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韶关> 狂野龙黎线

狂野龙黎线

回复 收藏 正序 只看楼主

狂野龙黎线

2024-01-25 10:01:09 8331
Cuevas del Drach

【封面 云海与山】

第一次遇着正经云海,虽然连州大东山遇到过,但一会就没了,这次是一整天都云里雾里的腾云驾雾,风起云涌,云山雾罩,云天雾地。

草木山石是不会变的,但云雾会。它们像画家一样,图抹山天,若隐若现,如行云流水,变幻极快。云海有大气磅礴,也有灵动巧思,涌动如潮。

高山除了流水,还有云海。

前半段龙斗峰是一山的云海,后半段黎壁石则是无尽的荒野,独自走完。怎么形容这种一人荒野徒步呢,路很荒,人也很慌,双簧。茶五线虽然也不好走,但路是明显的,悬崖虽然也是七上八下,但这里逢顶必登,登顶后必是溜边悬崖,垂直百米。各种意想不到的七里八拐,巨石突显我闪闪闪,坡度七十我爬爬爬,野灌木又硬又韧扒拉不开,钻不完的树林子仿佛进入了莫比乌斯环,横在路中央需要或钻或跨的倒木,喜欢上演连续剧,正好寒潮来袭狂风席卷着雨雾不明的水汽,加上清涕时不时骚扰人中,让你又冷又热,明明走的有点闷热,转瞬就冰冷了。

过了树拱门后特别感谢地上的塑料瓶和广州一米户外群的红丝带,节省了不少找路的时间。轨迹飘的厉害是一方面,野路子怎么个野法,竟然寻不着路也是醉了。后面经常全凭感觉,盯着两步路轨迹,大约是这个方向,走错立马掉头,退回绝对正确的点,再四处张望,或者照轨迹方向直接开进,走着走着就有了。精气神体力高度消耗,带了充足的食物差点吃完了,十颗糖吃了七颗。由此可见,紧张最减肥。

其中一段高却不大又很密集的竹林走起来有点慎人,在一段两米宽的竹林小溪谷走时惊起一只雀飞,吓了我一大跳,虽然是我先吓的它。风吹过来时树叶没啥事,竹叶可是哗啦啦的响,还伴随着竹竿被摇的吱吱嘎嘎。这竹林里要啥没啥,鸟儿飞过来干啥。

竹林道有倒伏的,长长的峡谷道里也有,还是横七竖八的到处都是,不知这里曾经发生过什么。有多长,几公里怕是,走的人困马乏,人仰马翻,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时宽时窄,宽则数十米,窄一米半。又不停的绕路,爬着坡感觉上了另一个山,又下去接着换峡谷道,如此循环,晕了。有点后怕就是,万一要是走错了,这千沟万壑的无数条小路谁知道它通往何方,是否又可行。

在狂野密林穿梭寻路时,知道充电宝还足,却想到有点担心手机。如果因为太冷手机突发宕机了可咋整,有轨迹都这么难找,没轨迹那不得完蛋了。现在看来,类似佳明这种户外手表确有其大用,不然也可以再带个抗摔耐糙待机巨长的户外手机。

前一天下了点小雨,导致全程路有点滑,在龙斗峰段手脚并用的攀爬,双手早已经半黢黑,擦涕又弄得嘴角一圈也是乱七八糟,时不时还有土沫树叶子不知何时以何种途径混进了嘴里的。本来带了个坐垫,毕竟现在山上地面很凉,到后面已经不管不顾了,包随地一扔,人就地一坐,东西胡乱的塞。

