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忻州> 朝台上春山

朝台上春山

回复 收藏 正序 只看楼主

朝台上春山

2024-03-24 19:40:43 6405
【古韵】天地孤影任我行

相关轨迹:合并20240323224813

朝台是行走中汇聚力量的独特体验,用亲见的风景洗礼心灵、用精疲力尽的宣泄释放自我,那种奇妙感受驱使我每年都会不自觉的一次次前往。
看惯了盛夏、初秋的台山风景,冬天银装素裹的冰雪五台山是什么样子,随时间积淀在我心里形成一个巨大的问号。然而近年不止一个户外爱好者因准备不足冬季贸然进山失事的消息,还是给了我相当的敬畏,那么疯狂的冒险不是我的户外知识所能承担起的。
所以尝试在春天里朝台,探寻冬天遗留的残景就成了折衷之选。临出发前我特意咨询了户外大神晓波能否朝台,大神回复三个字:不建议。好吧,也不是绝对不行,我自顾安慰着自己。

距离起点2.32km 当前海拔1836m
第一天上午九点半抵达出发点白云寺,从这里到佛母洞是难捱的台阶路,经常爬楼梯的有同感,非常耗费体力。距离佛母洞一两百米时,向上左手一条羊肠小道逶迤向南可以直上南台,伙伴们如有需求自行对照上图识别。

距离起点2.46km 当前海拔1869m
时令虽然春分刚过,路边杂草中蓦然发现一株旺盛的生命,骄傲的向这个世界宣布春的来临,大地正在孕育新的生命。

距离起点5.01km 当前海拔2227m
过金灯寺再往南是一片松林,稀罕的在向阳坡上还保留着雪地,这是此行遇到的第一个冬天的痕迹,此前看到的残雪都是在背阴处,已经这样暖和了还规模不小,如果是冬天雪一定更厚。

距离起点5.12km 当前海拔2269m
大片雪地已经融化,周围出现的一些水泊汩汩流下,浸润湿了枯草下的泥土,尽管山岚凛冽,草地却开始湿滑,对于爬山来说增添了几分危险,想一想在山坡上滑倒会发生什么,我不得不小心翼翼的躲开它们,春天的山正慢吞吞的醒来。

距离起点5.46km 当前海拔2352m
行进中驻足休息的时候,抬眼看到连绵的山峦中四个台顶已然如孩童坐好等待领奖赏一般,整整齐齐的定格在我眼前,左起西台、中台、北台、东台。

距离起点5.58km 当前海拔2389m
从白云寺出发3小时后抵达南台,南台顶在一圈三五米宽积雪的严密圈护之下,虽然并不是不可逾越,代价是整个小腿肚要陷进雪里,并且立刻有冰雪渣掉进鞋帮里。为什么其他地方的积雪已经全部消融,独留下这一圈突兀的坚持着呢,这对我来说是一个疑惑。

距离起点7.57km 当前海拔2310m
南台稍作整理后,沿台顶西南的小路逶迤向下,一片灌木林在山脊线的背阴侧盎然而生,树梢已经泛黄预示着不久即将迎来蓬蓬勃勃的新的生机。

距离起点10.03km 当前海拔2145m
经过气象站快到稽查站时,需要我做一次两难的选择。一个是穿过上面照片里这片浓密的积雪覆盖的松树林,外面看似有人踩出的痕迹,但是这接近一小时的路程里,有的路段会不会被刮起的风雪掩埋?有的痕迹会不会朝向完全错误的方向拐弯?一切都是未知;另一个是沿着朝台大路下山,花费更多的时间,走更多的弯路。可是既然我早打算来寻找冬天的尾巴,怎么可能不会冒险一下呢?

