松灌木繁茂的林荫中,突然看见路边有一颗千年古松,能要好几个人才能合抱,可不能错过摆拍的好机会。

陡峭的林荫山路也不知道走了多久,跨到另一座山体,坡度也放缓,走着走着视野变得开扩,看到了远处的蓝天,以为到顶,但是路却沿着山脊向上延伸,再向上到一个较平的草坪,已经到了吃午饭时间。

吃完饭后帐篷也晒干,整理好行装,又冲上另一个山坡冲去,转过去又向右延伸到谷底,这个山谷的色彩以黄色为主调,还有一个墨绿和翠绿色交错的湖,十分的漂亮。

,我和华南从湖下方的石头上过了河,走在对面上山的小路上才看见下面不远处还有一座小木桥。

继续沿着山路上去,又下山后是一片很开阔的草原,老远就能看到草原尽头山坡上的小路,走近才感到山路很陡,翻过山下坡下去就是夏日草原营地,弯弯曲曲的河流在平缓的草原上流淌,如诗如画一般,如果没有电线杆子就更完美了。

今天的营地就剩面前的这座山了,胜利在望,心里正在窃喜。但刚上山不一会儿,就下起了小雨,慢慢地雨越下越大,心里着急,越走越快。完全忘记了是在高原上行走,上到山顶老远就看见今天的营地已经有很多帐篷了,紧挨着一个大账篷的几个柠檬黄色帐篷最吸引人的眼球。

虽然看到了营地,但是感觉走了好长时间也走不到,快到营地的时候雨下得更大了,没法扎帐篷,穿过许多帐篷,走进小屋的小院,一看三个房间都挤满了人,只有中间的小屋升着火,有藏族小伙子在烧水,一聊先进去,把包放在右边墙边的石头磊的台子上,我跟在后面也挨着她放下了包。不一会好运也进来了。

一个很帅的藏民小伙非常热情地招呼我们去坐在火边上,还请我们喝酥油茶,给我倒了一杯,品尝一口,就已经醉了,真是太幸福了!有茶喝,有火烤,小哥还给每个人发他们的特色饼干,饼干很酥脆可口,太暖心了。

我坐在火堆边烤火,也不停的帮着加柴烧水,柴是温的烧不着,烟很大,不停的吹火,感觉气不足吹不着,但是藏民小伙吹一口气,火就燃起来了,看来他们的肺合量还是要大很多啊!

那个烧水做饭的小伙把没削皮的土豆,直接切片放进锅里煮,我问他锅里还要加什么,小伙说往里放面。

    见雨停了,我们赶紧找到冒雨扎帐篷的老古董,华南和雨竹,一见面雨竹就告诉我们:“他搭帐篷一着急就把帐篷扯了一条口子,才用第三天啊”。我去看了一下,在帐篷右门边插地钉的拐角处有一条十几厘米的口子,不过还好是内帐。我们都能理解他此时的心情,这是他来珠峰东坡特意咨询了老古董,买了一顶和老古董一样的静星无杆帐篷,当然一定非常的郁闷。不过他回去后联系售后,厂家给他换了一个全新的内帐,我们都替他太高兴。

我们3女徒还记挂着藏民小伙的土豆面,拿着餐具又走进中间的小屋,看着锅里的面已煮熟了,干干的一锅面也几乎看不见汤,说是一锅,其实锅不大,大约有24公分。现在有6-7个小伙坐在小屋。一聊说:“我们来吃面来了”。藏民小哥们被整晕了,看着他们的表情,让人好笑,我猜可能是因为这点面他们自己都不够吃,再加3个人……。我又赶紧说:“我们只是想尝一口你们的土豆面”。表情急速转变,其中一个小帅哥马上很热情的给我3人每人舀了一勺,尝一下也就是我们吃的方便面的味道,但是不知道怎么这时候吃着就是特别好吃,诚恳的谢过。或许是面太香了,晚上真的不想再吃别的东西。

D6  (10月7日)   汤湘营地(4490)~巴当(4310)~俄嘎(4690)~白当营地(4950),9公里,上升750米,下降350米。

    白当营地能看到洛子峰和珠峰;在去珠峰大本营时要经过路边的沙湖,距离白当营地2小时的路程,在沙湖可拍到珠穆朗玛和洛子峰的日照金山及湖中的绝美倒影;再向前行2小时就到达珠峰东坡大本营。

白当营地由于是沙质土壤,水流冲击沙土会泛起泥浆,只是有点混浊。当然有体力从俄嘎营地带水上去更好。


为了期待的日出,我上了汤湘营地雪山对面的山,还有一个小伙也在往上走。在山下看着不高山,感觉越走越高。

上到半山腰,看见太阳的光已照到雪山顶尖上,赶快拍了一张,赶紧继续往高处走,因为阳光照射的山头不断增大,想要照到全景,必须走得更高更远。尽管气喘吁吁,还是不停地往山顶冲,直到天光大亮。