除了脑袋是清醒的,其他一切将就。

3D路线图,走了不少折腾路

全程数据图表,大部分走在山脊上,穿过数条山谷,两公里后的红色线代表着几乎全程均在千米海拔走,就连终点都有999米。

龙斗峰穿越到黎壁石,刚好19公里,龙斗三峰先不提,光是从龙头一千三降到978,再升到一千二三,而且是一而再,再而三来回折腾的升。龙斗峰与黎壁石均可单独作为一日路线,现在相当于两日路线并做一日速穿,压缩的饼干虽然饱肚但真不好吃。用一个词来形容,先甜后苦,吃奶硬糖也挡不住的苦味。

~~~~~~~~~~~~~~~~~~~~~~

写游记,相当于跟着回忆又重走了一遍:

凌晨三点半店家开车送我们到登山口后回去

村里两条大黄一直跟着上山,这个点它俩不吠也不困,图什么,除非,,,俩单身狗

龙尾这边上悬崖峭壁多,失足不行,失手那也不行

没头灯这种路寸步难行,手电筒都不好使

强力光束,透雾神器,你赢了

很快到龙尾

紧挨着龙尾峰的急下,七十度还是泥坡,巨滑

隐约山有色,半山灯火明;
冷风吹热脸,前方日出峰。

初现云海

云跟雾到底有啥区别,涌动翻腾都一样

云是安静的雾,雾是少年的云

遥望龙尾峰

它晴天的样子,一白遮百丑么,也得分人看山

白云青衣,红云花旦

石山光影

云雾缭绕

勇攀高峰

路过一个口子

又一个,加起来两口子

一棵树,倒不会寂寞,它有那么多分支。相伴不如自伴,独乐不如众乐

龙中与龙头峰

翻越过来,仙气飘飘

横张,撤!

到达龙中1350,停留拍景

与日同高

与云相会

山海天

本场最佳

连中三佳,哪张更佳

黄云尽染

飞升

日出

许愿

微笑

争锋

欢呼

霞光,撤!

绳索山涧

其实挺长

敏捷度高

山口子,夏季应该巨凉快

日头正升

涧底左转

边转边下

进入峡谷

破碎山体

乱石峡谷

对面山峰,一会要过去爬上顶

接近谷底

发现一朵谷花

一束

一棵,查了学名叫深山含笑

喜欢开在崖边,无人能及

跟梅花一样,越冷越开,大约在冬季,见者如恋。

一种苔藓,喜欢贴在攒了水的岩石坑面。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石之不坑,苔将焉趴

走完峡谷,几经婉转

再上绳索,到这休息

对面隐约斜下的谷道就是刚刚走过的乱石峡谷

晴天长这样

龙中峰近照

左侧山汽,明明彩色拍成了明暗,跟古人山水画有点类似

四五十度的坡继续爬,真就是走的人多了,石头也能成了路。

龙中成了背景,树枝成了高歌

岩边路

树枝路

从这登出去,视野大开

龙头只能看见一个顶峰

这是它晴天的样子

横看成岭竖成峰

右侧两座破山峰

先螺旋下

再深V上

这张更好

爬上后立马左转再下

换人下

下完回头瞅瞅,这段山涧其实长这样

晴天长这样

再往上,迎面一块灰巨石

还有一朵粉杜鹃

几枝雾水山含笑

悬崖谷下又一棵,雾白是片,花白成团

龙中下撤点,可直达龙斗峰下的瑶寨

过完这个点,爬上小山头休息,抬头一座隐约

云雾瞬淡,迅速抓拍,水墨龙中

竖着拍又不一样,别有一番++

继续往前到达龙斗大庙,瓶装水五块一支,自觉扫码,旁边还有快餐电话,炒粉35一份。前面龙中下撤点那也有几打大瓶可乐,一个微信码

为什么山上就算没下雨也昼夜不停的有溪水,就是这种草木浑身都在薅过路雾汽的羊毛

龙头侧山主体,斜切而上,挂壁小路

晴天的挂壁小路更有味道

腊月杜鹃开满山,不惧风雨不惧寒
五片花叶八根芯,一片黄绿一抹红

斜切上拐弯处,回头看见龙中双峰

竖着更好

大小合适

晴天色彩丰富

龙头峰下的唯一绳索高坡

星星之藓

可以夹缝

还可燎石

冲顶龙头的最后一段山脊,很窄,两边深谷

龙头下的俩小弟

1381米的龙头峰,小平台雾茫茫一片

借张图,顶上展望,前方黎壁石段

第三个小弟,撤

走过一段草山路,到箭头处右拐蓝线下山是龙斗峰大环线,直走红线是正式开始后半程的黎壁石段。一群人在这泡着咖啡卡着点

未做停留,直接入林

一段颇有意思的半山侧坡径

腐木生木耳,木耳还腐生吗?类似的还有:
被门夹过的核桃还能补脑吗?
蛆的尸体还能生蛆吗?
巴掌大的手
看着挺难,其实一点都不容易
废话文学😁

迷你枝条迷你苔,青峰自有清风来

林中石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林不在密,有石则盛。

继续这段迷雾林小路

跨过来

钻过去

侧面

后方

亮了一点

路过一块大石头

正面长这样,搁这吃喝休息