最终实践证明,这段路确实比以往艰难,需要时刻提防雪面硬化后滑脚,每一步都要刻意用力踩下,感觉落实了一只脚再踏上另一步。幸运的是之前顾虑的问题都没有出现,下午三点半抵达大南庄老卢驴友客栈,第一天要好好休息一晚,第二天的行程对我来说显然有些挑战性,要经过金阁寺、天盆寺、狮子窝、吉祥寺、西台、中台,晚上挂单澡浴池,总里程23公里,不休息好怎么能行。

距离起点12.96km 当前海拔1998m

距离起点13.15km 当前海拔1996m

距离起点13.66km 当前海拔2046m
第二天早上7:30告别老卢,很快就来到金阁寺,经过一夜大风,今天的天气明显好转,湛蓝的天空下不论看什么景色都特别顺眼。以前看着枯燥的黄土地、光秃秃的石头山、野蛮生长的树林,竟然都很上镜了。

距离起点15.15km 当前海拔2157m
好天气最赞的还是能见度,只是转过天盆寺后再爬上一个小坡,中台就清晰的跳入眼帘,山顶的积雪看似若有若无,显眼包白塔无论什么时候都能最先被你发现。

距离起点16.44km 当前海拔2268m
莲花禅寺后面的路是我往年记忆里的最枯燥乏味的,这一路,低头看是单调的护栏夹着的黄土路,抬头是路两边一直毫无特色的密林挤出来的一线天,唯一的调剂是偶尔路面上的水坑阻挡了直行,我不得不绕一下绕一下。

距离起点18.60km 当前海拔2317m
当然这段枯燥乏味的行程也并不是一无是处,它最大的贡献就是为我提供了饱满的情绪价值,经过那么漫长的枯燥,当狮子窝突然以另外的姿态形象出现在眼前,后面西台和中台头顶着白雪立定在他身后时,我的第一感觉绝不仅仅是有些惊喜。

距离起点19.64km 当前海拔2304m
在狮子窝歇息整理片刻后继续前进,沿着这条通往半山腰的小路可直达吉祥寺,走这里比大路要近一点,而且也没有往来车辆扬起的尘土。

距离起点19.99km 当前海拔2338m
为节省体力,我沿着半山腰等高线上牛马路蜿蜒前进,右侧山脚下竹林寺看着近在咫尺,我曾经用了一个半小时才走了下去,不知道是不是路线选择有误。这一段路积雪几乎消融不见,整个山坡上到处是流淌着雪水的泥泞草地,到处是潜藏湿滑的危险,稍一大意轻则滑倒在泥滩里,更严重的是滑下山谷后果不堪设想,大神晓波果然诚不我欺。

距离起点22.58km 当前海拔2311m
转过几座小山包,翻过垭口朝台大路立刻就跳进了视野,前面分岔路右侧向上通往中台,顺左侧走转过一个弯就已看到吉祥寺,从吉祥寺开始就是爬坡了,站在这里可以很直观的感受到,我不由内心里暗自打劲。
沿朝台大路往前转过几道弯,迎面走来位驴友,隔老远就挥动手杖朝我打招呼,进前看到他满脸通红已被紫外线晒伤,这位唐山来的兄弟东台皈依后当即决定朝台没任何准备,背包和手杖是朋友送的,孤身一人没有经验也没有轨迹只有手机导航,我不禁替他担忧,翻出备用的头巾送给他,指点他调整好背包,再三告诫他要走大路不要进树林后挥手作别。

距离起点26.88km 当前海拔2616m

距离起点26.88km 当前海拔2616m
饶是一路上谨慎如我,快到西台牌坊时还是一脚踩空踏出个雪窝,辛好雪面下是平坦地面没有崴到脚,冰雪渣灌入鞋里很是鸡肋,不管它吧走起路来难受,要管它吧不一会儿融化了也就没事,特意把手套放进去拍照留念。

距离起点27.12km 当前海拔2644m

距离起点27.12km 当前海拔2643m
然而后面还有更不堪的一刻,在经过一块看起来寸许厚一米多宽的冰面时,看着没问题一脚踏了上去,不想问题严重了,看似结实的冰面一点面子也没给我,而且冰下还有深30多厘米的冰水,两只鞋子顿时灌了个满,一块小冰竟然是大陷阱,狼狈的我爬出来坐在石头上,吹着凛冽的西北风,深深感受了一番春天里的寒意。一瞬间鞋垫已经吸满了水,迅速倒出灌进鞋里的水,再拧出鞋垫鞋袜的冰水后迅速穿好,不敢久留直接开路,期望运动产生的热量能抵消湿鞋湿袜的寒意。