回到营地,伙伴们都急着相互交流各自不同角度拍到的日照金山照片,太阳很快照到了营地。

营地已经有人在陆续出发,我们也迅速收拾好行装,朝着雪山右边的路走到山边后发现,下山的路口也是拍日出的好地方,这里视野开阔,一揽无遗。

沿着山坡之字路下去就是巴当营地,营地在峡谷中,缓缓地流水,有个人在那里悠闲地晒帐篷,与红叶相映生辉,极美也。

经过此地后,以震荡型不规则曲线行起伏前进,一直到有岔路的地方,我们选择了右边山脚下的那条路,因为在路上碰见一个重庆老乡说右边的路可以少爬升,还能居高看到下面的风景。

确实是这样,分路后接着经过一片茂盛的灌木地带后,接近陡峭的滑石坡处,与下面上来的路汇合,滑石坡的之字形路几乎垂直上升,开始上去走着觉得很危险,走着走着就习惯了,还感觉不算太难,只是不好找歇脚的地方。

走完滑石坡,路就平缓了,没多久就能看见珠峰峰顶了,再往前很快就到鹅噶营地,一眼望去,已经有不少人在这里安营扎寨了,这个营地比较平,马儿在草场上悠闲的吃着草,草坪边清澈的河水静静的流淌着。

穿过哦嘎营地时,营地的人向我们竖起大拇子。我们心里非常高兴,向右边山坡上一直爬升。爬升到一片很大的草地即白当营地,向前看诺大的草原上一望无际,没想到白当营地这么大,安扎上千顶帐篷也不会拥挤,可能是高度或者水质的原因来这里扎营的人好象很少,营地十分干净。

安营扎寨结束后,为了找水,我跑到了山坡上那两块大石头处去看了一下,那里是藏民储存的干牛粪。

在上面老远看见,草坪左边尽头都是沙石,基本没有草。好奇心极强的我从山坡上冲过去,经过营地走到草坪的尽头,原来沙石和草坪中间还隔着一条小河沟,可能天气不一样,河沟的水还不象网上说的是乳白色,看起还比较正常,下到河沟里一看,水冲在河边的泥沙上会有泥浆被冲起,因此水有点混浊。

在进入曲当乡到白当营地的路上,看见藏民就咨询这里的水的问题,他们都说可以吃。

所以我们也没有从哦嘎营地背水上来,只有一人没有饮用了白当营地的水,还有个队友连净水药片也没放就烧水饮用了,也没有出现任何不适。

D7  (10月8日)俄嘎(4690米)~巴当(4310)~措学仁玛营地(5080米海子),10公里,上升800米,下降400米;

措学仁玛区域湖泊较多,以小屋为参照物,面向朗玛拉垭口往右走到湖右边脚,沿路左向上行,上行到平台后再上一山坡后,还有一个大湖(5080米),那里人迹罕至,为观赏日出和露营的绝美之地,更是最佳摄影位置。

营地小屋沿路右行往前,左前方有一个小湖是拍摄雪山群峰倒影的理想之地,当地人叫它错拉拉,游客称之为倒影湖,但那个位置洛子峰和珠峰的山体会部分被遮挡。


很快从哦嘎营地回程至滑石坡时,虽然是下坡但是并没有预想的那么难走, 很快就下去了,轻松地愉快地就到了巴当营地,在这块美丽的地方享受了美餐之后,就朝汤箱营地来路上去,快到顶时向左分路,在这一段平缓开阔的道路旁,有一些很有特色的石头。让人陶醉。

前面又是一个大大的上坡,因为老远就已经看到了营地的太阳能板,所以大家走得很快。上去后很快就看到了措学仁玛的小屋和小屋右边的湖,以为这就是今天的根据地了,于是我穿上了羽绒服。看见老古董他们还在往前走,我也跟着向前,老古董跨入了左边的低矮灌木丛,我还在路上往前走,老古董喊我前面的一聊向左,这时我也跟着往左进入了低矮灌木丛中。我和另一聊先到了一个小湖边,看得出来有很多人在这里活动过。我找了个地方放下了包。

老古董他们没有过来又说不是这里,又背起背包跟着走。结果又转回到小屋前的湖边,绕到湖右边的山上。爬上山坡后,发现前面的人已经开始上另一个坡了,这时候我想不能掉队,一定要追上去,向前,向前,向前冲。

上到第二个山顶的时候,已经基本追上了前面两个队友,很快就看见了一个大湖,这个地方很有特色,大湖边有很多各自不同形状的多边形小水凼凼,水很浅,底部平坦,象些小镜子一样,十分的幽静,如仙境一般。