钻出林子,开始几公里的风吹草低

回头瞅瞅,数峰相连,都在一千三

野草

一边倒

芨芨草也是

芦苇

山坡

树不像,草不是,叶不像叶子,花不像花的,凑齐了,四不像

远处一堆绿里一棵含笑,拉近了像不像显微镜下的细胞组织体

青黄接了,又能咋地

莲蓬头一样的植物,初中课本上写的,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环境很重要,那么问题来了,一个自然的共生环境,到底是适应优先,还是筛选优先。

角度一转,横竖斜的交叉,意境是有了,美感却全无。像不像论据全对,结论全错的迷之自信后离了个大谱。比如面对数理化,民科最喜欢怼物理,偶尔碰一下数学,却从没见过硬刚化学的,何解😄

石头除了入林,草地上也多

与林中石相比,草原石的区别在哪,区别在草木,这边是草那边是树。草木的区别又在哪?水也。水的区别又在哪?内因地貌外因风,可不就是天时地利一齐,别说人和,连草木都各自和谐了。

在这些千米山谷间转悠前行

视野好,不费脚,两棵坡木不算少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苔藓碎石,这是它们的本事,石头终究会化成泥。石烂藓还在,情去意难平。

从上往下看,张牙舞爪
从下往上看,张力勃发
站在一旁看,上看也勃,下看也爪
它的生活,我的路过

泥石草路,这种走个三天三夜没啥问题

云海线大概在海拔一千一到一千三百米的位置,此处一千三,云海就在脚底下。远远的望见一株白藏在绿叶里,隐入白雾中

调转

拉近

开满一棵整树

远观比近玩好,花立绿群,鹤立鸡群。只要气质独特,开在山顶,山中,山脚关系不大。不独特,那就开在显眼包

向上是生物的本能

一个急转直下的山口,风巨大,刮的脸生疼。
大环境看天时,比如有风;小环境靠地利,比如这种地方风将被聚集而扩大;相当于天时是0到1的定性,有没有风,地利是1到99的定量问题,有多大的风。至于人和,则更像是酶,拿这风来纳凉,还是吹干衣物,还是风力发电,取决于酶的用途。

石头朝天,则是风雨光热打磨的,不是本能

这种边坡路况可以一直走,跟有人问你能喝多少量一样,答曰一直喝

自然台阶

天然沙发

好像一个动图

绿时叶子黄似花,大器晚成啊

叶骨朵,不是叶孤城。幼似花朵熟成叶,小器早熟?

半开放的山谷盆地,兜住了风吹雨打,风光雨润,风和日丽,全绿

大成山脉,小则山垄

一条平行天际线
一条斜上山脊线
一条弯纵草石线
无数芦苇垂山线
路过就是线性世界,不路过就是顺其自然

大弯小直,微积分

全线

草坡地带,点缀其绿

有时间适合站上去拍,没时间mark一下

左转下坡,亭亭大方

山谷小泽

路在何方

草木混杂

再现小路

又入丛林

红果独挂

娟子独秀

三胞胎

石岩绿藓。山上的特点,泥多长树,水少长草,石头就长青苔藓,一个比一个矮

黎壁石线的网红标志之一,树拱门。当初怎么长的,先有的路还是先有的拱

钻出林子,右侧风巨大

树都长的倒向左手边。在外力的作用下,为什么有时候是逆势而为,比如刺头,溯溪,逆流而上,有时候又是顺势而为,这太多不比如了。

这是路么?遮天不蔽日,满地落叶黄

非常感谢广州一米户外,布条长宽又红特醒目,总是在关键点突然就看见它了,很多迷糊时候都靠你指路,大大的赞!!!

满天枝条

满地落花

满坡断枝,这里发生过什么

弯腰驼背

无路难搞

有路就好

住手

不要再打了

竹林地带,此处左拐

一米宽的干涸溪谷,惊起一只雀,它吓我更吓,负负得更负。为啥子,相乘才得正,相加只能大负

迷你蘑菇扇,蚂蚁的屏风

的楼层

知道为什么竹林的路特明显,而丛林尤其草路一个夏天就完犊子了么?竹子只在春天发一次,有人走过就会踢掉笋尖,这一年它就没了,不踢没个三五年也别想占满。那些个草木在南方是365天24小时3600秒都在接收雨露光热而蓬勃生长。这俩货真就是一年一次与一次一年。插一句,一秒=1000毫秒=10亿纳秒,这怎么又回到了十进制的基本盘,前面12进制,60进制,365算个什么进制,时间的进制为啥这么杂乱。

小泥谷

在这片相对平坦的树林子里到处乱窜,折腾了几分钟,最后照着轨迹方向硬走

如此喜庆

一旁的迷雾森林。爬大坡段,从九百多上到一千三,真是回首被掏了老家,中间跨过一个峡谷,就是跨到迷雾那边继续攀爬,坡度五六十,偶尔七八十,石头松动,绿苔不少,五十分钟一公里。

枯木逢雾,来年逢不逢春,来年才知道

终于钻出高坡密林,逢块大石头先俺

竟然还蓝天白云的,一时有些不适