距离起点27.99km 当前海拔2756m
上西台顶的小路是在山背阴处,没法绕开只能深一脚浅一脚的试探,好在路程不算长。台顶大多地方的积雪已经消融不见,唯独卧佛殿前背阴处还未铲扫干净,从积雪层断面分析应该是下过七场大雪,几乎掩埋了整扇门的厚度是我从未亲眼见过的,感慨良多。


距离起点28.15km 当前海拔2744m
第二天的午饭依旧没有着落,只能在寺庙外兑付点自带的干粮。
还有项紧要的工作是脱下依旧冷湿的鞋袜,进行干燥脱水防止情况恶化,鞋带已经冻成僵硬的奇异形状,找一处避风的地方摊开防潮垫,利用多角度折射的阳光,再拿两个塑料袋包裹不让风吹走聚集的热量,约么二十分钟后危机解除,亏着背包里准备了这些能派上大用场的物品,关键时候真是有备无患。
半小时休整后先原路返回垭口,随即向中台进发,这段路没什么难度,一路波澜不惊。

距离起点31.72km 当前海拔2844m

距离起点31.97km 当前海拔2860m
两小时后抵达中台,围墙外向阳坡的积雪依然非常惊人,蓝天红墙白雪相互映衬着构成一副美丽的画面。而中台独有的设计巨型文殊像以及吸睛白塔、星罗棋布的金莲花池、露天广场里宏伟的飞天塑像、配合外围整齐干净的汉白玉护栏,无不是大师级别的设计。

距离起点32.62km 当前海拔2860m
盘桓一圈后出从偏门向澡浴池进发,谁知竟又一次惊艳到了我。东偏门外积雪掩盖了整面院墙,出偏门不得不先向上铲成台阶状,再向下顺坡铲出台阶才得以继续行进,这里积雪的厚度再一次颠覆了我的认知。

距离起点34.27km 当前海拔2746m
一路上兀自感慨着台顶雪的厚度,半个小时就抵达澡浴池,今晚就这在里挂单。进度与时间规划出入不大,在太阳落山、山风狂暴前住宿是我为独自朝台设定的安全线。

距离起点34.92km 当前海拔2762m
澡浴池的食宿绝对没的说,一晚休整后第三天我又满血复活。行程第一站是号称华北屋脊的北台叶斗峰,遥望山巅阴云环绕,仿佛是独自为他留出了一扇天窗。

距离起点37.77km 当前海拔3035m
这一路都是上坡,高海拔地区氧含量不足,稍作运动就喘息不停,连续爬升300多米后正是喘如牛累成狗,怀疑自己选择这趟徒步是否有自虐倾向。
其实这不正是人生的写照吗,如果太过于在乎目标与达成,执着于尽快登顶,那这一路上的体验注定是痛苦和煎熬。如果换一种心态,只要机械性的迈开腿脚,关注每一步踩稳踏实,一路上自然是云淡风轻,处处都是风景,只要不在一处停留太多,不知不觉中同样也会登顶。这种无我的状态不正是人生的大智慧吗,每一个来五台山的人都会遇见文殊菩萨,就在我在北台顶顿悟时,恰如心灵与文殊菩萨的沟通,踏上台顶时无由添了几分虔诚。

距离起点48.83km 当前海拔2744m
登顶北台后最后一站目标是东台,下山的任务立刻容易了好多,直至法云寺几乎没作停留歇息,花岩岭至鸿门岩段略有爬升,鸿门岩至东台要爬升260多米,但是对于已进入无我状态的行者,即使困难再多也已不是事,三个半小时后就来到了望海寺,完成了此行的全部任务,然后返回鸿门岩坐车返程。
最后总结这次徒步,幸亏前期做了大量准备,鞋垫在进水后起到了关键的防护,即使防风抗寒面罩和防雪盲目镜未派上用场,但是并不多余;朝台大神晓波的建议应该受到更多的重视;并且郑重告诫驴友如果没有一定的了解和万全准备,千万不要在冬季贸然徒步朝台。

28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1人已赞赏

1楼   回复 举报 收藏

×

给步步风鼓励哦!

  • 1
  • 2
  • 5
  • 10
  • 20
  • 50
×

其他金额

×

微信扫码支付

赞赏金额:20
步步风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 6.66
×

赞赏清单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两步路使用帮助

(服务时间:工作日09:00~18:00)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微信扫一扫,咨询使用帮助客服

微信扫一扫,咨询商业活动客服