我在左边山脚下最边上的一个水凼凼边扎了帐篷,扎好帐篷后,感觉有点冷,就去把水打回来后钻进了帐篷,进帐篷后赶快穿上羽绒裤和所有衣服,还想玩手机,但是感觉越来越冷,又用睡袋捂住全身,后来连头也一起捂住,感觉睡袋没捂严,有点小缝风也往钻。后来老古董喊“姜汤敖好了,有没得人喝。”我首先回应。我喝姜汤,又吃了一点干粮,才感觉不畏寒了。

教训:可能是我穿着羽绒服急急忙忙从山下上来,走热了,出了汗,当时没感觉冷,也没加衣服……。

不过从此后就学乖了,到营地先把所有的衣服穿上再搭帐篷。



D8(10月9日) 措学仁玛(5080)~朗玛拉垭口(5350)~拉则措(5050)~伦朱林营地3950徒步终点~曲当乡~定日县。10公里,上升350米,下降1400米。

上升途中视野开阔,心神怡旷。下山感觉漫长,心急,可能是想着很快就可以吃到美食了。

今天醒来,还没睁眼感觉还不错,太感谢神奇的姜汤了,晚上睡得非常非常的好!

坐起来看着帐篷,感觉天已大亮了,拉开内帐才知道,昨晚下了一场大雪,到处白茫茫一片,老古董一如既往的早起,早就在湖边转悠了,但其他人又都还没出帐篷。我在帐篷里探出头,拿出手机拍了其他人的帐篷,帐篷上覆盖了厚厚的雪,非常美。

在帐篷里点上我这次出行新买的炉头,因为这个大气罐今天已经用了第13天,怕气压不足,但是还好气压还是和前些天无异。先给一聊烧了开水,因为她的炉头不知道怎么找不到了。又烧水焖上准备中午吃的荫米粥,然后简单吃了点早点,出了帐篷。

漫山遍野的雪,真是太美了,赶快跟着队友们到西边的最佳拍照地点,虽然没有看见日照金山,但是雪山倒影也美到了极致。

队友们各种姿势,蹦跳动作极尽所能,完全忘记了年龄,更是忘记了这里是5000多米的高海拔。不一会小屋下面营地的一个小伙上来,大家互换手机拍照留影,开心极了。

接着慢慢地上来了更多的人,我们将地方让给他们,回营地整理东西,大家都很自觉地遵守“无痕露营”的规定,只留下我们的脚印和美好的记忆,原路返回到措学仁玛小屋,把垃圾扔在小屋的垃圾堆,并在小屋前面的石头上坐着吃了午餐后继续前行。

今天是行程的最后一天,带的食物所剩无几,但是收获了很多非常精彩动人的美好记忆,所以身心轻松愉快。翻过眼前看到的这座山和山后的又一坡后就全是下坡了。

上坡感觉还好,两坡轻松愉快地就走完,登上了朗玛拉垭口,在朗玛拉垭口怎么能忘记留下这美好的记忆呢?随即下山就是两坡陡下,海拔下降很快。但是接下来的路感觉很慢长,一直缓慢下降,心里嘀咕,这要什么时候才能降到海拔3000多米哟!

华南和一聊在前面走得飞快,已经看不到人影了。我一个人在中间,走走停停,一看不到后面的人就停下,就这样被煎熬中,好象已经视觉疲劳了,虽然沟里的景色很美,但是已无心欣赏了。

老古董在山上有信号的地方已经联系好了接我们的司机。终于看到了下面沟里有房子了,也看见前面的华南和一聊走近了大帐篷,真的好激动!后面队友的心情或许跟我一样,都加快了脚步。

到徒步终点伦朱林营地,有个老人在这里的帐篷买些小食品,问我们后面还有没有人出山,非常热情的问我们要不要开水,还主动要和我们一起合影。

顺利的走完珠峰东坡嘎玛沟后,坐上车感觉真是幸福满满,有一种打了胜仗的感觉。

到珠峰东坡家庭旅馆门前停车,取了存放的去西夏邦马徒步的物品后,直接出发到定日县,去的路上边防哨卡又查了一次边防证。

到定日县大约23:00了,老古董定好旅馆,在旅馆旁边的馆子美美的AA嗨了一顿腊排骨汤锅。

准备明天马不停蹄直奔西夏邦马……

司机: 拉萨~日喀则         18689028187

日喀则-曲当乡         13908928499(平措)

曲当乡~定日县        17889186830(多吉)

日喀则~聂拉木        18708023836(小多吉)

大客车:              13518925293  18289024443

73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2人已赞赏

1楼   回复 举报 收藏

×

给诗楀鼓励哦!

  • 1
  • 2
  • 5
  • 10
  • 20
  • 50
×

其他金额

×

微信扫码支付

赞赏金额:20
诗楀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 6.66
×

赞赏清单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两步路使用帮助

(服务时间:工作日09:00~18:00)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微信扫一扫,咨询使用帮助客服

微信扫一扫,咨询商业活动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