偶尔绕一绕小树林,不过都是些山顶附近转

溜边悬崖回眺龙头峰,相距六七公里了

小规模成微微林了它们还,掉过头就是林薇薇

喜欢这种开局一个尖,曲项向天歌

轨迹在飘,无路可上,也是硬开的。记得当时胡乱骂了几句,以排解心中的郁闷,愤懑,完了继续开路

迷雾山谷,这一路都是迷雾重重。轨迹导航多重要,有了它的电磁波就能穿透迷雾,修正视差,感觉有时候非常不靠谱,别骗自己。

但走多了也会有直觉爆棚,这是路

呃,,,这个倒不像张牙舞爪,但比张牙舞爪更厉害的样子。怕是怕,惧是怕说怕

迷雾森林正版

阳光黑林雾版

横着长的枝条小叶子

裸奔的树林子

继续溜边,这里还好,只有数十米高

横看深冬云如雪,竖看春夏绿如蓝

欣赏云海,吃口肉干

合个影

千军万马,翻云滚滚

二寸大头贴,看着挺美吧

左侧山边

打横又不同,但差了点。横竖各自妙,一看缘分二看心情,三看手机

又是离了个大谱,被那个大头贴给骗了。需绕左草崖后七十度草坡上顶而过,惊险程度超过龙斗峰,喘口气先再看会云海

龙峰全是冒个山尖在那扑通一样的,云海云海,那也是海啊

万白丛中一点黢

像两条黑背大鲸鱼

这是近处的一条

广角

日光云浴

山海云天

后看全是白云,前看全是蓝天,今天分居它俩

再拍一个

俩石堆子,路过的都记得

最后一峰,回头一撇,云海再见!

飞奔而下

极速竹林

文明新风

白路在前

花高花抬,草贵草脚

黎壁石,登山点

幸好终点这里的公路海拔也有999,要是两三百,那又得离了个超大谱。特别感谢本地一群户外爱好者,免费搭车把我顺出去了好几公里的盘山公路,后面一直帮助讨论接送地点,吃喝保暖够不够,直至司机来接。天下户外是一家,非常感谢!!!

视频锦集:

多少年没坐过这种蓬蓬手扶拖拉机了

刚出发

中途陡峭

下龙尾的泥坡

日出峰观云海

长绳山涧

龙中坡

深V垂直上下

登上来立马就左转再下山涧

挂壁小路

龙头峰下最后的绳索

感觉最好的一段林中路

无敌草原带

云雾缭绕

前队走这么快

跑起来了

难得一镜

入了一个巨长的峡谷,在里面转来转去,细节无数

穿梭

竹林

后面一直无尽的下降,爬升,钻林子,爬坡登顶,时不时还危险悬崖

最后再总结一下:

1.龙斗峰主打一个险峻秀丽奇,其中龙中最甚。无限风光在险峰,的确如此,既难走景色又超美,快速转换的海拔给人强烈的刺激,相当于饥肠辘辘时有人给你舀了一勺牛肉豆豉老干妈,重口味还管饱。需攀爬的地段很多,舒展拉升矫正人的身姿。

2.黎壁石主打一个长,狂,野,荒,真的是人迹罕至,荒无人烟,百里无人,除了风声。草木特茂盛,岔路特杂多,冬天枯了不少都难辨路径,夏季更别想了。除非跟它对磨,到处溜达,不着急。而且有几个危险的点,龙斗峰虽然险但有绳索等,黎壁石全野,毫无保护。

3.如果从黎壁石登山点上山,那又不一样,可能感觉更好。体力好时钻林子,八九公里后是高山大草原,一边漫步一边休息。而且爬升并不多,一千升到千二三而已。等降到九百多、再升到龙头一千三时,这个距离超长,没啥感觉,而不是这边过去精疲力尽时再来一个九百多猛升到一千三,强弩之末势硬扛大鼎。

4.龙斗峰适合云海,黎壁石适合晴天,如果可以,分两日行程不这么赶,可以腾出大把的时间慢走多拍,边吃侃大山,沿途很多山顶山包顺路可以爬上去瞄瞄。

5.能量胶盐丸似乎用处不大,不就是植物粥酱混了点蜂蜜盐糖水么,吃了没啥感觉,不如鸡大腿,牛肉干,运动饮料,水果和硬糖。迪卡侬的气泡柠檬水倒是不错,一口下去一个哆嗦,酸味浓厚而不是那种只知道硬酸掉大牙的傻酸。

一月登山冷了点,冷山适合慢摇,走快了热,不然防寒装且不是白买了。

35

1楼   回复 举报 收藏

×

给万里鼓励哦!

  • 1
  • 2
  • 5
  • 10
  • 20
  • 50
×

其他金额

×

微信扫码支付

赞赏金额:20
万里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 6.66
×

赞赏清单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两步路使用帮助

(服务时间:工作日09:00~18:00)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微信扫一扫,咨询使用帮助客服

微信扫一扫,咨询商业活动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